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舜茵 《环境》2010,(11):10-11
或许在广州生活的人没有一个不为这里的空气质量差而烦恼的。2008年钟南山院士在"珠三角大气污染防治高峰论坛"上的言论更是令所有广州人震惊——"我们的临床实验显示,50多岁的(广州)人开出来的肺是黑色的,如果还是鲜红色,则不是广州人。这主要是广州人吸入了大量炭黑污染物。"广州的空气质量监测已有好些年赶不上国家标准,灰霾天气的数量不断增多,环保治理已刻不容缓。借着亚运契机,广州掀开空气治理的新篇章,力求给世界一个满意的答复。  相似文献   

2.
梁杰桃 《环境》2009,(3):50-50
小时候听过一句话: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四只脚的除了板凳,广州人样样敢吃。相信这句话很多的广州人也都听过,而且它现在更被大多数的外省朋友所认同。只是,我不禁想问,我能把这句话理解为一种赞美吗?用这样的一句话来代表广州人,身为广州人的我们能为此感到自豪吗?  相似文献   

3.
食在广州     
石红 《环境》2005,(2):32-37
广州人爱吃、会吃,天下闻名,夸张点的说法就是:广州人除了四只脚的桌子不吃之外,什么都吃。于是很多材料可以变成桌上佳肴,而且极其平凡普通之物一经厨师之手,顿时就变成异馐奇菜、美味佳肴。食在广州,流传历史已久,海内外皆负盛名。而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粤菜,以其取材不限、注重质和味,新鲜清淡、百菜百味、变化无穷,成为海内外最受欢迎的菜式,还有广州的粥,广州人爱喝茶,广州人讲究煲汤也都是出了名的。春节到了,爱吃的广州人又可以比平时更有理由来好好地享受美食的乐趣,也更有时间来细细品味广州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4.
在广州,我们给病人做胸部手术,有的是有病,就算没有病,年纪到50岁以上开出来的肺都是黑色的,看起来黑黑红红的,要是红红嫩嫩的那不是广州的.大量吞噬了碳末、尘粒,整个肺都是黑的."  相似文献   

5.
广州人喝的水从哪里来?当然是珠江水。但您是否知道广州人70%的饮用水是来自珠江水系的流溪河。流溪河源头在哪?据有关资料介绍:流溪河发源于从化市街口镇东北53公里的桂峰山。正所谓饮水思源,请问地道的广州人,为保护水源,您花了多少心思,用上多少行动?且看珠江河水污染日益加剧,您有没有几分责任? 李龙英,广东省统计局的一位离休干部,她为珠江的污染现状痛心疾首,萌发了做一名“环保志愿者”自费徒步考察流溪河的念头,  相似文献   

6.
司欣 《环境》2004,(1):41
据羊城晚报报道,广州人无须再羡慕国外的人可以躺在草坪上晒太阳,因为广州园林科研所目前已研究出一套能让草坪适宜南方生长,保持四季长绿景观的建植和养护技术。一旦措施推广,广州市的观赏性草坪不仅有望四季常绿,而且可供人们随意躺坐嬉戏。记得小时候读过一部外国小说,说的是一个妙龄姑娘每天都要躺在夕阳照耀下的草坪上休憩,安详愉悦的姿态成为一道优美的风景。我简直都妒忌她了,每天躺在草坪上什么也不想地看天,那是何等的福气啊!美国前总统里根解甲归田后,也打起了草坪的“主意”,想要在午后的橡树下、草地上“斜靠  相似文献   

7.
广州入海河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初步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Fl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广州人海河口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州人海河口的综合污染程度由重到轻的排列顺序为黄埔港〉莲花山〉小虎〉蕉门〉洪奇沥;潜在生态风险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和污染程度顺序一致,黄埔港具有较高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8.
其实,他们看上去跟普通的广州人并没有什么两样. 一样熟稔地说着地道的粤语、喜欢饮早茶、善于褒汤、家长里短地度过平常的每一天.  相似文献   

9.
正如来到中国北京的“老外”游客必去故宫一样,造访英国伦敦的外国游人也定会参观白金汉宫。对于游客来说,那些身着华丽古典制服的卫兵及他们“主演”的换防仪式是吸引人们前往的“磁石”。这些皇家卫队所骑之高头大马,红色制服上衣。白色紧腿裤,黑色高筒帽一直都是参观者最喜爱和定格于他们头脑中的经典画面,成为人们争相拍摄的“景色”。  相似文献   

10.
金叶 《环境》2008,(5):38-41
广州人喜欢叫城市里密布的小河为"河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河涌大都是跟"污染"相互关联.它们是"排污渠"、"臭水沟","河涌的水可以用来当墨汁写字",有人曾经这样形容过它.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好吃。因而吃的讲究极多。自古以来。有关吃的外观、内容乃至礼仪、细节都有说法。而烹调技术、口味之类的食谱、馔经,更是汗牛充栋。连孔圣人都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甚至关心到作料,强调“不撤姜食”。可见“民以食为天”,吃在中国人心目中所占的分量。  相似文献   

12.
1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完善,有效支撑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本文在梳理和总结生态环境监测从“跟跑”变为“并跑”,并向“领跑”迈进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支撑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服务效能、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理论和战略研究方面提出了未来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该文将环保部门应以“有作为”赢得“有地位”为论题,提出了实现“有作为”的四个基本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数百年前,当企业家初次遇到严重的环境问题时,他们只需简单地转移业务。例如,把钢铁厂从利物浦搬到匹兹堡,然后再移迁到中国,而现在没有新的厂址可供迁移了。当企业家无处可藏而不得不面临环境问题的时候,他们最初的反应是勉强接受这恼人的额外成本,并迅速指出没  相似文献   

16.
17.
黑面"李鬼"     
李奇今年二十八岁,至今还是个未婚青年.朋友打电话告诉他傍晚去相亲,他一听,心里美滋滋的,哼着小曲就开始忙着"梳妆打扮".车间里熟悉李奇的人都知道,小伙子聪明俊朗,脑袋瓜儿转得快,经常一身休闲西装的打扮,皮鞋也擦得油光锃亮.班上的同事都知道他爱"臭美",闲着的时候也常偷偷地抹他的鞋油,顺便沾沾他的光也臭美一下.  相似文献   

18.
“环境“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的曙光在千年的祈盼中姗姗来临,人类翘首以待的21世纪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纪,这已成为近期全球性的热门话题.众说纷纭中,“信息革命时代“、“生物革命时代“、“公民权时代“、“过渡时代“、“反抗时代“、“别具特色时代“等名称已开始广泛或日趋广泛使用.这说明,自然科学家、人文科学家、文学艺术家以及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们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潜心的研究,试图对新世纪进行描述、分析、预测和诠释,通过分析现状,展望未来,理解我们业已走进的新时代,它将通往何处而寻找归宿.……  相似文献   

19.
冬防"慢支"     
霍寿喜 《环境》2002,(1):31
临床实践表明,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发病最高时段一般出现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1月,这三个月的发病率约占全年的50%。气象资料分析发现,“慢支”发病人数与月极端最低气温成反相关,即温度降低,发病人数越多;而与偏北风的频率成正相关,这是因为我国属季风气候,“偏北风”常常  相似文献   

20.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大诗人苏东坡的《春江晓景》写于宋时初春的江南,正是河豚欲从大海回溯至江河,逆流而上准备产卵之时节.毫无疑问,宋代的江南一带,河流等自然环境是绝对的"原生态",尽管人们每年都捕捞河豚,但似乎河豚种群的繁衍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污染更是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