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7 毫秒
1.
新疆的绿洲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干旱荒漠区绿洲是人类繁衍生息场所,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综合作用的载体。把绿洲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富裕的综合体,必须不断探索、总结干旱区新疆绿洲经济、生态环境的优化结构与机制,保护、改善绿洲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生态环境持续、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绿洲是我国西北干旱区所特有。绿洲在干旱区所占面积虽少,却是干旱区人民赖以生存的场所。绿洲不仅是荒漠中的奇观,也是人类进军荒漠的大本营。目前,干旱区绿洲尚处在开发利用的初期,而水土矛盾和环境劣变问题已突出地摆在了开发者面前。因此,有必要对绿洲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从其形成演变的规律中探讨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节通过论述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探讨新疆绿洲经营的问题,并在探讨绿洲持续发展的一般条件的基础上,阐述农业与绿洲保护的关系,并探索了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近期目标与措施。1实施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绿洲是干旱区及半干旱区特有的景观,寓于荒漠,异于荒漠。在干旱区三大子系统中,山地是基础,集结、提供水源;绿洲是核心,是干旱区生物和人类生活聚集区;而荒漠是水资源散失区,是绿洲存在的屏障和发展的后备基地。没有绿洲,就没有干旱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人类在不断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大量吸收、转化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干旱区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特征及持续发展关键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区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特征及持续发展关键问题袁国映(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干旱区绿洲大农业生态系统是在原有的自然绿洲荒漠戈壁上,经过人类开垦和长期的灌溉耕作形成的。绿洲农业在我国已有二、三千年以上的历史,随着历史上经济的发展,已...  相似文献   

5.
绿洲是干旱区的自然体,它既受干旱荒漠生态系统的全局性制约,亦反馈于全局。从局部与全局关系出发,绿洲的变化趋势,对当前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必将发生影响。绿洲生态系统本身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明显的整体性,绿洲的结构与功能将制约着绿洲农业,故绿洲与农业的持续发展应是相一致的。生态农业是我国实现持续农业行之有效的模式,因而,在绿洲推行生态衣业,将使农业的持续发展得到贯彻,亦必然是绿洲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6.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新疆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新疆城市所处的绿洲区域的资源、环境、生态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城市化正在或即将对绿洲生态环境造成现实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因此,正确认识城市化给绿洲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消除不利影响的对策,合理规划和发展绿洲城市是关系到新疆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且末绿洲的现状与发展:试论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绿洲在干旱荒漠区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以新疆且末绿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为出发点,从生态系统的角度阐明绿洲的成分、结构、功能及相互关系,并应用协同学及耗散结构理论探讨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强调了人在系统中的特殊作用;同时,应用遥感及计算机等新技术宏观研究绿洲结构,对认识绿洲、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持绿洲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干旱区绿洲生态与环境”学术讨论会征文通知新疆生态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决定于1994年8—9月召开“干旱区绿洲生态与环境”学术讨论会,会议以推动干旱区绿洲生态农业的发展,探讨干旱区绿洲生态农业的低投入高产出的优化模式,在保护好绿洲生态环境资...  相似文献   

9.
新疆绿洲防护林体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四周环山,形成我国最大的内陆干旱荒漠区,绿洲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3.53%。绿洲防护林体系建设,是改变绿洲面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经3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已探索一套适合干旱荒漠地区绿洲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0.
1 项目代表性内陆干旱区荒漠绿洲农业是灌溉农业,这些荒漠中的绿洲依托着河流而形成。阜康三工河流域就是天山北麓的一个代表性流域,由博格达峰直至库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上下100km多,流域面积有2170km~2。组成一个复合的荒漠绿洲农业生态系统。 2 荒漠区存在的问题与待解决的关键课题 2.1 荒漠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2.1.1 自然资源的保护,维持生物多  相似文献   

11.
我国西北地区多处于干旱气候带,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为实施西北地区生态恢复与重建,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该区有限的水资源,科学地确定社会用水同生态用水的比例,积极保证生态用水,合理利用生态用水,注重生态用水的多重效益。结合西北干旱区实际情况,就这一地区生态用水的开发和利用做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2.
通过遥感与GIS技术,研究了lOa间于田地区的土地覆盖类型变化,通过对于田绿洲生态脆弱带的预警线提取,分析了该地区的生态脆弱带的开发利用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绿洲生态脆弱带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民勤湖区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情况,提出了水资源合理分配利用的具罚函数 LP-DP 模型。模型解算结果表明,在维持一定粮食产量的条件下,发展林牧业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可得到现有水资源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回顾鄂尔多斯盆地某地区石油开发以来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分析研究区目前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石油开发等经济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最大值合成法(MVC)对研究区1989—2010年植被覆盖度遥感MODIS(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数据进行解译。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石油开发以来,生态环境的变化特征能够反映出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以及随之带来的环境问题,对研究区制定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政策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疆沙湾县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实践证明,建立县级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区,给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很好的发展模式和技术措施,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做好绿洲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绿洲农业资源,实现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沿江地区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部崛起"战略和安徽省"沿江开发"战略的指引下,安徽沿江地区得以快速发展。合理划定区域生态功能区,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GIS技术为支撑,从自然生态约束分区评价着手,以安徽沿江41个县市为基本单元,选择山地、水网、湿地、水环境容量等指标进行生态功能差异评价,经聚类归并以及兼顾功能区的完整连片,将安徽沿江地区划分为4个一级生态功能区1、4个二级生态功能区。安徽沿江地区生态功能分区对科学有效地管理安徽沿江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实施保护和治理策略,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安徽沿江地区提供了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17.
Increasing demand for water to develop non-agricultural activities is causing water to be diverted to high-value uses at the expense of irrigation. However, agriculture provides a flow of amenities in the desert environment which are not either accounted or paid. Oases are spread all over the globe and are threatened for various reasons among which is the high pressure of demand for fresh water.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recreation use value of an oasis.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Misfat Al-Abryeen oasis in Oman, a man-made area of streams and woodland. The travel cost method is used through an on-site questionnaire distributed to 230 visitors. Around 75% of visitors to the oasis also visited other historical or ecological sites during the same day-trip. The econometric model is estimated using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 with endogenous stratification. The average consumer surplus, or benefit, from visiting Misfat Al-Abryeen is estimated at US104.74 per individual per trip. The total social benefit from this oasis is estimated at 104.74 per individual per trip. The total social benefit from this oasis is estimated at 366,590 per year. These results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the role played by irrigated agriculture in the provision of amenity services for the tourism sector in a desert environment.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irrigation activity depends on the recognition of the recreation role of oases and the transfer of part of these benefits to the farmers who maintain the irrigation system.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 entrance fee to the oasis might increase farmers’ profit by 6–21%.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新疆平原区荒漠和绿洲两种生态系统的分析,特别是对天然绿洲生态系统中人工绿洲水资源利用方式及过程的分析,尝试性提出生态需水量在流域规划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定位、不同生态系统的保护方式和基本生态水量的确定方式,并简述了新疆奎屯河流域以生态退水作为恢复流域生态水量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西部开发与新疆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开发西部地区已经成为我国一项跨世纪的战略任务,搞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新疆地处内陆地区,以典型的绿洲经济为主体,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人口承载能力比较低;多年来不合理的经济开发活动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本文针对新疆生态环境的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中应遵循的三个主要原则,并提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的八条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5·12”汶川地震灾区典型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秋劲  徐亮  周春兰  于飞  刘佳 《四川环境》2009,28(5):96-98,103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带来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次生地质灾害等,给灾区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重点以汶川县作为典型区域,运用“3S”技术,通过对汶川县震前、震后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定量评价。分析“5·12”大地震对龙门山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区域灾后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