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志勇 《交通环保》1998,19(3):15-17
分析了1996年12月秦皇岛港海域浮游植物,调查9个站位的网采样品,得出该海域浮游藻类的种类组成、密度分布及种群结构,并对重要相关水质因子进行初步研究,同时根据海水生物学参考标准,判断调查海域浮游藻类的营养级别。  相似文献   

2.
对江苏泰州溱湖湿地的浮游藻类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浮游藻类与溱湖湿地水质理化参数的关系。调查共鉴定浮游藻类6门45属72种,绿藻种类最多,其次是硅藻和蓝藻,优势种主要以蓝藻门的微小平裂藻为主。根据藻类各项指标值,溱湖湿地已遭受污染,水体为富营养型。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揭示出溱湖湿地藻类的种类组成及多样性指数与溱湖湿地水质之间的关系,为溱湖湿地的防治提供浮游藻类方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深圳大鹏澳海湾浮游藻类生物量及与环境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鹏澳海湾进行特征潮位、每隔4h连续6次的浮游藻类生物量及环境因子的研究,得出大鹏澳海区浮游藻类生物量为贫营养水平,且有昼夜波动趋势;浮游藻类生物量受到潮汐影响,并与所在海区区域有关。大鹏澳海湾水质状况良好,浮游藻类生长和氮、磷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磷为浮游藻类生长限性因素。海湾拦海筑坝后,浮游藻类将会随着生境的改变而发生生态演替。  相似文献   

4.
景观水体浮游藻类变化及与水质因子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浮游藻类在不同的水质中有着不同的群落组成结构及分布特点,因此相关研究对于水质监测及水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研究以无锡长广溪湿地公园内河段的较清洁景观水体为研究对象,设立了10个样点,调查了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底秋冬春浮游藻类的时空变化情况,并研究分析了多种水质及岸带因子与浮游藻类相关指数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长广溪湿地公园河段浮游藻类的群落组成结构及丰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以蓝藻为主要优势种,丰度较高,平均值为4.7×106个/L;冬季的优势种以耐寒的硅藻及甲藻为主,丰度较低,最低值出现在1月,平均值为2.7×106个/L;春季以硅藻门为主,其中丰度最高值出现在5月份,平均值为3.4×106个/L。(2)水中的氮营养盐对浮游藻类的群落特征有重要影响,氮含量为影响浮游藻类群落的主要因子。高锰酸盐指数(OC)、补偿电导率及温度对浮游藻类群落也产生一定的影响。(3)水中不同水生植物的组合及河岸带类型对浮游藻类也有影响,有水生植物的样点水质较好,藻类较少;水中无水生植物的样点水质较差,藻类较多。河岸带植被较多的样点水质较好,浮游藻类较少;人工硬质岸带样点的水质差,浮游藻类较多。总之,长广溪湿地公园河段中浮游藻类的时空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5.
深圳大鹏澳海湾浮游藻类生物量及与环境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鹏澳海湾进行特征潮位、每隔4h连续6次的浮游藻类生物量及环境因子的研究,得出大鹏澳海区浮游藻类生物量为贫营养水平,且有昼夜波动趋势;浮游藻类生物量受到潮汐影响,并与所在海区区域有关。大鹏澳海湾水质状况良好,浮游藻类生长和氮、磷间无明显相关关系。磷为浮游藻类生长限性因素。海湾拦海筑坝后,浮游藻类将会随着生境的改变而发生生态演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二龙山水库浮游藻类群落的调查,我们研究了浮游藻类群落的种类组成、生物密度、优势种,并指出二龙山水库水质处于中营养与富营养状态之间.  相似文献   

7.
汪星  刘录三  李黎  周娟  王瑜  夏甫  夏阳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11):3403-3413
2013年5月、9月及10月在镜泊湖26个采样位点共采集到浮游藻类8门74属140种.其中绿藻门最多,共58种,占41.5%.浮游藻类组成以绿藻和硅藻占优,并且藻类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各调查位点藻的种类范围在3~35种,密度范围在0.5×104~230.8×104个/L.调查期间,浮游藻类的Margalef指数、Shanoon-Wienner指数以及Pieloud指数范围分别为0.48~2.31,1.27~3.97,0.45~0.94,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值TLI在40~60之间,总的来看,镜泊湖水体属于中营养-轻度富营养状态.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镜泊湖藻类群落分布受水环境因子影响明显.整体上,水温、DO、SD、CODMn及NH3-N是影响镜泊湖藻类种群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太原汾河景区的水质状况并为其水质保护和水华暴发预警及防治提供依据,2012年6月至10月,对该区域8个采样点的浮游藻类细胞密度、氨氮、总氮和总磷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样点总氮超标,总磷相对稳定,均不超标,氮磷比变化较明显,多数采样点以7月份的细胞密度较高,下游端较上游端浮游藻类生长旺盛,污染情况也较为严重。多数采样点浮游藻类细胞密度与总氮和氮磷比呈负相关,与总磷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博贺港及领近海域浮游藻类叶绿素a及氧生产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博贺港、水东港、鸡打港及水东湾以及其30m外海海域进行四个典型潮期的浮游藻类叶绿素的调查,得到海域浮游藻类叶绿素a含量大小的区域性及潮汐性差异;同时在四个水层进行连续24小时的原位挂瓶培养,得到以氧计的浮游藻类光合作用毛光合产氧率(GOP)及净光合产氧率(NOP)大小,以及生物体呼吸、有机物分解耗氧率(R)的大小。计算水域以碳计的总碳生产力(GCP),从而推出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对博贺港、水东港、鸡打港及水东湾以及其30m外海海域进行四个典型潮期的浮游藻类叶绿素的调查,得到海域浮游藻类叶绿素a含量大小的区域性及潮汐性差异;同时在四个水层进行连续24小时的原位挂瓶培养,得到以氧计的浮游藻类光合作用毛光合产氧率(GOP)及净光合产氧率(NOP)大小,以及生物体呼吸、有机物分解耗氧率(R)的大小。计算水域以碳计的总碳生产力(GCP)及净碳生产力(NCP),从而推算出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贝江浮游藻类群落特征及富营养化风险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为了解贝江浮游藻类的分布特征与水质状况,于枯水期和丰水期对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的时空动态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贝江共检出浮游藻类6门29科48属74种,其中枯水期5门23科41属58种,丰水期6门26科40属59种,藻类组成以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为主,硅藻种群全年占优势,主要有颗粒沟链藻、变异脆杆藻、二列双菱藻、双头菱形藻、简单舟形藻、梅尼小环藻、肘状针杆藻、窄异极藻和膨胀桥弯藻;藻细胞总密度两期差异较小,枯水期平均值为3.54×105cells·L-1,丰水期平均值为4.87×105cells·L-1.RDA分析表明,DO、高锰酸盐指数和氮磷营养盐是影响贝江浮游藻类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贝江流域水质整体良好,处于贫-中营养水平,但氮磷浓度较高,农业面源污染是导致水体中氮磷偏高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2.
2002年3月至2003年7月对珠江广州段七个采样点的浮游藻类种群组成进行调查,经鉴定统计共有浮游藻类574种,总个体数为224485个,分别隶属于裸藻门、绿藻门、蓝藻门、硅藻门、金藻门。采用Lloyd-Ghelardi的均匀度指数对水质进行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6月对澜沧江干流的漫湾水电站和大朝山水电站库区进行浮游藻类调查.两库区共检出浮游藻类7门28属.藻细胞密度变化范围:大朝山库区0.06×106~2.28×106个/L,漫湾库区0.12×106~4.86×106个/L.藻类的组成和数量随环境和水文条件呈现一定的变化,1、2月份主要是蓝藻、硅藻、绿藻,3~6月份主要以硅藻为主,漫湾库区的总藻数明显高于大朝山库区.  相似文献   

14.
湛江海域浮游藻类生态及其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岸海域富营养化导致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影响海域生态系统平衡。对湛江海域浮游藻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结构等进行冬、夏二季调查,得出湛江海域以硅藻门(Bacillariophyta)为主要优势类群。夏季种类多样性高于冬季;赤潮生物种类、数量均夏季高于冬季。  相似文献   

15.
用浮游藻类种群法评价珠江水域广州段水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3月至2003年7月对珠江广州段七个采样点的浮游藻类种群组成进行调查,经鉴定统计共有浮游藻类574种,总个体数为224 485个,分别隶属于裸藻门、绿藻门、蓝藻门、硅藻门、金藻门.采用Lloyd-Ghelardi的均匀度指数对水质进行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百花水库浮游藻类功能群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于2012年11月(枯水期)、2013年4月(平水期)和2013年7月(丰水期)对浮游藻类群落结构与水环境理化指标进行采样分析.基于浮游藻类功能群、综合营养状态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RDA(冗余分析)等方法,分析浮游藻类功能群的群落组成和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共鉴定浮游藻类7门67属58种,其可划分为21个功能群.浮游藻类丰度从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递增,分别为131.99×104、592.27×104、53 140.81×104 L-1.②根据浮游藻类丰度,B功能群小环藻(Cyclotella sp.),J功能群栅藻(Scenedesmus sp.)、盘星藻(Pediastrum sp.)、空星藻(Coelastrum sp.),P功能群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e)、鼓藻(Penium sp.),S1功能群湖泊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湖丝藻(Limnothrix sp.)为优势功能群;浮游藻类功能群季节变化明显,其时空分布特征(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下同)为P+B+J→J+P→S1.在垂直层面上,枯水期以硅藻组成的P、B功能群在各采样点底层藻类丰度达到最大,中层和底层丰度远高于表层,与P、B类群耐受低光的因素有关;平水期以绿藻组成的J功能群在各采样点15 m藻类丰度达到峰值,与J类群耐受低光的因素有关;丰水期以蓝藻组成的S1功能群在各水层表层藻类丰度达到最大,与S1适宜较高水温的因素有关.③RDA分析结果表明,WT(水温)是影响百花水库浮游藻类时空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显示,根据浮游藻类绝对优势功能群(P、B、J、S1)以及不同季节生长策略(R/CR/CR→CR/R→R)可以判定百花水库处于中-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7.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效应区域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通过分析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相关指标的区域差异性,发现在相同营养物质条件下,浮游藻类生物量却有所差异,说明不同区域浮游藻类对营养物质总氮(TN)和总磷(TP)的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利用SPSS中的曲线估计功能,分析我国不同湖泊区域lg Chl-a分别与lg TN和lg TP的线性方程,通过比较线性方程的斜率分析不同湖泊区域浮游藻类对营养物质TN和TP的利用效率,蒙新高原、云贵高原、东北平原-山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华北平原,lg Chl-a与lg TP线性方程的斜率由高到低依次为1.002、0.817、0.761、0.545、0.250.lg Chl-a与lg TN线性方程的斜率由高到低依次为1.401、1.058、0.447、0.239、0.099,分别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山地及蒙新高原.由此可见,东北平原-山地和蒙新高原TP对浮游藻类生长的影响大于TN,而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云贵高原,TN对浮游藻类生长的影响大于TP.另一方面,通过分析浮游藻类生物量与水体透明度之间的相关性,阐明藻类生长繁殖对不同区域湖泊水体透明度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湖泊中浮游藻类生长繁殖对水体透明度影响最大的是云贵高原,其次是东北平原-山地、蒙新高原和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水体透明度与浮游藻类生物量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乌梁素海冰封期的浮游藻类分布特征及其与营养物质的关系以及水质状况,文章分析了浮游藻类群落结构以及与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并且揭示营养物质在冰-水介质的分布规律,进而对冰封期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冰封期水体浮游藻类群落组成表现为绿藻-硅藻型,藻类数量的分布特征表现为:湖区中部>湖区进水口>湖区出水口。相关性分析显示总磷是影响冰封期乌梁素海浮游藻类的生长限制因子。营养物质总氮的垂向分布规律为:水体>冰体,冰-水界面冰>表层冰,总磷和总有机碳呈现不同规律;通过水质理化指标和藻类多样性指数综合评价得出结冰期湖泊处于中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9.
淀山湖浮游藻类群落的早期增长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程曦  李小平 《环境科学》2011,32(11):3215-3222
对2004~2009年淀山湖浮游藻类群落生物量[以叶绿素a(Chla)表示]随时间的变化进行了数学模拟.模拟结果表明,Logistic增长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淀山湖浮游藻类群落春季和夏季的早期增长.一般说来,淀山湖春季以硅藻和绿藻为主的浮游藻类群落于2月下旬进入指数级增长,到3月上旬浮游藻类密度已经达到始盛点的2倍,浮游...  相似文献   

20.
浮游藻类在水质监测及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洪萍 《福建环境》1997,14(5):18-18
通过对武夷山九曲溪,福州西湖,闽江金山寺断面3种不同水体中的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生物量及多样性指数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探讨了利用浮游藻类进行了水质监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