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李康 《四川环境》1989,8(4):1-5
现代条件下的人口爆炸和人类社会的急剧发展,加快了对大自然在亿万年间形成的原生态地域的突变过程。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形态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到无休止的蚕食和破坏;繁育着各种宝贵自然物种和具有生态、地质、医学、景观美学及其他实用价值的多种珍稀资源,已经或正在变成一去而不复返的牺牲品。大自然向人类再次发出呼吁:“请停止对我的不断侵犯,切勿毁灭你自身生存所绝对必需的生态平衡!”为了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不妨让我们纵观一下美国在这个方面走过的历程和保护原生态地的有关法律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绿叶》2016,(5)
正莫言警告:人类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这并非危言耸听。在诸多因素中,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最严重一环。假如有一天,我们人类,完全失去了青山绿水,禾草田园,所谓生存,就成为空谈,那将是人类真正的末日。相对而言,农业文明时代,对青山绿水,是维护性的。因为,那时的人,敬畏山水,依赖山水,靠山吃水,才得以生存。而进入工业科技文明时代之后,对于大自然而言,是灾难性的。地球资源,开始被掠夺性地开发,而后  相似文献   

3.
范领 《环境教育》2011,(2):39-4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我们的环境遭受了各种各样的破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却在逐渐恶化,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我们人类自身的健康遭到了严重损害,而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依赖于经济的发展来维持我们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谓的"癌症村"便是由环境污染造成的众多悲剧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4.
野马的故事     
本期“生态热线”刊登的《野马的故事》,讲述发生在马年的关于马的事情。人们为了挽救普氏野马——这种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进行了种种不懈的努力,人类的行为真的能使这一物种在地球上继续生存繁衍吗?这是摆在严峻的现实面前、需要用事实来回答检验的一个大大的问号。破坏、毁灭很容易,恢复、保护却很难。但愿有更多的人认识这一点,但愿当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没有为时已晚。  相似文献   

5.
6月3日至14日,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举行了一次环境问题国际首脑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不言而喻,保护环境是一个关于全人类生存的问题,是与人的生命同时俱在的责任。地球,人类生存的摇篮,曾经是那么的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在几百万年里源源再生。可人类的活动却在不断加速毁灭它。臭氧层的破坏将使地球表面受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多;二氧化碳等气体引起的全球变暖将使海平面升高;酸雨导致了陆地生态和水生生态的严重破  相似文献   

6.
论生态消费观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人类通过消费而得以生存、延续和发展。一定的消费方式体现了一定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因为消费的过程是人们使用和消耗一定劳动产品并丢弃一定的废弃物的过程,而这直接影响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人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与...  相似文献   

7.
《绿叶》2018,(9)
正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的关注点总是在其自身,而对于大自然却不那么重视,更别说是为其著书立说了。我们熟知历史上丰功伟绩的人物和他们扣人心弦的事迹,但对于大自然的历史却知之甚少。那么,大自然的历史究竟是什么样的?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大自然视角下的人类又是什么样的呢?英国学者克莱夫·庞廷的《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则为我们解开了这些谜团。作者以"绿色"的视角审视这个世界,试图撰写一本"绿  相似文献   

8.
绿色书架     
《绿叶》2005,(3)
《神圣的平衡:重寻人类的自然定位》(加拿大)大卫·铃木、阿曼达·麦康纳著,何颖怡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25.00元"人类面对的真正挑战并非负债、赤字或全球竞争力,而是如何生活得富足、有意义,却不破坏滋养万物的生物圈。"本书提醒人们,人类的生存和福祉不仅需要依赖空气、水、土壤、火(能源)的支撑,还需要其他物种的陪伴,更需要对爱与性灵的体悟和追求。然而,现代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已经危及到这一切。我们把自己的头脑托付于科学,然而却被科学限定了  相似文献   

9.
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资源,具有使用价值。而现代工业的发展,正破坏着环境资源的使用价值。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就不得不采取措施以恢复其使用价值,但是在环境资源使用价值的恢复过程中,同样凝结着人类的一般劳动,从而使恢复后的环境资源成为一种特殊商品,由于环境价值的存在,国家就可通过经济的手段以征收排污费的方式,来提高资源的再生和恢复能力,防止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以保证社会发展与经济目标的实现。因此,排污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类和它的生存环境形成了一种较为和谐而又相对稳定的关系。但是,到了今天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破坏力如同它的创造力一样,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由于人类活动“过分”干预环境的综合效应,以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构成对自身生存和继续发展的威胁。本世纪中期先后发生的震惊世  相似文献   

11.
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从1972年联合国定名以来,至今已整整20年了。这是为呼吁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地球是人类生存的摇篮,地球的兴衰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近年来,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如臭氧层耗损,气候变暖、酸雨、森林破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加剧、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淡水不足和污染等全球性生态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使人类的持续发展受到日益严重的挑战,已成为困扰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事实告诉我们,在今天,保护好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迫切性已经超过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各国政府和全球公民对此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12.
陈毅老师辞世于癌症的余悲未消,敬爱的周总理被癌症夺走了生命。地球上每年有3—4百万人被癌症所吞噬,我国每年约有80万同胞因癌症而惨死九泉。癌症如此猖厥必有内外原因,今天我们先谈谈外因——环境与癌症的关系。自然环境中阳光、雨露、空气、食物,给人类以生存发展与兴旺的条件。现代工业给人们提供日趋优裕的享受,但也给人类带来烦恼和灾难。工业废气使大气质量急剧恶化,汽车业  相似文献   

13.
《环境教育》2012,(9):84-84
上期我们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五大破坏因素之一的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且强度增加,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冰川面积大幅减少以及植物、昆虫、鸟类和鱼类的分布向高纬度转移等问题,都给人类的生活和发展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而本期我们将介绍生物多样性的又一主要破坏因素——生境丧失和破坏化,这个破坏因素主要是由人类长期的生存、发展活动所导致,因此,我们更应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生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海南省建设生态省的社会意义海南建设生态省的核心是指海南省如何发展经济,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人类居住水平、食物水平、工作条件、业余活动场所等)和精神生活条件等及其与保护恢复环境资源协调起来,人类得以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既不为一时的或局部的发展而牺牲我们未来生存和发展,或牺牲全局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资源,也不为单纯保护生态环境而放弃发展。而是要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遵循生态学规律和经济学规律,以保持和利用海南环境资源优势,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为前提,把环境保护、资源合…  相似文献   

15.
《环境教育》2012,(8):80-80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的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中的每一个物种都有着它存在的价值,一个物种的消失,我们可能注意不到,但是自然系统却已经发生了变化。爱因斯坦就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最多能活4年。而如今,随着人口的膨胀、环境的污染和人为破坏,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小时一种的速度消失。太多物种消失了,我们人类将面临着什么?  相似文献   

16.
拯救地球120     
马添 《环境教育》2012,(8):81-81
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然而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46亿的年前。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诞生在浩瀚的宇宙中,她是那样美丽。那就是我们的母亲——地球。46亿年后的今天,她虽风华正茂,但不再意气风发,因为他最小的孩子——人类,令她很伤心。人类在破坏地球的同时,也在毁灭自己。因为森林被破坏,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地球上将会有100万种生物逐年消失。这是多么可怕的啊!到那时,亚洲象和东北  相似文献   

17.
《环境教育》2008,(4):15-16
全球气候异常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已到了非常危机的时刻!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让我们行动起来,抛掉自私自利的陋习,用环保的生活方式,挽救地球家园的命运,维护人类得以继续生存的未来,留给子孙后代一个美丽的地球。  相似文献   

18.
正不加节制的物质消费,势必拉动现阶段以粗放模式为主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产加工,在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也造成自然生态的破坏和巨量排放以及各种环境污染物。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而且在可以预见的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根据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人类还不能够向地球以外的任何其他星球实现规模化安全移居;环境是我们生产生活、生存发展无可替代的资源渠道和载体平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界定: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正>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成为20世纪70年代后被生态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美国生态文明领军人物小约翰柯布将"生态文明"归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正是出于对西方现代社会"工业革命"的反思。众所周知,工业文明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推入了灾难性阶段,现代工业革命正在把人类带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不归路。"超越现代工业文明,  相似文献   

20.
工业兴市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建设一个绿色生态化工城又是葫芦岛市发展的必由之路.以人为本、科技领先、加强环境保护、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以提高城市品位,力争全面达到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标准,营造一个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绿色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