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从土壤中筛选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E4106株细胞进行了转化苯丙酮酸生产L苯丙氨酸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转氨反应最适温度35~40℃;该转氨酶可在pH7~10范围内催化反应而活力变化不大;0.5%戊二醛处理细胞可降低其转氨酶活力;表面活性剂处理细胞或在反应液中加入Mg2+能显著提高转氨反应速度;L天冬氨酸是转氨反应的最适氨基供体;底物转化率与底物浓度、氨基供体浓度有关.在此反应体系中,E4106菌株单位湿重细胞的转氨酶活力为1039U/g;生成产物LPhe浓度为32.2g/L和50.4g/L时,苯丙酮酸摩尔转化率分别为97.5%、87.2%.生成产物用CGA688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纯化.目标产物经熔点、比旋光度、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纸层析分析,证实是LPhe.产物收率为81.8%.  相似文献   

2.
固定化细胞生产L—苯丙氨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聚惭烯醇(PVA)凝胶包埋固定假单胞菌E4-106细胞,最佳ρ(PVA)为80g/L;最适湿细胞包埋量为每ml凝胶0.3g;转阔顺收率为78%,连续反应21批次后,固定化细胞酶活力为初始最高活和固定化细胞进行间歇式批次反应,结果表明其酶活性半寿期为4个月;制得的固定化细胞为直径约3mm的珠减颗粒,机械强度良好,间歇式批次反应10个月,固定化细胞凝胶颗粒无溃破。  相似文献   

3.
固定化细胞生产L-苯丙氨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乙烯醇(PVA)凝胶包埋固定假单胞菌E4-106细胞,最佳ρ(PVA)为80g/L;最适湿细胞包埋量为每ml凝胶0.3g;转氨酶活力回收率为78%,连续反应21批次后,固定化细胞酶活力为初始最高活力的91%;用固定化细胞进行间歇式批次反应,结果表明其酶活性半寿期为4个月;制得的固定化细胞为直径约3mm的珠状颗粒,机械强度良好,间歇式批次反应10个月,固定化细胞凝胶颗粒无溃破  相似文献   

4.
从土样中筛选得到20支可将富马酸转化为L-苹果酸垢细菌菌株。经摇瓶复筛,得到一株富马酸酶活力较高的ZG-4菌株。以改性PVA为载体,制备得到固定化细胞。其较佳转化条件为:1经mol/L Na2Fu为底物,pH7.0,40转化。固定化细胞经胆酸ρ=4g/L或TPCρ=0.6g/L预处理后,可有效抑制琥铂酸副产物的生成。添加没食子单宁ρ=1gL,可使富马酸酶比活力达1.95mmol g^-h^-。固定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经恒定气相浓度N,N-二甲基甲酰胺(DMF)蒸汽曝露的雄性SD大鼠血液中以S-(N-甲基氨基甲酰)谷胱甘肽(SMG)为代表的N-甲基氨基甲酸硫酯的代谢生成及体内消长.实验所用封闭曝露系统内DMF蒸汽恒定浓度分别为φ=24×10-6(直至48h);φ=84×10-6及φ=213×10-6(均为72h).经(φ=24×10-6)×24h处理后,大鼠血清中N-甲基氨基甲酸硫酯达到稳态浓度47μmol/L,当DMF稳态蒸汽浓度φ=84×10-6时,体内血清N-甲基氨基甲酸硫酯稳态浓度为227μmol/L,在环境蒸汽浓度φ<84×10-6时,大鼠体内N-甲基氨基甲酸硫酯稳态浓度与环境中DMF蒸汽浓度呈线性关系.所产生的N-甲基氨基甲酸硫酯类物质体内半衰期在2.2~2.8h之间,体内半衰期值主要是由其生成速率决定的.高浓度DMF(φ=213×10-6)的曝露并未导致体内产生可检出水平的N-甲基氨基甲酸硫酯类物质,这可能是由于体内高浓度的DMF对其本身代谢的抑制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6.
成熟蕃茄匀浆后,经硫酸铵盐析,DEAE-SephadexA-50离子交换层析,SepadexG-100凝胶过滤和Melibiose-Agarose亲和层析,获得了α-D-半乳糖苷酶(C.E.3.2.1.11)。酶制剂经PAGE检测为一条带;SDS-G-PAGE测得酶Mr为34000;比活力52.9U/mg·;提纯倍数为52901产率为45%.酶专-催化以α-D-半乳糖为末端a-(1,3)连接的糖苷键,以PNPG(对硝基苯-α-D-半乳糖昔)为废物,酶催化反应的Km=0.11mmol/L,Vmax为67μmol·mg1-·min-1.t稳定范是0~35℃;PH稳定范围是4.0~7.0.最适pH为5.1.半乳糖是酶的竞争性抑制剂;Cu2+、Zn2+、Mn2+、Fe3+、Ag+和EDTA对酶活性无影响.纯酶制剂可作为B型血向O型血转化的工具酶液.  相似文献   

7.
青霉菌BS-1生长时还原Cr^6+的条件下:最适碳源为蔗糖或糊精,最适氮源是硫酸铵,最适温度30℃,最适PH7.0,加入一定浓度的酵母浸出物可促进该菌对Cr^+的还原。不同预培养条件对该菌还原Cr^6+无明显影响,由此认为该菌对Cr^6+的还原是非诱导性的Hg^2+,Cu^2+,Co^2+和Ni^2+对BS-1生长及Cr^2|还在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在ρ(Na2SeO4)=100mg/L时,则对该菌  相似文献   

8.
用分离获得的嗜热厌氧纤维素降解细菌 Clostridium sp . E V A4 菌株进行了直接转化纤维素产生乙醇的动力学、发酵最适条件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结果表明, E V A4 菌株在p H6 .2 ~8 .9 ,θ45 ℃~60 ℃的范围内能直接转化纤维素滤纸产生乙醇,最适p H 为7 .5 ~8 .0 ,最适θ为55 ~60 ℃. E V A4 菌株能利用纤维素滤纸,纤维素粉 Whatman C F I I,微晶纤维素,纤维素粉 M N300 和未经处理的玉米秆芯,甘蔗渣,水稻秸秆产生乙醇.乙醇浓度 ,纤维素降解率和培养基还原糖浓度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大.不同的纤维素材料、p H、θ、底物浓度、酵母粉含量、振荡、培养气相、外加 O2 和乙醇等条件均能影响 E V A4 菌株转化纤维素为乙醇的能力.最适条件下 E V A4 菌株利用1 % 纤维素滤纸培养120 h 产乙醇浓度为1 123 mg/ L,纤维素降解率为59 %  相似文献   

9.
嗜碱菌A4—10碱性纤维素酶产生及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48份土壤和天然碱湖榈分离出能产生胞外碱性纤维素酶的嗜碱细菌135株,其中7株菌产酶活力大于3U/mL,菌株A4-10经条件试验后酶活力达21U/mL,该菌产生碱性纤维素酶最适培养温度为34℃,最适碳源为CMC-Na,最适氮源为复合蛋白胨和酵母粉,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55℃,最适反应pH9.0。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先将SGM转化为乙基、N-甲基氨基酸盐(EMC),然后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手段测定所产生的EMC的原理,发展出生种定量检测大鼠血清中SMG及其他N-甲基氨基甲酸硫酯类物质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人工合成的MSG和EMC进行标定,每次测定需要样品量为0.5mL,方法的合理检出极限为c(SMG)=10μmol/L。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先将SMG转化为乙基、N-甲基氨基酸盐(EMC),然后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手段测定所产生的EMC的原理,发展出一种定量检测大鼠血清中SMG及其他N-甲基氨基甲酸硫酯类物质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人工合成的SMG和EMC进行标定,每次测定需要样品量为0.5mL,方法的合理检出极限为c(SMG)=10μmol/L.  相似文献   

12.
臭氧氧化降解水溶液中1—萘酚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世云  张全兴 《环境化学》1999,18(3):227-231
本文研究了水溶液中1-萘酚在鼓泡反应釜内臭氧氧化的消失动力学,考察了pH值、温度、自由基清除剂和1-萘酚的起始反应浓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反应温度的提高有利于1-萘酚的降解。1-萘酚初始浓度低时其消失速率较高。该反应是有自由基反应贡献的分子臭氧氧化反应。在重碳酸盐存在下,1-萘酚的臭氧氧化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3.
蔓茎堇菜细胞悬浮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蔓茎堇菜细胞悬浮培养的条件进行了选择,并测定悬浮培养的生长动态。结果表明:蔓茎堇菜细胞悬浮培养的最适接种量为2.0~3.5g(50mL);最适培养基为MS+2.0mg/L2,4-D+1.0mg/L ZT+300mg/L LH+200g/L蔗糖(或葡萄糖),pH5.8;细胞悬浮培养一个周期过程中细胞数目增长的动态基本上是一条S型曲线,对数生长期明显;细胞鲜重(mFW)和细胞干重(mDW)则与细胞  相似文献   

14.
链霉菌碱性脂肪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杭州土壤中获得的一支链霉菌,通过UV、DES和Co60 - γ射线的5 代诱变,选育成功了高产的Z94- 2 菌株,经过对Z94 -2 的发酵研究,产碱性脂肪酶活力达596 umL,其最适培养基(λu L-1) 为:糊精10、黄豆饼粉30、尿素10 、K2HPO40 .5、MgSO4·7H2O0 .5、NaCl1 和AEO9 0.5 ,产酶的最适条件为:初始pH9.0~10.0 ,26℃培养48 h.对Z94- 2 与其他菌株的碱性脂肪酶的特性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成熟蕃茄匀浆后,经硫酸铵盐析,DEAE-SephadexA-50离子交换层析,SepadexG-100凝胶过滤和Melibiose-Agarose亲和层析,获得了α-D-半乳糖苷酶(C.E.3.2.1.11)。酶制剂经PAGE检测为一条带;SDS-G-PAGE测得酶M,为34000;比活力52.9U/mg.;提纯倍数为5290;产率为45%。酶专一催化以α-D-半乳糖为末端a-(1,3)连接的糖苷  相似文献   

16.
城市水样中首次检出痕量硝基多环芳烃(NO2—PAH)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明生  康致泉 《环境化学》1994,13(6):543-549
本文利用还原衍生化高分辨GC-ECD法,采用双柱定性首次在城市地表水样中检出环境潜在致癌物-硝基多环芳烃(NO2-PAH),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样中共检出包括动物致癌物2-硝基萘在内的八种NO2-PAH。河水和饮用水中均有ppt级NO2-PAH存在,其中溶解度较大的两环硝基多环芳烃的含量高于三环以上的。饮用水中NO2-PAH的浓度低于与其相邻的河水中相应硝基多环芳烃的含量,经煮沸处理后,饮用水中N  相似文献   

17.
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苯丙氨酸解氨酶 (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 ,PALE .C .4.3 .1.5 )是一种只存在于植物及微生物细胞内的酶 ,主要分布于高等植物如小麦、大豆、玉米、土豆及酵母[1] 、真菌[2 ] 、链霉菌[3]中 .在 pH 8.8时 ,PAL催化苯丙氨酸脱氨生成肉桂酸和氨 ,当过量的氨存在 ,如 pH 10时 ,PAL催化肉桂酸和氨 ,氨化加成生成L 苯丙氨酸 (L phenylalanine) .利用PAL这种逆向催化特性转化肉桂酸生产L Phe ,已在国内外投入商业规模开发 ,成为当前生物化工领域研究与开发的热点 .L Phe是人…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测试了某城市60例暴露于不同浓度空气铅的血铅水平、δ-ALAD活性和FEP值。结果表明其血铅水平随暴露程度的增大而升高,δ-ALAD活性则随暴露和蔼的增大而降低,经统计学分析,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羟甲基-β-环糊清溶液对不同组分土壤中萘的洗脱去除作用,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洗脱去除作用比较,讨论了其对洗脱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羧甲基-β-环湖精溶液对土壤中的萘有较好的洗脱去除效果,20g.1^-1的羟甲基-β-环湖精溶液的洗脱率可达90%以上;洗脱液浓度和土壤质地是影响洗脱去除率的主要因素;适当地增加洗脱液浓度对洗脱去除率有显著提高;与脂醇醇聚氧乙烯醚相比,以羟甲基-β-环糊清溶液作为增溶试剂,对土壤中的弱极性有机污染物进行洗脱处理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啤酒酵母吸附Cu^2+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啤酒酵母吸附重金属Cu2+离子的可行性及反应条件对去除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啤酒酵母处理Cu2+,在起始浓度ρ0为20~400mg/L的范围内,吸附量w为2.98~12.03mg/g,说明用啤酒酵母去除重金属Cu2+是可行的.吸附反应在10~20min基本达到吸附平衡.最适反应温度(θ)和pH分别为15~20℃和4.0~6.0,酵母细胞有一最适投加用量.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的分析表明,η与重金属离子种类有关,与酵母细胞种类关系较小;k值与酵母种类和重金属离子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