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外来植物的入侵性和生境的可入侵性两方面综述了外来植物豚草的入侵机理研究进展,分析了豚草在秦皇岛地区的现状,以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新校区为例调查了人类活动干扰对豚草的影响。豚草的入侵性与其自身所具有的生理生态学特性密切相关,生境的可入侵性则与其群落特征和受干扰程度等因素有关。目前豚草是秦皇岛地区自然群落的建群种,没有表现出入侵性。新校区调查结果表明:豚草在自然群落中零星分布,但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生境中豚草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度。因此,在豚草防治中应防止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影响,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低温雪灾后莽山保护区森林植被恢复遥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8年1月的低温雪灾为背景,选择反映植被长势的植被覆盖度为研究对象,以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少、最能体现植被自然恢复的莽山保护区为研究区,以像元二分模型为基础,通过计算样区植被遥感直方图的拐点来确定NDYI(soil)和NDVI(veg),通过植被覆盖的变化情况来衡量低温雨雪后森林植被的恢复状况,并对不同地形条件下、不同林龄和树种的森林植被恢复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整个莽山乃至南方受灾地区的受灾程度评价提供方法支持,为灾后重建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干旱荒漠区,高山流下的冰雪水滋润了沙漠边缘的土地,形成了一片片绿色植被带,也即自然绿洲。由于人类的开垦灌耕作用,在自然绿洲的基础上出现了繁荣的人造绿洲,也即人们一般所指的绿洲。但也有一些绿洲,是在植被十分稀疏的荒漠地区中开垦出来的,石河子莫这索湾就是这种类型,而石河子附近的绿洲则属前一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塔河上游阿拉尔地区天然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的特征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得出了该地区天然植被生态系统在人类干扰下普遍存在退化现象,尤其在绿洲—荒漠过渡带,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天然植被特别是过渡带的植被进行生态恢复。另外还讨论了本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30年来,青海湖地区由于湖水位下降,沙化面积日趋扩大、草场不同程度退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而植被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是本区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青海湖地区植被的基本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对植被资源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对植被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意见。主要植被类型与分布特征本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湖盆地形以及巨大的青海湖对湖区气候所起的调节作用,致使多种生境类型共存并具有明显的高寒生态系统特征。与此相适应的植被,基本止可分为两大类型。山前湖盆地带与河谷阶地中的草原(温性草原和高寒草原),而四周山地则发育高寒灌丛、高寒草甸等其它高寒植被类型。受局部地  相似文献   

6.
9月15至17日,首届"长白山国际生态论坛"在吉林省长白山举行。来自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自然保护管理和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同就加强自然保护国际合作、携手共建生态文明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此次长白山生态论坛主题为:加强自然保护,传承生态文明。经过两天的交流讨论,与会代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市东南部荒山植被类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典型样地法对乌鲁木齐市东部荒山植被进行了调查.依据中国植被和新疆植被分类的原则,遵循群落学-生态学原则,用重要值优势度分类方法确定各层片优势种.将此地区自然植被划分为5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20个群系和24个群丛.并对植被型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描述.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关中地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因子,建立1km×1km栅格单元的人居环境基础数据库,构建了基于人居环境指数的关中地区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模型.并采用GIS技术定量评价了关中地区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揭示了关中地区人居环境的自然格局与地域特征.研究表明,关中地区人居环境指数整体呈现由南向北递减趋势,人居环境指数可综合反映区域人居环境的自然适宜程度,关中地区人口明显集中分布于人居环境适宜程度较高的地区.评价结果显示,关中地区人居环境一般适宜区和比较适宜区面积最大,约5.5489×104km2,接近全区总面积的99.98%,相应人口约为2294.9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99.98%;人居环境临界适宜地区8km2,占全区总面积的0.02%,相应人口2200人,零星分布在陇县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关中地区人居环境高度适宜地区面积3km2,人口1400人,由于适宜度高、面积小,导致人口密度最大,达467人/km2.  相似文献   

9.
在群落样方调查的基础上,计算群落物种重要值,确定群落类型。对群落物种重要值采用分割线段模型、对数级数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几何级数分布等4个多度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新疆银穗草一细果苔草群落对数级数拟合结果更好,穗状寒生羊茅一细果苔草群落对数正态分布拟合更好,说明了2个群落结构是对2个样地环境特点与放牧干扰相互作用的响应。新疆银穗草一穗状寒生羊茅群落中新疆银穗草处于极优势地位,占据整个群落的大多数生态空间。拟合检验表明,该山地草地植被物种分布格局较符合随机生态位假说和生态位占领假说,严重的放牧干扰不仅降低了优势物种在群落中的优势程度,使次优势物种及其它物种也没能较好的发育,说明外部非生物环境对群落胁迫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地处中低纬度地带,不存在极地平原苔原。但在长白山却有着高山苔原,是我国唯一典型的苔原自然景观,其植被、土壤、景观等方面,在学科的分类上都是独立的类型。这里是我国开展苔原生态系统研究和教学的理想基地。因而它具有极为可贵的科学价值。苔原,主要分布在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森林界限以北的亚极地和极地广大地域,在自然分带上称苔原地带。这里气候条件严峻,冬季酷寒漫长,夏季短促凉爽,它的南  相似文献   

11.
祁连山森林灌丛植被及其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是我国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本文分析和讨论了该区主要森林、灌丛植被类型及其重要特征.即区系组成受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水平区域分异和垂直变化;其分布表现有明显的坡向性及山地森林性质;具有人类活动的明显痕迹.祁连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及森林、灌丛植被的重要作用,为可持续利用该地区的森林、灌丛资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志钢 《环境教育》2010,(11):53-53
人类是自然之子,源于自然,热爱自然,而野生动物则是自然的重要成分。一座没有野生动物的城市,是极不自然,极违背人类本性的。  相似文献   

13.
李何  邵红 《中国环境管理》1998,(3):26-27,30
一、前言城市生态环境是指城市中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全体,它包括城市空气、水、植被等,本文主要讨论城市植被。城市植被是指城市里各种用途的土地(包括:公园、校园、寺庙、庭院、街道、广场)上自然或人工的森林、草地、绿篱、花坛、农田等。沈阳、鞍山、抚顺三城市的植被类型绝大多数是人工植被类型,保存的极少量的自然植被也带有明显的人工痕迹。城市植被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有利于改变和调节城市环境,改变人类生活和工作的条件。它在调节城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滞尘、消毒杀菌、消减噪声以及在城市景观和人们身心健…  相似文献   

14.
沙漠古已有之,近期由于开发的需要,人为造成的沙漠扩张明显超过历史时期,沙漠化与人类干扰的加剧有直接关系。在荒漠区的开发及其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应深入了解荒漠区的环境现状,充分利用该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改造沙漠,实施保护、利用与建设相结合的方针,以荒漠植被自然侵移规律为依据,依靠自然降水,以最大限度人工发展可供饲用的灌林,实现荒漠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攀枝花市矿产资源丰富,矿山的开采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扰。论文应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对攀枝花市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植被覆盖信息进行提取,对该区域2000~2010年10年间土地利用/植被覆盖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得到该区域因矿山开采造成其他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类型面积变化信息以及对研究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为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典型山区县域城市——沂源县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情况,通过获取Landsat8_OLI数据计算NDVI指数,进一步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实现对地表植被覆盖度的估算。结果表明:(1) NDVI能够有效准确地获取地表植物群落的生长发展状况;(2)将求取的植被覆盖度和地表实际数据通过统计描述特征进行相互验证,总体精度约为80%,验证了像元二分模型的可行性;(3)沂源县植被覆盖度呈现东高西低的总体趋势,植被覆盖度与人类活动成整体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由土壤、地貌、岩石、植被、气候、水文等因素所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是人类赖以生产和生存的最基本源泉。从广义上讲,土地资源的开发是指开发目前能够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发展各业生产,以满足人类生活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从具体内容来看,土地资源的开发包括开发耕地、园地、草地、草地、渔业用地等农用地和城镇、交通、工矿等建设用地;从土地开  相似文献   

18.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红原沙化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地沙化是川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显著问题之一,红原县是川西北草地沙化的代表。土壤理化性质在沙化治理过程中变化显著,能表征治沙效果的好坏。通过研究草本红景天、灌木(沙棘)、灌草结合红柳和沙棘及燕麦草混植三种植被恢复模式恢复一年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的植被类型对沙化草地的恢复效果,为进一步优化沙化草地植被恢复的群落结构,提高植被恢复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草本植物、灌木及灌草结合三种植被修复模式均能明显增加土壤孔隙度、含水量、p H、有机质、含氮量、含磷量和含钾量,降低土壤容重,以增加土壤肥力,其中灌草结合的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修复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正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展中,当我们身处铜墙泥壁的时候,人类还需要绿色吗?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建设森林城市是百姓对宜居环境提出的要求。而创建森林城市可以改变城市植被较少、绿化率不高的现状。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大型城市群逐步形成。这些地区人口密度高,城市分布密集,一方面对  相似文献   

20.
贵州山区是我国一个植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地区,仅野生观赏植物(含园林及行道绿化,美化树种)就有300多种,其中120多种属珍稀受危观赏物种。文章着重对36种主要珍稀濒危观赏植物的分布、生境、濒危类型、程度等进行了分析,并从观赏植物本身的生理生态习性、贵州山区生境本底的严酷性(土壤瘠薄,可有效利用的地表水匮乏等)、人类不合理干扰活动(如过渡采收、毁林垦荒等)方面探讨了该地区观赏植物多样性的受危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的要求,提出了该地区受危观赏植物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