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鲁木齐市汽车尾气污染现状调查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乌鲁木齐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 ,通过大量统计分析 ,其结果表明 ,乌市汽车污染依然严重 ,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成立始于1976年。几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关怀下,全站人员克服了人员少、仪器设备不足、科技骨干缺乏等困难,同乌鲁木齐市监测站一起开展了乌市地区的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调查等工作,为弄清乌市和全区的环境质量积累了大量资料。进入1981年以来,自治区环保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乌鲁木齐市声环境状况调查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噪声污染作为城市的四大公害之一,随着城市规模、交通运输和娱乐业的发展,乌市的城市噪声污染在迅速上升。1996-2000年,乌鲁木齐市交通噪声的等效声级超过70dB(A) 的路段占46.47%;城市区域噪声也委严重,乌鲁木齐市昼间暴露在56dB(A)等效声级以上的区域覆盖人口约41.04万人,占网格人口的62.92%;城市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也呈上升趋势,由此而引发的环境纠纷不断。因此,噪声污染综合整治已刻不容缓。以乌鲁木齐市的声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并寻求合理的治理措施和方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下简称乌市)大气能见度(下简称能见度)直呈下降趋势。据资料统计,仅70年代到80年代初,乌市的能见度就下降了9—14公里。能见度除受气象因子如:相对湿度、逆温、降水等的影响外,还受非气象因子如大气污染程度的影响。也可以说气象条件和大气污染的状况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能见  相似文献   

5.
乌市大气 SO_2年日均值为0.207m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39%,冬季含量是国标的2.47倍。SO_2巳上升为冬季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乌鲁木齐市年耗煤量510万吨,全年通过燃煤排放的 SO_2达7万吨以上,占全市 SO_2总排放量的80%以上,燃煤排放是 SO 主要的排放源。冬季燃煤排放 SO_24.6万吨,占全市排放量的65%以上。因此从现在开始着眼于乌市大气 SO_2的防治是改善乌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战略措施。治理的途径一是改变燃料结构,大量推广使用无烟煤型煤,二是在防止二次污染,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前提下因地制宜地推广湿式除烟尘、除硫技术。  相似文献   

6.
1 乌鲁木齐市机动车及污染物排放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后,乌鲁木齐市各类机动车辆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截止2003年底,已有各类机动车14万余辆,另有3.5-4.0万辆过境车辆作军用车辆。自1994年至2003年机动车增长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7.
在乌鲁木齐市第四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由市教委、市环保局共同命名了乌市12所中、小学校为“环境教育试点学校”。根据《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提出“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的精神为指导,各试点学校在...  相似文献   

8.
乌鲁木齐市,经过31年的建设,已由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社会环境破烂,人民生活困苦的小城镇,变成了初具现代工业、经济比较繁荣、科学文化也比较发达的城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环境保护认识不足,我们在建设城市,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造成了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乌市的大气、水体,噪声、废渣,废弃物的污染,都是相当严重的。大气的污染,来源于1600台分散锅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乌市目前人口已达百万之多,其中城镇人口约有85万,郊区县农村人口为15万,市中心天山、沙依巴克两区人口约为60万人,日产垃圾夏秋季5~10月份600~700吨,(平均每人日产1.2~1.35公斤)冬春季11月至来年4月份日产垃圾900~1000公吨,(平均每人日产1.5~1.66公斤)另外日产粪便1250~1350吨(平均每人日产粪0.25公斤,尿2.00公斤),  相似文献   

10.
汞是人们重视的环境污染物。汞元素在各自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在三相间不断的循环转化,同时由于人类的工农业生产活动,有意无意地使汞进入环境,污染大气、水体及土壤。本文主要是探讨乌鲁木齐河地区(简称乌河地区)土壤中汞的含量水平,为此,研究了乌河地区土壤中汞的背景值,并在工业集中的乌鲁木齐市区采集表层土壤,研究乌市土壤中汞的污染程度,作为评价坏境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乌鲁木齐市东南郊是乌拉泊第一水源地保护区和柴窝堡第二水源地保护区所在地。该区蕴藏着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由于城建规划的失误,1964年在两个水源地之间建立了年产26万吨的化肥厂,该厂日排工业及生活污水19200吨。这些连续排放的污水对厂区及邻近地区的地下潜水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排出的污水威胁着乌市人民的生活用水和工业、农业的发展。本文想对该区的潜水污染现状及改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应用灰色聚类法对乌市大气质量进行了全面评价,指出乌市大气质量属三级(污染级)。大气污染是人为和地理环境等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环境噪声监测是环境要素监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取描写声环境质量特征参量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向监督检查噪声污染情况、各种环境法规、标准的实施和正确评价声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的基础。噪声监测工作与其它环境监测要素相比,有其与众不同的个性,即环境噪声是非稳态噪声,噪声峰值起伏性较大,声环境辅助因子多等。因此,若获取科学的,严谨的噪声监测数据,必须加强噪声监测工作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环境噪声是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环境的声音。环境噪声按区域可分为城市环境噪声、农村环境噪声和海洋环境噪声等。城市环境噪声又可分为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等。  相似文献   

15.
关于《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条中“他人”理解的有关问题 ,国家环保总局日前作出解释 ,全文如下 :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条的规定 ,“环境噪声污染”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该法第十六条还规定 ,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 ,应当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并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据此 ,石材加工企业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排放标准 ,并干扰其本厂区之外他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 ,环保部门应认定已构成“环境噪声…  相似文献   

16.
当前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环境三大公害之一。为了实现二千年国民经济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同时保障城市居民的健康,必须对城市环境噪声进行监测评价和控制。城市功能区的划分是环境噪声监测评价的前提。没有功能区的明确划定,就无法执行国家关于城市环境噪声的标准,也无法对城市环境噪声进行控制和管理,也  相似文献   

17.
西北地区土地资源相对充裕,但经济欠发达,尤其是中小城镇,城市建设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小城镇的工业布局也往往松散,有相当数量的工业企业厂界外是空旷地带,对这类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的监测与管理,多年来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工业噪声监测与管理一刀切,噪声功能区划分过于笼统,将厂界噪声监测值简单地套用所处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超标即收费,没有具体分析噪声源周围环境的差异,机械地进行监测和管理,影响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条对“环境噪声”和“环境噪声…  相似文献   

18.
陈进 《绿色视野》2013,(11):41-43
近年来,淮南市的机动车保有量数量大、增速快。2011年底,各类机动车保有量约18万辆,且每年还以25%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到2015年,保有量将突破40万辆。据统计,每年全市机动车排放约2万吨一氧化碳、2干吨碳氢化合物和5干吨氮氧化物。预计到2015年全市机动车每年排放一氧化碳将达到4万吨、碳氢化合物4干多吨、氮氧化物9干吨。  相似文献   

19.
据有关资料报道,专家们介绍,随着城市发展和机动车拥有量的急剧增加,我国城市空气污染已从过去的煤烟型转化为汽车尾气污染。以南京为例,现有近19万辆机动车辆,一辆货车平均一天要排放12公斤尾气,一辆小轿车一天也要排放4公斤尾气,一年排入南京城市上空的汽车尾气约有39万吨之多,已成为污染城市大气环境的罪魁祸首。在尾气排放的污染物中,铅的危害尤其严重。医学研究证明,人体吸入空气中的铅以后,对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肾脏功能都有巨大的危害,特别是尾气中的铅主要积聚在低空,儿童更易吸入,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一、乌市的大气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乌市是一个大气受严重污染的城市。据环境监测结果: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日平均浓度超过国家标准一点五二倍;冬季浮尘量超过国家标准九点八九倍;降尘量超过国家标准八点五五倍。从远或高处看乌鲁木齐,就好象被笼罩在一个大黑盖子下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