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钢铁企业无组织排放特征污染物的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部老工业区是济南市大气污染重点防控区域。工业区大型企业的无组织排放废气对区域及周边大气环境质量产生的影响,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对其排放量大小和污染物种类不清楚,难以进行监管。本文以济南东部老工业区一家大型钢铁企业为例,选取五项有代表性的特征污染物(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和氨)进行布点监测,在不同气象条件下,分析特征污染物的浓度变化,了解钢铁企业无组织排放特征。经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出:与上风向相比,下风向各污染物监测的小时浓度和日均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表明该厂区污染源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有一定影响。最后,提出防范或改进措施,如应加严相应的无组织排放标准,增加大气在线监测点位及监测项目,建议企业加强对生产工艺环节无组织排放废气的收集和处理。  相似文献   

2.
对电解铝厂周边氟污染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广西某电解铝厂周边大气、土壤和农作物中氟化物含量,对该厂周边的氟化物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电解铝厂周围大气氟污染与采样点的方位成显著相关关系;农作物玉米叶片氟污染主要来自于电解铝厂无组织排放的氟化物,而土壤中总氟含量除受大气中氟化物的影响外,还与当地的地质构造、土壤类型等因素有关,与主导风向无明显的相关关系,土壤中水溶氟含量与采样点到电解铝厂距离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过程VOCs的排放影响,选择四川宜宾某纤维生产企业为重点监测对象,对企业厂界上下风向以及侧边界设监测点采样。对工艺车间无组织排放VOCs进行采样,利用在线仪器TT24-7-TOF-MS对采集的样品进行VOCs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特征VOCs包括二硫化碳、1,2,4-三甲基苯、苯乙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甲苯、邻二甲苯、乙苯、氯甲苯、丙酮等。黄化车间、纺丝车间、厂界上下风向空气中CS2的最高浓度分别为71.53μg/m~3、127.21μg/m~3、152.60μg/m~3、368.89μg/m~3,分别占VOCs总量的41.29%、41.18%、74.36%、76.85%。为了更好的模拟和计算,应该建立一套测试成分谱的标准方法,将VOCs成分谱数据本地化。  相似文献   

4.
在成都市选取一个典型建筑工地,布设4个采样点,利用在线监测和手工离线监测同步测试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特征。监测结果表明:扬尘在线监测与手工离线监测变化趋势较接近,其中在线监测总颗粒物(TSP)浓度总体高于手工监测浓度,上风向(2#)、下风向(1#)PM_(10)日均值总体较手工监测数据分别低19%和33%,PM_(2.5)日均值总体较手工监测数据分别低24%和20%;建筑施工活动以及车辆进出对工地扬尘排放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秦皇岛水环境监测点位存在局部布设不合理现象。有必要针对环境所需,对原有的监测点位优化设置,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和代表性。在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搜集秦皇岛2008—2012年5年的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对秦皇岛市主要地表水环境监测的7条河流的25个监测断面进行筛选分类,根据实际需要在保留原有省级监控断面的基础上,建议增加削减断面和对照断面。  相似文献   

6.
随着襄阳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城区面积、人口、功能区划分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有的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代表性明显不足,“十四五”城市声环境监测点位的优化、调整是必然趋势。依据《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等标准,以襄阳市2008~2020年声环境监测点位布设现状为基础,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等各类因素,从技术角度、科学性、合理性对监测点位优化调整进行了分析研究。优化调整后,监测点位覆盖襄阳市所有行政区域和功能区划,全面、客观、准确的反应声环境质量状况,建立的声环境监测网络更加系统合理。  相似文献   

7.
环境γ剂量率测量辐射环境监测的重要监测项目之一,直接反映了核设施的运行状态。分析研究环境γ剂量率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对于判别核设施的异常排放,制定核设施应急行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HFETR周围环境γ剂量率监测系统运行期间积累了大量的环境γ剂量率的数据,本文以HFETR周围某年度环境γ剂量率连续监测数据为对象,结合理论、厂址特征、厂址气象等要素,开展了γ剂量率变化趋势及其构成、影响因素研究。研究表明,总体上各监测点全年监测结果与实际相符,并无明显异常现象。HFETR周围环境γ剂量率主要是由宇宙射线、天然存在的核素贡献。环境γ剂量率受降雨、风速、风向、异常排放等因素影响明显,受气温、湿度因素等影响不明显。通过研究,初步掌握了HFETR周围环境γ剂量率的变化规律及趋势,可为HFETR的安全运行、环境监控、制定应急行动水平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旅游区环境监测是获取环境质量信息,进行有效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由于游客对自然景观区环境要求的特殊性和景区污染排放方式的独特性,自然景观旅游区的环境监测方案设计也应区别于其他区域.以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区为例,运用资料收集、实地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其环境监测方案进行调查,按照旅游环境管理要求对其分析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然景观区环境监测方案的改进思路,使其更符合自然景观区的环境特点与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一项项治理"作战图"正付诸实施,治理重点大多放在冒黑烟的工厂大烟囱等有组织废气排放的明处。孰不知,在蓝天下的工厂车间的"暗处",还有大量无组织排放的废气未被关注或治理。笔者日前开展企业污染排查发现,有关管理部门及企业,重有组织废气排放治理而轻无组织废气排放治理,导致大量不被察觉的无组织废气排放游于治理和监管之外,其污染危害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10.
读者评刊     
正@韩学良:环境执法者有组织地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性质恶劣、影响很坏,尤其是涉案人员"不知道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是蓄意犯罪,以为只是普通违规"的无知无畏,以及因此付出的"丢了乌纱帽""锒铛入狱"等沉重代价,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法律的权威不容亵渎。  相似文献   

11.
石化企业无组织排放源强核算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鹏  赵东风  牛麦针 《四川环境》2012,31(6):115-121
石化企业的无组织排放源众多,排放量计算方法各异,源强的确定一直是石化企业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设计中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从认识石化企业的无组织排放出发,着重讨论了各类无组织排放的产生节点,并进一步分析了石化企业的无组织排放源强的核算方法的特点与适用性,可为石化企业设计者和环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调查和多种检测方法对有组织排放的空气恶臭的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监测,以证实和确认污染源。在走访受害居民和工业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使用三点比较式嗅袋法、分光光度法、主动式吸附管热解析/GC/MS和不锈钢采样罐/GC/MS法检测空气恶臭的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并且通过自动监测仪器长期定点观测污染发生时和消除污染源后空气恶臭的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导致空气恶臭的物质为H2S和CS2,其中CS2为污染源的特征物质,相同时间和地点空气中H2S和CS2的质量浓度相关系数为0.84;污染源下风向空气中H2S含量高,年平均值为0.084mg/m3;不在下风向的空气H2S含量低;清除污染源后其下风向空气中H2S年平均值为0.008 mg/m3,空气不再恶臭。该排查方法为监控有组织排放恶臭的污染源提供了经验和实例。  相似文献   

13.
指示植物在监测大气污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不同大气环境影响下,各种植物会产生不同的症状。所谓指示植物.就是用以反映环境污染性质和程度的植物。在国外,指示植物监测大气污染已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在这方面工作才刚刚开始。辽源市监测站和有关植物研究所曾就氟化氢(HF)和二氧化硫(SO2)对植物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和调查。一、指示植物对大气中有害气体的反应1、氟化氢实验:唐菖蒲对氟化物的反应特别敏感。5月中旬,把事先在非污染区用花盆栽培的唐基蒲(至少长出3~4片叶),移到某排放氟化氢实验的工厂,放置在污染源主风向下风向不同距离:5米、50米、300米、500米、1000…  相似文献   

14.
固定源烟气对比监测是保证自动监测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有效性审核比对监测过程中存在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安装不规范、手工监测抗干扰能力较差、烟气预处理效果不稳定及监测点位差异影响监测结果比对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严格规范环境监测点位的布置,针对不同的污染源确定适合的监测技术方法,研发完善的烟气预处理设施以及建立健全的自动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等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气多源排放全方位Cmax预测方法及编程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环境评价中预测最大落地浓度是为了确定拟建工程污染物排放的最大影响水平.常用的最大落地浓度预测模式仅适用于单个点污染源,本文对多个点、面源排放提出了用高斯正态模式直接预测全方位地面最大浓度的实用方法.该方法在编程计算时如采用距离步长双重循环方式,可快速逼近最大浓度出现距离,以提高计算速度,同时保证预测精度;通过单点源实例,在模式和编程技巧上验证了这一方法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16.
如何实现甲烷减排是当前油气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工作,而甲烷排放的准确定量对于推动确定减排目标与对应技术手段至关重要。从目前油气行业采用的甲烷排放检测方法来看,车载甲烷检测方法具有不需要进入场站内部、检测覆盖范围较大、可以准确定位甲烷泄漏位置的优势,具备较强的推广应用潜力。文章详细介绍了示踪剂、下风向和走航式检测3类车载移动式甲烷排放检测方法的原理、移动实验平台搭建、现场检测数据处理,并结合国外油气行业生产过程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检测方法的优势与不足。示踪剂法检测较易操作,甲烷排放量计算方法相对简单,但在现场实际应用时,示踪气体获取、场站安全许可(示踪气体扩散通过场站)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困难;下风向检测法估算结果较为准确,但风向、风速等现场条件会影响方法的准确性,误差在30%;走航式检测法目前更多用于天然气管网泄漏点定位,对于甲烷排放的估算还需继续开展研究。在针对石油天然气生产过程甲烷排放检测的实践中,建议充分考虑现场道路、气象、源强特征、油气地面工程布置特点等因素,针对性地选择检测方法,并考虑同步开展多种方法的对比检测。  相似文献   

17.
济南市区加油站附近空气中有机污染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济南市市区某加油站邻近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分布情形,分析加油站作业过程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油等操作过程中,逸散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主要为苯类污染物,其最大浓度值出现在逸散源附近,上风向浓度较下风向低,且种类较少.  相似文献   

18.
邹味莲  于苏俊 《青海环境》2013,23(1):23-25,43
文章分析比较了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之间的定义和确定方法的异同点,探讨了防护距离的设置原则.文章结合某黄磷生产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强,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确定出项目的防护距离.  相似文献   

19.
工业企业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是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工业生产粗放型发展,环境管理不够精细,企业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问题越发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根本改善。工业源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是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管理和执法监管的重要技术依据。了解国内外当前工业源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的发展现状、体系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科学指导我国工业源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的制定。本文系统研究了中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工业源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法规及标准,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我国工业源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标准的建议,为优化我国现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深化颗粒物污染防治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成都市建筑扬尘的环境影响,通过对成都市范围内2016年不同施工阶段的建筑施工工地进行调研以及实地采样,统计了施工场地外界5~100m范围内建筑扬尘浓度变化,研究了不同施工源强下扬尘水平扩散的规律。结果表明,当施工扬尘浓度 0. 65 mg/m3时,水平扩散常数为916. 5 mg/m,等效逸散初始距离为29. 92m;当施工扬尘浓度在0. 15~0. 65 mg/m3之间时,水平扩散常数在1 066. 3~1 847. 6 mg/m之间,等效逸散初始距离在37. 2~61. 2m之间;当施工扬尘浓度≤0. 15 mg/m3时,水平扩散常数在411. 1~718. 3 mg/m之间,等效逸散初始距离在63. 6~95. 7m之间;施工扬尘浓度越大,等效逸散初始距离越短。扬尘浓度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在80~100m处达到平衡;建筑扬尘扩散浓度与施工工地源强有关,源强越大,在相同距离、相同高度的建筑扬尘浓度越高,等效逸散初始距离越短,但水平扩散常数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