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知情权是现代社会里被普遍公认的一项基本人权。但环境信息公开的底线究竟在哪里?对于政府、NGO、公众以及企业而言,各自都代表着社会不同层面的利益,站在不同的角度或立场,他们心中的底线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是否有共同可依的标准?这也许是对环境信息公开在具体实践中最大的考验。  相似文献   

2.
邹晶 《世界环境》2006,(1):68-73
在全球环保领域.能够做到“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企业应该说不少,但真正能够在多种领域或行业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的恐怕当属法国的威立雅环境.这个在水、废弃物和能源领域都熠熠生辉的集团公司。是什么力量和经验能够使得集团100多年来常胜不衰,并勇往直前。不断开拓未来,从而成为世界环境领域一棵“常青树”呢?近日,本刊记者对威立雅环境集团大中国区CEO,兼威立雅环境服务亚太区(原ONYXASIA)总裁穆桥石先生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3.
老仆 《环境导报》2003,(1):10-10
消除贫困、保护环境——出席地球峰会的首脑们为拯救地球开了药方,谁来抓药?患了重病的地球仍在呻吟、喘息,专家们来会诊,谁是主治医生?贫困,地球的癌症。因为贫困,人们毁林开荒,填饱了肚子,却破坏了环境,生态的恶化更加重了贫困。富国指责穷国造成生态灾难,贻害全球。想想:人们饭都吃不上的时候,会有心思去烦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吗?富国自己又如何呢?占人口少数的富国,享用着全球大部分的资源。穷国指责富国挥霍浪费的生活方式,如果全球都像美国人那样消耗资源,得需两个半地球。富国为了自己及全球的生存,理应从资金…  相似文献   

4.
刘功 《环境》2003,(4):32-33
一些动物是喜欢过独居生活的,如虎、熊、金钱豹等。而对多数动物来说,都喜欢群居。生活在自然界里的动物,它们随时都会遇到不良的生活环境,或者遭受敌害侵袭的可能。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许多动物形成了集群的生活方式,每一种群都是一个有组织的集体,通常有一个或几个强者担任首领,负责全群安全,指挥全群行动环境因素。群体的共同活动,既有利于个体的生存,更有利于种族的延续。  相似文献   

5.
季羡林老先生在回忆录《留德十年》里记述了一个发生在德国的关于树的故事:1944年冬,盟军完成了对德国的铁壁合围,法西斯第三帝国覆亡在即。整个德国笼罩在一片末日的氛围里,经济崩溃,物资奇缺,老百姓的生活陷入困境。更糟糕的是,德国的冬季非常寒冷,如果没有足够的燃料,许多人根本无法挨过漫长的冬天。人命关天的食品都严重缺乏,哪里还会有燃料呢?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6.
陈斌林 《环境保护》1995,(11):45-46
德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和环境管理制度连云港市环保局陈斌林一、德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在德国,无论是到政府机关、学校还是企业,德国的同行们总是先给你介绍德国的环境政策,开始觉得有些空洞,可随着对德国环境保护方方面面的了解,特别是看到环境政策在全社会得到很好的贯彻...  相似文献   

7.
余勇 《环境》2009,(2):64-68
现在是讲个性、跟潮流的年代,什么款式、面料的服装都能穿上身。除了棉、麻、化纤等材料外,各种千奇百怪的植物生态纤维居然也成了布的原料。不知道吧?那就一起来见识一下。  相似文献   

8.
德国的绿色浪潮、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珍惜、爱护,实在是罕见的。柏林的很多部门官员的名片都是用再生纸做的,我替国内来访的一个团做过翻译,这个团每人递给德国人的名片一律雪白的上等好纸、涂着金边喷着香水,你说谁更有文化?柏林市环保局有热线电话--1164,24小时值班,接受各种咨询。德国人的环保意识从小学生的铅笔不涂油漆到政府官员的公文包用棉布缝制,这还远远不够,全德国核查核准并获得“绿色标志”的产品已达3600种,民意测验的结果表示,82%的德国人在购物时自觉地优先购买有“绿色标志”的产品。德国又是…  相似文献   

9.
王珍  陈亢利 《陕西环境》2001,8(3):38-40
0 前言受德国政府的资助,笔者从1999年5月至2000年的4月在德国进修城市环保,期间在柏林工业大学学习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并参观了数十个给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和电厂尾气脱硫装置,对德国的环境保护有了比较系统的和全面的认识,现将德国的城市环境保护的内容和特点介绍给大家。1 德国的水源保护和水处理1.1 德国的水源保护德国的水源保护分为地下水、地表水和水源保护地的保护。1.1.1 地下水的保护。地下水的保护包括已污染的地下水的处理、地下水的补充水处理和防止地下水的污染的处理。对于已被污染的一定范围内的…  相似文献   

10.
王津 《环境》2009,(9):36-37
自从去年9月来德国至今已近一年,但作为环境教育科班出身的我,着实感到来到德国无用武之地。仅仅是他们的垃圾分类,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让我叹为观止的同时,也颇让我费了番周章,花了不少时间才学会了如何在德国扔垃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