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张兴无 《绿叶》2012,(2):31-36
入世十年.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基本没有出大问题。影响粮食安全的最基本要素是收入问题。中国保障粮食安全要提高自给率。当前外部风险依然存在.但是主要因素还是内因。两点应对思路:一是农业资本下乡.二是区域农业合作。  相似文献   

2.
四川实现生态旅游强省的历史机遇及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省面临着西部大开发和假日经济等历史机遇.从其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庞大的生态旅游市场及政府的高度重视等角度分析了四川省实现生态旅游强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作为旅游资源大省的四川在旅游经济效益方面处于全国甚至西部地区的中下水平,探讨如何开发这一产业,并使之成为四川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结合四川省的旅游经济现状、产业优势和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四川省旅游经济产业化发展的3种模式,即政府主导模式、"资源 资本"模式、中外合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农业环境影响及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晓兰 《四川环境》2009,28(3):114-119
四川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的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两方面。针对四川省农业的特点,本文提出四川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前,世界粮价不断上涨,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和加深,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了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运用粮食安全理论预测互助县耕地需求量,综合平衡法预测互助县耕地保有量,然后对比分析。互助县未来耕地保有量,近期基本能保证粮食安全,但长远来看,如果考虑到未来发展趋势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要解决该地区的粮食自给问题仍需要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快速增加,数量多、分布广、危害大、潜在利用价值高,管理处理难度大,因此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安全隐患。本文利用相关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了四川省危险废物产生特性及污染特性,指出危险废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已成为阻碍四川省循环经济发展及生态省建设的壁垒,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水泥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行业,同时也是高污染行业,尤其是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排放较为严重。四川作为水泥工业大省,粉尘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对四川省水泥行业除尘现状及近三年水泥行业粉尘排放浓度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粉尘治理存在的问题及不足,针对四川省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以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物资投入、资源循环利用以及资源环境安全四大类指标构成的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采用综合评价指数及障碍度对四川省2006年~2011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总体状况逐年趋好,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因素是资源物资投入、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安全及物质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9.
全利  余恒  王晓波 《四川环境》2012,31(6):101-106
根据"十一五"期间和2011年四川省省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在比较新、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不同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修订后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四川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作为水泥工业大省,节能减排工作任重而道远。对四川省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发展对策: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散装水泥发展等。并指出了"十二五"四川水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减少粮食生产波动给粮食安全带来的不良影响,采用剩余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的波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的粮食总产和三大粮食作物产量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增长趋势,粮食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产的增加,主要粮食作物波动属古典型波动,波动剧烈。河南省粮食总产的波动指数和三大粮食作物产量波动指数的相关性基本相当,说明河南省粮食总产的波动受三大粮食作物的影响基本相等,提出了河南省粮食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云南省为例,选取影响云南省粮食产量的8个因素(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受灾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并根据这8个因素对2000-2004年的原始统计数据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因子分析。经研究表明,影响云南省粮食产量的因素可以归纳为农业土地利用状况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具体体现在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这6个方面。根据研究结论和目前云南省粮食产量的现状,提出了解决云南省粮食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是国家粮食主产区之一,近年来粮食生产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在自身区域经济发展中因政策性原因遭遇经济发展瓶颈。本文从分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发展区域经济的关系入手,论证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发展区域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并着重分析了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现在面临的区域经济发展窘境,结合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力增强相协调,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地方抓粮积极性的要求,提出了构建以粮食安全保障基金、商品粮调销补偿基金、耕地保护基金为主的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建议,最终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富民增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The loss of cultivated land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n issue of regional and national concern in China. Definition of management zon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tect limited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 In this study, combined spatial data were applied to define management zones in Fuyang city, China. The yield of cultivated land was first calculated and evaluated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mapped; the limiting factors affecting the yield were then explored; and their maps of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were presented using geostatistics analysis. Data were jointly analyzed for management zone definition using a combination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ith a fuzzy clustering method, two cluster validity function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number of cluster. Finally one-way varianc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3,620 soil sampling points to assess how well the defined management zones reflected the soil properties and productivity level. It was shown that there existed great potential for increasing grain production, and the amount of cultivated land played a key role in maintaining security in grain production. Organic matter, total nitrogen, available phosphorus, elevation, thickness of the plow layer, and probability of irrigation guarantee were the main limiting factors affecting the yield. The optimal number of management zones was three, and there existed significantly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rop yield and field parameters in each defined management zone. Management zone I presented the highest potential crop yield, fertility level, and bes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ndition, whereas management zone III lowest.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procedures used may be effective in automatically defining management zones; by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management zones, different strategies of cultivated land management and practice in each zone could be determined, which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nhance cultivated land conservation, stabiliz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omote sustainable use of cultivated land and guarantee food security.  相似文献   

15.
四川是1亿多人口的农业大省,人均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粮食问题始终是全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农业区划的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四川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粮食生产潜力中、长期预测的目的是为国家中、长期粮食生产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粮食生产潜力中、长期预测的“双向预测理论”:从若干个预测模型中选择出2个模型,一个模型预测的未来产量是持续增加的,体现产量持续增加的科技进步力量;另一个模型预测的未来产量是先增加后减少或持续减少的,体现影响产量持续增加的负面综合因素力量。应用结果表明:模型可预测未来1~10年的粮食生产潜力,平均预测误差在5%以内。大量案例证明粮食生产潜力中、长期预测的“双向预测理论”是科学的、方法是通用的、结果是实用的。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2010~2019年突发环境事件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  范龙  王彬洁  石锦  胡鑫 《四川环境》2021,(2):204-207
近年来,四川省高度重视环境应急管理工作,环境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但环境风险形势依然严峻,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通过对2010~2019年四川省10年突发环境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浅析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的规律特点,以期为四川省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四川省突发环境事件呈现多发高发态势,6~8月为突发环境事件高发期;安全生产事故和交通事故次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是主要事件类型;成都市和广元市是突发环境事件的高发区域;油类污染物和酸碱类污染物是主要污染物类型;跨界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发生频率较高。应从流域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环境应急物质储备体系和突发环境事件联防联控等方面加强四川省环境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18.
耕地健康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依据PSR理论模型构建耕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评价了该县耕地健康状况并诊断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湘阴县耕地健康综合指数为0.488,耕地健康等级为中度亚健康;耕地健康压力指数、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依次分别为0.597、0.526和0.418;轮作休耕、种植绿肥、单位播种面积有机肥施用量、粮食单产、耕作层厚度、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灌溉保证率是制约湘阴县耕地健康的主要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19.
运用AHP法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四川省内江市为例,提出了符合当地资源现状的评价标准,并对其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内江市水资源安全存在潜在威胁,供水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心城区水资源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其他区域处于顸警状态,据此,对内江市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粮食增产趋势及增产原因是国家制定宏观农业政策和措施的依据。科技进步增产理论是指:气候是波动的,科技是持续进步的,它是粮食多年持续增产的主要驱动力;科技进步增产预测模型是多年平均单产移动的回归方程。全国和东北三省粮食增产潜力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单产加速时间最早的是辽宁省,最晚的是黑龙江省;与全国相比,吉林省和辽宁省科技进步贡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吉林省最高。本文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科技进步增产理论科学、模型实用、预测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