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生态热线”刊登的《野马的故事》,讲述发生在马年的关于马的事情。人们为了挽救普氏野马——这种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进行了种种不懈的努力,人类的行为真的能使这一物种在地球上继续生存繁衍吗?这是摆在严峻的现实面前、需要用事实来回答检验的一个大大的问号。破坏、毁灭很容易,恢复、保护却很难。但愿有更多的人认识这一点,但愿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没有为时已晚。 相似文献
2.
我们村里的人,只要提起汤老太家门前那棵银杏树,没有人不知道的,但要说起这棵树的来历,人们就摇着头说不知道了。就连村里最年长的老人也这样说:“我听我祖辈的祖辈说早就有这棵树了。”看来,这棵树是太古老了。 相似文献
3.
正在一片郁郁葱葱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百灵鸟和它的伙伴们。那里绿树葱郁,鸟语花香,花草的芬香陶冶着整片森林,鸟儿的歌声回荡在森林上空。蔚蓝的天空一碧如洗,偶尔飘过如棉花似的朵朵白云,像是赶来聆听百鸟的大合唱。太阳公公暖暖地照着整片森林,温暖着树木、花草、小河还有鸟儿们。百灵鸟自由自在地在这片森林里飞翔着,时而落在 相似文献
4.
很久以前,有一棵大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来这儿玩。他爬到苹果树上吃苹果,躲在树荫里打个盹儿……时光流逝,小男孩渐渐长大。一天,男孩回到树旁,一脸忧伤。树说:“和我一起玩吧!”男孩回答:“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想要玩具,我想有钱来买玩具。”树说:“抱歉,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摘下我的苹果拿去卖。”男孩把苹果摘了个精光,开心地离去了。一天,男孩回来了,树喜出望外。树说:“和我一起玩吧!”“我没有时间玩。我要做工养家,我们要盖房子来住。你能帮我吗?”“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来盖房子。”男孩把树枝砍了个精光。 相似文献
5.
启伯,是我家乡的一个近族长辈,也是一位立过赫赫战功的退伍军人,称他启伯是因为他的乳名叫小七的缘故。启伯给我最深的印象是爱讲革命故事和他那被战火致残的双腿,因此启伯的衣食住行都是靠那副双拐支撑着的。不知何故,我从小就喜欢和村里的一些老人聊天,瞅着他们那深邃的眼睛和布满沧桑的脸庞,听他们讲述悠悠岁月里的故事。随着他们不断变化的淳朴的表情而欢愉、气愤和忧伤——这就是我最要好的“老朋友”启伯。每每到了星期天,我和我的一些小伙伴同启伯或围坐在村里那棵老槐树下或是在一处冲阳的墙根下,睁大 相似文献
6.
正提起当年故乡大自然原生态环境保护的事儿,心情就格外沉重,仿佛有满腹的心里话想说,有满脑子的疑问要问。可是,由于当时对大自然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理解得还不够全面,对大自然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认识得还不够明确,却也就不知道一时竟然从何处说起问起。然而,在大力倡导尊重自然生态、保护家园环境的今天,我好像才刚刚弄明白,原先发生在故乡的许多令人记忆深刻而且同时又令人不解但却又总是耿耿于怀的那些个事儿,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那位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这样写到: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各不同。我一眼就看见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十分喜欢。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 相似文献
8.
童年,几乎每个孩子都曾在父母的带领下参观过动物园。活泼的小猴子,高大的长颈鹿,威武的狮子……无不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记忆。但是,一般游客在动物园中停留的时间总是有限的,看到的只是动物生活的一个侧面,一个片段,还有许许多多幕后的有趣故事鲜为人知,本期的“和你有约”就带你去北京动物园的动物医院里了 相似文献
9.
<正>在古树的年轮里,历史的经验,历史的教训,历史的悲剧,历史的光荣与梦想叠加在一起。在梁衡笔下,古树年轮里的故事,是如此的生动,如此的温暖,如此令我们感动。一个人寻找古树,并不是什么新闻。然而,梁衡在中国大地上寻找古树,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若干年前,梁衡说,他要找到一百棵人文古树,写出一百篇关于人文古树的文章。他还建议,应当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我们的环境遭受了各种各样的破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却在逐渐恶化,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我们人类自身的健康遭到了严重损害,而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依赖于经济的发展来维持我们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谓的癌症村便是由环境污染造成的众多悲剧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正通过"把口香糖粘到艺术家脸上"激发人们的好奇心,让人们在体验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意识到保护环境与人类的行为密切相关,从而改正以往不良的环境行为——乱扔口香糖。最近从报上看到一则名为《把口香糖粘到艺术家脸上》的故事。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在加拿大温哥华美术馆外,竖立着一尊七英尺高的男人头像玻璃雕塑,光头、大胡子、鼻尖高挺,充满了艺术家的气质。然而,这尊雕塑不是供人欣 相似文献
12.
行走在徽州的乡野和村落,只要您稍加留意,便可随处寻见那一株株高大挺拔、枝干遒劲的古树,虽然历经千百年的岁月沧桑,依然英姿勃发、葱茏吐翠、浓荫匝地。每每经过这些古树,不由得让人脚步放缓,抬头仰望,心生暖意。历史上,在黄山市与绩溪县、婺源县共同构成的古徽州地区,山林经济一直是支柱性产业。徽州人在长期培育和利用森林资源的过程中,自觉养成了爱护树木、注重生态的意识和观念。根据2014年黄山市开展的古树名木普查数据显示,全市现有登记 相似文献
14.
提起三门峡,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近代中国著名政治家黄炎培之子--黄万里。黄万里生前是我国著名水利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他自1937年留学归国起,就致力于国内大江大河治理。1957年,他因反对建三门峡水库而获罪,成为中国现代水利史上的焦点人物。可以说,黄万里的一生与三门峡"难解难分"。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建立之初。中国请"苏联老大哥" 帮助拟定一个在黄河下游兴修水利工程的计划,以解决黄河水患。1955年,前苏联专家拿出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这已成为共识。金钱豹是国家一类珍稀、濒危的动物,野生金钱豹命丧黄泉,实为遗憾。且看历史是怎样无情地将山里人由昔日的英雄席推向被告席。 相似文献
16.
<正>2021年5月21日,《新京报》发表题为《为了喂鸟,他们在北京种了300亩地》的文章:“农民回到土地,给鸟种下口粮;上千只灰鹤飞来,希望它们比往年吃得饱一点。”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 相似文献
17.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现代造纸术的原料经过演化已经由原来的树皮、麻布、敝布、渔网等变成了木材。 相似文献
18.
梁从诫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的研究生,其祖父是“变法”的重要人物梁启超,父亲是中国建筑史学的奠基人梁思成,母亲林微因是品貌超群的一代才女。然而梁从诫对自己的出身很淡漠,他说:“如果说我从祖父和父母身上继承了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一个人要有社会责任感”。正是出于责任感,他投身环保。 相似文献
19.
正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辛庄村,在净塑环保、垃圾分类推进中走在了前列,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酸甜苦辣呢?辛庄村是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京密引水渠旁的一个小村庄,因为在2016年开展了垃圾分类而声名鹊起。辛庄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同时,背后又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出门带"五宝"如果去辛庄参观,或者参加辛庄环保小组组织的各种分享会,那么总少不了一点,就是鼓励大家出门带"五宝"。"五宝"可是环保达人的标配:饭盒、水杯、 相似文献
20.
很久没有听到有关白鳍豚的消息了,自从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物研究所那头世界上唯一人工饲养的白鳍豚“淇淇”去世后,人们似乎把这可爱的水府珍兽遗忘了,然而,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我却不能将它遗忘……万里长江像一位流淌着乳汁的母亲河,世世代代哺育着两岸的人民,也哺育着大自然众多的生灵,其中不乏奇禽异兽、稀世珍宝,举世瞩目被称为“长江女神”的国宝白鳍豚就生活在这里。白鳍豚体态优美,活泼可爱,极富灵性,但由于其稀少珍贵和特殊的生存环境,很少有人能亲眼见到它,而我由于工作的原因,曾在不同的地方三睹其风采,可谓幸运之极。那是1984年…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