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将生物流化床工艺与活性污泥工艺相结合,以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回流液为研究对像。以0.3~0.45mm活性炭颗粒为载体对生物流化床中微生物进行培养、驯化,挂膜成功后,分别对生物流化床厌氧段和好氧段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得出进水的最佳pH值介于7.0~7.5,生物流化床厌氧段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4.4h、最佳碳源为蔗糖,;缺氧段及好氧段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2.69h、8.06h,曝气量0.5mL/min。在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进行污泥回流液脱氮除磷试验得出,此工艺可使总氮浓度为150.0mg/L,总磷浓度为59.0mg/L的污泥回流液的总氮浓度降低至65.19mg/L,此时的总氮去除率为56.54%;总磷的去除率较低。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处理污泥回流液中氮磷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二段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对二段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 ,探讨了生物膜的形成及供气量、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上、下进气口分别按气水比 3:1和 1:1,HRT 9 8h ,进水CODCr浓度 16 3 5 4~ 30 9 6 5mg/L条件下 ,CODCr去除率平均为 88 6 3% ,SS去除率平均为 85 44 % ,TN去除率平均为 38 6 9% ,出水CODCr降至 2 2 45~2 9 45mg/L ,SS降至 18~ 2 6mg/L。  相似文献   

3.
悬浮载体生物膜反应器修复受污染河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自行开发的悬浮载体生物膜反应器 (SCBR)进行了修复受污染河水的试验 ,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对CODCr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在水温为 15~ 2 0℃ ,进水CODCr为 70~ 10 0mg/L ,进水氨氮为 8~ 2 0mg/L的条件下 ,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采用 1 0h时 ,SCBR反应器可以有效去除河水中的CODCr和氨氮 ,其中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可以达到 5 6 9% ,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可以达到 76 0 % .  相似文献   

4.
含盐染料废水高温厌氧处理工艺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在高温条件下处理含盐染料废水的工艺特性及颗粒污泥性能。结果表明,在以常温厌氧絮状污泥为接种污泥,运行温度为(55±1)℃,水力停留时间为12h,含盐量为50000mg/L,CODCr为900~1000mg/L,染料活性红2(RR2)浓度为100mg/L条件下,78d达到运行稳定,CODCr和RR2去除率分别为44%和85%以上。反应器中高温耐盐厌氧颗粒污泥粒径为1.0~2.0mm,其生物相组成以短杆菌、球菌、丝状菌为主。  相似文献   

5.
抗生素化学制药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小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电解-厌氧水解-生物铁法-混凝串联工艺处理头孢类抗生素化学制药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微电解、厌氧水解和生物铁法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4h、24h和6h,进水CODcr 4000~4500mg/L,BOD5 800~1200mg/L,出水可达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一时段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以曝气生物滤池为核心工艺研究优势菌强化印染废水脱色及污染物降解。从印染废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染料脱色菌15株、苯胺降解菌2株、印染助剂降解菌10株。试验进水平均色度为400倍,平均COD浓度为1295mg/L,厌氧段以组合填料为载体,水力停留时间10h,菌种投加量为0.2%;好氧段以煤渣填料为载体,水力停留时间25h,菌种投加量为0.1%。结果表明:系统连续进出水一周以后出水COD浓度稳定在130110mg/L,平均浓度为118 mg/L,去除率90.9%;出水色度在40倍左右,去除率90%;出水苯胺浓度低于4mg/L。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B1制药废水的铁炭微电解-混凝预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维生素B1制药废水高有机物浓度、高悬浮物、色度高、难降解的特点,采用铁炭微电解-混凝工艺对其进行预处理,效果良好。铁炭微电解-混凝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为:进水pH值为4,铁炭比为1∶1,曝气量为0.2m3/h的情况下停留时间80min。出水CODCr浓度平均为1600mg/L,去除率约为79%,色度去除率为85%,出水达到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微电解-生化工艺在硝基苯废水处理中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蔡天明 《环境工程》2001,19(6):28-29
采用微电解与生化工艺结合处理硝基苯废水。通过微电解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使废水的BOD5 CODCr由 0 11提高至 0 2 6 ;利用H O工艺进行后续处理 ,在H柱水力停留时间为 2 0h ,O柱水力停留时间为 10h的条件下 ,废水的总CODCr去除率为 86 % ,硝基苯的去除率为 99%  相似文献   

9.
山东某淀粉厂污水处理改造工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震  胡滨  张兆伯  唐一 《环境工程》2001,19(6):17-19
介绍了采用UASB SBR工艺处理淀粉废水的工程实例 ,UASB反应器采用中温消化 ,水力停留时间 32h ,有机负荷 7~ 8kg m3 ·d ,CODCr去除率大于 90 %。SBR池周期为 12h ,滗水率 5 0 %。在进水平均CODCr=10 0 0 0mg L时 ,处理后出水CODCr<15 0mg L ,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0.
采用缺氧反硝化+好氧活性污泥生物脱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聚合及染整工艺处理实际生产混合废水,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48h;污泥回流比为50%;污泥负荷:0.15kgBOD/kgMLSS·d;混合液回流比:200%~300%的工艺运行条件下,出水CODCr≤60mgL,CODCr去除率达到97.7%以上,出水TN≤14mg/L,TN去除率达到94.4%以上;出水NH_3-N≤3.82mg/L,NH_3-N去除率达到90.5%以上,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该工艺出水效果良好,工艺简单可靠,运行稳定,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孔秀琴  梁锐振 《环境工程》2007,25(6):20-22,25
采用厌氧酸化+二级光合细菌(PSB)流化床的组合工艺对植物压榨发酵废水进行降解实验,一级流化床(PSB1)中填料为轻质多孔炭渣,二级流化床(PSB2)为活性炭,扰动方式分别采用机械流化和机械气动组合流化,稳定运行40d。结果表明,进水酸化12h后CODCr由80000~120000mg/L降至63000~95000mg/L,进而由系统出水回流稀释至8000~12000mg/L,进入二级流化床反应器,PSB1白天厌氧光照、夜间微好氧,PSB2白天微好氧、夜间好氧,停留48h,CODCr降至295.8~384mg/L,稳定实现96.2%以上的CODCr去除率,TN去除率为71.3%。  相似文献   

12.
肖鸿  杨平  彭宏 《环境工程》2007,25(5):17-20
采用一体化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在反应器的厌氧和好氧区分别加入特制的多孔聚合物载体。主要研究系统负荷运行期的CODCr去除效果以及多孔聚合物载体的生物膜形成特性,并对系统的NH3-N去除效果作了初步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在系统负荷运行期内,当系统总进水CODCr浓度均值为3601.8mg/L,系统CODCr容积负荷均值为2.54kg/(m3.d),总出水CODCr浓度均值为384.0mg/L,系统总CODCr去除率均值达90.6%。生物相分析表明,多孔聚合物载体在厌氧区和好氧区的挂膜情况比较理想,形成的生物颗粒球形度很好。脱氮实验表明,按硝化反硝化的模式操作,当进水NH3-N浓度为280.3~350.7mg/L,整个系统的NH3-N去除率在68.5%~91.7%。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的生物脱氮工艺——生物循环流化床(CFBBR)用于脱氮和除碳。系统由缺氧床(升流床)和好氧床(降流床)及其连接装置构成。进水由缺氧床底部进入,同来自好氧床的硝化液一起,在缺氧床内完成脱氮和除碳。研究了不同进水负荷,硝化液回流率200%~600%下的系统性能。从技术和经济角度考虑,400%硝化液回流率为最佳。最短水力停留时间2.5h(缺氧床0.8h,好氧床1.7h)和400%硝化液回流率下,TN和CODCr去除率和出水浓度分别为88%、95%和3.5mg/L、16mg/L。系统VSS低于1g/L,硝化率和反硝化率分别为0.026~0.1g/(g·d)和0.016~0.074g/(g·d)。  相似文献   

14.
UASB处理低浓度城市生活污水的中试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雒文生  张青  蔡振华 《环境工程》2006,24(5):89-90,93
研究1·2m3厌氧反应器(UASB),在自然温度(水温32~5℃)下,处理CODCr浓度为200mg/L左右的低浓度生活污水。实验采用颗粒污泥接种二次启动法。水处理系统在水温32~5℃范围内运行6个月的时间,UASB反应器在上升流速为1·4~1·7m/h,水力停留时间(HRT)为3·0~2·5h,CODCr有机污泥负荷(SLR)为0·06~0·13kg/(kg·d)时,去除效率比较稳定,CODCr去除率达40%~80%。  相似文献   

15.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改造购物中心综合污水处理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卫刚  管锡珺 《环境工程》2007,25(5):100-102
利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和调整鼓风量改造原处理工艺,处理购物中心综合污水,设计能力400m3/d。废水进水水质CODCr为1083~1146mg/L、SS为315~436mg/L;调试稳定后,出水水质CODCr为126~145mg/L、SS为65~83mg/L,CODCr、SS去除率分别为87%~93%、79%~81%,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酒精废水消化液生物硝化和脱氮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健  周小波 《环境工程》2006,24(1):27-30
酒精糟液厌氧消化液CODCr浓度为3500~4300mgL,BOD5浓度为1500~2100mgL,TN浓度为400~700mgL,NH3N浓度为300~600mgL。采用SBR反应器对该消化液进行生物脱氮试验,对反应器的有机负荷、氨氮负荷、脱氮效果、脱氮过程中氮形态的变化以及碳源提供等进行了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消化液碳源充足,SBR充水比λ=0.35,缺氧时间3h以及BOD5污泥负荷0.26~0.32kgkg·d条件下,SBR处理出水CODCr598~632mgL,BOD560~100mgL,氨氮6~9mgL,总氮200~216mgL,总氮去除率为60%左右。该处理系统中缺氧段反应时间仅为3h,却承担70%~75%的CODCr总去除负荷,显著提高了该系统的有机负荷和氨氮负荷。在消化液碳源不足的条件下,可投加乙酸钠作为生物脱氮的外碳源,投加量宜为500mgL。  相似文献   

17.
李军  张宁  杨海燕  李艺  张韵  周婷 《环境工程》2006,24(3):23-25,28
在全程好氧工况或低氧+厌氧+好氧工况下,采用耦合生物反应器处理低CN生活污水和污泥减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负荷0.80~1.20kg(m3·d)、NH+4N浓度70~90mgL、TN浓度75~110mgL、HRT=8h、温度约25℃条件下,CODCr和NH4N去除率均可达85%和90%以上;采用低氧+厌氧+好氧工况较全程好氧工况具有更高的TN去除率和更低的污泥产率,其TN去除率高达81.1%,污泥产率为0.065kgkg。  相似文献   

18.
高效生物反应器治理印染废水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效生物反应器(HCR)技术在印染废水治理中的应用。污水处理中心进水量为11000m3/d,CODCr平均约2500mg/L,pH12左右,色度600~800倍,采用HCR技术后运行稳定,结果表明,废水处理效果有大幅提高,出水CODCr为360mg/L、色度为400倍均能达标排放,其去除率分别为86%,50%;工程投资少,运行稳定,管理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