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在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过程中,存在着发生火灾、爆炸、灼伤、中毒等事故的潜在危险.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往往容易造成多人伤亡.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也会给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此类事故并不少见。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更应该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事故的预防,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如何才能有效预防事故?笔在危险化学品的监管工作实践中,体会到:  相似文献   

2.
政府讯息     
正国务院安委办加强消防和道路交通安全生产本刊讯1月21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吸取近期事故教训,切实加强消防和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工作。通知指出,近期全国接连发生多起火灾、道路交通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  相似文献   

3.
作为国务院综合管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部门,我代表劳动部就1992年及今年一季度安全状况做一通报。 一、全国安全生产状况 1992年全国各类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共计95445人,伤16万多人。 其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28278起,死亡58729人,伤144264人,与1991年相比,事故起数下降13.8%:死亡绝对数增加5437人,上升10.2%;受伤人数下降11.0%。 发生火灾39391起,死亡1937人,伤3388人,直接经济损失69025.7万元。与1991年相比,火灾起数下降12.8%,死亡人数下降5.5%,伤亡人数下降9.7%,直接经济损失上升32.9%。 企业职工因工死亡15146人,重伤9752人,与1991年相…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是大陆性气候的国家,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明显。冬季寒冷干燥,致使物品含水量降低,遇火容易燃烧;冬季雨雪时,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遇雨水、受潮会发生爆炸、火灾事故;冬季用火、用电、用气增多,又逢烤火取暖时期,起火因素多;冬季生产繁忙,安全易被忽视,而且冬季又是储藏季节,无论是工厂企业,还是居民家庭,物资财富相对集中,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大的损失。冬季,人们大多在室内,冬季火灾又大多发生在夜间和节假日,因此在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时,容易造成重大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冬季逢有元旦、春节和元宵节三大节日,生活用火、交通运输、商业物品储存销售等环节易发生火灾,也是群众燃放烟花爆竹的高峰,故而容易导致爆炸、火灾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由于我国是大陆性气候的国家,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明显。冬季寒冷干燥,致使物品含水量降低,遇火容易燃烧;冬季雨雪时,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遇雨水、受潮会发生爆炸、火灾事故;冬季用火、用电、用气增多,又逢烤火取暖时期,起火因素多;冬季生产繁忙,安全易被忽视,而且冬季又是储藏季节,无论是工厂企业,还是居民家庭,物资财富相对集中,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大的损失。冬季,人们大多在室内,冬季火灾又大多发生在夜间和节假日,因此在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时,容易造成重大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冬季逢有元旦、春节和元宵节三大节日,生活用火、交通运输、商业物品储存销售等环节易发生火灾,也是群众燃放烟花爆竹的高峰,故而容易导致爆炸、火灾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劳动保护》2008,(10):I0002-I000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近期,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特别是运输企业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连续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些事故的发生,充分暴露出一些地方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企业安全管理薄弱、驾驶员违法违规行为严重、责任追究没有起到警示教育作用等突出问题。为切实汲取事故教训,坚决遏制和防范群死群伤恶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现就进一步加强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政府讯息     
《现代职业安全》2014,(2):64-65
国务院安委办加强消防和道路交通安全生产
  本刊讯1月21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吸取近期事故教训,切实加强消防和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工作。通知指出,近期全国接连发生多起火灾、道路交通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层层落实责任,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应急值守工作,完善应急预案,落实应急资源,加强应急演练和预案衔接。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高危企业的不断涌现,重大危险源及重大事故隐患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火灾、爆炸、中毒等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也时有发生.事实表明,尽管这些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起因和危险程度不尽相同,它们都是失控的偶然事件,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损害.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福州人造板厂是全国512家重点企业、福建省34家支柱企业之一,现有职工745人.工厂在1998年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做到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以物态为基础,以制度为约束,努力提高本质安全条件,较好地完成了省林业厅、市政府下达的年度劳动安全卫生工作任务和工厂全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实现了无因工伤亡事故、无火灾爆炸事故、无重大设备事故、无交通事故、无治安刑事案件的安全"五无"管理目标,并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昭曙 《安全》2009,30(12):36-38
近年来,辽宁省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相继发生多起火灾爆炸事故,造成多人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因此,分析火灾爆炸事故的致因,探讨相应的控制措施,是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发生的极为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交通运输安全的保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随之而来,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球共有近15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2006年,我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78781起,造成89455人死亡、43万多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4.9亿元;其中,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6.20人,在上一年的基础上下降了18.4%。2007年情况虽然继续好转,但全国仍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万多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  相似文献   

12.
建设工程由于其工种多,工期长,工序复杂,人员流动性大,立体、露天、高空、交叉作业等,导致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使得建筑业成为安全事故的多发行业之一,它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仅次于交通和矿山业。因此,如何依法落实建设工程各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江苏劳动保护》2005,(1):26-27
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深刻总结既往岁月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从中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吸取经验教训,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本刊特意约请有关专家对2004年所发生的事故加以选编整理并发表,其中有些事故,编不仅注重对其作简明的介绍,而且兼顾到对其前因后果、经验教训的进一步分析,相信这对读了解事故多个侧面的状况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安全是企业生产的永恒主题,它关系到企业的建设、发展和稳定,是企业的"生命线"。而宣传教育工作却是安全生产的"生命线"。事前,安全宣传教育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浓厚安全文化氛围,是预防事故发生最直接、最实际、最有效的平台和载体;事中,不安全的因素在生产中是始终存在的,但是不安全因素造成事故却不是必然的,及时对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查处情况进行宣传,做到查处一起,教育一片;事后,通过长期"警钟长鸣"的宣传,对职工进行"警世"教育,就能避免事故的发生,达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施工生产中,把安全列入十分重要的管理工作已成为一种必然,这是由于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所决定的.为了搞好安全,杜绝事故的发生,施工企业自上而下,从领导者、管理者到执行者,形成了三道安全防线.三道防线的布设有着严格的划分顺序,其各自行使的职责也有着严格的分工.有了这三道"防线",事故当然就不容易发生.下面笔者根据施工生产实践,谈谈如何构筑起施工企业生产安全防线.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资料统计看,我局安全生产形势有一年高一年低的规律.要保持安全生产形势三年平稳,很难做到,去年安全生产搞的好,今年不一定形势就平稳,为什么呢?因为安全生产和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事物一样,都有自身的规律,安全生产的规律往往是:安全→麻痹→事故隐患→发生事故→采取预防对策→安全。 抓安全生产怎样才能作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长期不发生事故是好事,又是不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是领导认为安全无事,懒于去抓它,讲安全有气无力,工人也没人爱听,一旦发  相似文献   

17.
安全是企业生产的永恒主题,它关系到企业的建设、发展和稳定,是企业的“生命线”。而宣传教育工作却是安全生产的“生命线”。事前,安全宣传教育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浓厚安全文化氛围,是预防事故发生最直接、最实际、最有效的平台和载体;事中,不安全的因素在生产中是始终存在的,但是不安全因素造成事故却不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8.
论安全科学的若干基本规律与概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安全问题所涉及客观事物的安全规律性进行了论述。在强调划分"受损事物"和"致损事物"之意义的基础上,给出判断某事物属于"安全"概念范畴的"受损事物"所应满足的4个安全特性,以及判断某事物属于"安全性"概念范畴的"致损事物"所应满足的3个安全特性。这些安全特性构成了安全科学的基本规律。对安全科学的重要概念"风险"和"危险"进行讨论,澄清了模糊认识。指出"风险"概念与受损事物相关,"危险"概念与致损事物相关,并分别给出二者的定义。两个概念不仅适用对象和定义不同,而且安全规律不同,计算方法亦不同,给出了二者的理论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关于安全生产事故的报道屡屡见诸于报端。而大量的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安全设施失效和疏于管理造成的。不久前,山东体育场馆火灾、石家庄纺织厂火灾、广东顺德五金厂火灾接连发生,日本新日铁公司也发生了火灾。9月21日凌晨,深圳龙岗区舞厅发生了重大火灾事故,截至当天12时,事故造成43人死亡、59人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20.
尽快规范事故隐患的评价、认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标 《安全》2004,25(1):37-37
事故隐患险于虎,隐患一旦形成事故,势必造成财产损失,重的造成人员伤亡.认识和掌握事故隐患的本质、成因及其运动规律,加强对事故隐患早发现、早控制、早整治、早消除,是安全生产工作中防止事故发生的关键.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专业事故隐患评价认定,由于经济薄弱、安全投入不及时、不到位,使一些地方对事故隐患整治工作不重视,不到位.有些人甚至认为,对事故隐患的评价认定如喊"狼来了",事故并没有象预测的那样发生或事故发生后果没预测的那么严重,产生对安全监管、安全认定、评估部门的不信任、轻视,安全生产工作松懈、麻痹,不认真.事故隐患得不到有效治理和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