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电位滴定法连续测定废水中溴和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丽洁 《环境工程》1999,17(6):60-62
采用电位滴定法连续测定废水中溴和氯,以216型银电极为指示电级,217型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溴为065%,氯为054%。测定误差溴为-025%,氯为028%。此法可用于溴和氯的连续测定。  相似文献   

3.
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2012),建立了实验室电位滴定仪测定水中氯化物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分析了整个过程各种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量化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本次测量结果为(110±6.18) mg/L,合成相对不确定度值为0.028 1,扩展不确定度为6.18 mg/L.电位滴定仪测定氯化物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是样品重复测定和滴定终点体积读数.  相似文献   

4.
线性滴定法测定天然水氯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滴定过程中的化学平衡出发,推导出线性滴定法天然水氯化物所需的函数关系式f(v),并应用于实验中,获得了优于电位滴定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水体中总有机卤化物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一种测定水体中有冲有机卤化物(TOX)含量的方法,分别通过气提和乙醚萃取并使用高温热解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性有机卤(POX)和非挥发有机卤(NPOX),方法检测限为1μmol/L,变异系数〈3%,测得10种不同类型的模拟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81%,自来水测定结果TOX为217-483μg/L。  相似文献   

6.
化学需氧量测定中分光光度法与滴定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水样化学需氧量(COD)测定方法中的密闭催化消解-分光光度法和回流消解-滴定法进行了比较。与回流消解-滴定法相比,分光光度法测定标准水样COD结果稍为偏高,但对于废水样品,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呈良好线性相关(b=1.024,R^2=0.990),整体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密闭催化消解-分光光度法有快速、节能、环保等优点,值得在环境监测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用铬酸钡光度法、EDTA滴定法、间接原予吸收法、离子色谱法等方法测定SO4^2-检测上限都很低(12—200mg/L),且只适用于清洁水,若水样混浊则会引起较大的误差。有的地下水,SO4^2-浓度高迭44000mg/L,用BaCl2滴定法测定SO4^2-:测试水样,以溴酚蓝做酸碱指示剂,加1:50盐酸,调为pH=3.5,加入30ml异丙醇,以钍试荆做终点指示荆,滴加0.01mol/L BaCl2,砖红色为终点,根据BaCl2用量计算SO4^2-浓度。本方法快捷、准确、测定范围大,上限可迭2000mg/L,克服了光度法测定浑浊水样引起误差大的缺点。  相似文献   

8.
用铝离子电极双点电位滴定法间接测定水中的A1(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利用AS19阴离子交换分离柱,KOH淋洗液自动发生器,抑制型电导检测器,建立了测定多种水体中碘化物的离子色谱法.讨论了干扰及消除、色谱条件的优化,分析方法的线性与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等,并应用该方法对多种水体中碘化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水体中其他阴离子干扰,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宽,相关系数R2=0.999 9,精密度高,准确度好,操作简便可行,适用于多种水体中碘化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用BaCl2滴定法快速测定硫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铬酸钡光度法、EDTA滴定法、间接原子吸收法、离子色谱法等方法测定SO42-检测上限都很低(12-200mg/L),且只适用于清洁水,若水样混浊则全引起较大的误差.有的地下水,SO42-浓度高达44000mg/L,用BaCl2滴定法测定SO42-:测试水样,以溴酚蓝做酸碱指示剂,加1∶50盐酸,调为pH=3.5,加入30ml异丙醇,以钍试剂做终点指示剂,滴加0.01mol/L BaCl2,砖红色为终点,根据BaCl2用量计算SO42-浓度.本方法快捷、准确、测定范围大,上限可达2000mg/L,克服了光度法测定浑浊水样引起误差大的缺点.  相似文献   

11.
粉煤灰吸附去除城市景观水体中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三种常见的中、低钙粉煤灰的磷吸附特性。研究表明:吸附反应均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容量分别达到20.49、23.15和6.54 mg/g。30min之内均可达到磷吸附平衡,灰水比对磷吸附效果有较大影响。三种粉煤灰对模拟景观水体中磷的去除下限分别为0.02、0.01、0.30mg/L,在此下限以上,随着原水磷浓度的增加,磷的去除率升高,最高可达99.99%;在此下限以下则出现粉煤灰中磷溶出的现象。对城市景观水体的磷吸附实验表明,粉煤灰对总磷(TP)为0.14mg/L、可溶性磷酸盐(DP)为0.02mg/L的轻度富营养化水体中DP没有去除效果。对TP为0.73mg/L、DP为0.40mg/L的重度富营养化水体,DP的去除率分别为77.39%、88.30%和1.98%。实验结果表明,钙含量较高、磷吸附容量大的粉煤灰在处理磷含量相对较高、富营养化较严重的城市景观水体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用美国戴安公司ICS-900型离子色谱仪研究粉煤灰吸附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氨氮,用甲基磺酸溶液作淋洗液,通过对淋洗液溶液浓度和淋洗速度的优化,将NH;分离出来,并与纳氏试剂光度法做比较以分析其可行性。经实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离子色谱法的线性相关性高,调节淋洗条件,就能较好地分离出各种元素,且与钠氏试剂光度法测定结果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离子色谱法可替代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研究水中的氨氮。  相似文献   

13.
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水体中DDE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实验,初步考察了一款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水中滴滴涕农药的吸附效应。吸附动力学与吸附等温线的结果表明,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水中滴滴涕具有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高的特点,在水体有机污染物防治中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定可溶性硫酸盐的电量分析方法,此法基于SO4^2-与BaCrO4反应释放出CrO4^2-经酸化后转变为Cr2O7^2-,然后用碘量库伦滴定法测定Cr2O7^2-,根据库仑滴定消耗的电量,通过化学计量关系,并按法拉第定律计算出硫酸盐含量。此法可测定μg量的硫酸盐,适于测定水系中可溶性硫酸盐。  相似文献   

15.
凯氏氮是指以凯氏(Kjeidahl)法测得的含氮量,它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被转化为铵盐的有机氮化合物。测定凯氏氮主要是为了了解水体受污染状况,尤其是在评价湖泊和水库的富营养化时,是一个有意义的指标。在我国饮用水源地调查监测中,凯氏氮是其中一个监测指标。本文研究的方法为用酸滴定法测氨,所得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符合测定要求。一、方法原理水中加入硫酸并加热消解,使有机物中的胺基氮转变为硫酸氢铵,游离氨和铵盐也转为硫酸氢铵,消解时加入适量的硫酸钾以提高沸腾温度,增加消解速率,并加硫酸铜(或硫酸汞)为催化剂,以缩短消解时…  相似文献   

16.
颗粒活性炭吸附工艺对水体中甲基叔丁基醚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批式平衡实验考察了各种材质活性炭对MTBE的最大吸附容量以及吸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依次为JHBG1>JHBG2>GCN8303F300>YK>Bamboo,其中2种国产竹炭JHBG1和JHBG2对低浓度污染的地下水处理时的理论耗炭量分别为0.14和0.18g/L;水体中天然有机物对MTBE有一定的竞争吸附,丹宁酸值较大的活性炭比较有利于地下水中MTBE的去除.采用连续流的微型快速穿透实验(MCRB)考察了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利用率,结果证明活性炭吸附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地下水中MTBE的去除工艺,这为MTBE污染场地的异位修复提供一个实际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废水中挥发酚的种类极其复杂,使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和溴化滴定法测定废水中的挥发酚,二者结果相差甚远。本文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实验,确定溴化滴定法监测废水中挥发酚较好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序批式试验研究了3种粉末活性炭(PAC)对天然水体中甲基对硫磷(MP)和三氯乙烯(TCE)的吸附平衡特性,利用均相表面扩散模型(HSDM)对不同投炭量下的吸附动力学进行拟合与预测,并探讨了天然有机物(NOM)对MP、TCE在PAC上的竞争吸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水体条件下,3种PAC对MP和TCE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MP比TCE更易于被PAC吸附;3种PAC对MP、TCE的吸附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YK炭、SL炭和JC炭;HSDM模型可以很好地对吸附动力学进行拟合,并能够有效地预测不同投炭量时的吸附动力学;天然水体中的NOM会与MP和TCE在PAC上发生竞争吸附,NOM对MP的竞争吸附作用相对TCE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发现的监测水体中总磷的方法进行介绍,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且对影响水体总磷检测的因素进行了相关评估。  相似文献   

20.
微回流比色测定仪与滴定法测定水中COD值的方法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运红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Z1):202-203
简单介绍了微回流法和滴定法测定水中COD浓度值的原理及方法,着重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并通过统计验证,证明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