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微课堂"给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微课堂缩短了教学时长,具有教学主题突出、教学系统化、制作简单、参与度高等特点。"微时代"是一个蕴含着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多种复杂语义的时代命题。微时代即以微博、微信、微网站、微小说等作为传播媒介为主要形态的新网络空间。它以手机、掌上电脑等现代电子设备为依托,在网络系统中塑造"微支付""微创造""微阅读""微公益"  相似文献   

2.
<正>态度"正",速度"快",角度"巧",温度"热",传播"广","吉林环保"微信号已成为发布全省环保信息、加强环保宣传、回应公众关切、正面引导舆论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在信息发布与传播领域,随着微博、微信公众号、新闻APP、知乎等网络社区的先后崛起,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乃至PC端新闻,在信息发布和新闻宣传上的强势地位日渐式微。在一个小屏取代大屏、"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如何做好官方信息权威发布,及时发声,  相似文献   

3.
<正>风雨同舟六载,"环保北京"形成百万粉丝阵营,并成立"环保北京微联盟",凝聚环保力量,发布权威声音。2017年3月31日,在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官方微博"环保北京"开通六周年之际,"环保北京微联盟"成立,该联盟将市区环保政务微博、微信、新浪微博自媒体、资深环保自媒体人等各方力量纳入"环保北京微联盟",形成环保新媒体发布矩阵。同日,还发布了"大气污染治理公众传播媒资  相似文献   

4.
正全媒体时代,要树立"大传播"观念,既注重传统媒体"权威""理性"的宣教平台,也要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既重视政务平台的优化,也要充分利用第三方新媒体,全面搭建生态环境宣教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微博、抖音等更新迭代,各种新应用、新技术、新业态的井喷式涌现,改变了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媒体的发展呈全息、全员、全程、全效的"四全媒体"趋势,媒体的表现技术丰富而立体,传播方式和传媒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如何充分利用全媒体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环境教育似乎也等待着破茧成蝶的时刻,媒体"微时代"带给环境教育一个广阔的空间,必将延伸出无限可能。媒体的广阔前景,会带给环境教育怎样的变化呢?1时间、空间的限制将不复存在与传统面授不同,新媒体带来的最大变化将是"远程教育"。2环境教育的选择余地更大与传统纸质媒介不同,环境教育资料会在微信、微博、手机APP  相似文献   

6.
张鹏 《绿色视野》2015,(4):49-57
如今已经进入了一个“微”时代,微博、微信是时下火爆的网络工具,与我们每天的生活紧密相连。而微整形也受到越来越多爱美女性的关注,或为留住青春,或为改变自己的人生,微整形如今成了时尚新宠。但美丽有法则,随着诸多关于微整形失败的事例见于报端,消费者需擦亮眼睛,如何选择正规整形医院和适合自己的整形项目,都是消费者事先必做的功课。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的决策层面已在为资源短缺带来的发展瓶颈而感到忧虑,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使绿色发展、低碳生活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成为当代人生存与发展的常态。玩微信的网友,大都对"有钱就任性"耳熟能详。近些年,"有钱就是这么任性"的段子在微博、微信、QQ等各大社交圈子中频繁出没,让人一笑而过。比如:"双十一疯狂买买买,等享受完拆快递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微博传播中关键节点对景区危机信息扩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着危机事件在线扩散的速度、方向和程度。以2012年国庆华山事件为例,共采集微博数据61878条,提取转发大于6的关键节点共358个,对其进行分析。分析发现,景区危机信息扩散中存在着8种不同类型的关键节点,这些关键节点在微博信息传播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草根"群体属于特别突出的关键节点,此外还有"名人"、媒体工作者和官方微博。对关键节点进一步研究发现,关键节点的微博粉丝数、发微博数对微博的被转发数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新媒体传播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这在方便了信息传播的同时也增加了把关的难度,舆论反转成为高频发生的一个现象。2016年2月6日,正是中国传统的春节期间,一名网友在上海某网站发帖《有点想分手了》,称自己是上海女孩,春节前去"男朋友"家乡江西过年,被第一顿饭"吓一跳"而逃离江西。这篇帖子挑起了城乡差异、地域歧视、婚嫁观念、贫富差距等热门话题,很快火爆网络。随后又被各大主流媒体的微博转载,腾讯、凤凰等国内新闻媒体也转发了这  相似文献   

10.
《绿色视野》2013,(6):7-9
近两年来,由PM2.5引发的话题持续发酵,上至各大官方媒体,下至各类草根论坛、微博、微信等,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PM2.5都是一个越炒越火的热词。毫不夸张地说,眼下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民都说PM2.5的时代,而且对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洗脑"风暴。俗话说真相越辩越明。那么,PM2.5又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有哪  相似文献   

11.
好消息     
正种子联动植树节微博绿动全国高校3月12日迎来了我国第36个植树节,"种子变绿植,绿动我校园"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绿植领养活动也在全国1200所高校陆续启动。仅3月12日当天就有超过5万名大学生通过绿植领养虚拟点进行签到,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601所高校植树节当天举办了本校的绿植领养活动,参与活动的同学只要发送微博#绿植领养#+自己的绿色生活宣言,分享一个自己的低碳生活小习惯,即可获得绿植种子一包。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省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将如潮民意作为前行动力,不断顺应时代要求,讲好环保故事,以微博、微信两大新媒体平台为主要阵地,倾力打造"温小保"新媒体品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特别是伴随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环保宣传工作面临更大挑战。浙江省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将如潮民意作  相似文献   

13.
微博作为一个传播平台,兼有了媒体和社区的要素。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已深刻影响了整个信息传播的模式,其即时性恰巧满足了突发社会事件中公众对于信息快速性的要求。全民参与是环保事业攻坚克难的重要基础。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形成环保共识是实现全民参与的重要前提。环保宣传教育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在文化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在政务微博的新平台下、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治理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众的环保知识水平、意识不高,这直接影响着其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治理的认知和行为。而环保政务微博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信息公开、舆情引导、环境教育、环境政策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新浪微博官方认证的川陕革命老区内10个市(县)的生态环境部门环保政务微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分析其话题设置、发文情况、粉丝互动情况等,考察其生态环保政务微博运营情况,从而分析生态环保政务微博在生态文明教育与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社会影响力不高,互动有限、运行效率低,信息发布少、运营绩效水平较低等,据此提出加强环保政务建设,提升环保政务微博社会影响力;围绕环保政务微博特点,加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创新宣传内容形式,提升环保教育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对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尚未有足够认识,职业生涯教育和辅导的保障机制也还不够完善,高校课程、专业设置等还不能为职业生涯教育提供有效支持。因此,要不断建立、完善职业生涯教育和辅导体系,推动高校招生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配套机制,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就业质量和水平,推动高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国民信息素养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在全球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的关键,信息素养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备受重视。本文以信息素养为出发点,以当今高校对在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培训的新要求为依据,通过信息的选择、检索、利用,个人创新和文化素养等五个方面的教育,论述了如何培养高校学生信息素养,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正5月30日—6月5日,是安徽省法定环保宣传周。为唱响今年环境日"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主题,全省环保部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与往年相比,今年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运用成了一大亮点,其中全省环境保护科普知识网络有奖问答活动更是火爆网络和朋友圈,人们在"刷屏"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环境日主题的认识。环境日主题有深意5月11日,环境保护部向  相似文献   

18.
<正>上海自2019年7月1日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微信、微博等各类媒体都对垃圾分类做了很好的宣传,市民都积极配合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但在垃圾投放的实际行动中,人们还是遇到了实际困难,有人因此而烦恼,也有人积极想办法,很多家庭垃圾分类新方法便应运而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贵玉说:"2018年,上海市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接近2.6万吨,年均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900万吨。"粗略估算,如果用2.5吨卡车来运送,上海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所需车辆头尾衔接便可绕上海内环一圈。因此,冲出"垃圾围城"  相似文献   

19.
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如: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新的变化;大学生生活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发生了新的变化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思想工作的创新性和实效性,研究工作对策和方法,开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西藏高校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基本状况及特点,采用横断研究,调查了西藏3所高校的492名大学生。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学习能力问卷各个维度及总问卷上的得分平均值为3.15,表明大学生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主观判断是在比"一般"好一些的程度上;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学习过程自我监控能力、学习能力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维度上差异不显著;西藏高校大学生学习能力仍有待提高,个体差异较大,在性别、专业、独生与否、生源地、民族等方面略有差异,学习能力没有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提高,总体呈现倒"U"型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