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晓红 《绿色视野》2014,(12):42-46
传统农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传统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近几年,农业面源污染愈演愈烈,成为严重制约生态建设、人居环境水平提高的"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危害,指出农业面源污染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由于我国农村过量和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地膜等,造成了农业面源不同程度的污染,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了隐患,直接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程存旺  石嫣  温铁军 《绿叶》2013,(4):77-88
一直以来,氮肥在生产、运输、使用环节中产生和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等负外部性基本被忽视了。本文通过分析氮肥的真实成本,在回顾国内外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经验的基础上,对发展生态农业防治农业污染提出了政策建议,希望为农业的长足发展和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程存旺 《绿叶》2013,(12):89-95
农业生产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已然成为人们的共同焦虑,而农业生产技术的调整方向则决定和影响了这些问题的解决。依据中国农业所面临的约束条件,以及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探索小农适用性生态农业技术可能更加合乎中国农业现实。  相似文献   

5.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全面阐述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指出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污染源是农药化肥、畜禽养殖、农膜、秸秆和居民生活污水以及固体废弃物,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危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完成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农业废水面源污染现状来看,畜禽养殖业排污在农业源中占绝对优势,且全国仍有90%以上的分散养殖畜禽未得到综合整治,整治力度亟需进一步加强;农业废气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秸秆焚烧,已成为重污染天气的帮凶之一,近年来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所提升但仍存在秸秆焚烧现象。"监督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生态环境部的新职能,新职能带来新挑战:由于农业源具有分布分散、受地域等因素影响较大、治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等特点,以工业污染治理为核心的环境管理体系"难以作为";另一方面,基层监管工作缺少数据、缺少人员,现有基层环保队伍承接新职能的能力明显不足。为此,提出应对建议:一是建立适应农业面源特点的环境管理体系,二是采取多种手段强化农业面源的环境监管,三是推动各级政府加大农业面源治理力度,通过规范农业生产的清洁化水平,从源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产生量和排放量。  相似文献   

7.
对渭河流域陕西段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渭河流域陕西段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研究指出,渭河流域陕西段水资源贫乏、水质污染严重,以农业面源污染最为严重,已成为当今渭河流域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造成渭河流域陕西段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为:化肥、农膜、农药的广泛使用,禽畜粪便、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水土流失等。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强流域人们环境意识,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同时配合经济手段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有效控制渭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改善渭河水质,为保护渭河水体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陈杰  雍毅  叶宏  郭卫广  刘静 《四川环境》2014,(6):110-114
主要通过我国污染源普查和2013年环境公报介绍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并从土壤侵蚀、农业化肥及农药、畜禽粪尿污染、农村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垃圾、大气干湿沉降、航运污染等方面介绍了我国污染源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结合对土地利用方式、农业活动和田间管理、畜禽粪便及垃圾污染、社会经济因素等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分别从技术措施、法律措施和经济措施3方面入手提出了我国面源污染的控制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程存旺  石嫣  温铁军 《绿叶》2012,(2):14-19
百年前的学者即已认识到中美两国农业生产模式存在巨大要素禀赋差异而不可能完全效法彼此,但是当前无论政策界、学术界还是主流社会.坚持认为中国农业应该转向美国"大规模+集约化"模式的大有人在.实在令人感到惊愕.也不得不对农业政策中长期存在的偏差而带来的"双重负外部性"——生态环境损失和食品安全失控——而扼腕。如今.若想彻底扭转环境敌对型农业蔓延之势,则必须从农业生产之外探寻问题症结并对症下药.亦即我们在1 990年代开始提出三农问题的时候就不断强调:解决之道在三农之外。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带来的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水污染控制的重要因素。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排放已在全国总排放量中占了相当比重,因此,控制好农业和农村的面源污染,无疑对于水环境改善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拉萨河流域拉萨市段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改善拉萨河流域拉萨市段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研究指出,化肥、农膜、农药的广泛使用,禽畜粪便的随意排放等是造成拉萨河流域拉萨市段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强流域人们环境意识,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同时配合经济手段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有效控制拉萨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为保护拉萨河流域水体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石嫣 《绿叶》2012,(8):33-40
食品安全成为世界问题与化学农业成为世界农业生产体系的主流、工业化食品生产体系成为百姓餐桌的主宰、钢筋水泥森林的城市成为人类主要寄居地高度相关。因而,解决食品安全危机不能单纯依靠事后监管,更为重要的是事前行动,而"食物社区重构"则是事前行动的现实践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制度层面的推进和人们的普遍参与,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业化所带来的"化学农业"和"石油农业"。  相似文献   

13.
农业和农村环境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基础和根本保证。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各种工业废弃物和农用化学物质不断地涌入农业环境,使得农业环境的污染负荷增加,农业本身产生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农业环境正面临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环境各个要素的污染都会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主要介绍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其对策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农业面源问题日益严重,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成因、危害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污染现状与面源污染的特点,提出了用各种技术手段和经济、法律手段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主要思路有:对农业面源污染这一复杂过程进行分析模拟.积极推广“末端”治理方法,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吴文良 《绿叶》2011,(12):49-55
"入世"之后,生态、安全、绿色、有机在中国农业结构中的导向非常鲜明,对中国的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中国农业生产存在着农村空洞化、农业收益低、绿色和有机蔬菜产业化较为困难等问题。传统农业和常规农业向现代生态农业的转换是解决中国环境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促进国际农业绿色贸易的关键,因此构建新的农业组织形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简要概述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环境经济相关理论,回顾了美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历程及"最佳管理实践措施",并分别从财政补偿、政策补偿、技术补偿、项目补偿四个方面分析研究美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措施的经验,从而提出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启示。重视激励促进作用,运用多种有效手段,构建监督执行机制,完善技术保障体系等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措施的建立和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活源和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一些河流水环境质量恶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深入分析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基础上,对南京市秦淮河流域生活源和农业面源对水环境污染情况进行了研究,对潜在的水质污染问题进行了研讨,并据此提出了该河流污染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桃源县的实际调研,在分析其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对养殖污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总结,并从加强养殖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提高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途径的研究以及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等4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世界上污染贡献最大,控制难度最大的污染源。分析了世界上面源污染的危害,总结了前人对面源污染的研究途径,并且客观评价了几种常见的控制面源污染的对策,最后提出了面源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原因以及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面源污染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其治理工作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加强。本文概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基本概念、特征与成因,根据农业面源污染的"产-流-汇"3个发生发展阶段,总结了现阶段农业面源氮磷污染的治理理论与技术,并根据各阶段治理技术的优缺点提出我国未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过程中应该加强污染产生机制和迁移转化过程的研究,同时,通过少量的人工干预,努力提高单项治理技术的治理效率,将农业面源污染发生与发展的"产-流-汇"3个阶段的治理技术结合起来,突出流域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