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输油管道动火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东北管网30年来动火施工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总结近年来在动火安全管理上采用的新的管理模式所取得的成效,提出石油管道企业风险程度最高的输油管道动火施工安全管理动火准备、动火施工投产的责任界面划分、动火施工投产组织机构的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等一整套科学动火方法和理念。通过对输油管道动火施工这一高风险作业管理实现了低风险操作,实现了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2.
张华平 《安全》2009,30(4):15-18
石油开发企业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重点要害生产部位较多,牵涉到的工业动火施工较多。本文以辽河油田工业动火为例,阐述了动火的前期管理、动火方案的制定、动火现场的安全管理等。  相似文献   

3.
易燃易爆场所和设备检修中的动火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易燃易爆场所、设备检修焊接动火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因素,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诱发事故的主要原因,着重从动火安全管理、动火安全技术、动火安全教育三个环节,详细论述了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针对易燃易爆场所、设备检修焊接动火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的因素,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诱发事故的主要原因,着重从动火安全管理、动火安全技术、动火安全教育三个环节,详细论述了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危化品装置焊割安全动火.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动火前,必须使动火场所与生产系统完全隔绝,并对动火系统进行认真置换清洗。在动火分析合格,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安排专人监护、全面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后,方准许进行焊割动火。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厂动火作业引发的事故屡有发生,集团公司安全检查也指出我厂用火管理存在的不足,使工厂的形象受到很大的影响,每次动火作业引发的事故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原因也做了分析,制定措施也做了整改,但是动火作业引发的事故不断发生,从统计结果来看,近两年因动火引发的事故频度愈来愈高;检查中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以下从动火作业所要遵循的法律法规着手,结合我厂管理实际情况,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方法对动火作业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估,从而制定削减风险措施来控制动火作业风险.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动火作业的火灾危险性和火灾原因,思考如何提高动火作业的安全系数,从内部入手引导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关于动火作业的明确规定,从外部入手帮助监管部门及时掌握动火作业的有关信息,监督指导企业落实各项规定,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效率,从机制保障上最大程度降低违法违规动火作业引发火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诱发事故的原因,提出防范事故的“三个强化”措施。即:强化动火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动火作业许可证》(即火票)安全管理、强化动火安全技术措施落实,确保动火安全,有效避免和减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通过搜集并参考相关国家、行业标准,企业规范和制度,结合采气一厂2006年至今7 000多起动火作业过程,对该厂动火作业过程进行了梳理、细化、总结和规范,也为以后动火作业过程监督、检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易燃易爆设备、容器或管道进行明火作业时,在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着火、爆炸、中毒和窒息事故。因此,加强动火管理,采取动火安全技术措施,十分重要。置换动火是常用的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措施之一。所谓置换动火,就是在动火前用惰性气体(如氮气、蒸汽、二氧化碳)或者用  相似文献   

11.
为明晰安全人性与安全法律法规间的互为影响关系,从而丰富安全法律法规制定的理论依据,基于安全人性与安全法律法规的内涵,剖析安全法律法规对安全人性的影响作用,构建并解析安全法律法规对安全人性的作用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安全人性对安全法律法规制定的影响,并深入阐释基于安全人性的安全法律法规制定的基本模式及其安全人性学依据。结果表明,安全法律法规与安全人性间是相辅相成的互为作用关系,安全法律法规是实现安全人性平衡的核心手段,而安全人性是安全法律法规制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针对黄土遇水后湿陷产生陷穴并引起埋地管道悬空这一过程中管道的力学行为,以基于弹塑性地基的黄土湿陷区悬空管道力学模型为基础,从湿陷原因和机理出发,建立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模拟了土体湿陷过程和沉降变形,模拟计算结果与理论值和实测值进行了比对验证;进一步的计算和回归分析得到了管道最大位移、最大von Mises应力与地表土体湿陷沉降量的变化规律,同时也得到了最终湿陷情况下管道的von Mises应力分布和湿陷区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土体湿陷沉降是管道和土体共同作用的结果,湿陷前期管道与土体一起运动,位移和应力增加较快,而管道下方土体脱离管道产生陷穴后则增长较慢;管道最大位移和土体湿陷沉降量间呈对数函数关系,而管道最大von Mises应力和土体湿陷量呈指数函数关系; 湿陷区管段向下弯曲变形会在3个位置形成应力集中区,湿陷区范围增大会引起管道应力和变形的明显增加,且3个区域的最值分布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以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制度建立与修订,隐患排查频次及方法,企业员工培训教育,隐患治理设备物资台账,隐患治理跟踪记录等17项指标调研数据为基础,根据数理统计的相关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港、台资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在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制度修订和隐患治理落实方面仍有欠缺;私营企业在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相对薄弱,具体表现在相关制度编制不合理、不规范,隐患排查治理培训教育和物资投入不足,隐患治理记录台账缺失。根据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增强政府部门对企业监管,提高企业隐患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4.
植物修复的技术内涵及展望   总被引:66,自引:2,他引:64  
植物修复是一类治理土壤污染且对环境相对安全可靠的方法,具有明显的技术先进性,有待全面开发利用,基于特异植物根及特异根圈效应,植物对污染物的同化能力与植物根圈的生物降解作用过程,植物修复技术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环境安全性能的保证,植物修复今后的动向等对该技术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论述,对其今后需要重点解决的疑难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植物修复技术从小试到中试的发展甚至进入到实际运行的阶段,使它在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特别是复合环境污染的安全治理方面发挥切实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校实验室突发事故发生后,为准确获取灾情信息,实现快速响应和紧急救援,研究救援现场风险信息快速采集技术,按固有信息和动态信息对风险信息进行分类和编码,建立实验室风险信息采集传输系统,以某高校实验室着火事件为例,模拟应急响应全过程。结果表明:风险信息采集传输系统实现了信息的实时采集与上报以及救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管理,研究结果可促进高校实验室应急服务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以丙烯腈生产装置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其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工艺特性,依据偏差分析原理建立了丙烯腈装置的异常处置原则与标准,设计了具有环境质量浓度监测评估和过程参数偏差预警分析的双重监控预警平台。该平台通过建立的OPC通讯技术,实时获得现场环境质量浓度及关键参数的信息,进行泄漏扩散事故的早期预警和早期干预处置,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综合动态分析预测危险气体环境质量浓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可能对周边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煤矿安全投入能有效落实于生产安全的各个环节,使安全投入资金更加透明、有效,对区块链技术在煤矿安全投入的适用性和应用进行探讨。通过划分煤矿安全投入体系,指出煤矿安全投入中决策难、审查难、金额难及时调整的问题。分析区块链技术优势和应用,探讨煤矿安全投入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提出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智能合约与煤矿安全投入的应用流程,并指出该应用将会面临的挑战。结果表明:理论上,区块链技术可解决煤矿安全投入中存在的问题,但有待区块链技术与法规的发展完善来推动区块链技术与煤矿安全投入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境外企业在社会安全方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对境外企业社会安全事件的调查分析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境外中资企业社会安全事件的分类、分级,事件报告和调查的程序,事件统计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提出境外社会安全事件的分类、分级的标准和原则,境外社会安全事件报告和调查的程序及主要注意事项及统计分析的建议,设计了境外中资企业社会安全事件管理的基本框架,从而加强社会安全事件的调查和统计分析,为科学统计此类事件造成的损失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阐述脆弱性的研究现状、基本概念和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脆弱性评价模型,并针对具体的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体系进行脆弱性评估,列出脆弱性评估的具体指标体系。在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条件下,运用AHP-RS组合权重法和均等权重法分别确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得出脆弱性指数。进而分析了该矿区的脆弱性程度及具体指标在系统脆弱性中所占比重大小,为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脆弱性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定量评估方法,有利于全面掌握煤矿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保障天然气工业安全生产与运营,以某天然气储配厂为例,采用等效喷嘴和过程模型,利用FLACS软件对罐区高压天然气非恒定速率泄漏扩散进行数值模拟,考察环境风速及泄漏时间对气体泄漏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存压力为1.05 MPa的天然气储罐发生泄漏会产生欠膨胀射流,泄漏初期具有447.44 kJ的高动能,并在近场扩散起主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