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透山矿系采用多中段卸矿,主溜井集中聍矿的系统。中段高60米,最大卸矿高度260米。5个中段可同时向主溜井卸矿。当上部中段卸矿时,在下部各中段产生30米~3/秒以上的贯穿风流,粉尘浓度高达40毫克/米~3,严重地污染了风源质量。过去虽然采取过一些措施,始终没有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选矿厂粗破碎车间的矿石,一般从采场用电机车运至破碎厂后,卸入破碎机上部矿槽。在卸矿过程中,矿石将槽内大量含尘气流排出、扩散,不但严重危害操作工人,而且污染周围环境和农田。某选矿厂粗破碎设在居民区附近,要求设计单位搞好粗破碎机卸矿处的除尘系统设计。目前该除尘系统已投产运行近2年,除尘效果明显,经有关方面测定,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一、卸矿时含尘气流的运动规律卸矿石时扬起三股含尘气流:一股是矿石和空气相对运动时,矿石表面的碎料随即脱离,其数量较小,分布在卸车侧整个长度上。第二股是矿石冲击破碎机横梁表面  相似文献   

3.
我矿有八个溜矿井,17个卸矿峒室。这些溜矿井的卸矿峒室都设在各中段主要运输平巷附近,其中绝大部分位于进风巷道的旁侧,卸矿频繁而且量大。未加密闭以前,虽然采取过一些防尘措施,但当卸矿时,大量的矿石对溜矿井空气柱起着强烈的冲击、压缩作用,仍然带出大量矿尘,使卸矿峒室周围的粉尘浓度多在3~4毫克/米’以上,有的竟高达20毫克/米3,严重地恶化了井下劳动卫生条件,污染了空气。 为了有效地防止卸矿时产生的矽尘危害,1964年第4季度,由领导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组成“三结合”科研小组,试制成溜矿井自动密闭装置(见示意图)。此装置由活动门…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矿山溜井卸矿过程中粉尘浓度高、现有粉尘治理效果不佳的难题,以某金属矿溜井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手段,分析溜井卸矿时粉尘的产生机理、粉尘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基于溜井口产尘现状,研发新型复合除尘净化系统,并在该矿山溜井口开展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后对溜井粉尘除尘效果显著,进化后气流的粉尘浓度控制在2 mg/m3以内,可作为井下通风系统的进风风流,有效地提高了矿井通风系统风流利用率,在矿山生产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云锡溜井防尘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叙述马拉格矿主溜井群防尘措施。1985年11月,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委托昆明公司对“云锡溜井防尘措施”研究课题组织鉴定,此研究成果在马拉格矿应用3年来,主溜井群卸矿口粉尘浓度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一、云锡溜井防尘的特点云锡各矿普遍采用多中段开采、溜井转运矿岩,每个矿山都有几条主溜井,为了便于运输,几条溜井常集中布置在一个区域,形成溜井群。  相似文献   

6.
主溜井放矿过程中矿石对溜井的冲击和磨损易造成溜井的变形、失稳和垮塌。为深入分析溜井的损伤机理,构建了溜井受矿石冲击的冲击损伤理论模型和受矿石摩擦的磨擦损伤理论模型。基于冲击损伤理论模型,运用MATLAB计算得到溜井受矿石冲击的冲量分布规律。通过空区激光探测系统(CMS)探测获取溜井三维信息并导入到SURPAC中生成三维可视化模型,准确获取了溜井垮塌区三维形态和实际边界。基于损伤分析和探测模型对溜井垮塌现状提出了修复方案。结果表明:通过溜井冲击损伤模型可定量计算得到溜井受冲击的区域冲量分布规律;通过探测获取的溜井垮塌区域与计算得到溜井受冲击的区域结果基本一致;溜井探测模型分析结果能支持溜井冲击损伤理论模型和摩擦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7.
化学纤维栅湿式除尘是一种复合机理的新型湿式过滤除尘技术,其过滤风速为2~10m/s,阻力仅为200~500Pa,除尘效率达到99.62%,能很好解决矿山溜井卸矿产生的粉尘,使溜井含尘气流经净化后达到新鲜风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8.
化学纤维栅湿式过滤除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纤维机湿式除尘是一种复合机理的新型湿式过滤除尘技术,其过滤风速为2 ̄10/ms,阻力仅为200 ̄500Pa,除尘效率达到99.62%,能很好解决矿山溜井卸矿产生的粉尘,使溜井含尘气流经净化后达到新鲜风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溜放矿石在溜井中的运动及冲击规律,以某金属矿山主溜井为研究对象,简化溜放矿石冲击井壁的模型为颗粒流撞击墙的模型,以运动学理论分析结合离散元程序模拟分析了溜放矿石在井筒内的运动规律及对溜井井筒的冲击破坏规律。通过理论计算及数值分析揭示了溜井溜放矿石在井筒中的冲击位置、冲击水平速度、冲击垂直速度、矿石分散程度、冲击动能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对于百米深溜井,溜放矿石一般经过三次冲击后落入井底,三次冲击对井壁的破坏主要以水平冲击造成,其中第二次冲击最为激烈。通过与C-ALS探测的受冲击破坏的井筒三维形态对比分析,验证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不仅可为矿山溜井重点部位加固提供理论支持,而且可以大大节约矿山井巷工程的检修工期及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0.
我矿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每一个分段都有卸矿溜井。因溜井口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曾发生过人员坠入溜井的恶性事故。  相似文献   

11.
正在矿山日常安全生产过程中,井下矿石破碎岗位作业既要确保井下采场各溜井矿石正常溜放,又要保证各矿石破碎后便于装载和提升到地面进行选矿,是安全生产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井下矿石破碎作业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事故隐患,如果不及时排除,则容易造成电击伤害、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和其他伤害。所以,在日常矿石  相似文献   

12.
以某铁矿3#溜井为研究对象,按照相似模拟试验准则,建立了溜井放矿相似性模拟实验台。通过井筒相似性模拟实验,采用全站仪观测法记录岩层变化情况,研究了不同地质结构下的溜井放矿冲击点分布及其破坏规律。实验过程表明,基于相似模拟试验,采用物理模型的比对换算,可以初步推算实际溜井的冲击点位置和破坏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溜井所在地层存在断层带的地质构造易引发溜井的局部括刷严重。研究结果对于溜井放矿破坏机理的分析和矿山井巷工程合理有效维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在矿山日常安全生产过程中,井下电机车作业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因为它既要确保井下采场各溜井矿石正常溜放,又要保证井下矿石正常向地面提升,是井下安全生产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电机车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如果当班不及时排除,则容易造成车辆伤害、物体打击、触电伤害和其他伤害等。所以,在日常驾  相似文献   

14.
湿式旋流除尘扇风机在溜矿井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冲铁矿的主溜井及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场的采区溜井,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据测定,主溜井倒矿时,一般粉尘浓度为4~5毫克/米~3,最高可达30~40毫克/米~3;采区溜矿井粉尘浓度一般为3~4毫克/米~3,最高达十几毫克。这些粉尘不仅污染溜矿井周围空气,而且严重  相似文献   

15.
矿山溜井卸矿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冲击性粉尘已成为矿井可呼吸性粉尘的主要来源,为了有效解决溜矿井卸矿时产生的大量冲击性粉尘,基于泡沫抑尘的机理,研究了发泡倍数和半衰期两个指标进行优选实验,通过正交法和单因素法优选出最佳的泡沫抑尘配方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酸钠和聚丙乙酰胺,各成分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6%、0.8%与0.4%。结果表明,通过模拟溜井卸矿测得不同泡沫高度的抑尘效率在85%~95%之间,呼吸性粉尘的抑尘效率为87%左右,其时效性可达2h以上。  相似文献   

16.
矿山井下的溜井、采空区和其它不安全地点,虽设有安全指示灯,但电源中断、爆破震坏灯泡或滴水使灯泡爆裂后,井下工作人员仍有可能掉进溜井。例如,1982年寿王坟铜矿因放炮震坏溜井处灯泡,使一名工人坠入溜井而死亡。这样的事故在程潮、镜铁山、梅山、漓渚等矿山也有发生。据梅山铁矿统计,服务于一个生产层的溜井,每年要消耗60~80只灯泡,还要配备工人经常维护检修。尽管如此,工人坠井事故仍经常发生,误入溜井伤亡事故占总伤亡事故的30~40%。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曾研制了KZ-1型矿山安全指示灯,但未  相似文献   

17.
溜井防尘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溜井下放矿石(包括废石及充填料)是冶金矿山广泛采用的一种运输方式。也是坑下主要尘源之一。认真搞好溜井防尘,对防止矽尘危害,保护工人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探索和总结有效的溜井防尘措  相似文献   

18.
一、污染现状选矿工艺中矿石装卸、运输、机械加工过程产生的粉尘,矿石磁化焙烧过程产生的有害废气,尾矿系统及湿法防尘所产生的废水,高速运转设备产生的噪音,造成了对操作区和厂区环境的综合污染。其中粉尘是量大、面广、危害严重的主要污染物。一座年处理原矿量550万吨的选矿厂,每小时散发的粉尘量达0.5吨,约占处理原矿量的0.5~1.0%。其主要尘源是:1.粗破碎上部卸矿  相似文献   

19.
溜井堵塞被称为矿山的“喉癌”,检查和处理溜井堵塞被称为“虎口拔牙”,而有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矿石过挤压悬拱的检查与处理又被称为“虎口夺食”。以往,有的矿山因检查处理方法不当,一些人被夺去生命,成为矿山的老大难问题。为了确保检查人员的安全操作,我们研制了一种操作简单、照距远、光照度大、照射面宽的采场观察镜(亦称矿用观察镜)。这种观察镜不但适用有底柱分段崩落法采场矿石过挤压悬拱的检查,还适用于溜井堵塞的检查,也适用于矿(料)仓悬拱检查。 采场观察镜主要由平面镜、汽车灯、托架和照明变压器构成,如图1所示。照明变压器与…  相似文献   

20.
正在矿山井下作业中,井下运输放矿作业,既要保证采场出矿和掘进正常进行,又要保证井下生产的矿石及时提升到地面进行选矿,是矿山井下作业中的喉舌环节。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存在各种安全隐患,若安全隐患未及时处理,则容易造成卡斗、机车脱轨、设备损害、电击伤人、矿石伤人、高处坠落伤人、抬车伤人等事故。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及设备维护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