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引言奥林匹克坝铜-铀-金矿床分布面积为20多平方公里。矿化垂直厚度为几十到数百米。这个矿床至少含有20亿吨矿化物质,其铜的平均品位为1.6%、铀的氧化物(U_3O_8)为0.06%和金为0.6克/吨。此外,还有稀土和银的富集体产出。该矿床位于阿得莱德北北西650公里的罗克斯比当斯帕斯托站,其东面25公里为开采蛋白石的安达莫卡镇(图1)。地形起伏低,主要为稳定的线状东西向沙丘,这些沙丘盖在偶尔含有  相似文献   

2.
根据采自内华达州9个浸染型金矿床460个岩石碎片样品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该类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由于甚至在8m的距离内采得的样品中金含量变化幅度很大,所以难以获得Au品位高的样品。就普查采样而言,指示元素含量乃是可靠的指示剂,其门限值为:100ppm As、1ppm Hg和50ppm Sb。砷是三者中最可靠的指示元素,因为它在所有金矿床中都显著富集。如果指示元素含量达到门限值而Au含量甚低,那么就应该采集更多样品进行研究。成功地寻找浸染型金矿床需要采集大量样品。  相似文献   

3.
韧性剪切带金矿床不少已由勘探转入开采 ,当前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是矿床深部矿体延深评价。笔者对河台金矿床矿山资料进行第二次开发 ,在矿床三维空间进行系统取样分析 ,以研究河台金矿床Au与伴生微量元素在纵向及横向上的地球化学行为。本文拟运用元素含量、元素比值、元素共生组合相关分析等对河台金矿床矿体延深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正> 产于砂页岩层中的金矿床,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著名的地质研究者的注意。至今,人们对这类矿床的兴趣仍未减少。因为,这类金矿床中查明有巨大储量的矿体。另外,从学术观点看,产于砂页岩层中的金矿床也是很有意义的。这类矿床呈现了独特的矿化富集条件,矿床中具有各种矿化规模  相似文献   

5.
<正> 在许多国家,内生矿床中的金矿床是以最深的矿井进行开采的。许多矿床的上部中段和中部中段的矿体已被采尽,目前正着手解决深部中段金矿储量的评价问题。现有资料的分析表明,并非所有的金矿床类型都是以矿化垂直延展距离大为特征的。但是据查明,就是在这方面具有远景的类型中,也只有个别矿体才具有从现代的古地表至1公里和大于1公里深的连续(或近于连续)矿化。在这些称为“深延矿床”中,多数拥有巨型和特大型的金储量。 查明国外深延矿床特有的地质特点,对于有目的地寻找有远景类型的矿床、予测评价矿化向深部的可能延深以及在新的和已知的金矿区的勘探设计中选择最佳方案都是非常重要的。总结深延矿床在矿化分带  相似文献   

6.
<正> 广东河台高村金矿床是一个新型的金矿床。它位于吴川-四会断裂变质带中。该区存在着广阔的金源层,构造活动与断裂区域变质作用使金活化、迁移。该矿床发育在韧性剪切带中,矿石为非石英脉型,前人曾分别从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矿床学等不同角度对该矿床进行过研究。作者试图在此基础之上,首先从构造运动规律、构造地球化学规律和构造成岩成矿规律三方面,对该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地球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已积累了有关金矿床预测、普查和地质-经济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依据的大量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有可能确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范围以及金矿地质勘探工作的主要方向。对金矿床的预测和普查进行评价是基于矿化的各种建造和构造-形态类型的相互关系,金矿床分布的规律,以及金矿床结构、成分和形成条件的研究结论之上的。专门的矿床成因论的建造方向研究已取得进展,这一方向建立在把金属矿床作为一种天然组成而包含在一定的地质建造或地质建造组合中的  相似文献   

8.
有机质对金属元素的迁移、沉积、富集成矿有重要的作用 ,有机烃是有机质最终的裂解产物 ,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和穿透性。研究发现八卦庙金矿床有机烃与金矿体品位呈正相关关系 ,矿床的矿化富集中心也是有机烃的浓集中心 ,利用有机烃的这一特点可以进行隐伏金矿床的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 鹿儿岛县萨摩半岛南部的含金块状硅化岩体,称为南萨型金矿床。它是可以露天开采的重要金矿床,目前正在开采的有枕崎市附近的春日、岩户和赤石三个矿山。从前大多认为南萨型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上新世-更新世,但是,都缺乏充分的资料作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 引言恩珀勒金-银的碲化物矿床是产于环太平洋第三纪火山带中的矿床的代表。它位于距斐济维提岛北海岸约8km处的内陆瓦图科乌拉(图1)。1934年以来,瓦图科乌拉地区已经生产了大约112吨金和大约40吨银。现在金和银的年产量分别为1.8吨和0.9吨。1975年至今,每年提炼出大约4000kg碲。矿脉中金的总平均品位大约为7.5g/t,虽然一些矿脉中金的平均品位  相似文献   

11.
卡林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北美大盆地地区科迪勒拉造山带、科罗拉多地台和我国扬子地块西南缘的板内古生代 -中生代沉降带和西北缘古生代 -中生代冒地槽。具有分布局限、成矿集中的特点 ,形成许多超大型矿床。金矿床成矿域发育一套大面积分布的巨厚的古 -中生代冒地槽建造 ,同成矿期的岩浆活动和构造活动强烈 ,有利于形成各种地热体系和流体活动。金矿床往往形成成矿带 ,单个金矿床的规模大小不一 ,矿化受构造、围岩和深部流体控制 ,围岩一般具有还原性质。围岩蚀变为去碳酸盐化、硅化、泥化、硫化物化和重晶石化等。金与砷黄铁矿、黄铁矿及毒砂紧密相关 ,以次显微金的形式存在。其他矿物为雄黄、雌黄、重晶石、辉锑矿、石英、方解石、含铊矿物以及表生矿物明矾石和黄钾铁矾等。成矿流体中水为大气降水 ,碳、硫主要来源于矿床围岩和以下岩石 ,少量可能来源于深部。矿床形成于浅 -中等深度。提出了大气降水热液、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和卤水成矿等卡林型金矿床形成模式 ,大气降水成因模式能较好解释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正> 金窝子金矿床是国家三O五攻关项目Ⅲ_3,课题所研究的矿床。笔者本着进一步探明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因和寻找对本区金矿较适合的找矿标志为目的,进行了野外考察和采样,并对样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从区别含金与非含金石英脉入手,着重探讨了本区石英脉型金矿床的矿物学特征,并从实用角度出发,对本区找矿标志作了简要的总  相似文献   

13.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又叫卡林型金矿床,是世界重要金矿类型之一。该类矿床普遍含有一套中、低温的矿物共生组合及围岩蚀变,赋矿地层有机碳含量高。本研究以我国著名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四川省松潘县东北寨金矿为例,对该类矿床进行了实验和地球化学热力学研究,获得以下认识与结论:(1)实验测定了Au0在80℃、大气氧逸度和水饱和蒸气压下,不同浓度[(100~250)×10-6]纯甘氨酸(Glycine)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为亿分之几至千万分之几[(7.0~153.5)×10-9];热力学标定结果显示配合物形式为(G代表脱质子后的甘氨酸),配合反应(…  相似文献   

14.
<正> 一、分类的回顾矿床的分类问题一直是矿床学研究的重大课题,一个成功的分类不仅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规律,揭示出各类矿床的内在差异,而且能够有效地指导矿床的寻找、勘探及合理的评价。金矿床类型的划分在国内外都曾提出过许多在原则上极不相同的分类方案,八十年代以前属早期分类阶段,如刘祖一(1959)将金矿床分为内生(包括气成、浅成热液、中深热液、深成热液)和外生两大类。谢家荣(1965)  相似文献   

15.
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是我国目前最有前景的金矿类型之一。本文针对我国较重要的变质碎屑岩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等特征,详细讨论了该类矿床的成矿机理。最后,以黄金洞金矿床为例,讨论了该类矿床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1987-1990年四年中我国火山矿床研究中取得下列诸方面的成就:(1)玢岩铁矿的形成决定于基性-中基性并具有高碱低硅岩浆的演化,结晶分异时低氧逸度条件;从世界范围看,构造背景与板块俯冲带或缝合带(包括板内古缝合带)直接或间接有关;实验研究解决了几种特殊矿物组合如“膏包辉”组合等的物理化学条件问题。(2)随着中生代火山岩区金矿床的不断发现,对含矿主岩、基底及矿床类型与分布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3)斑岩型矿床分布广泛,除Cu,Mo外,涉及Pb-Zn,Ag,Au,W及Sn矿床,并发现与国外层火山中心地区可以对比的上部为脉状矿下部为斑岩型铜矿的实例;(4)火山岩中铀矿床多形成于晚白垩世之后,受火山盆地攻破火山口构造的明显控制;(5)西北与西南海相火山岩区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中,明确了黑矿型钢及多金属矿床和独立的金矿床的存在,在分类上除了Cu-,Cu-Zn-,Zn-Cu-Pb-及Zn-Pb-型之外,Cu-Pb型在国外很少有报导。(6)从成因或构造角度进行了火山岩区矿床成矿规律成分布规律的探索,注意到基底性质与基底构造的关系,对分布规律挺出了岩浆活动中心迁移造成的分布格局上的超覆和地区的剥蚀深度问题;(7)区分出非金属矿床的两个系列:次生石英岩系列及玻璃岩系列。通过这些研究,在火山岩中发现了一些新的远景区和新的矿床。  相似文献   

17.
<正> 环太平洋成矿带内,如美洲和亚洲大陆,有许多大型银矿床分布(图1)。在铜-黄铁矿型、黄铁矿-多金属型和斑岩铜矿型矿床以及锡和金矿床的许多矿石中,都查明有银的明显富集。近年来,在东太平洋隆起的玄武岩中,也发现有含银的铜-黄铁矿矿石。  相似文献   

18.
<正> 大坪金矿床位于金沙江-哀牢山金矿带南段,即红河深大断裂带的西南侧。该矿床受哀牢山深大断裂派生的北西向成矿断裂所控制。矿石中除含金外,还含有银、铅等可综合利用的伴生组分。本文拟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利用铅同位素研究成果探讨矿床的矿质来源及其成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 引言 在伊拉克阿耳卑斯造山带已划分出两个基本构造单元。北部冲断层带属于陶尔褶皱带成矿区,而推复带却是伊朗褶皱带成矿区的一部分。 从成矿作用观点来看,北部冲断层带的特点是存在铅、锌矿床,大都伴有重晶石矿床,偶尔伴有萤石矿床。铜很少存在,而且量也很少。该区还产有菱铁矿脉,而伊朗褶皱带的推复带则以铜-铁-铬铁矿矿化为特征。 北部冲断层带由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积岩  相似文献   

20.
<正> Р.М.Талипов和В.А.Талалов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查明,在西乌兹别克斯坦的金矿床、多金属矿床和含铜黄铁矿矿床中,有圈出掩覆矿带的可能性,但对钨矿床的研究程度较差。还应指出,钨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还完全不清楚。近几年来,在西乌兹别克的克齐尔库姆地区发现了新的网脉型钨矿床。由于这种矿床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