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愚蠢的进步     
正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国家首脑来北京,看到如潮水般的自行车洪流万分感慨:多么好的生活方式,多么好的环境。这些首脑告诫当时中国领导人,千万不要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可中国人认为这是别有用心,是想让我们永远落后下去。中国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大国,每年的石油消费量连西欧的一个小国都  相似文献   

2.
发达国家在环境问题上的正义要求和立场就常常通过这样的话语来表达:发展中国家要为生态危机承担主要责任,要努力地消除贫困,减少污染,降低人口出生率……当然还有让人无法启齿的意思——不要给发达国家找麻烦。  相似文献   

3.
高雨萱 《环境教育》2015,(Z1):114-115
<正>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无论过节还是办喜事都要放烟花炮竹。的确,谁都想用烟花爆竹来增添欢乐的氛围。但是大家想过没有,每年这些炮竹导致多少人受伤?产生了多少有害的气体?美丽富饶的大自然给予了我们碧水蓝天,可是我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破坏她,变本加厉,不知悔改。每逢春节,绚烂的烟花腾空而起,甚是美丽。可是这美丽的背后隐藏了许多的污染和危险。在中国的北京、上海等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方,也  相似文献   

4.
我们知道,再过二、三十年之后,中国资源和人口之间的关系肯定是最紧张的。那时候,中国的人口数量将达到一个最高值,大概是16亿(国际最极端的分析是18亿),而耕地能养活多少人?水资源能养活多少人?矿产和能源又能支撑多少人?这些资源的约束我们叫作紧约束,也就是说资源的短缺和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常紧张的关系,它的约束是不可逆转的。  相似文献   

5.
李青松 《绿叶》2022,(6):25-27
<正>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在谈论生态文学创作时,总是要涉及“地球”“人类”“使命”和“责任”等一些大的词汇,但是否忽略了一个最本质的东西呢?“对于我来说,唯一重要的东西就是情感。” 雅克贝汉说过的这句话曾深深地触动了我。面对自然时,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思考了什么?我们为之倾注了多少情感?就生态文学创作而言,也许,语言、结构、叙事方法等都是可以学来的,但是情感是学不来的。因为情感属于每个人的生命个体,它是无法替代的。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总是被灌输:要好好工作、要加倍努力、要成就更多,只有这样才能有好日子过,才能开心快乐幸福。但真的是这样吗?哈佛大学在1938年开展了一个名叫The GrantGlueck Study的研究,这个研究项目长达76年,至今仍在继续中。这个项目的目的在于,从整个人生的长度来研究到底是什么决定一个人过得幸福与否?开始之初,这佃目的研究人员跟踪记录了724位男性,从少年到老年,年复一年地询问和记载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状况等。这724位男性是从美国波士顿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的战争为石油之战——而21世纪则为水之战。”这是曾经担任世界银行副总裁一职多年的Ismael Serageldin先生的预言。 随着世界人口的大幅度增长,饮用水正在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根据世界人口德国基金会  相似文献   

8.
干旱缺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目前,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9个国家的4.5亿多人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水危机,将给21世纪全球政治、经济、和平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本报转载《中国环境报》“六·五”世界环境日特刊以表纪念。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会带来什么新展望?新世纪将会是你追我赶的大竞赛年代 ,发展中国家拼命去追赶发达国家 ,贫者渴望摆脱困苦追上富有者 ,低科技发展城市醉心在高速资讯公路上疾驶 ,企业想尽办法在高度鼓励消费的市场上争夺利润和顾客 ,更有些国家在停不下来的改革思维中战战兢兢的前进。21世纪又将是一个超标的世纪?无止境的人口增长而引发的生活需求 ,加上无法满足的贪心 ,不断膨胀的高度消费 ,后果是一幕一幕的人间悲剧 ,污染、剥削、浪费、破坏、天灾、死亡。21世纪可否催化一个从新自我发现的纪元?用什么方法才能帮助我们每一个人明白增长…  相似文献   

10.
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出自《朱子家训》名言,意思是: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里有多少人的付出,多少能源的消耗,真的是来之不易;我们生活所需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想其中包含多少物质能源和多少人的心血,应该好好珍惜。我特别喜欢这句话,因为勤俭节约是中华的传统美德。所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我从节俭做起。  相似文献   

11.
<正>如果有人跟你说,手机5年后就消失了,你是瞠目结舌,还是觉得是在意料之中?当一个时代大潮来临时,人们往往会低估科技进化背后的革命性和颠覆力。1999年我刚回国做China Ren(校友录),当时去北大、清华等高校做演讲,我问台下有多少人用过互联网,几乎没几个人举手。我当时就说,5~10年,互联网就将彻底攻陷你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你们的衣食住行玩,你们的方方面面都无法脱离互  相似文献   

12.
我昨天晚上主持了一台毛主席诞辰110周年的文艺晚会,它使我浮想联翩。此时我想到的第一句话是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第二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今天每一位专家学者的发言都观点明确,且理论化和系统化,同时还有非常好的题目,我就把我发言的题目定为环境通俗论或通俗环境论。我认为环境问题非常清楚,就是说我们想过好日子,过好日子我们就会给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现在地球上的人口已发展到六十多亿,如果人口继续增长下去,我们能否继续在地球上生活是我们将要面临的一个严峻  相似文献   

13.
哥本哈根会议落幕未久,但是带来的社会影响不容小觑。身边所有人都在说低碳,从男人开车到女人逛街,甚至猪、牛、羊们放屁所排出的甲烷,都成了环保分子们批斗的对象。哥本哈根会议的内容大致是:大家都知道要减低碳排放量,无非是这张欠地球的单怎么埋,每个国家埋多少的问题。我们做这个选题,只想告诉你:如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放量。如何埋单,是政治家的事;而从实际生活中开始默默减排,是我们每个人的事。  相似文献   

14.
正"衣食住行"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虽然看起来是有些琐碎、不大不小的事,但是也蕴含着一些我们未曾发现过的意义或道理。我们如果要走出家门去看看这纷繁多彩的世界,必须首先考虑到的应该是我们自身的安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马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交通事故越来越多。青春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生命中最宝贵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积级成事     
这个世界是由4种人所组成:第一种人让事情发生;第二种人看着事情发生;第三种人想知道发生了何事;第四种人则全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我相信上帝在每一个人身上,都种有伟大的种子,而这颗种子是否能发芽、开花、结果,则全在于我们自己。我们大多数人所拥有的才能,比我们实际用到的多得多;而我们成功与否关键不在于我们拥有多少才能,而在于我们如何运用自己的才能。成功有3个绝对必需的要素,它们是:一、积极的心理态度有一个故事,是关于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孪生小兄弟的。这对双胞胎外表看起来一模一样,个性上却是相差天南地北,一个很积极,另一个却很  相似文献   

16.
千百年来,滇池一直是昆明地区群众赖以生存的重要水源,具有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渔业、航运等多项功能,对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滇池地区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与滇池自净力减弱的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7.
雷虎 《绿色视野》2014,(12):63-66
提到我们的传统手工艺时,我们总是一边心怀敬意,一边扼腕痛惜。用来装饰的剪纸、用来娱乐的皮影、用来生活的漆器,它们在华丽千年后,最终成为一个老去的背影。我们看待传统工艺的消逝时,就如同看到物种的消亡,把矛头直指以经济为中心的现代社会。然而,有多少人从传统工艺自身找过原因?  相似文献   

18.
现在,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口号,无论在欧洲或是在中国,都面临着同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如果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希望一直居住在地球上,就需要保证地球处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里。但是现在,地球正处在危机之中。在过去200年间,我们看到它的变化比过去两千年的变化都要大,相应的,过去20年的变化比过去200 年的还要大。首先,我们的人口数目正以令人晕眩的速度快速增长。在Thomas Malthus时代,人口仅有  相似文献   

19.
初步研究了策勒县农牧区两种不同生态环境中的4个乡1985—1991年的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策勒县农牧区有2种生态环境:气候温暖、灌溉便利的平原绿洲区;热量不足、荒漠半荒漠的山前丘陵绿洲区。在人口构成相差不大的基础上,试用方差分析对两个类型的4个乡的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生态环境以及生活质量的优劣对人口出生情况影响很小,在相同社会环境下,不同生态区之间的人口出生状况无显著差异。这主要是受医疗条件、交通、文化和传  相似文献   

20.
宇宙间只有一个地球,她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人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每个人都有权利也有义务保护环境。相信您听说过或者遇见过这样的情景:一个人,为了捡起地上的一块垃极,他不惜跑很远的路。记得我曾在报纸上读到,有一个外国人,为了追赶一片飘在空中的纸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