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TI公司的CC2530ZigBee芯片为核心单元,采用ZigBee无线通信协议,设计了一种实用、安全、可靠的煤矿瓦斯无线监测系统。设计具有移动性强、数据传输稳定和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新汶矿务 局南冶煤矿有一名掘 进工,六年时间里, 发现不安全的隐患 1800多条,抵制、处 理违章150多起,抢 救井下着火三次。……凡是由他检查的作 业面,从未发生过垮 面冒顶。他就是矿上 人人皆知的安全监督 检查委员会的委员- 李进笃。 心里只有大伙 李进笃常常对人 说,在煤矿干活,安 全就象一根绳子牵动 着多少人的心。发生 了死亡事故,且不说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损失之大,单就工人家庭讲,就等于折梁割柱,孤儿寡母的啼哭,谁看了也不忍心。大伙儿让我当监督委员,就是为了保护大伙儿的安全。 1980年4月16日,老李的班在负20南大巷打变电所,…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利用ZigBee无线网络的特点和特有定位算法,把无线射频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数据通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利用煤矿井下通信基站,真正实现了井下人员的精确定位。可提供丰富的数据、图形信息,能从地面实时监测井下人员、设备当前位置、行走路径,统计井下人员数量和分布情况,按照煤矿的实际情况提供考勤功能,在事故发生前,安全生产监控中心,可以随时掌握井下不同位置的各种安全生产的要素,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事故发生后,可快速检索事故发生当时,甚至事故发生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井下工作人员的具体分布位置,从而制定出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并实施有效的现场抢救指挥。  相似文献   

4.
煤矿井下主要设备噪声源测定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煤矿地面噪声防治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煤矿井下噪声仍被人们所忽视,对它研究的不多。通过对开滦集团东欢坨煤矿和荆各庄煤矿进行井下噪声测量,制作噪声频谱图和噪声传播衰减趋势图,分析井下噪声的频谱特性和衰减变化,为煤矿井下降噪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所测得的煤矿井下各点噪声强度均大于90dB(A),且以中高频率为主,所以应当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为煤矿井下进行降噪处理。  相似文献   

5.
煤矿井下移动救生舱的设计思路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矿用移动救生舱将成为我国煤矿井下矿工的一种重要逃生装备。本文简述了矿用救生舱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了在现阶段,我国有关企业单位研制煤矿井下移动救生舱时,在功能定位、舱内设施、检测检验、使用与维护等方面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曾森茂 《安全》2012,33(2):5-7
根据四川省煤矿井下粉尘的特性及其危害和状况,就煤矿井下粉尘的产生、分布规律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介绍了综合防尘技术在四川矿井中的应用,建立了较完善的四川煤矿综合防尘措施体系,提出了四川煤矿高产高效煤矿粉尘防治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主要产煤国井下避难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水平,国家正大力建设煤矿井下紧急避险6大系统,并将井下救生舱试点建设列为2010年安全生产工作重点任务。世界主要采煤国家对井下避难所的功能定位是什么,基本类型有哪些,有哪些规定和做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研发使用状况,本文提供了最新信息。  相似文献   

8.
我国煤矿主要灾害有瓦斯、顶板、冲击地压、火灾、水害、尘害、热害等。其中,瓦斯事故危害性最高,被冠以煤矿“第一杀手”。  相似文献   

9.
煤矿井下噪声作为一种强污染和安全隐患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为了说明加强井下噪声治理工作的必要性,分源分析了煤矿井下的噪声产生及其强度.分析结果表明煤矿高强度噪声污染可对井下工人的身体产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危害,同时也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各种事故的发生,为矿井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从井下噪声的产生、传递、接受三方面分别提出了降低和解决矿井噪声危害的方法和对策,得出不仅需要改进现有井下防噪技术,而且需要加强矿井行政管理,提高工人的防噪意识,才可降低矿井噪声的危害.但彻底根治煤矿井下噪声危害是一个综合性的难题,需要煤炭工业整体的发展和社会各界提高对劳动保护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我国煤矿交接班阶段事故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以2017-2019年全国煤矿交接班前后2 h内的事故为分析对象,采用数据统计法对煤矿交接班阶段事故发生类型、区域、月份、时间段、诱因5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顶板、瓦斯、运输事故是煤矿交接班阶段事故的主要类型;2)四川、山西、贵州是煤矿交接班阶段事故灾害严重区域,其中贵州省为重大事故高发地区;3)每年1月、7月、12月煤矿交接班阶段事故发生频率最高,12月较大及重大事故最多;4)16点班前后2 h内煤矿事故数量最多,灾害最为严重;5)违章作业是导致煤矿井下交接班阶段事故发生的主要诱因.同时,针对煤矿交接班阶段事故发生规律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煤矿主要灾害有瓦斯、顶板、冲击地压、火灾、水害、尘害、热害等。其中,瓦斯事故危害性最高,被冠以煤矿"第一杀手"。2001-2006年,全国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事故中,瓦斯事故占到80%;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中,瓦斯事故占到83%;24起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中,瓦斯煤尘事故21起,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88%和90%。瓦斯事故危害性最高,平均每起事故造成3.30人死亡。除此之外,几乎全国所有的煤矿都有瓦斯涌出,年涌出量超过150亿m3。全国  相似文献   

12.
煤矿自燃火灾的早期探测及预报是保证煤炭生产安全的有效手段。目前已有的各种预测预报技术,虽对煤炭自燃火灾的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于不同煤质和不同地质赋存情况下的煤矿,单一探测方法的预测精度有限,在探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面尚不能完全满足各种类型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为了提高煤炭自燃灾害早期探测的可靠性,笔者提出一种以图像识别技术为基础的煤炭自燃发火探测方法,并进一步利用信息融合技术结合其他探测方法建立一套煤矿自燃发火综合判据系统,该系统有助于提高煤炭自燃预测的准确性,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煤矿井下隐蔽火源反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煤矿井下由于煤炭自燃引发的火灾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一大突出灾害,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这不仅威胁着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还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矿井下隐蔽火源是引发火灾的重大因素之一,所以要更好的解决煤炭自燃而引发火灾的问题,重中之重就是对煤炭自燃隐蔽火源位置的确定。只有准确的确定了火源的位置,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灭火。本文结合煤矿井下煤炭自燃发火的特点,建立数学模型,把煤矿井下隐蔽火源位置确定问题归纳为热传导方程的寻源反问题,利用离散正则化方法求解热传导方程,克服了反演问题的不适定性,并应用matlab进行了反演数值模拟,验证了利用离散正则化反演方法的实用性,为防火、灭火采取措施提供了依据,在理论上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一、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管理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都必须使用防爆电气设备,对煤矿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管理,要求更为严格,对于设计存在缺陷,制造质量不合格的防爆电气设备,不能井下使用.煤矿井下电气设备在起动、停止的瞬间或在故障状态下,会产生电弧、电火花或危险温度,这时若是防爆电气设备失爆,瓦斯浓度又超限,就会引起瓦斯事故.在煤矿设备中,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管理是关键.设备全员管理要求设备操作者在起动设备前,必须先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着重检查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系统基于气体浓度光学分析方法理论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光谱气体检测技术开发,实现了对煤矿火灾与瓦斯灾害超前预警、灾害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实时监测和煤矿环境气体爆炸危险性辨识,对于煤矿灾害防治、救灾过程中杜绝次生灾害,保障煤矿工人及救护队员的生命安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现场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方法对某井下煤矿进行职业病危害分析。结果表明,煤矿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和噪声。煤矿企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控和管理,采取加强通风、除尘、喷雾降尘和个体防护等综合措施,可最大限度地保护煤矿工人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煤层赋存条件差,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由于煤矿井下爆破采掘适应性强、初期投资小等特点,适应于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多的源赋存复杂条件的中小型煤矿,因此目前贵州煤矿井下煤层采掘多采用爆破作业方式。但井下煤层爆破作业易引发煤尘、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矿山灾害,因此研究煤矿井下爆破规律及其对煤矿各方面安全的影响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通过比较选用小波包分析方法,对现场实验的井下煤层爆破地震波信号进行分析,得出其能量、频率等特征,并分析了其对前方煤体瓦斯抽放量及瓦斯压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8.
煤矿井下灾害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安全基础不实,部分应该被淘汰的设备还一直在使用,煤矿重点攻关课题的研究速度缓慢,先进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5月中旬,井下工作面无线WiFi数据上传技术在山东能源淄矿集团唐口煤业公司2310综采工作面投入应用。该公司无线WiFi数据上传技术是目前行业内进行无线传输视频和数据的最佳途径,通过在2310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的上、  相似文献   

20.
1999年9月10日,笔者参加江西省宜春地区煤炭行业组织的民用爆炸物品专项安全检查,在宜丰县新庄镇邓家村煤矿发现炸药库存放的是岩石乳化炸药。无独有偶,接着在宜春市洪圹乡煤矿又发现炸药库存放的是岩石铵梯炸药。笔者以往在安全检查中,也多次发现过一些煤矿井下使用岩石炸药,这种现象应引起煤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根据工业炸药使用条件分类:岩石炸药适用于无瓦斯和煤尘爆炸危险的地下矿山和其他场所;露天炸药只能用于露天矿山和其他露天爆破工程;安全炸药适用于有瓦斯和煤尘爆炸危险的地下矿山和其他有爆炸危险的场所。在很多矿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