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塔里木河中游水质污染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2、2003年塔里木河中游水质现状的分析及上下游水环境质量对比和污染因子对比,得出塔里木河中游水质污染的主要污染因子及形成污染的原因。为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浑太河流域水质达标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浑太河流域水资源网络节点图,根据污染物来源、种类及其产生机理,针对计算单元水资源供需平衡预测数据、降雨径流值,分点源、非点源进行规划水平年污染物入河量的预测。根据浑太河流域地形特征、入河污染物降解特性,以水功能区水体纳污能力为计算单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条件,给出基于规划水平年入河污染物变动特性的水质达标控制方法。运用该方法进行浑太河流域水质达标控制:2030年,流域总需水7.4亿立方米,缺水深度在1%以下,COD、NH3-N、TP、TN的入河量分别为28.5×104、2.8×104、3.1×104、4.6×104t,对应的入河控制量分别为9.3×104、0.6×104、0.8×104、0.9×104t,经控制后水功能区目标水质达标率100%。证实了该水质达标控制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塔里木河流域受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局部地区生态退化问题突出,从景观生态学的干扰性质理论和恢复生态学的观点出发,选择水资源系统、土地资源系统及植被资源系统及其10个综合性敏感因子对流域生态的敏感性及恢复力进行分析,并确定敏感因子的定量指标,定性代码及其权重和阈值,通过算术对数插值对敏感因子实际值进行规范化处理,并构建生态胁迫度。结果表明,塔里木河三源流阿克苏河流域、叶尔羌河流域、和田河流域及于流区的上、中、下游区生态胁迫度分别为0.13、0.25、0.30、0.31、0.57及0.84,在评价分级标准的限定下,其对应的生态脆弱性程度依次为轻微脆弱、一般脆弱、一般脆弱、一般脆弱、中等脆弱及严重脆弱。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河水质主要污染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英 《干旱环境监测》2002,16(2):104-106
通过对影响塔里木河水质的主要污染物及变化规律的认识与探讨,提高对塔里木河水质及生态影响因素的认识,为科学地保护塔里木河水质及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头屯河流域在主要河道上修建2处拦河水库及多处引水工程,虽然每年不同程度,周期性向拦河控制性工程以下河段下泄河道生态水量,但是尚未分析论证下泄的河道生态水量及下泄周期是否满足全年河道生态需求。尤其在枯水季节头屯河水库下游往往干涸断流,洪水季节易发污染事故,河道生态达不到预期保护效果。河道生态基流分析计算及提出头屯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保障措施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河道生态基流分析计算成果作为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头屯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保障措施的重要技术支撑,从水资源合理利用与节约,河道两库联合调度、合理利用,维护水生态、保障河道基流量等方面进行工程、调度及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黄河上游(甘肃段)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黄河上游甘肃段地区流域水污染和生态破坏现状,并分析了造成流域水质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原因,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提出了黄河上游地区水资源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分析了黄河内蒙古乌海段水质特征、水环境及水资源污染现状和水污染预测,根据乌海市的自然、社会、环境特点,借鉴国内外流域水环境控制经验,提出了水污染防治措施及防治前景预测,为黄河内蒙古乌海段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河下游土地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利用80-90年代的TM影响数据,借助GIS分析了新疆塔里木河下游典型生态调查区内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现状及动态变化,并对塔河下游土地开发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耕地和城镇居住住用地的增加完全来源于对草地的开垦和对荒漠胡杨林的占用。同时,由于沙化、盐咸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因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所产生的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共同作用,控制着区内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总体态势。  相似文献   

9.
为推进湘江流域永州段水资源保护,加强水质预测,利用2014—2018年冷水滩断面水文气象和水质监测数据,基于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研究分析了湘江冷水滩断面水质、水文气象因素变化规律以及两者的相关关系、量化关系。结果表明:该地区水文气象因素对水质影响最大,水质与水文气象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显著,水文气象因素是影响湘江流域水质的重要因素;溶解氧与水温、降水量呈线性回归关系,高锰酸盐指数与水位呈线性回归关系,高锰酸盐指数拟合回归方程的精度略低于溶解氧拟合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介绍日本对琵琶湖流域水资源的保护,阐述了完善排水系统、提高流域污水集中处理率,对保护流域水资源环境所发挥的作用.指出了流域污水集中处理,分期分批地建设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制订水环境保护目标,分期实施,逐步到位,是我国治理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水环境污染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水生态监测能够为水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和保护提供重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撑。加强黄河水生态监测,维护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对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常规水质监测、生境监测和生物监测3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水生态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在黄河流域的应用实践。结合黄河流域水生态监测尤其是生物监测相对滞后的现状,探讨了流域水生态监测的发展方向。建议加快黄河流域水生态监测能力建设,建立适用于黄河流域的水生态监测与评价标准体系,探索新兴监测技术与传统技术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河下游输水河道二侧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0-2003年的实地监测资料,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过程中河道二侧地下水埋深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沿岸植被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效益和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工程性缺水是造成民丰县春、秋旱灾频发的原因,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通过分析民丰县水资源的基本特点及利用现状,以1956—2010年55年各水文要素的统计分析,运用地理信息分析处理软件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采用三要素等值线法分析、计算确定了区域地表水资源总量为8.182×10~8m~3,分区水量按照乡镇一级行政分区和流域分区分别进行计算,在考虑不可以被利用地表水量及不可能被利用地表水量的情况下,计算出区域地表水资源总的可利用量为5.031×10~8m~3;地表水资源来自于山区,主要消耗于山前平原戈壁沙漠及绿洲区域。通过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限度和潜力,以及各项成果计算到乡镇级,更具有实用性,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科学利用水资源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长江保护法》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长江保护,法治先行。《长江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流域专门法律,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实施非常必要,非常及时。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河流域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季节性肯达尔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塔里木河干流及三大源流1992-1998年间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检验,客观、定量地描述了塔里木河的水质变化动态,对于进一步掌握塔里木河的水质变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清河流域三级水生态功能分区功能定位和水质保护目标,按照"分类、分区、分级、分期"理念,应用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方法,研究清河流域控制单元污染负荷核定、水环境容量计算与分配、污染负荷削减、污染物总量控制等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完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为清河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7.
水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使水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但由于两种划分的立足点不同,划分的侧重点、分类体系、功能区名称存在一定的差异,各自划分容易由于使用和管理的不统一造成混乱.通过浙江省水功能区和水环境功能区的舍二为一划分,合理确定了全省各流域水系水体的水质保护目标和使用功能,以保证水资源开发利用发挥最佳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8.
新疆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初探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新疆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与使用是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根本,同时应注重节水,注重生态用水,并对新疆今后的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的重点区域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期间,中国流域治理将由行政区管理向流域水生态管理转变、由水质达标管理向生态健康管理转变.在实施水生态功能分区的基础上,科学开展水生态监测和评价是实现流域水质目标的重要基础工作.对水生态监测技术路线选择与业务化运行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包括水生态表征及监测指标选择、水生态质量参照点的确定及评价分级标准的确定、水生态评价方法的确定以及水生态监测业务化运行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20.
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受筑坝建闸、河道断流、水质恶化、酷渔滥捕、人工引种、海水入侵、调水调沙等因素影响,黄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及资源量呈下降趋势。在目前流域内多目标同步推进的要求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不断面临新的挑战。通过分析黄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和资源量在时空分布上的演变规律,明确了是水资源短缺、工程建设、水环境恶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黄河流域的水生态危机。基于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的科学管理理念,提出了新时代黄河流域水文-环境-生态协同保护与修复的发展策略,为促进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