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公害病、公害事件也不断发生,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日本曾被称作“公害列岛”。于是日本政府采取了有力的控制公害对策,关于公害犯罪的立法也应运而生。一、什么是公害犯罪根据《日本公害对策基本法》第二条的规定,公害是指由于工业或人类其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猛膨胀,噪声也越来越强,越来越高。有趋势表明,噪声将成为公害之首。噪声是什么?一般认为凡是不需要的,使人厌烦并对人类生活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都是噪声。  相似文献   

3.
噪声与大气、水质污染一样,是危害人类环境的公害之一。噪声对环境的污染影响点多、面广,在城市中几乎到处都有噪声,在小城镇、在乡村也不见得十分安静。我省同全国一样,噪声污染也十分严重,在对环境提出意见的信件中,有一半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态文明的提出,关注生态的人越来越多,那么,到底什么是生态呢?一、“生态”是如何热起来的?当今中国“生态”热是不争的事实,林业搞生态林业,农业搞生态农业,这里“生态城市”那里有“生态县”。就在某月中旬一天,我在北京前门楼见到一幢厕所大牌子上写着:“生态卫生间”。这使我很受感动,心想:呀,生态都宣传到厕所里来了,北京的前门楼周边可是中国乃至世界最繁华,流动人口最多的地方,北京的厕所都生态化了,全国、全世界都有人知道了……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又将来临。每到此时,中国很多从事和关心环保的人们自然会想到“地球奖”。那么“地球奖”的主要创办者——香港地球之友,今年会有什么新举措呢?你了解它的历史和业绩吗?你知道香港地球之友是如何在香港本地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的吗?带着同样的心情,近日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香港地球之友总干事吴方笑薇女士。  相似文献   

6.
日本国的道路行政政策正在受到批判。去年8月受理的“川崎公害案”判决,对日本政府提出了要求:“要尽快改变以往的道路建设公共性优先的方针,改变以往的环保措施不足的错误”。神奈川县,川崎市川崎区的池上町,位于日本首屈一指的产业路线———一号国道和首都高速公路横羽线的交叉点上。整个街区,每天都处在汽车的污染中,黑烟和噪声24小时不断。所谓“川崎公害案”,就是由住在这里的居民中被诊断患有公害病的人,向法院控告政府修这段路线对他们造成危害的案件。受害人要求,政府应立即下令在此路段停止排放废气及各种有害物质,并赔偿损失。判…  相似文献   

7.
隔声屏障作为噪声控制工程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在降低交通干线噪声、工业生产噪声和社会环境噪声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和高等级公路的加速建设,各类道路声屏障也得到日益广泛的普及,逐渐成为环保行业的工程热点之一。目前北京“城市铁路”和“八通线”、“五号线”工程已全面展开,北京公路一环(五环路)和京承高速路也在加快建设;到2008年举办奥运会前,北京市的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将增加到5条,将形成地下线路、地面线路及高架线路相结合并与地面交通干线相协调的立体交通网络。武汉、大连、天津、重庆…  相似文献   

8.
环境工作的改进、提高与两个文明的建设有直接的密切关系:物质文明的建设为环保工作提供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建设为环保工作提供保障条件。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公民的权利、公民的义务、公民道德的教育。在各行各业中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环境道德教育是全民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工业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除工业型公害外,城市、生活型公害日益加重,环保工作的面更加广而杂。城市、生活型公害与工业型公害不同:加害者与被害者常是互换的,也可能是互相影响的,有人称此类公害中的一部分为“近邻公害”或“道  相似文献   

9.
废气、废水、废渣、噪声、震动、粉尘、恶臭等公害所引起的工矿企业与居民之间的矛盾,其主导方面在于工矿企业。工矿企业的领导应当根据环保法第十六条:“积极防治工矿企业的和城市生活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垃圾、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和噪声、震动、恶臭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处理厂群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其它公害的单位,应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制定规划,积极治理”。那么,企业治理污染的资金从何而来呢?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环境保护的实践表明:对环境保护的某些错误的观念会影响我们制定正确的环境政策,即使有了正确的环境政策也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防治公害投资提高产品成本,影响经济发展”,就是一个严重阻碍环境保护事业与整个经济协调  相似文献   

12.
噪声是造成城市环境污染损害人人体健康的公害之一。根据1989至1994年乌鲁木齐市交通噪声监测结果及有关调查资料,对交通噪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控制与削弱噪声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升温,现代家用电器,高级音响设备涌入千家万户,但随之带来的环境噪声污染也日趋严重,若不加强监督管理,必将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一大公害。社会生活噪声是一感觉公害,且噪声源存在于城市居民的千家万户,存在于文化娱乐等公共场所。它们具有分散性、流动性和范围广等特点,笔者现就马鞍山市花山区开展社会环境噪声污染治理工作的实践谈点粗浅看法,以便今后将开展控制社会生活噪声源的工作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绿叶》2007,(5)
水污染对北京的生态伤害很严重。但是,假如城市的水“清”了,城市居民的“亲水”本能就会释放,河流可能遭到的“迫害”不一定少于水污染。因此,作为城市居民,可能要压抑与生俱来的“亲水”本能,或者改变“亲水”方式。  相似文献   

15.
噪声污染与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噪声污染已成为一种公害。目前,国际居室噪声标准为42分贝,而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存在着许多超标声源。如:汽车喇叭声为105—120分贝,卡拉OK歌舞厅的噪声为100-120分贝,机场噪声为110-130分贝,洗衣机的噪声为50-80分贝,电冰箱的噪声为50—90分贝、吸尘器的噪声为63—85分贝,抽油烟机的噪声为65—78分贝,电话铃声为65-75分贝……长期在这些环境中生活,会不同程度地损害人们的听力.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儿童的生长发育。倘若将上述几种噪声汇集起来.不亚于商业繁华区噪声污染的程度。据科学研究表明.高…  相似文献   

16.
5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陆续制订颁布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环境噪声法。这些法律大体有以下一些特点一、只适用于生活环境区域。噪声是感觉公害,是能量污染,这就决定了环境噪  相似文献   

17.
西淀川公害诉讼案是日本环境公害审判史上首次提出追究工厂和道路污染造成的城市复合性大气污染法律责任的诉讼案。大阪地方法庭在1991年3月29日确认了被告的十家企业排放的烟尘与疾病的因果关系,并命其作出损害赔偿。自从修改“公害健康赔偿法”后,被喻为“被害者的冬季”的状况有所改善,可是汽车尾气与大气污染的因果关系还未被确认,从而使限制道路使用的请求也被搁置一旁。这次判决,也清楚地表明,在复合性污染问题上,被害取证的困难,同时也似乎暗示通往被害者救济的道路是险峻而漫长的。此次上诉的被告中,除阪神工业地带之外,还加上了许多被认为是污染源的地区。这些地区的企业由于没有形成联合故多分散在跨越行政区域南北  相似文献   

18.
王晶 《环境教育》2005,(6):58-59
今年1月20日下午,香港明星莫蔚来到成都龙桥镇的黑熊救助中心.认养了一头刚刚被四川省林业厅解救的黑熊.并给它起名为“宝贝”。作为亚洲动物基金的“拯救黑熊”爱心大使.莫蔚已经是第三次看望黑熊朋友,她很激动地说“听说四川刚刚解救了一批黑熊,我马上从香港赶到了救助中心,终于有机会认养‘宝贝’了!”据介绍.“宝贝”是第一头由中国人认养的黑熊。  相似文献   

19.
一、公害限制为了保护国民健康、保护生活环境,日本正依据公害对策基本法积极推进各项防治措施。成为其巨大支柱的便是通过贯彻大气污染防治法及水质污染防治法等许多法规来推行的一些严格的、直接的限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噪声是一种不可见的物理污染,与废水、废气、固废并称为四大环境公害。分析了我国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噪声污染治理典型案例,为营造宁静和谐的人居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