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丁辉 《安全》2005,26(1):12-14
1 安全能力建设 一个社区就是一个具体的小社会,是大社会的缩影,是城市的基础构成.城市化、工业化、产业化本身都与社区紧密相连.社区问题不解决,城市化是一句空话.社区建设的兴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人类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因而人类安全能力建设离不开社区安全建设的发展,社区安全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区是社会组织的细胞,是安全生产工作来自最基层的力量。安全社区建设采取“政府负责,安监部门牵头、多元参与、联合共建”的模式,强调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地提高社区安全水平,通过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作用,实现社区安全与健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赵阳 《现代职业安全》2011,(12):100-101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础和缩影,被形象地比喻为城市的"细胞"。社区的安全稳定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前提条件。近年来,沈阳市沈河区始终把城市社区安全纳入平安建设的总体部署之中,坚持从健全机构、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入手,从民心民生  相似文献   

4.
陈欣 《安全》2010,31(5):44-45
安全是和谐的基础,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在安全社区建设中,北京市西城区卫生局注重以服务求发展,坚持以"安全、健康、和谐"的理念为指导,着重强化理念、以点带面、项目引领、持续改进,以社区居民伤害监测工作为切入点,逐步提高安全社区内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微观个人层面、中观组织层面和宏观社会层面探讨了社会组织自主性在防灾社区中的应用可能性,并对社会组织自主性在防灾社区中的构建提出优化策略。城市灾害频发,城市社区作为应对灾害风险的最基本防御单位,其应对火灾的能力是城市防灾减灾的关键点之一。本文以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自主性在防灾社区中的应用。从微观-个人层面、中观-组织层面和宏观-社会层面三个层面探讨了社会组织自主性在防灾社区中的应用过程,并从强调社区居民的参与和自治、加强社区防灾意识教育、建立多层次的合作机制、建设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以及推动灾后恢复和重建五个方面对社会组织自主性在防灾社区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社区安全越来越被各级政府所关注,各级安监部门的工作触角已开始向人们息息相关的日常安全防范延伸。此项工作的开展将很好地树立安监部门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安监部门的贡献。笔者认为创建安全社区应以保障社区内人、财、物的安全为出发点,以群防、技防为立足点,创建工作中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7.
社区是一个包括人口、地域及各种社会关系的具体的社会共同体.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区域。社区需要安全,社区只有安全.才能够安定;社区也只有安全,才能够和谐。建设社区安全文化,就是要在社区居民中树立以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为核心的价值观.让居民不论是在工作场所、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娱乐、运动场所。都能保证安全和健康。  相似文献   

8.
郑毛景  刘欣  佟瑞鹏 《安全》2014,35(9):58-59
《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规定:“社区应建立事故和伤害预防的全员参与机制,建立社区内各职能部门、各单位和组织间的有效协商机制和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群众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全员参与率。全员参与机制强调人的力量,侧重于动态的共建过程”。因此,  相似文献   

9.
“政府主导型安全社区”是沈阳市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最大特色.“十一五”期间,沈阳市创建了19个全国安全社区,超额完成省会城市规定的安全社区创建任务90%.此外,沈阳还取得了2个单位被评为国际安全社区、23个单位被评为全国安全社区、市级安全社区总数达到93个的好成绩.“十二五”期间,沈阳市的目标是“创建安全城区”,即:将沈阳市5个城区70个街道,按80%的创建目标,完成56个街道的创建任务,将沈阳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全城区”.为了解沈阳市安全社区创建的工作特色和主要措施,本刊记者采访了沈阳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局长陈建智和和平区、铁西区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深入和平区新华街道和铁西区工人村街道了解创建项目完成情况.  相似文献   

10.
《江苏劳动保护》2013,(10):36-37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安全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安全社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平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