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安全工作需要严细认真,要注意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抓人心首先要剔除人们心中对安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认识.只有心中想着安全,重视安全,才能在行动上注意安全,彻底摒弃"要我安全",而转变为"我要安全".当"我要安全"深入到每名员工心中时,一切规章制度给人的感觉便不再是行动的"枷锁",而是生命的"保护伞".  相似文献   

2.
纵观频繁出安全事故的企业,不是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就是安全工作抓落实不够.这些企业安全工作形式主义严重,不讲求实效,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对潜在的安全隐患麻木不仁,所以事故频频,险兆事故不断,应及时给予重视和纠正.笔者经过对企业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研究,认为企业安全工作必须要做到"三个到位"和"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3.
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方针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安全第一",到七十年代之后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再到当前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从四字到八字再到十二字的变化,反映了我们对安全生产规律特点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对安全生产管理的不断完善.在上述工作方针中,始终放在第一位和坚持不变的是"安全第一".  相似文献   

4.
安全,是各行各业生产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和管理部门往往忽视了平时的安全工作,待事故发生后才制定落实和整改防范措施。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亡羊补牢”的思维定式,把“亡羊补牢”当成有效的补救方法。那么,把“亡羊补牢”当成补救措施,到底对安全生产有利还是有害呢?客观地讲:“亡羊补牢”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补救办法,对今后的安全工作也可以起到作用,事故单位痛定思痛,下大力气进行整改,从而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然而,“亡羊补牢”只是一种有限的补救方法,并不是挽回事态的有效途径。毕竟事故已经发生,已经造成了无可…  相似文献   

5.
安全是煤矿生产中的"天字号"大事,也是煤矿企业中心工作的重点.因此,我们在强化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加大事故防范的同时,各级管理人员都能积极深入生产现场,跟班掌握安全生产动态,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干部坚持下井抓"三违"和反"三违",可以看出,我们在安全管理工作上可谓是花大力气,下了功夫.  相似文献   

6.
一天,某工段当班操作工,发现来工段检修设备的一位钳工未戴安全帽,当即向他指出,并制止其违章行为.可班组其他人却对这位操作工说:"你又不是安全员,管这闲事何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然而,这位当班操作工十分认真地说:"安全工作上多一事,就能减少和避免一起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职能、机构、编制"三定"方案已经公布,安全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8月14日接受专访,详细解读,认为这一规定强化了安全监管总局在安全生产领域的综合监管职能,提高综合监管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显示安全监管更加细化.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重庆煤碳集团荣昌洗选厂加强"双基"(基础、基层队组)管理.经过时间的检验,该厂不仅控制住了管理上的漏洞和工作上的死角,而且营造出了浓厚的创安全、高效生产的工作氛围.笔者为这种管理模式叫好!  相似文献   

9.
"所有在现场工作的员工都享有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的权力,同时也必须为实现这一环境负责."这是印在某公司所有工厂内和员工手册上的一句话.它始终提倡员工及时汇报险情隐患,并给予鼓励.强调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坚持每天开工前都召开生产小组碰头会,交接是否有安全隐患和如何防范事故等.无独有偶,安徽省某水泥厂始终坚持实行交接班会议制度,并通过严格执行制度,将各系统设备运行记录数据化、程序化、规范化,及时发现和剖析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努力实现"零故障"和"零缺陷"交接班,一次次及时发现和消除了装备隐患,一次次避免了重大损失.可见,交接班不仅要形成制度,更要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实行交接班制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交接班制度不仅要长期坚持,更要全面提高交接班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也是企业生产的第一线,它是企业管理的关键.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在基层班组安全工作中就存在着严重的"跑、冒、漏、滴"现象,影响了班组的安全生产.如何遏制和消除班组中存在的这些现象,保证安全生产呢?笔者认为,班组安全管理应及时采取"四堵".  相似文献   

11.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1年开始将每年5月在全国开展的"安全生产周"活动改为在每年6月开展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围绕这个主题,各企业的厂长(经理)应扎扎实实地抓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一名基层安全员说:"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的现象进行曝光,与批评教育和经济处罚的效果相比,'曝光'使不安全行为整改得更迅速,对其他职工的教育影响更深刻."  相似文献   

13.
安全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常态性、全员性工作,也是一项头绪多、要求高、难度大的系统性工程,只有经常性召开安全分析会,理清工作思路,把握工作重点,找准工作难点,制定工作措施,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工作制度,才能始终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推动安全工作上台阶.要提高安全分析会质量,应坚持做到"七个必须".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建筑装饰业的迅猛发展,不良装修已引发大量安全环保问题,因而防治"建筑装修综合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不容置疑.防治"建筑装修综合症"的对策应该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法规和标准以及设计、施工、验收实行安全环保三同时.  相似文献   

15.
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方针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安全第一”,到七十年代之后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再到当前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从四字到八字再到十二字的变化,反映了我们对安全生产规律特点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对安全生产管理的不断完善。在上述工作方针中,始终放在第一位和坚持不变的是“安全第一”。  相似文献   

16.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和最大的效益.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可是,在许多生产现场发生的安全事故,一次次地给安全管理敲响警钟.  相似文献   

17.
班前会上正在讲着安全注意事项,听者似乎漫不经心,有的甚至闭目养神,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这是在很多化工企业都能经常看到的情形.这是一种典型的"安全麻痹症".从安全管理者的角度来说,这种和尚念经式的安全教育极易使人心生厌倦,是不可能收到什么效果的.这种在安全上比有形隐患更为危险的思想隐患,必须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18.
"三违"是指企业职工、管理人员在企业生产中"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各类事故的罪魁祸首.在本企业的事故追查记录中,笔者发现:绝大部分事故都是由"三违"造成的.可以说:"三违"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大敌,是引发事故的罪魁祸首.对"三违"现象加以分析,目的就是找出其中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9.
据媒体报道,临涣矿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相关规定,推行了管理干部"一线工作法".该矿要求管理干部"人往低处走",不做"遥控指挥官".  相似文献   

20.
有关起重机"十不吊"的规定,见诸于有关行业规定和各种起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教材中,提法各有差异,但其主要内容是一致的.笔者根据自己从事起重作业人员的培训教学和在施工中对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全面理解和严格执行起重机的"十不吊"的规定谈谈自己的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