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基于PLC的粗放式控制系统在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中的设计思路、功能特点及控制硬件、软件的设计.曝气生物滤池粗放式控制系统主要由鼓风机及反冲洗控制2个子系统组成,并由工控机及PLC有机地耦合在一起形成强大的监控、数据处理等功能.自控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曝气生物滤池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前置反硝化生物滤池菌群功能恢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的反冲洗模式和强度下,用各功能菌群的生物活性、生物量及二者的乘积考察了反硝化生物滤池和曝气生物滤池菌群功能的恢复.结果表明,反洗后初期曝气生物滤池(CN 池)滤料上异养菌活性较低,总降解能力降低了约20%,而后迅速增加,约50 min恢复到最佳状态;亚硝化细菌生物活性变化与之相反;反硝化生物滤池(DN池)亚硝酸与硝酸还原菌生物活性曲线变化趋势相同,且反洗后前者生物活性略大于后者.CN和DN池生物膜量由滤料底部到顶部呈现由大到小的变化,在试验期内随时间延长稳步增长.CN池中反洗后80 min各功能菌生物量和生物活性较适宜,功能恢复到最佳,DN池中还原菌生物活性在反洗后 120 min接近最大值,功能恢复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DEHP降解菌对反硝化生物滤池启动和性能的影响,采用两座上向流反硝化生物滤池进行对比试验。两座反硝化生物滤池进水均投加120μg/L的DEHP,一座反硝化生物滤池(1~#滤池)按照1∶1000(V菌液∶V进水)仅在挂膜阶段投加DEHP降解菌菌液,另一座反硝化生物滤池(0~#滤池)不投加DEHP降解菌菌液作为空白对照。对比试验期间对反硝化生物滤池在1.5 m/h的滤速下运行,通过29 d的对比试验,结果发现,DEHP降解菌使反硝化生物滤池的挂膜时间由15 d变为9 d,加快了40%,稳定阶段0~#滤池和1~#滤池的COD去除率分别为90.45%和95.55%,硝氮去除率分别为69.35%和76.19%,DEHP降解菌提升了滤池对COD和硝氮的去除能力,但对出水亚氮的浓度无明显影响,出水亚氮浓度几乎为0。反硝化生物滤池对DEHP的去除也有明显的效果,0~#滤池和1~#滤池在稳定阶段的DEHP去除率分别为74.77%和86.66%,DEHP降解菌也提升了反硝化生物滤池对DEHP的去除率。另外,在反硝化滤池内部,COD、硝氮、DEHP的去除主要集中在进水端0~0.4 m内。0~#滤池的亚氮积累率随滤池的增高而降低,但1~#滤池的亚氮积累率随滤层高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小试装置的上向流石英砂反硝化生物滤池,进行碳源、碳氮比、滤速3个因素正交试验,考察反硝化生物滤池中亚硝酸盐的积累量和积累位置情况。结果表明,低滤速(0.5 m/h)出水亚硝酸盐积累率之和高于高滤速(10 m/h)。葡萄糖、甲醇、乙酸钠分别为碳源时,反硝化生物滤池的内部最大积累率分别出现在反硝化生物滤池进水端120~190 cm,80~140 cm,0~40 cm的滤层。滤池内部亚硝酸盐积累率的正交试验极差分析,极差值R_(C/N)R_(滤速)R_(碳源类型)。C/N因素对反硝化生物滤池内部亚硝酸盐积累影响显著。葡萄糖、甲醇、乙酸钠分别为碳源时出水亚硝酸盐积累率之和分别19.2%,10.8%,4.5%。  相似文献   

5.
曝气生物滤池内的短程硝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曝气生物滤池为载体,研究了NH4 -N浓度、pH、FA、DO对曝气生物滤池内NO2--N积累的影响及沿滤池高度NO2--N积累情况.试验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曝气生物滤池内发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和短程硝化反硝化,且在某高度处可以实现较高的氨氮去除率和NO2--N积累率.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水厂生产废水排放量,节约水资源费用,建设水厂排泥水处理工程.水厂制水规模20万m3/d,设计干污泥总量为31.14 t/d.滤池反冲洗水由排水池收集,经调节后送至澄清池回用.澄清池排泥水进人排泥池,与排水池底泥一道经过浓缩及机械压滤脱水,浓缩池上清液回流至排水池.  相似文献   

7.
反硝化生物滤池因其脱氮效果好、出水稳定等特点在污水再生处理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实际运行中发现,反硝化生物滤池出水经后续工艺处理后色度常常难以达标。反硝化脱氮过程存在亚硝酸盐积累的现象,进水NO_3~--N质量浓度为25 mg/L、碳源投加量为90mg/L时,反硝化滤池出水NO_2~--N质量浓度为2.87 mg/L。以反硝化生物滤池与臭氧氧化组合工艺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累积对臭氧及次氯酸钠脱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亚硝酸盐累积不利于后续臭氧氧化脱色过程,当反硝化生物滤池出水NO_2~--N质量浓度为3.98 mg/L、臭氧投加剂量为3 mg/L和5 mg/L时,出水色度分别为20.6和17.3,无法满足GB/T 19772—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地下水回灌水质》的要求(色度15)。通过投加5 mg/L的NaClO预氧化、再投加5 mg/L的臭氧使出水色度达到14.1。  相似文献   

8.
针对综采工作面传统的喷雾降尘措施存在的易堵塞、雾化效果差、覆盖范围小等不足,提出了一套防堵塞,易安装的气水喷雾降尘系统。分析了气水喷嘴的雾化原理,通过实验确定了单个喷嘴最佳雾化效果的气水压力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了气水喷雾模块及过滤系统,并在综采面采煤机安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降尘效果。  相似文献   

9.
A/O一体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原水水力负荷为1.1m/h,回流比为2的条件下,考察了缺氧-好氧一体式生物滤池在气水比为4∶1、5∶1和6∶1工况下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生活污水有着良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出水可稳定地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随着气水比的增加,系统对COD、BOD5和氨氮的去除率有所提高,缺氧-好氧暴气一体式生物滤池具有良好的硝化、反硝化效果。硝化作用主要在好氧区完成,反硝化作用在缺氧区45cm处即可完成。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中部地区某旗县污水处理厂采用“预处理+Bardenpho工艺+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处理工艺,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本文详细介绍了污水水质特点、工艺方案选择及主要构筑物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