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给稻田杂草防除和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选择了湖南省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内连续不同施肥处理20年后的双季水稻试验田为调查对象,运用萌发法和田间调查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对冬闲期稻田土壤杂草种子库和地上杂草群落的影响.试验设4个处理:不施肥(CK);养分循环,即种植绿肥+秸秆还田(OM);施氮磷钾化肥(NPK);施氮磷钾化肥+养分循环(NPK+OM).试验区土壤种子库共记录到杂草16种,其中圆叶节节菜占29.9%,稻搓菜占29.0%,水苋菜占10.0%,陌上菜占9.4%,水马齿占8.9%,看麦娘占4.9%.试验区地上杂草共计10种,其中看麦娘占94.4%,稻搓菜占3.8%,圆叶节节菜占1.0%.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杂草的群落相似性指数在0.6以上,并随着施肥程度(CK相似文献   

2.
土壤种子库是指存在于土壤表面和土壤中全部存活种子的总和。稻田土壤种子库是地上杂草产生的根本来源。我国是一个水稻种植大国,目前关于稻田土壤种子库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研究稻田土壤种子库对于防治稻田草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是种子库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补充。取样方法和取样时间是研究土壤种子库的关键所在。而萌发法是最常见的判定方法。关于稻田土壤种子库大小的结论相差很大,从103~105 m-2不等。稻田土壤种子库中的杂草主要有19科55种,一般的稻田可检出10科或20种左右。种子的垂直分布格局主要受耕作强度的影响。70%~80%甚至更多的杂草种子分布在0~10 cm。稻田土壤种子库由于萌发、捕食、衰老和种子散布等原因具有季节动态。轮作制度、耕作方式、不同施肥处理以及除草方式等对稻田土壤种子库有重要影响。连续多年的田间管理会使种子库的大小、分布和物种组成产生年际变化。目前,需要加强长期定位研究,扩大研究区域和研究内容,重点研究杂草种子的休眠萌发机制和种子命运研究,为杂草治理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土壤种子库研究方法评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国旗  李淑君  蒙静  武东波 《生态环境》2013,(10):1721-1726
土壤种子库(soil seed bank,SSB)是指存在于土壤表面和土壤中的全部存活种子的总和。开展对土壤种子库的研究,对于分析了解过去地上植被植物群落和预示未来植被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对于土壤种子库研究方法的探讨则是开展土壤种子库基础实验研究的基础和支撑。本文从土壤种子库的取样时间、取样方法、取样大小和数量、鉴定方法四个方面归纳了土壤种子库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了同位素应用于土壤种子库中种子年龄结构测定的可行性,以及植冠种子库的研究方法,并探讨了提高土壤种子库中种子萌发率的新方法。综合分析来看:(1)土壤种子库的取样时间、取样方法、取样大小和数量、鉴定方法是土壤种子库研究方法需要关注的四大关键问题,对土壤种子库的实验结果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不同的取样时间代表的土壤种子库的内容和意义不同,取样方法、大小和数量则应根据研究区和研究内容来确定,鉴定方法也应根据具体实验区研究的物种数来考量;(2)理论上在利用同位素来测定土壤种子库中种子年龄结构是可行的,但若想广泛应用于实验中仍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3)目前对植冠种子库的研究方法也仅仅局限于直接计数法和间接计数法,对植冠种子库的研究方法的探讨则急需加强;(4)同时总结和提出了4种提高土壤种子库中种子萌发率的方法,未来在利用种子萌发法时,应加强注意和应用这4种方法来测定土壤种子库。  相似文献   

4.
农田杂草种子库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远娇  王建武 《生态环境》2001,10(2):158-160
农田杂草的生长明显地依赖于活动种子库。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农田杂草种子库的研究进展,主要分析了除草方式、耕作方式以及农作方式对农田杂草种子库的影响。现有的研究表明,化学与机械结合的防治措施能更好地控制杂草;免耕使分布在土壤表层的种子比例提高;有机栽培体系下杂草种子库最大。最后,提出了国内在该领域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森林土壤种子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有新  曾平生 《生态环境》2007,16(5):1557-1563
土壤种子库与物种多样性存在密切相关性,森林土壤种子库是植被天然更新的物质基础。文章阐述了森林土壤种子库的内涵、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种子库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研究方法,探讨了影响种子库的基本因素及当前极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受损森林生态系统目标树种培养、植被群落快速恢复和生态系统科学管理等领域仍存在一些理论和实践急待解决的问题,如随着群落进展演替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在增加而质量却在逐渐下降,面临如何解决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育和物种多样性长期维持问题。文章认为今后应加强土壤种子库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乡土物种利用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以期为从事森林土壤种子库研究和退化森林植被群落恢复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长期施肥对旱地土壤杂草种子库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长期施肥对旱地土壤杂草种子库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我们在安徽蒙城地区的一个长期肥料试验定位监测点开展了相关研究。采用镜检法对旱地土壤表层(0~15 cm)中土壤杂草种子的种类进行鉴定并计数,记录杂草种子22种,隶属15科。不同施肥处理区杂草种子丰富度以NP1/2K区最高(14.7种),PK区最低(10.7种);其中陌上菜(Lindernia procumbens)、栗米草(Mollugo pentaphylla)、醴肠(Eclipta prostrata)、泽星宿菜(Lysimachia candida lindl)四种杂草的种子密度较大,分别在不同的处理区占据优势;从整个试验区来看,烟台飘拂草(Fimbristylis stauntoni)在所有处理中的密度都比较大,处于优势地位。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农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差异:PK区Shanon-Wiener指数大于其他处理区,但是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低;NPK区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高;PK、CK区Pielou均匀度指数大于其他处理区。田间杂草种子库的群落结构及其物种组成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Whittaker指数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较,半量的P和缺N的影响最显著,缺P次之,缺K和平衡施肥则没有显著影响。Sorenson群落相似性指数和Bray Curtis指数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较,长期施用N、P、K肥能显著改变旱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组成。本研究表明长期平衡施肥处理更有利于维持和保护旱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砂浆黑土区小麦-大豆轮作制地不同施肥模式的杂草土壤种子库(0~15 cm)进行调查,分析种子库的大小、组成、多样性等特征,探讨施肥模式与群落演替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施肥模式显著影响着土壤种子库的大小、组成、多样性、群落演替速率。土壤样品中共检出杂草种子18种,隶属于11科,且各处理优势种组成差异明显。种子库密度按NPK〉NP〉NK〉CK〉PK顺序依次递减且差异极显著(P〈0.01)。各处理物种组成不同,种数按CK〉NPK〉PK=NK〉NP顺序依次递减,群落均匀度指数按NP〉CK〉NK〉PK〉NPK顺序依次递减且差异显著(P〈0.05),物种多样性指数按CK〉NP〉NK〉PK〉NPK顺序依次递减,群落优势度指数按NPK〉PK=NK〉CK〉NP顺序依次递减。我们初步认为适应与竞争机制影响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的差异;施肥模式间土壤种子库的优势种变化尤为突出,引起均匀度的改变,导致施肥模式下土壤种子库多样性的差异。Whittaker指数按CK〈NPK〈PK=NK〈NP顺序依次增大,表明土壤种子库的群落演替速率依次加快,说明长期平衡施肥模式(NPK)对土壤种子库群落的影响明显小于PK、NP、NK施肥处理,群落结构较PK、NP、NK施肥处理更稳定。气候、取样时间、除草剂等因素导致年际间、种植季间的杂草土壤种子库特征差异明显。本研究认为长期平衡施肥既有利于作物的优质高产,也有利于农田土壤种子库群落的稳定,是建立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以及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重要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8.
土壤种子库对原有植被恢复的贡献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世界各国在大面积采用外来种替代本地树种之后 ,森林在植物组成上有很大变化[1,2 ] ,维管束植物迅速的减少 ,尤其是春天萌发的草本植物快速减少[2~ 7] .在苏格兰 ,次生木本植物在森林中所占的比例不到 10 % [8] ,而外来Piceasitchenisis几乎占了5 0 % [9] .大面积的外来物种纯林所带来的危害就是在林分的稳定性、抵御病虫害以及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劣势 .目前 ,一些地区的森林管理者提出用本地种逐渐取代外来种的经营目标[10 ,11] .原有森林地表植被的恢复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种植缺失的草本植物 ;(2 )临近原始林种…  相似文献   

9.
土壤种子库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王俊  白瑜 《生态环境》2006,15(6):1372-1379
土壤种子库是指存在于土壤表层凋落物和土壤中全部活性种子的总和。土壤中有活性的种子是植物群落的一部分,是新植株的来源。土壤种子库可以分为瞬时土壤种子库和持久土壤种子库。随着群落生态学的发展,土壤种子库的研究已经成为植物生态学重要的一部分,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土壤种子库的组成和分布;(2)土壤种子库的动态;(3)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的关系;(4)干扰对土壤种子库的作用;(5)土壤种子库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文章在对目前土壤种子库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方面总结的基础上,认为土壤种子库在合适的干扰作用下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以及植被更新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需进一步加强对这一过程中种子萌发、幼苗建立限制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土壤种子库植物种类组成与土壤采集地植被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土壤种子库作为区域自然植被恢复的途径之一,在实际应用之前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土壤种子库出芽植物组成与土壤采集地自然植被的关系就是一个需要弄清的问题。文章从土壤种子库的生态学意义出发,首次对森林表土作为城市自然植被恢复绿化手段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试验材料取自日本大阪府箕面市大阪国际文化公园都市建设地,选取面积为20m×20m的栓皮栎Quercusvariabilis群落,采集林下5cm厚森林表土;试验场地设在大阪府枚方市山田池公园的一隅荒地,共设置4个试验区,每个试验区7个试验处理,计28个试验小区。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种子库植物种类组成与表土采集地的植被关联性较低,但与种子散布型关系密切;表土的不同铺撒厚度在木本植物出现的种类、出芽个体数、生存个体数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稻土碳循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许信旺  潘根兴 《生态环境》2005,14(6):961-966
文章首先分析了水稻土在碳循环研究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进而对我目水稻土碳循环的研究现状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对其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中国大而积的水稻土自1980年以来显示出有机碳库增加现象,说明水稻田对大气CO2可能产生汇效应。水耕熟化过程足有机碳的积累过程,水稻土的碳密度是早作土碳密度的2-3倍。水稻土的同碳能力与土壤的微团聚体的粒径有关。但对于水稻土中有机碳的分布和结合状态与农业管理措施、水稻土质量变化、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仍不清楚。因而建议就这一问题从土壤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相互作朋与土壤微团聚体中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的相互结合关系的层面上进行多学科研究。同时提出了今后我困水稻土碳循环的重点研究方向和领域,即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来研究碳循环和平衡,从不同的时空区域来研究碳循环的过程和强度。  相似文献   

12.
对沈阳地区水田主要杂草群落的种类组成、消长动态规律及其生态位的研究结果表明 :沈阳地区水田杂草群落主要由稗 (Echinochloacrusgalli)、大狼把草 (Bidensfrondosa)、耳基水苋 (Ammanniaarenaria)、丁香蓼 (Lud wigiaprostrata)、牛毛毡 (Eleocharisacicularis)、鹅肠菜 (Myosotonaquaticum)、风花菜 (Rorippaislandica)和石胡荽(Centipedaminima)组成 ,其中 ,稗、大狼把草、丁香蓼和耳基水苋为主要危害种群 ;从时间、水平和垂直生态位宽度值来看 ,稗和大狼把草为本地区水田杂草群落中的优势种群 ,且 2者的生态位重叠值较高 ,若单独使用杀稗类除草剂 ,必然会导致大狼把草等阔叶杂草的猖獗和蔓延  相似文献   

13.
鼎湖山森林土壤种子库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鼎湖山森林季风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林型中研究土壤种子库储量、多样性格局和生活型等。通过分析两层取土样,风干土壤样品,对样品进行筛选,过滤出种子,并进行种子分类鉴定,用土芯实验法检测土壤种子库的组成。结果表明,在4个取样地点的种子库中,上层种子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指数都明显高于下层。草本植物不仅是种类还是数量上都是这三种林型土壤种子库的主体成分,特别是在针叶林中,种子储量占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地位,随着演替年龄的增长,草本植物在种子库储量中占的比例有所减少。另外,种子库中优势成分与取样地点地面植被相应层次的优势种存在较大差异,说明植物群落地上部分的发育与其它地下部分的土壤种子库的发育具有明显的不同步性,这一结果表明土壤种子库的内在潜力对森林更新及植物群落演替动态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CH4和N2O是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2种主要温室气体,其排放规律以及减排措施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休闲期抛荒稻田普遍存在于我国西南和南方地区,而对于其CH4和N2O排放规律的研究还比较少。本实验选取江西红壤丘陵区进行观测,于稻田休闲期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进行原位观测,旨在探讨休闲期CH4和N2O的排放规律,可为制定减排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红壤丘陵区冬闲稻田CH4和N2O平均排放通量(以CH4和N2O-N计)分别为0.03mg.m-2.h-1和3.27μg.m-2.h-1。冬闲期CH4和N2O平均排放通量与土温、降雨量无明显线性关系(P〉0.05)。冬闲稻田排放CH4和N2O的综合温室效应(以CO2-eq计)为7.58 g.m-2,其中,CH4和N2O产生的温室效应(以CO2-eq计)分别为2.33和5.25 g.m-2。N2O排放量是冬闲稻田温室气体观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相似文献   

15.
红壤丘陵区冬闲稻田CH4和N2O排放通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H4和N2O是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2种主要温室气体,其排放规律以及减排措施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休闲期抛荒稻田普遍存在于我国西南和南方地区,而对于其CH4和N2O排放规律的研究还比较少。本实验选取江西红壤丘陵区进行观测,于稻田休闲期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进行原位观测,旨在探讨休闲期CH4和N2O的排放规律,可为制定减排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红壤丘陵区冬闲稻田CH4和N2O平均排放通量(以CH4和N2O-N计)分别为0.03mg.m-2.h-1和3.27μg.m-2.h-1。冬闲期CH4和N2O平均排放通量与土温、降雨量无明显线性关系(P>0.05)。冬闲稻田排放CH4和N2O的综合温室效应(以CO2-eq计)为7.58 g.m-2,其中,CH4和N2O产生的温室效应(以CO2-eq计)分别为2.33和5.25 g.m-2。N2O排放量是冬闲稻田温室气体观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