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前,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大纲》。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自然保护区可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应是最具保护价值或在生态进化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保护地区,规  相似文献   

2.
动态与信息     
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已经1994年9月2日国务院第2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自1994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规定了自然保护区的范围、主管机构、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以及违反《条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是陕西省立法形式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是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文对该条例在立法理念、立法模式、环境管理体制及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进行剖析,以期为我国地方环境立法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家环保总局在2001年提出,在全面推进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深化不同层面的创建工作,如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和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环境优美乡镇的内涵实际上就是生态乡镇的基本要求,是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建设的基础和细胞工程。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西南片区五个地区的新《环境保护条例》的出台时间、结构和法律责任特点,了解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内容,明确在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指导下,西南片区的各地区都紧跟国家步伐制定了符合各地区特点的《环境保护条例》,为日后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6.
《环境导报》2003,(11):2-5
为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打造“绿色江苏”,建设生态省,推动全省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江苏省委、省政府根据党的十六大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的精神,于2003年4月14日颁布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意见》[苏发[2003]7号](以下简称《意见》,全文详见本期第42页)。《意见》是继江苏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1992年)、《关于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1996年)、《关于切实加强环  相似文献   

7.
《环境》2005,(1):11-11
《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从法律上理顺了环境管理体制,明确了区、镇一级环保执法主体的地位和权限,在国内首次明确了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及其内容,对环境保护规划、污染物集中处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分别辟出专章规定。《条例》的施行,将对今后广东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据悉,这是我国第一部省级环保条例。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建立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件》颁布而作。就《条例》制定的意义及其实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和和贯彻的措施,以及建设项目的环保工作的地位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9.
<正>新《条例》在修订过程中经历了三次审议,与一般地方性法规"两审"而过的情况不同。2005年1月,在广东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中审议通过的《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旧《条例》")正式实施。作为环境保护的地方性综合法规,旧《条例》在环境监管、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等方面一度走在全国的前列。十年春秋,社会经济发展为环境保护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随着今年  相似文献   

10.
新政     
《环境》2017,(8)
<正>遥感监测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7月20日,环境保护部印发了《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及核查处理办法(试行)》,规定环保部负责组织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结果进行实地核查。对监测发现的人类活动点位逐一进行核查和处理。对于违反《自然保护区条例》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对于生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颁布,生态环境的法治建设成为当前环境法律体系中的迫切任务,但作为生态环境保护集中代表区域的自然保护区的法制建设却存在着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缺陷,法律位阶低,立法目的滞后,责任体系不完善,缺乏公众参与等。因此,提升自然保护区的法律位阶,完善相关制度,将对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优先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的环境问题中,水环境污染尤被重视和关注。目前,水环境法规体系已初具规模。水量保护方面,国家颁布的主要法规有:《水产资源环境保护条例》(1979年)、《灌区管理暂行办法》(1981年)、《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条例》(1983年)、《长江水资源保护工作若干规定》、《长江干流水质监测网工作条例》(1985年)等。  相似文献   

13.
林琪 《环境》2024,(1):58-60
<正>海洋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198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洋环境保护法》),并于2013年、2016年、2017年进行了三次修正。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第四次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  相似文献   

14.
试论自然保护区法律保护的几项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自然保护区法律保护的几项制度彭守约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1994年10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条例》),自1994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自然保护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自然保护区是近代人...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8日签署第526号国务院令,公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一个地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条例,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条例》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明确规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二是实施过渡性安置应当避免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生态脆弱区造成新的破坏。  相似文献   

16.
吴晓青 《环境保护》2006,(11A):7-13
10月28日,2006年全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今年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50周年,又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因而本次会议的召开意义重大。会议围绕贯彻落实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总结了近年来生态保护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安排、部署了明年及“十一五”期间的生态保护工作。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吴晓青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本刊在此全文发表,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2012年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在此规划推动下,社会各领域纷纷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展开实践探索.2017年中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从立法层面确立绿色发展理念.放眼全球视角,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此情境迫使企业将社会责任纳入...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家环保总局在2001年提出,在全面推进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深化不同层面的创建工作。如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和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环境优美乡镇的内涵实际上就是生态乡镇的基本要求,是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建设的基础和细胞工程。农村城镇化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由之路。环境优美乡镇是现阶段代表乡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水平的阶段性目标。  相似文献   

19.
要闻     
正2017年12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环境保护税法》和《实施条例》自2018年1月1日起同步施行。至此,中国第一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这也意味着施行了近40年的排污收费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天津市坚持"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原则,深入扎实推进环境教育工作。特别是2012年《天津市环境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使全市环境教育工作步入了规范化、法制化和全民化的进程,全市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也进入了深入发展阶段,为全市共筑生态城市、建设美丽天津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