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安太堡露天矿排土场植被恢复模式与土壤因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煤平朔矿区设置4种植被恢复模式的样地,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群落特征,并对样地内的土壤因子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植物物种组成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复垦初期相比,四种植被恢复模式物种丰富度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与未进行植被恢复前的原地貌土壤相比都有提高.土壤速效钾、有机质、全氮对沙枣、柠条种群特征的影响较大,影响程度依次为:有机质>速效钾>全氮.  相似文献   

2.
安太堡露天矿排土场表层岩土的径流特征与复垦种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针孔式小型人工降雨机,分别模拟山西塞北高原90~60min,60~45min,45~30min,30~15min各时段降水量极大值,探讨大型露天矿排土场各种排土工艺下地表岩土的径流特征,以指导排土工艺和复垦种植。  相似文献   

3.
安太堡露天煤矿1993~1998年土地复垦试验结果表明,在排土场逆境条件下,刺槐可以正常生长.坡度、坡向、地表物质组成和植物配置模式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因子.在阳向坡、避风处生长良好.黄土母质有利于1年生刺槐的生长,岩土混排则更有利于2年生以上刺槐的生长.刺槐与草混交抑制刺槐生长.  相似文献   

4.
露天矿开采排出大量的剥离土,引起大面积占地、景观破坏、水土流失、环境地质破坏及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本文针对这些环境问题,从排土场选址、排土场土地重塑、整地、土壤重构、植被重建、生态系统维护等方面,论述了露天矿排土场生态重建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黄土区露天矿排土场生态建设中水分调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朔露天煤矿位于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区,经过15年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建成比原有生态系统结构更合理,功能更有效的人工生态系统,形成了一套以水分调控技术为核心的比较良好的生态建设技术体系,水分调控技术的提出,形成和发展是针对矿区生态建设的目标而产生的。本文从矿区可持续发展角度,依据露天矿生态建设中水分调控技术的作用和内容,将水分调控技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水环境安全调控阶段,二是水土保持阶段;三是水分的资源化利用阶段。水资源化利用是今后露天矿生态建设中水分调控技术发展的趋势,为此着重探讨了其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6.
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矿南排土场为研究对象,通过1993~2002年定位观测调查,确定了黄土区大型露天矿排土场水土流失的8个致灾因子:暴雨强度、地表物质组成、地形坡度、植被覆盖度、植被类型、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容重和非均匀沉降。与自然地貌相比,非均匀沉降和容重是影响排土场水土流失的特殊致灾因子。致灾因子的确定对认识排土场水土流失危害特征和机理,建立排土场水土流失评价指标体系,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提供了依据,对我国相似地域大型工程新造地的水土流失规律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不同植被配置土壤水分垂直动态研究,阐述了不同植被配置类型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显示:9种植被配置类型的土壤台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变化幅度有差异;原生植被处的土壤水分利用层厚度大于人工植被。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不同植被配置土壤水分垂直动态研究,阐述了不同植被配置类型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显示:9种植被配置类型的土壤含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变化幅度有差异;原生植被处的土壤水分利用层厚度大于人工植被。  相似文献   

9.
人工重建植被是露天矿复垦地植被恢复,提高土壤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选择适宜的人工植被对快速恢复土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安太堡露天矿复垦地油松-刺槐-柠条混交林、沙棘-刺槐-柠条-沙枣混交林和苜蓿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综合评价了这3种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肥力恢复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植被恢复的进行,土壤养分含量均有增加,油松-刺槐-柠条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样地.从以养分含量和酶活性权重计算的土壤综合肥力指标值(IFI)可知,油松-刺槐-柠条混交林IFI值最高.综合来看,对土壤重建效果最好的为油松-刺槐-柠条混交林,其次是沙棘-刺槐-柠条-沙枣混交林,再次为苜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认真分析、总结国内外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理论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应用了土壤学、微生物学、采矿学、农林学、环境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研究分析了排土场的土壤理化性质及林木生长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排土场植被特征和植被恢复措施。排土场以保护为主。并通过比较不同生境、不同植被配置模式对主要复垦植被的影响,以及主要复垦植被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平庄矿区露天煤矿人工植被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露天煤矿土地破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朔安家岭露天煤矿为例,根据矿山剥离工艺、排弃进度和堆积方式,采用实地调绘、航片判读、统计分析、历史类比与趋势外推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平朔安家岭露天煤矿1998~2019年土地破坏的类型、时序、数量及程度,为土地复垦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论迷了安太堡矿煤矸石自燃的原因、特征及治理措施,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就柴达木盆地大煤沟煤矿在建设和开采过程中水土流失的主要环节、重点部位、水土流失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合理预测了煤矿建设和开采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提出采用点、线、面相结合,重点防治与全面预防相结合的办法,合理配置各项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最大限度控制露天煤矿建设与生产运行过程中所引发的新增水土流失,以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近几年对黄土高原地区安太堡露天煤矿废弃土地复垦的系统研究,事实证明新垦土地可超越原有土地生产力及经济效益开发的可行性。认为本地区露天煤矿废弃土地的复垦战略目标应是:借助开矿土地再造的机会,通过科学设计、系统规划,实行大规模地营造农林可利用状态的土地,未来开辟为适宜现代集约经营农林基地;露天煤矿的土地复垦,同时亦应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可在超越矿区范围之外筑坝造田,建设蓄水库等各项工程造福于社会。  相似文献   

15.
以准格尔旗黑岱沟露天煤矿复垦区主要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氮、磷、钾养分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植被类型均能有效地改良土壤,但以豆科灌丛对土壤容重的改良效果最明显;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养分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在9种植被类型和一个裸地对照类型中,混合植被配置土壤有机质高于草地和高大乔木纯林;复垦区土壤中以裸地对照区有机质含量最低,油松 柳 沙棘、锦鸡儿和杨 沙棘各种类型的乔、灌混合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植被类型,各种植被群落下土壤氮、磷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区(裸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东胜矿区的流动沙丘设置油蒿沙障、乔灌造林和围封管护的技术方法,治理井田强度沙漠化面积65.94km~2,初步遏制住了目前100km~2开发建设区域的沙漠化危害,已获得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7.
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及在煤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技术特征、分类、根据煤矿生活污水的特点,论述了采用氧化沟技术处理污水的合理性,提出了适合煤矿生活污水的氧化沟工艺流程,主要的设计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8.
露天煤矿的土地复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术字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的现状,着重了矿区土地地复垦规划,提出了一个土地复垦规划的模型,并且对复垦方向的选择和复垦控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的主要深度处理技术及它们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并举例说明了这些深度处理技术目前的运用现状。结合实际情况,说明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煤矿选择反渗透技术在矿井水脱盐的优势以及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