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T2三通管冷挤压时产品的主要失效形式;分析了造成失效的原因;介绍了改进工艺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热压耦合作用下身管镀层的界面失效机理,预测身管寿命。方法 建立镀层界面剪切失效、界面弯曲失效和界面裂纹扩展失效3种失效模型,并给出失效准则。以某小口径步枪身管为研究对象,基于完整冷却周期的身管温度场数值模拟结果,计算这3种失效在相同射击条件下的临界失效长厚比,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确定身管镀层的主要界面失效方式。结合镀层的界面失效机理和低周疲劳损伤累计理论,建立基于镀层界面疲劳损伤累积的身管寿命预测模型,对该小口径步枪身管的寿命进行预测。结果 临界失效长厚比计算结果表明,界面剪切失效是身管镀层的主要失效方式。身管寿命预测结果与寿命试验结果相比,误差小于2%。结论 界面剪切失效是身管镀层的主要失效方式,基于镀层界面疲劳损伤累积的身管寿命预测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石化公司催化裂化再生斜立管外壁超温的问题,对再生斜立管内部衬里及固定支架损坏的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再生斜立管外壁超温的主要原因是衬里强度不足、固定支架设计不合理、导气管振动等。同时,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改进再生斜立管衬里施工方案、调整再生斜立管导气管支架结构、优化再生斜立管工艺操作,解决了再生斜立管外壁超温问题,确保了装置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4.
渤海L油田油井生产管柱腐蚀失效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渤海L油田部分油井管柱频繁发生腐蚀失效穿孔,严重影响油田正常生产,为了延长井下管柱服役时间,对管柱腐蚀失效原因和防护对策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形貌观察、金相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失效管柱及腐蚀产物进行研究,同时从油田水离子组成、腐蚀性气体、细菌含量和管柱冲蚀等方面开展腐蚀原因分析.结果 失效油井管柱主要为局部穿孔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顶端平台激励和泄流效应对深海钻井立管紧急脱离反冲动态响应的耦合作用。方法采用集中质量法,据外力矩阵和内流液柱加速度计算方法的不同来构造钻井立管紧急脱离反冲响应四种分析模型,利用Newmark-β方法探究大长径比深海钻井立管在紧急脱离时,顶端浮式平台和管内泄流柱(钻井液泄流和海水注入过程)对立管反冲响应的耦合效应。结果顶端平台激励和泄流效应对钻井立管紧急脱离反冲过程,尤其是断开初始阶段立管低端总成和油井口的距离有重要影响。结论在深海立管紧急脱离动态特性分析以及优化设计控制系统时,必须考虑顶端平台和管内泄流柱对反冲立管的共同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原油的日益劣质化,加氢裂化装置原料中硫、氮、氯等腐蚀性杂质含量增加,导致装置腐蚀风险增大。通过分析某加氢裂化装置热高分气换热器的腐蚀状况,试验测定了换热管内介质中腐蚀性杂质的类型和含量,分析了换热管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换热管材料的金相组织分析,以及腐蚀穿孔部位材料的电子显微分析和微区EDX分析,对换热管内部流体的流动状态和结晶温度分析计算,确定了换热管的失效原因,针对性提出了防止高热分气换热器腐蚀失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向阳  谢东 《环境工程》2002,20(1):35-37
本文通过分析立式管式电除尘器结构及使用现状 ,总结其失效的主要原因在于阳极 (圆筒管 )的清灰不力。为解决清灰不力的问题 ,提出了“伞形罩”阳极结构 ,其具有的不积尘、自动排灰功能 ,经实践检验 ,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动车组关键板卡进行失效分析,并提出预防改进措施.方法 通过对动车组运用过程中的环境分析,确定影响板卡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温度与湿度应力.为缩短试验周期,设计恒温恒湿加速应力试验,快速暴露板卡及其元器件的薄弱环节.试验中受应力影响,板卡与元器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失效.通过对失效部件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分析,对板卡的使用环境与分析方法提出建议.结果 动车组板卡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失效模式为电性能故障,由于密封不良,电感表面有纤毛和白色附着物,工作时温度过热导致漆包膜破损,从而使电感失效,焊点、PCB基材与三防漆未检测到失效老化.结论 电感、MOS管、电解电容等元器件受温湿度应力影响较大,且板卡的密封与使用环境也影响着板卡的使用寿命,日常使用应注重散热与密封.通过该项目研究为板卡失效预防提供了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内外水下采油树腐蚀防护技术现状,从采油树腐蚀环境、材料选择、阴极保护及涂层防护方面系统地探究了水下采油树的腐蚀防护技术,对各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材料选择方面,主要对采油树的服役环境、服役要求及材料性能等进行了探究,并对常见水下采油树的材料316L、25Cr7Ni4Mo型双相不锈钢、30CrMo钢及Inconel 625等进行了分析总结.阴极保护方面,主要探究了牺牲阳极在采油树腐蚀与防护方面的应用.涂层防护方面,主要对国内外水下采油树重防腐涂层现状、标准及种类进行了综述分析.腐蚀失效方面,对其失效原因及失效分析原则和程序进行了探究.最后,就采油树的腐蚀防护材料选择、阴极保护、涂层防护及腐蚀失效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某煤粉炉CG-410/12. 5-M运行3年后多次发生水冷壁向火面管壁开裂泄漏,锅炉被迫停工检修换管。从宏观形貌、材质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分析、金相分析、物相分析、垢样分析等方面出发对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确定失效是由于水冷壁管内垢下腐蚀和长期过热损伤综合作用的结果,水质异常波动是造成失效的根本原因。对水冷壁管进行了局部更换,并从源头水质管理、水处理管理、化验分析管理、在线仪表使用、锅炉停工检查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石化设备失效类型,对石化设备腐蚀失效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了归纳,分析了部分典型腐蚀失效案例。对腐蚀失效分析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避免同类失效事故发生方面所起的作用进行了阐述,提出腐蚀失效分析是石化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的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解决压缩机组一级进气缓冲罐连接螺栓断裂及管嘴失效问题.方法 针对压缩机机械结构和生产工况,通过气流脉动、机械振动测试分析,并结合仿真分析,提出气流脉动抑制措施和机械振动控制措施.分析得出一级进气缓冲罐连接螺栓断裂及管嘴失效的主要原因.结果 压缩机组中体支撑结构刚度不够,缸内交变气流力作用引起进气缓冲罐和气缸水平方向振动.原机组气流脉动控制设计不合适,导致一级进气缓冲罐内脉动不平衡力偏大.结论 提出了基于气流脉动控制和机械振动控制的整改方案,并进行了初步实施,实现了管嘴法兰螺栓受力状态的优化,降低了振动强度,达到了治理目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柔性”环境执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福德 《环境保护》2016,(14):57-62
为平衡"刚性"环境执法的严厉性,美国发展了"柔性"环境执法,主要包括一般的非正式执法措施、守法援助项目和环境审计自我报告项目。美国"柔性"环境执法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存在弊端。本文对美国的"柔性"环境执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指出我国可适时开展"柔性"环境执法,并提出将"柔性"环境执法法律化、建立环境审计自我报告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电子产品故障物理模型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了故障物理模型的基本概念,对几种常见的电子产品故障物理模型,包括互连热疲劳模型、互连振动疲劳模型、电迁移模型和与时间相关的介质击穿模型等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基于失效发生因素和失效发生过程的损伤模型建模等两种故障物理模型的建模方法。结合工程应用情况,对两种故障物理模型的应用方法——可靠性仿真分析方法和可靠性加速试验方法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故障物理模型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某石化企业乙二醇装置机泵机械密封使用中故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机械密封的主要失效形式和原因,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提高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保证企业安稳长满优运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在役晶体管湿热试验的失效模式及失效机理,为减少晶体管失效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选取长期贮存了10余年未失效的3型在役晶体管进行湿热环境试验,采用扫描电镜观测、电性能参数测试、离子色谱分析等方法研究晶体管失效的模式和失效机理。结果 晶体管经过2160h湿热试验后,有3.75%的晶体管发生失效,其中晶体管管腿断裂失效比例占2.50%,失效机理为应力腐蚀开裂;晶体管参数超标比例为1.25%,失效机理为器件背部或三防漆所含粘附离子引起的漏电。结论 湿热试验会加速在役晶体管的失效,其失效模式主要为因应力腐蚀开裂导致的管腿断裂以及因表面粘附离子引起的参数超差。建议在晶体管的寿命期内加强质量管理,改善不当的制管工艺,减少器件的内部缺陷及残余应力的存在,控制器件贮存环境的温湿度以及大气成分,杜绝氯离子等粘附离子及其他活性物质的引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某气田井下管柱失效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减少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方法 采用宏观分析、拉伸性能、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腐蚀产物分析、水质分析及结垢预测等方法,对可能造成某气田井下管柱腐蚀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失效件的拉伸性能、化学成分及金相显微组织均满足标准要求,排除因材质缺陷引起腐蚀。宏观分析表明,油管外螺纹与接箍内螺纹及镗孔处存在缝隙,且在缝隙处未预涂丝扣螺纹脂,因此在含有大量 Cl?的腐蚀性环境中发生了缝隙腐蚀。此外,由于该地层水易结垢,当 Ca CO3垢及砂样沉积在缝隙处时,再次构成缝隙腐蚀发生的条件,从而加速腐蚀的进行。结论 在下管柱作业中,在接箍与油管旋合处有必要预涂螺纹脂,防止服役环境中的腐蚀介质在缝隙处造成缝隙腐蚀而减少井下管柱的服役寿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两相流引起的冲击力与管道固有频率的流固耦合特性。方法针对海洋油田水下集输-立管系统内严重段塞流这一不稳定流动,通过构建气液两相流固耦合预测模型,分析管内段塞频率、管外涡街频率等流动特性与管道固有频率的关系,获取严重段塞流不同阶段对管道的冲击力特性。结果在水平方向上,管道所受冲击力最大部位为水平管与下倾管连接处,约为703.3 N;在垂直方向上,管道所受冲击力最大部位为下倾管底部与立管连接处,约为-993.5 N。管道所受冲击力与管内两相流引发的压力波动存在明显的一致性,在液塞喷发阶段,会引起整个管道冲击力的剧增。结论严重段塞流同一周期内,不同流动阶段所引发的管道振动特性不同,且不可忽视,在实际海管设计及使用过程中,需要结合管道运行工况对海管振动特性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9.
基于Hashin准则的单层板渐进失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Hashin准则作为复合材料单层板的失效判据,基于材料的参数退化准则,并考虑单层板的累计损伤,利用渐进失效分析方法对受单向拉伸的[0]16单层板进行损伤数值分析。数值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当吻合,表明该方法预测单层板的损伤失效比较准确。在此基础上,运用该方法对含圆孔单层板的单向拉伸破坏进行了失效扩展仿真分析,计算了不同单层板的初始和最终失效载荷,揭示最终失效载荷与铺层角度的关系,这对进一步认识复合材料的失效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过对PH玻璃电极对比观测实验,总结其在日常观测中衰减变化规律,以及PH电极失效前所具有的特征;讨论了对现有PH观测数据进行修正的方法,并编著相关修正程序;分析日常存在的测量误差,提出提高观测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