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希望     
郑雪 《环境教育》2014,(10):81-81
正剪个利索的短发,穿上大大的T恤,背上轻便的旅行包,头顶湛蓝的天空,脚踏清新的绿地,大口呼吸微甜的纯净的空气,绿色的世界,绿色的心情……这一场景我不知曾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幻想过多少次。可是,面对越来越让人无法乐观的环境状况,我们却存在更多的担忧。当我有能力去闯世界,游历山水的时候,还会不会有那样一尘不染的净土,地球村的完美环境是否要随着人类的进步发展而渐  相似文献   

2.
芙蓉花里寻     
这是一次匆忙的行走,去往蜀国之都。成都,是一个悠远的梦,适合在如水的夜色中到来。旅途的夜晚,我总是异常清醒。犹记得,黎明前经过一处隧道,本是漆黑一片,慢慢地看到远处的光,那一瞬间,从毛孔到血液都很是感动。那微光引领着日光抵达世界,于是天开始光亮,世界苏醒。我却沉沉睡去。抵达成都,天已黑尽。看到笑意盈盈的浅浅站在我面前,我知道我已来到梦的中央。次日。睁开眼睛,天色已是大亮。  相似文献   

3.
梦中的白玉     
《绿叶》2016,(3)
正白玉非玉,是一只鸟。白玉这个美称,是我给它起的。我的白玉,体积比蜂鸟大一些。它的羽毛,比玉石还要纯净,比草原上十二月的雪,还要白。它的腿细而长,美若金竹惹人眼,且发浅黄色,与它的羽毛相配极佳。喙,长而不尖,如它娴雅的性格,一眼看去便惹人疼爱。它的叫声那么柔和,那么清脆,空空的,时而像空中的哨音,舒服地抚弄着你的耳膜;时而又像泉水滴进石窝里一般,一点不刺耳。假使你闭目聆听,会引你进入似梦非梦的境界。我总疑心,它  相似文献   

4.
《绿叶》2016,(6)
正他犹如一只不知疲倦的啄木鸟,经年累月巡视在百万亩山地林间。他因敬业而踏实,因踏实而不凡。他就是现任奉化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站长、高级工程师李国平。作为森防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李国平30年如一日,以平实、勤奋、进取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为奉化市森防事业默默奉献,带领团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他先后获国家森防总站"全国最美森林医生"、村级森防员培训工作先进个人、宁波市"十佳林特技术人员"、宁波市松材线虫病  相似文献   

5.
猴“保姆”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克塔冈野生动物庇护所里,有很多被遗弃的小猫,照看它们的是一只叫犹达的母猴。说来很怪,这个任务竟是犹达主动承担的。几年前的一天,一名工作人员抱着一只刚出生的小猫从犹达笼前经过,谁知犹达竟伸着双手叫着冲到笼边,工作人员好奇地把小猫交给她。从此,犹达日日夜夜精心地喂养小猫,吃食前,犹达要先尝尝,然后才叫小猫吃;小猫脏了,她给洗澡;小猫身上痒,她给捉跳蚤。犹达对小猫倾注了全部母爱。如今,犹达已抚育了几百只“孤儿”,被誉为热情、慈祥、聪明能干的猴“保姆”。  相似文献   

6.
正永别了,我梦中的易水河。"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年燕太子丹送别荆轲行刺秦王的出发地便是易水河。无论什么都不能阻止历史向前发展。易水河旁,荆轲的身影已成过去,物是人非。祖辈留下的,只有那条河,那片绿,那段历史。今天,历史犹在,河水不见了,绿色不见了,能看见的只有沙子遍地的水沟。20年前,我出生了,出生在河北省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听老人们说,在雨季时,易水河水势凶猛,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界中生活才快乐,才是我们追求的生活方式,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善待自然,敬畏自然。犹记儿时,天蓝蓝,水清清,一群光着脚丫子的小孩在河里捞鱼摸虾,鱼儿也欢快的游来游去,小河轻唱,两岸杨柳轻舞,林间鸟语花香……她让我的童年在温馨,充满快乐的氛围中度过。而现在呀!环顾四周,我亲眼看到小河的流水由清变黄,由黄变  相似文献   

8.
朱仲祥 《绿色视野》2011,(12):59-61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文化旅游部门近日组织市内一批文人骚客,开展登美女峰巅、赏石林奇观采风活动,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领略到了美女峰婀娜的身姿。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3~6月,吉林省开展了中国环境意识项目"我爱松花江,选择绿‘视’界"活动。"我爱松花江,选择绿‘视’界"活动,是由中国环境意识项目批准的地方项目之一。中国环境意识项目(简称CEAP)是国家环境保护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共同发起的一项以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为宗旨的环境教育项目。"我爱松花江,选择绿‘视’界"活动主要通过在吉  相似文献   

10.
杜勇 《绿叶》2014,(7):107-111
胡忠义,1976年参加国有周家店林场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38个春夏秋冬,38年的森防生涯,留下了一串森防老兵的足迹,那是一串闪光的足迹,顺着这条足迹看过去,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森防人——  相似文献   

11.
哭泣的大树     
范炜 《环境教育》2012,(6):89-90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走进了环保植物园里。忽然我隐隐约约听见一阵哭声,我寻声而去,原来是一棵枯萎的大树在哭泣!我诧异的问:"大树哥哥你怎么了哭了,难道住在  相似文献   

12.
透明的腊肉     
母亲进城小住了几天,我发现她做菜的手艺越发不如从前了。我看在眼中,痛在心里。我知道人总是要老的,母亲也不例外。一想到她会在某一天突然离我们而去,我的  相似文献   

13.
祈祷     
仇惠 《环境教育》2005,(2):20-20
一、诗"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我细细地品味着这首诗,不禁联想到我们的世界--一个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黑龙山     
《绿叶》2016,(11)
正橘黄色的夕阳从石壁的齿口投射过来,山脚已经晦暗,而山前平原上的树木花卉却浸染成娇嫩的光晕,一片斑驳。我们从赤城县城而来,在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里,山路牵扯着车子左奔右突,我竟一时产生了乘船的感觉,忽忽悠悠地飘到了黑龙山的山口。进山不久,只听赵海玉局长轻轻地对王师傅说了一句什么,我们的车子便嘎地一声停下了。我从车上跳下来的时候,赵局长已经用手示意我们看那路边的悬崖  相似文献   

15.
青山如画     
李平 《绿色视野》2008,(7):57-57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走遍了全椒闻名遐迩的几大林场,还特地登上了瓦山林场的望火楼。以前只是从远处看见耸立在高山之巅像碉堡一样的建筑——森林防火的瞭望台,真正登上去,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6.
诗意琅琊     
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许多唐诗宋词所表现的意境成了我们儿时的梦幻,当初,余先生正是因为那首脍炙人口的《渭城曲》而顶风冒雪去访阳关的。我到了滁州,便不能不因为那篇儿时经常背诵的《醉翁亭记》而去访琅琊山,看看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亭了。一座山、一个亭、一个人的名字就这样地融为一体,世代相传,我怎能不实地体味一下呢?  相似文献   

17.
《绿叶》2016,(8)
正出身于河南省鲁山县山沟农村的周耀伟,怀着对森防事业的热爱,以"啄木鸟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中,近20年来走过了一条奋力拼搏的艰辛之路,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全国网络森林医院上,解答林农疑难问题1600多条,名列全国2000多名专家第一,去年11月份被国家森防总站聘为"国家级专家",这在县级森防站中是凤毛麟角,成为河南省森防的一面旗帜。近期,周耀伟又被国家森防总站授予"全国最美森防医生"称号。  相似文献   

18.
正天安门下红旗挥舞飘扬,人民大会堂前国徽熠熠闪光,北京,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希望的城市。我曾两次去北京,而体验却截然不同。2012年暑假,我第一次去北京。清晨,空气中混杂着一股燃油的气味,异常刺鼻,总是给人一种闷闷的、喘不过气来的感觉。风沙会席卷而来,眼睛、鼻子略显不适。  相似文献   

19.
《绿叶》2016,(11)
正两千年那年曾来厦门,先后参会16天却没空参观鼓浪屿。错过了整整16年,终于在今年8月19日乘船登屿,一窥其名岛全貌。雨里观街,史外论景上得岛来,正遇绵雨。雨中观屿,一种湿漉漉的青郁浓翠,将我等游人浑然浸泡——岛上风光,与16年前会否一般无二?时光在鼓浪屿旖旎的风光里,如树影般一寸寸地挪移,又渐次累积,终而飞般地闪过,于我这首度的  相似文献   

20.
《绿叶》2015,(3):106-109
1999年的一天,他去参加第二次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普查,天突降大雨,山路变得光滑,返程途中连人带车滑倒,幸好摩托车被挂在路边的一棵大树蔸上,他趁机抓住了树蔸上的枝条,捡回了一条性命,但身体多处擦伤,双手鲜血淋漓……类似的情况,对他来说,早已是司空见惯。他就是被称为草根的福建省政协委员,尤溪县森防检疫站站长詹祖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