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了水生植物种植场水体、沉积物及植物的磷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进水的P浓度高于V类水标准,水生植物种植区内的由于受到沉淀、吸附及植物吸收的影响,水体P浓度远低于进水,水体不同形态P与TP之间呈现良好的相关关系;沉积物的TP质量分数在335~672 mg.kg-1之间,表层沉积物P质量分数是影响底层沉积物P质量分数的主要因素之一,沉积物中的TP和IP、OP之间同样存在相关性;水生植物对P均具有较好的吸收富集能力,不同水生植物的迁移系数均在0.5以上,平均为0.82,其中的黄花蔺(Limnocharis flava)与欧慈菇(Sagittaria sagittifolia)显示对P的良好吸收和迁移能力。基于本次调查的水生植物P质量分数统计分析表明,95%的水生植物地上部P质量分数正常值范围在1 415~4 947mg.kg-1之间,而地下部的P质量分数正常值范围在2 178~5 702 mg.kg-1之间。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水生植物种植场水体、沉积物及植物的磷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进水的P浓度高于V类水标准,水生植物种植区内的由于受到沉淀、吸附及植物吸收的影响,水体P浓度远低于进水,水体不同形态P与TP之间呈现良好的相关关系;沉积物的TP质量分数在335~672 mg.kg-1之间,表层沉积物P质量分数是影响底层沉积物P质量分数的主要因素之一,沉积物中的TP和IP、OP之间同样存在相关性;水生植物对P均具有较好的吸收富集能力,不同水生植物的迁移系数均在0.5以上,平均为0.82,其中的黄花蔺(Limnocharis flava)与欧慈菇(Sagittaria sagittifolia)显示对P的良好吸收和迁移能力。基于本次调查的水生植物P质量分数统计分析表明,95%的水生植物地上部P质量分数正常值范围在1 415~4 947mg.kg-1之间,而地下部的P质量分数正常值范围在2 178~5 702 mg.kg-1之间。 相似文献
3.
采用室内模拟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不同磷初始浓度对紫萍生长及磷吸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体初始ρ(磷)为3.0 mg.L-1时,紫萍相对生长率最高,生长繁殖速度最快。当初始ρ(磷)为0.3~3.0 mg.L-1时,紫萍对水体中磷的去除率在70%以上。紫萍累积吸磷量和磷吸收能力均随磷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当初始ρ(磷)为45.0 mg.L-1时,紫萍累积吸磷量和单位鲜质量紫萍吸磷量均明显下降。当初始ρ(磷)≤1.5 mg.L-1时,紫萍体内酸性磷酸酶活性升高,但随着低磷胁迫时间的延长,低磷条件和高磷条件间酸性磷酸酶活性差异减小。 相似文献
4.
玉米自交系吸收利用磷素的差异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田选取11份玉米自交系,在两个供磷水平下研究了玉米自交系籽粒产量基因型差异及吸收效率、利用效率与磷效率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磷胁迫的条件下,不同玉米自交系不仅产量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对磷的响应度也不相同,产量最高的基因型中宗2号为最低的忻9005的5.15倍,将这些品种在二磷水平下以产量进行磷效率双向划分可以分为4种类型:双高效型(太411、KH12、58、中宗2号);高磷高效型(187);低磷高效型(冀257);双低效型(478、冀35、XL12、忻9005、H21),成熟期吸收、利用效率与磷效率的关系表明,在同一供磷条件下,11份自交系吸收、利用效率均有显著的差异,在两个供磷水平下,吸收效率与磷效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利用效率仅在高磷条件下与磷效率存在正相关性,表明在低磷水平下,成熟期磷效率主要由吸收效率决定,在高磷水平下,磷效率是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图2表1参7。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夏季浮萍种类及其生长水环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省多个县(市)分布有浮萍的工业区、生活区、农田水体进行调查与采样,观测各地浮萍种类及其生长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探讨水体pH值,铵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含量与浮萍分布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浮萍适宜生长在静止的水体中,流动的河流中较为少见;此外,浮萍适宜生长在农田和生活区水体中,工业区附近样本数较少。江苏省夏季浮萍的主要品种为紫萍(Spirodelapolyrrhiza)、青萍(Lemmaminor)、芜萍(Wolffiaarrhiza)和少根紫萍(Spirodelaoligorrhiza),调查期间未发现稀脉浮萍(Lemmaperpusilla)与品藻(Lemmatrisulca)。紫萍和青萍在所调查的每个采样点均有分布,其生长水体的pH值变化范围(4.5~7.5)较大。浮萍生长水环境的氮、磷养分浓度范围很广,铵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42、0.2—2.0、0.2~45和0.02~13mg·L-1,尚未发现浮萍分布与水体氮、磷含量之间的必然联系。工业区附近水体中常见紫萍与青萍以共生形式存在,偶尔还伴有芜萍。在利用浮萍去除水中氮、磷营养物质时,应优先考虑利用各地当季优势浮萍品种及不同品种浮萍的共生复合系统,保障浮萍的最大生长量以及对水体氮、磷的最大去除率。 相似文献
6.
浅水体浮萍污水净化系统的除氮途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稀释的猪场厌氧污水为供试水样,少根紫萍为供试生物材料,对夏、冬2季浅水体浮萍污水净化系统TN、NH4 -N和NOx--N(NO2--N与NO3--N之和)的去除途径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气温条件下,TN通过气态氨挥发、浮萍系统吸收/吸附NH4 -N和NOx--N得以去除,3途径去除的N分别占TN去除量的30.5%、15.9%和53.6%;NH4 -N通过气态氨挥发、浮萍系统吸收/吸附和硝化反应得以去除,3途径去除的N分别占NH4 -N总去除量的33.1%、17.3%和49.6%;NOx--N则完全通过浮萍系统吸收/吸附得以去除。在冬季气温条件下,TN通过气态氨挥发和浮萍系统吸收/吸附NH4 -N得以去除,2途径去除的N分别占TN去除量的31.7%和68.3%;NH4 -N通过气态氨挥发、浮萍系统吸收/吸附和硝化反应得以去除,3途径去除的N分别占NH4 -N总去除量的28.9%、69.5%和1.6%;而水体中的NOx--N含量始终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
磷水平对不同耐低磷水稻苗根系生长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选取3个耐低磷水稻基因型99011、580和99112及1个磷敏感基因型99056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比较了它们在不同磷水平下苗期根系的生长状况及对氮、磷、钾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耐低磷基因型适应低磷的能力较强,它们具有较长的根系、较大的根体积和根干重,其中99011和580表现尤为突出,且它们的根系受磷水平变化的影响明显小于敏感基因型99056;0.081~0.161mmol/L的磷处理更有利于耐低磷基因型根系的发育,并且促进氮和钾的吸收,此时,植株能够吸收较正常磷处理更多的氮和钾;而磷敏感基因型99056吸收氮和钾的量随供磷水平的下降而减少,并且吸收磷的总量受磷水平变化的影响显著较3个耐低磷基因型大。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药物和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PPCPs)作为一类新兴环境污染物,在多种环境介质中频繁检出,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日益引起广泛关注。植物修复技术以植物为基础,通过太阳能驱动的生物过程去除污染物,具有能耗低、成本低、环境友好等独特优势,常用于水体污染修复。浮萍作为植物修复中常用模式生物,体型微小、结构简单、无性繁殖速度快,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好的污水修复能力。本文针对浮萍在PPCPs环境污染修复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重点总结了浮萍对PPCPs的去除机制,包括生物吸附、生物吸收和生物降解等,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浮萍在PPCPs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纳米二氧化钛(TiO2-NPs)对水生植物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选取浮萍为受试物种,输入锐钛矿型、金红石型和P25混合型(m(锐钛矿):m(金红石)=4:1)3种晶型的TiO2-NPs,测定不同浓度(CK:0 mg·L-1,T25:25 mg·L-1,T50:50 mg·L-1,T75:75 mg·L-1,T100:100 mg·L-1)对浮萍叶片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锐钛矿处理中,不同浓度处理均抑制浮萍生长,T25和T50处理对叶绿素a含量产生抑制作用,T75和T100处理对叶绿素a含量产生促进作用;不同浓度处理对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产生抑制作用,对SOD和POD活性产生促进作用;T25和T75处理对CAT活性产生促进作用,T50和T100处理对CAT活性产生抑制作用。(2)金红石处理中,不同浓度处理促进浮萍生长;对叶绿素a含量产生促进作用;对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产生抑制作用,T25、T50和T100处理对SOD活性产生促进作用,T75处理对SOD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不同浓度处理对POD活性产生促进作用;T25、T75和T100处理对CAT活性产生抑制作用,T50处理对CAT活性产生促进作用。(3)P25处理中,不同浓度处理促进浮萍生长,对叶绿素a含量产生促进作用,对叶绿素b含量产生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T25、T50和T100处理对总叶绿素含量产生促进作用,T75处理对总叶绿素含量产生抑制作用;对SOD和POD活性均产生促进作用,T25、T50和T100处理对CAT活性产生抑制作用,T75处理对CAT活性产生促进作用。锐钛矿型TiO2-NPs会抑制浮萍生长,金红石型和P25混合型TiO2-NPs会促进浮萍生长。 相似文献
11.
The uptake from water and the elimination of carbon‐14 radiolabelled triphenyltin hydroxide ([14C]TPTH) was studied in two fish species: guppy (Poecilia reticulata) and rainbow trout larvae (Salmo gairdneri). During all the experiments no steady state in fish was found. TPTH was rapidly taken up, while elimination was very slow. Uptake and elimination rate constants (k 1 and k 2, respectively), and a bioconcentration factor were estimated, assuming first order kinetics. During eight days of exposure of guppy to TPTH an uptake rate constant k 1 of 70±7L/kg.d and an elimination rate constant k 2 of 0.005 ±0.029d ‐1 was found. This resulted in a biconcentration factor of at least 2.1 × 103L/kg (wet weight). Comparable results were obtained during a 30 days exposure experiment with guppy: k 1 was 41±2L/kg.d, k 2 0.014 + 0.002d‐1, and the bioconcentration factor was estimated to be 2.9 × 103 L/kg (wet weight). Four days exposure of rainbow trout larvae resulted in a it, of 22+ 2 L/kg.d, and a k 2 of 0.031 ±0.007d‐1. Using these k, and k 2 values it was estimated that the biconcentration factor exceeds 650 L/kg (wet weight).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水氧化去除含酚废水TOC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一套连续式超临界水氧化实验装置,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处理实验室模拟含酚废水。在超临界条件下(P=30MPa,T=400℃,440℃,480℃,520℃)进行超临界水氧化实验。结果表明,TOC去除速率在氧化剂过量10倍的情况下,对TOC是2.15级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符合阿仑尼乌斯公式。反应的实验活化能为171.7kJ/mol,前置因子A为2.99×1011。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盆栽方式,设置施不同形态的肥料共10个处理,以菜心为供试作物.测定土壤pH值、菜心产量、菜心植株的含镉量.试验结果表明:(1)10个处理对菜心的产量无显著影响;(2)土壤的pH值与植物的吸镉量呈负相关;土壤的pH值与所施肥料的形态有关,硝态氮肥可以减少植物的吸镉量,铵态氮肥也有一定的效果,硫酸铵则增加植物的吸镉量;磷肥、钾肥效果不显著,不同形态肥料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3)有机复合肥对减少植物的吸镉量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农田流失养分的循环利用,2009、2010年以粳稻品种运2645为供试材料,设计农田施用水葫芦(将晒干水葫芦按4 500 kg hm-2农田施用)、不施用水葫芦处理和施氮(N)量为120 kg hm-2(LN)、240 kg hm-2(NN)处理,研究其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磷(P)素含量、吸收、分配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田施用水葫芦后,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含P率显著提高,各生育时期P素吸收量显著提高;2)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P素在茎鞘、叶片和穗中分配比例均无显著影响;3)农田施用水葫芦后,除够苗期外,水稻不同生育时期P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极显著降低,P素籽粒效率显著降低,但P素收获指数无显著变化;4)农田施用水葫芦后,水稻产量显著提高;5)增施N肥后,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植株P素含量和吸收量多得到显著或极显著的增加,P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P素籽粒生产效率多明显下降;6)水葫芦×N处理对稻株P素吸收利用多无显著互作效应;农田施用水葫芦使水稻植株含P率、P素吸收量显著提高,使P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P素籽粒生产效率多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芦苇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磷素的去除及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构建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的磷素,考察了湿地除磷效果以及地上植物吸磷量。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对磷素的去除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停留时间大于5.3 d时,芦苇湿地除磷效率可以高于88%。湿地进水TP负荷与磷去除速率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1)。湿地植物在11月份收割时,地上生物量为1.65 kg.m-2,芦苇地上部分吸收磷量为3.68 g.m-2.a-1。分析了湿地除磷途径,在试验条件下,湿地填料的吸附和沉淀等作用是水平潜流人工湿地除磷的主要途径,植物吸收仅占湿地总磷去除量的9.1%,但是湿地水生植物是人工湿地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影响湿地的其他条件间接影响湿地除磷效果。试验证明,人工湿地是适用于农村地区的优良的污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Aluminium uptake and tight binding were studied in multilayered phospholipid liposomes, as a model for cellular uptake of aluminum ions. Most of these studies were conducted with an initial aluminum concentration of 10 μM, while aluminum superficially bound to liposomes was removed by citrate chelation. Maximum uptake and tight binding of aluminium were pH‐dependent. In dimyristoyl phosphatidylcholine (DMPC) liposomes, this maximum occurred in the neutral pH region, while it was shifted towards more acidic pH values in DMPC liposomes containing 20% of acidic phosphatidylserine. The initial rate of aluminum uptake was apparently dependent on the physical state of the liposome membrane. Prior formation of an aluminum‐citrate chelate prevented aluminum uptake and tight binding to DMPC liposomes. 相似文献
17.
外源Cd对小白菜吸收与分配Cd、Zn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外加Cd处理下红沙泥田和乌栅土中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 L.)[四月慢(SYM)和高梗白(GGB)]对Cd、Zn的吸收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1)小白菜对Cd、Zn的吸收积累受土壤类型、蔬菜品种和外源Cd剂量的影响,四月慢吸收Cd能力比高梗白强,外加Cd处理、土壤、品种间的正交互作用使小白菜植株Cd/Zn比值提高;(2)小白菜食用部位Cd/Zn比值并不服从于植株对Cd、Zn的总吸收量之比,而是取决于其在根和地上食用部位中的分配,Cd的地上部分配系数为56.3%~71.1%,而Zn则为77.6%~80.6%.在一定Cd处理水平下,地上部Cd分配系数下降,而Zn分配系数无明显变化,从而减缓了Cd/Zn比值升高的趋势,使小白菜地上部受Cd毒害的风险性降低;(3)2种小白菜对Cd和Zn的吸收动态随生长时间不同而异,Cd积累量随时间延长呈不断增加趋势,而对Zn的吸收积累能力自苗期后缓慢降低.这种差异使小白菜生长后期Cd/Zn比值升高,从而提高了小白菜Cd暴露的潜在风险.此现象在红壤加Cd处理下表现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8.
白腐菌去除氯代酚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Volterra模型描述 2 ,4-二氯酚体系中白腐菌生长动力学 ,建立氯代酚去除部分偶联型动力学方程 ,描述了生物降解体系中降解菌与目标化合物的反应历程 ,利用动力学方法初步探讨批次反应时生物吸附在氯代酚去除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