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哈希(HACH)20 min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对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CODCr的快速测定进行了探讨试验.通过多种条件试验探索出简单方便、快速测定高氯废水CODCr的优化方法.该方法采用样品与硫酸汞外部络合预处理,消除氯离子干扰,在165℃的条件下与硫酸-硫酸银及强氧化剂重铬酸钾一起加热消解20 min,冷却至室温后,于420 nm波长下测定剩余Cr6+的含量,结果与在线分析仪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与HJ/T70-2001《高氯废水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氯气矫正法》测定结果相比,相对误差为7.28%~9.8%,可以满足该单位生产控制及应急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快速测定腈纶废水中COD_(Cr)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常采用重铬酸钾加热回流的标准方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Cr),但该方法的消解时间长,操作繁琐,难以满足当前环境监测的要求,为此研究了用微波消解法测定腈纶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法的最佳消解时间为15 min,硫酸-硫酸银的最佳用量为3.00 mL。用该方法与标准方法测得腈纶原水、生化处理后废水的COD值相对误差分别为0.04、0.19,具有较高的精密度。该方法用于腈纶废水COD的测定时操作简便,经济、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3.
对化学需氧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进行合理评定,应充分考虑测定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建立了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中化学需氧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对组成化学需氧量的各个因子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计算,得出了本次样品CODCr的测定结果为72.2mg/L,扩展不确定度为3.8mg/L。  相似文献   

4.
基于便携水质测定仪,结合行标法HJ/T399—2007《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的实验原理,通过调节消解液的酸度和增加消解时间方式,建立化学需氧量(COD)现场快速消解优化法。 实验结果显示此优化法标准曲线相关系数达0.9994以上,标准偏差为1.3%~2.1%,加标回收率95.4%~103.5%,均符合实验要求,在实际废水样品检测中,比行标法(HJ/T 399—2007)准确度更好,与便携分析仪方法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与滴定法HJ 828—2017《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验证也无差异,此优化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快捷、准确度高的优点,适合于废水大批量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CODCr测定的重铬酸钾褪色法运用于本监测中心的日常样品测定中,并且与《GB11914—89水质化学需氧量》方法进行了同时测定,结果相同,另外还推算出了消除硫酸铬干扰产生的曲线校值系数,应用此系数的倒数乘褪色方程的斜率得出新方程,将双波长测定改为单波长测定,两种方程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以活性污泥法为基础的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是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其出水的化学需氧量值(CODCr)不仅大于悬浮物(SS)值,而且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一致性的相关关系。本文对这种关系作了相应探讨。同时对悬浮物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悬浮物的表示由可沉固体 透明度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罗生福 《青海环境》1996,6(3):132-133
通过实验证明,采用烘箱加热代替冷凝回流,增加反应液硫酸浓度的方法测定化学需氧量,比较简单、快速、准确而实用。  相似文献   

8.
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有关问题的释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常见的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方法是铬酸钾法和高锰酸钾法。但用上述两种方法测定废水中COD时易受到氯离子的干扰。为此,提出了用“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消除氯离子干扰的机理。对碘化钾高锰酸钾法验证的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测定油气田和炼化企业高氯、低氯废水的COD。求出用碘化钾高锰酸钾法与铬酸钾法测定的COD比值,可将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测定法的CODOH.KI换算成铬酸钾法的CODCr值来衡量水体的有机物污染情况及判断废水是否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一种测定化学需氧量(COD Mn)的新型分光光度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精密度高,并且通过与国标法测定结果对比后确定该方法可用于自来水、饮用水等多种水体中COD Mn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家环境标准"水质无机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 84-2016),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对水样中8种无机阴离子(F~-、Cl~-、NO_2~-、Br~-、NO_3~-、PO_4~(3-)、SO_3~(2-)、SO_4~(2-))进行分离分析研究,对氢氧根体系相关的色谱条件进行了探讨。并在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下对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了验证,建立了本实验室同时分析水中8种阴离子的方法,为国家标准方法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海洋溢油污染问题,采用实验室筛选的海洋溢油降解菌HJ01和HJ02开展海洋溢油微生物降解优化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正交实验进行降解率测定。结果表明,单因素实验条件下,当pH值为7、培养温度35℃、石油初始浓度7 500mg/L、NaCl含量20 000mg/L时,HJ01和HJ02对海洋溢油的降解效果最佳。正交实验条件下,HJ01在pH值为7、培养温度35℃、石油初始浓度7 500mg/L、NaCl含量10 000mg/L时降解效果最佳;HJ02在pH值为7、培养温度30℃、石油初始浓度11 000 mg/L、NaCl含量10 000mg/L时降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密封消解法测定高氯离子含盐废水COD_(Cr)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国标重铬酸钾法测定高氯离子含盐废水CODCr时的不足,提出用密封消解法来测定高盐废水CODCr的观点,通过丁酮氧化率、氯离子干扰、混配水样和实际水样测定结果的比较,对国标法和密封消解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测定高氯离子含盐废水CODCr值时,密封消解法优于重铬酸钾法,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废水的CODCr。  相似文献   

13.
根据油田采出水中氯离子含量高,对COD_(Cr)测定影响较大的特点,通过实验探讨高含氯对测定污水CODCr的影响及消除其影响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对高含氯、低CODCr的污水用国标方法测定CODCr时会产生较大误差,且误差随氯离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采用不掩蔽氯离子测污水CODCr总量,再用CODCr总量减去氯离子产生CODCr量的方法,则能反映污水的真实CODCr值,误差小一些。  相似文献   

14.
正7月26日,环境保护部发布《水质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等六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标准名称、编号如下:一、《水质亚硝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 809—2016);二、《水质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J 810—2016);三、《水质总硒的测定3,3′-二氨基联苯胺分光光度法》(HJ 811-2016);  相似文献   

15.
在相同水温条件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537—2009((水质氨氮的测定蒸馏一中和滴定法》测量水中氨浓度时,不同的pH值会对废水中氨氮浓度的监测结果造成影响。pH值对测定水样氨氮含量监测结果的影响呈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在pH值为6。0~7.4之间测定水样氨氮含量最大。  相似文献   

16.
COD_(Cr)测定中排除氯离子干扰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1],大多数情况下都存在Cl-干扰,其排除方法用HgSO4掩蔽,通过实验探讨不用剧毒药品HgSO4掩蔽Cl-的干扰,而用CODCr总量减去Cl-的量。实验结果表明:当测定化学需氧量较低而Cl-含量高的水样时,即使采用掩蔽Cl-也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而用测定值减去0.226[Cl-]之值更接近真值。  相似文献   

17.
奎河污水可生化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玮  何康林 《环境技术》2004,22(3):42-45
详细阐述了废水可生化性的评价及测试方法。采集奎河断面污水,分析测定其化学耗氧量(CODCr)和生化需氧量(BOD5)。用BOD5/CODCr比值评价其污水的可生化性,并应用瓦勃氏呼吸仪测定生化呼吸线和相对耗氧速率与时间关系的曲线作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奎河污水是可生化的。这为城市污水处理厂选择污水处理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磁湖周边污染情况,分别在2018年9月和12月通过对磁湖湖滨带8个点位进行取样监测,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分析了各点位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溶解氧(DO)、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Cr)、高锰酸盐指数(CODMn) 7项指标。结果表明,磁湖南半湖和北半湖水质差异性较大,南半湖水质相对较差,需要重点加强对磁湖南半湖污染防治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新实施的《水质石油类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HJ970-2018),结合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试验,在正己烷透光率、样品采集、萃取、脱水、吸附等方面探讨了(HJ970-2018)中发现的问题。结果表明,不同品牌不同级别的正己烷透光率有显著差异,这对石油类的测定起关键作用;样品采集、萃取、脱水、吸附可进一步改进,并给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娈  周资凯  张超 《四川环境》2022,(5):281-287
为改进环境标准HJ 680-2013检测方法,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混合酸水浴消解法前处理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中痕量汞、砷、硒、铋和锑元素。以GBW07430、GBW07446、GBW07452探讨15种混合酸消解体系对不同类型样品痕量元素测定结果的影响,筛选得到采用盐酸-硝酸-硫酸-高氯酸-过氧化氢(体积比为4∶2∶0.5∶0.5∶0.5)体系为消解液的痕量检测最佳实验条件。水浴法消解前处理,消解时间为1.0h,处理时间为2.5h。5种元素的质量浓度范围在0.10~10.0 mg/kg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范围0.002~0.025 mg/kg,定量限范围0.008~0.100 mg/k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45%~5.19%,样品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9.2%~119%。经国家一级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验证该方法,并成功应用于环境中农业与建筑用土壤及管道淤泥沉积物实际样品的前处理,结果准确可靠,适用多元素一次处理,解决高通量样品的测定需求,满足环境检测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