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试论矿区生态重建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3  
针对矿区土地复垦涉及学科多、面广,而我国矿区生态重建基础理论研究又十分薄弱,许多基本概念和问题尚未获得统一认识,呈现出零散、杂乱的现象。基于10年矿区土地复垦科学研究的实践,分析了由矿区土地复垦到矿区生态重建的研究观念转变、矿区生态重建的基础理论,对矿区生态重建的概念、特点、范围、时间尺度进行了界定,探讨了矿区生态重建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并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矿区土地资源复垦技术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题总结了我国矿区生态重建技术、经验和典型案例。并结合我国实际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论 ,建立起我国的生态重建技术和理论体系。生态重建既是复垦的关键 ,又涵盖了复垦以外的社会 -经济和环境需要。根据矿区废弃土地的不同类型在太原、淮北、唐山、徐州等地选取了 8个典型试验点 ,进行采矿迹地重建的试验。研究表明 ,矿区开发过程中废弃的土地 ,完全能够通过复垦加以利用 ,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针对露天矿采排选工艺过程对土地破坏的特点 ,提出了“三场”(排土场、采场、尾矿场 )联合复垦技术及林果农立体利用模式 ,昔日的不毛之地 …  相似文献   

3.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效益演变与配置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矿区复合生态系统的重建是对未来空间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超前安排,其效益的演变极大地受到自然、社会、经济的影响。论文从资源经济、生态经济角度,讨论了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效益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矿区生态系统演变、矿区生态重建目标、矿区生态系统类型、矿区生态重建措施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对矿区生态系统“三大效益”配置的影响;并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1985~2015年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过程中的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动态演变为实例,初步揭示矿区生态重建过程中“三大效益”的有序配置和高度统一问题;为优化矿区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和建立矿区复合生态系统重建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平朔露天矿区为例,根据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工程的特点及其科学研究对数据科学管理的需求,采用Micmsoft SQLServer2000和VB6.0语言,构建露天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信息管理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和技术要点,实现数据的高效应用和共享,为露天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科学决策、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提供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随着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和矿产资源的开采,造 区域性土地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本文针对山西矿区土地破坏严重而且在还在不断扩大的现实,总结了几年来在矿区土地复垦规划中的经验,提出了矿区土地复垦内容、技术路线、方法和规划应具备的特点,对我国现有的矿区的土地复垦规划和生态重建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矿区土地生态复垦与重建是保护环境、减少矿产开采对周围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的重要途径。金属矿废弃地的重金属污染和植物生长条件的严重劣化导致了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的效率低下、速度十分缓慢。因此,有效治理重金属污染并选择适宜的恢复植被品种是进行金属矿山废弃地植被重建和生态恢复的关键。文章以广东高枨铅锌矿复垦方案为例,在分析预测矿区土地破坏与污染状况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区地形地貌等特点,提出了尾矿库和废石场污染的三阶段防治措施:(1)化学钝化措施;(2)工程阻隔措施;(3)植被生长层建立或生态恢复的生物措施。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土壤特点,对适宜的植物品种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组配,提出了尾矿库和废石场生态复垦规划设计方案以重建人工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
试论复垦的概念及其与生态重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在剖析国外对“土地复垦”的定义、目标的理解和介绍有关国外复垦法规、复垦研究内容和历史的基础上,从复垦和生态重建的基本概念入手,深入探讨了二者内涵与关系,认为:“复垦”的研究十分重视生态原则,也一直将生态重建作为其研究的焦点。因此,“复垦”一词的实质是既恢复土地资源,又重建生态平衡,即“复垦”包括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两方面。  相似文献   

8.
山西矿区退化土地复垦途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重建矿区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围绕矿区退化土地的复垦种植问题,从适生物种筛选、种植方式选择以及对退化土地培肥熟化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试验结果和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现状认为,把绿肥牧草,特别是豆科牧草作为矿区各类型退化土地复垦的先锋植物,是快速培肥熟化、恢复保护矿区土地资源和重建矿区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山西矿区退化土地复垦途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重建矿区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围绕矿区退化土地的复垦种植问题,从适生物种筛选、种植方式选择以及对退化土地培肥熟化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试验结果和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现状认为,把绿肥牧草,特别是豆科牧草作为矿区各类型退化土地复垦的先锋植物,是快速培肥熟化、恢复保护矿区土地资源和重建矿区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根据近年来土地复垦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实践的经验和特点,对矿区土地复垦工程的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等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最后对新技术在矿区土地复垦工程中的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对自然的干扰越来越强,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使生态系统在不断的退化。“生物多样性”已成为近年来生态学中最为集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讨论了露天煤矿复垦区的植物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旨在对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的重合生态系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黄土区露天矿排土场生态建设中水分调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朔露天煤矿位于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区,经过15年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建成比原有生态系统结构更合理,功能更有效的人工生态系统,形成了一套以水分调控技术为核心的比较良好的生态建设技术体系,水分调控技术的提出,形成和发展是针对矿区生态建设的目标而产生的。本文从矿区可持续发展角度,依据露天矿生态建设中水分调控技术的作用和内容,将水分调控技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水环境安全调控阶段,二是水土保持阶段;三是水分的资源化利用阶段。水资源化利用是今后露天矿生态建设中水分调控技术发展的趋势,为此着重探讨了其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13.
露天煤矿排土场的复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露天煤矿的开采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特别是大量剥离物形成的排土场,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生态恢复作为一项有效的采矿废弃地治理措施,随着采矿业的发展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重点。露天煤矿排土场的复垦对于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露天矿排土场对环境的影响和排土场复垦治理技术,研究了某露天煤矿排土场的复垦现状、复垦方式与效果,提出了矿区排土场生态恢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铁矿区土地复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铁矿开采过程中严重地破坏土地,改变了矿区的生态环境。铁矿区土地复垦是恢复矿区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本文对铁矿区土地复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铁矿区土地复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信息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特点和GIS强大功能的分析,阐述了露天煤矿矿土地复垦信息系统建立的设计思想,系统结构,功能和实现途径,并在安太堡露天煤矿人工重建的生态系统上进行运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6.
重点讨论了工矿区的概念、分类、土壤污染的特点及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的主要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17.
我国采煤塌陷地复垦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采煤塌陷地复垦的现状,并对我国采煤塌陷地复垦进行了问题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土地复垦的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复垦组织模式,复垦费机制存在着不少弊端,复垦理论研究滞后是我国采煤塌陷地复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制定专门的、全国的矿地复垦法,推行科学的复垦保证金制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