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热射病,又称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  相似文献   

2.
正热射病,又称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  相似文献   

3.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影响下体温调节功能紊乱的一种急性疾病。作为职业病,则是由于在高温下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所致。对这种疾病的分类,国内外尚不一致。我国法定职业病名单中曾规定有热射病、热痉挛、日射病三种,但临床上常常分为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热衰竭四型。实际上混合型比较多见。 热射病: 是在高温环境下从事繁重体力劳动时,由于体内产生大量的热和从环境中获热,超过了其散热能力,使体内热量不断蓄积而发病。其症状是头痛、头晕、心悸、眼花、耳鸣、无力、恶心、呕吐,呼吸、脉搏快而弱,脉搏每分钟可达140次。收缩压上升,体温显著升…  相似文献   

4.
<正>"这鬼天气,热死人了。"近来,总能在大街小巷或公交车上听到这样的抱怨。不过,"热死人"现在已不再是人们对高温天气抱怨的修辞手法了,而是对现实情况的真实描述。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连日来收治了两名热射病患者,一名在气温高、湿度大的啤酒厂酒窖内工作;另一名是长期在阳光下暴晒的户外捡拾垃圾者。两名患者被送到医院时情况都很危重,体温超过40℃,都出现了意  相似文献   

5.
“台风”过后,高温天气重新来袭,不少城市开始再次发布高温预警,那些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群,领到高温补贴了吗?  相似文献   

6.
今年夏天全国多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有些地方气温甚至超过了40℃,高温高热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影响,不断有报道报出中暑甚至死亡的消息。专家表示,高温天气是身体疾病、安全事故等的高发期,需要我们从生活点滴做起,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7.
1.重症中暑的临床表现重症中暑者的症状是而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或皮肤干燥无汗,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甚至出现突然晕倒或痉挛,体温高达40℃以上。重症中暑根据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热射病(包括日射病)又称中暑性高热,多发生于处于高气温、强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的环境中工作的人员,发病较急。其原因是由于人体产生的热量和获得的热量超过散发的热量,致使体内不断蓄热,体温不断上升,体温调节功能衰竭。患者高烧,很快昏迷不醒、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肛温达41℃以上,甚至高达43℃。此病开始时大量出汗,然后无汗伴有皮肤干热发红。热射病病情危急,死亡率高。热痉挛是工人在高温、强热辐射或太阳  相似文献   

8.
<正>高温作业环境有3类:天气影响型——天气造成的室外或室内高温;非天气影响型——工作性质和工作场所为高温环境;两者混合型——与天气无关的环境受到天气影响。高温作业环境仅是导致健康工人发生热病的因素之一,体力劳动强度及脱水是造成热病另外2个主要因素。天气影响型高温环境热量、湿度及日光直射这3种因素是大自然的产物,不受人类控制。在日光直射下工作时,不仅要考虑高温,还要考虑湿度及总温升  相似文献   

9.
刘昊 《安全与健康》2012,(19):31-32
"台风"过后,高温天气重新来袭,不少城市开始再次发布高温预警,那些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群,领到高温补贴了吗?今年是《广东省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实施的第一年,但从珠三角各地的情况来看,领取高温补贴的情况却并不乐观。近日大谷打工网面向符合领取高温补贴的群体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广州超过七成的基层打工者明确表示未拿到高温补贴,深圳只有21%的受访者表示收到高温补贴,东莞有82%的受访者表  相似文献   

10.
高温,顾名思义为大气有较高的温度。在不同的情况下,高温所指的具体数值不同。一般情况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便是高温天气。高温天气会给人体健康、交通、用水、用电等方面带来严重影响。预警等级划分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相似文献   

11.
<正>5月1日,中央气象台高温中暑气象预报服务工作全面启动。同时针对高温天气,及时发布天气预报、气象指数和预警,推进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服务工作。6月17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了我国今年第一次高温预警。7月1日以来,我国不少地方持续受高温天气的挑战,最高气温达3738℃,甚至39℃,中  相似文献   

12.
刘旸 《劳动保护》2012,(8):104-105
积热成疾——中暑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人的机体发生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从病情的差异来区分的话,中暑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3类,其中重症中暑又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3型.  相似文献   

13.
进入高温天气后,消防部门火灾监测发现,相关火灾起数有反弹。其中表现在一些细节上,尤为突出。因此对高温天气容易出现消防隐患的小细节要有所警醒。  相似文献   

14.
高温损伤高温损伤一般分为脱水、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4个阶段。脱水因热暴露、过量运动、呕吐、腹泻、发热或液体摄入量减少等原因引起身体丢失水或体液时,即会发生脱水。如未能及早得到处理,可能会导致休克。主要表现为乏力、口渴或口干、头晕、意识不清、尿量减少。针对脱水的最佳急救措施是预防,确保饮用和进食充足的食物,以使身体保持水分。  相似文献   

15.
正高速公路施工常在野外露天,容易受到外界天气的影响,随着近年来高温天气的频繁发生,露天施工极易受高温影响而发生施工事故。有关高速公路高温施工的安全问题,当前研究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研究高温环境对施工材料的影响,以提高工程质量;二是考虑高温对工作人员健康、安全的影响,以保障安全施工。本文以武汉某高速公路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高温有了新立法@红菱砚57: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同修订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明确提出,日最高气温超过35℃,被认定为高温天气。52年来,作出了首次界定。并将涉及范围扩大到了所有行业。将"最高气温"定为35℃,降低了高温天气的适用标准,在保护员工健康权益方面,我国又  相似文献   

17.
近日,我国对1960年制定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征求意见稿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对“高温天气”进行了界定——日最高气温35℃以上天气。今年6月4日,广东率先在全国对高温津贴的具体发放办法做出明确规定。根据规定,33℃以上(不含33℃)的露天工作称为高温作业,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标准为每月150元,或每天6.9元。  相似文献   

18.
近日,我国对1960年制定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征求意见稿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对"高温天气"进行了界定——日最高气温35℃以上天气。今年6月4日,广东率先在全国对高温津贴的具体发放办法做出明确规定。根据规定,33℃以上(不含33℃)的露天工作称为高温作业,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标准为每月150元,或每天6.9元。  相似文献   

19.
中央气象台7月4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连日高温天气席卷南北,预计江汉南部、江南大部、华南大部、贵州东部、重庆中西部、四川盆地东北部等地有35~37℃、局地38~40℃的高温天气。另外,北京中南部、天津西部、河北大部、山西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和东部、安徽北部、陕西关中地区等地的部分地区也将有35~37℃、局地38~39℃的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20.
期待的热度     
<正>刚刚走过"安全生产月",又迈进了愈加火热的7月。如果说在6月,我们感受到的是各地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带来的热度,那么7月,着实让我们领教了酷暑的滋味。7月上旬,我国多地出现高温晴热天气,中央气象台持续发布高温预警,各地气象部门也纷纷拉响高温警报。夏季高温天气和汛期的到来,雷电、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增多,也导致洪涝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