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了在模似池塘小生境中,147Pm在水体、土壤及水生生物之间的转移和积累情况,建立了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其行为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水生植物对147Pm的浓缩能力最强;鱼对147Pm的吸收极少;147Pm在土壤中的渗透力较弱,80%浓缩于泥土表层1cm内。因此,水生植物可作为147Pm污染水体的环境监测指示生物,并可用于净化被147Pm污染的水体;土壤可以沉淀水体中的147Pm,对去污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X522加302042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研究(11)一种苗过滤去除水中重金属铅/渠荣遴(天津大学分析中心)…//农业环境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保协会一么刃2,21(6)一499一501环图X一15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6种作物种苗对水体中铅的去除作用。分析表明,在所选择的实验条件下,采用种苗过滤可以在72h内使水体中铅由loomg·L一’迅速减少至smg·L一‘以下。在向日葵、豌豆、蓖麻等植物幼苗的根中分别积累了高达91‘6mg·g一’、40.7mg·g一‘和52.8mg·g一‘的铅,玉米、高梁也表现出一定的根铅积累与降低水体中铅浓度的作用。基于对实验结果进…  相似文献   

3.
水体中141Ce的行为和水生植物对其的富集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模拟污染物的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141Ce在水体中的行为和3种水生植物对它的富集效应.结果表明,水体中141Ce的比活度随时间延长而减少,消失动态服从二项指数衰减规律CW =334.35e-1.1835t+23.75e-0.0961t, r2=0.99988;水生植物对水体中的141Ce均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其中金鱼藻的浓集系数最高(最大值为3473.7),水葫芦和卡州萍的最大值分别为1426.0和380.6;因此金鱼藻可作为净化水体中放射性铈的首选植物.此外,底泥对水体中的141Ce也具有较强的吸附和固着能力.  相似文献   

4.
应用平衡法研究了除草剂节嗜磺隆在8种土壤中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土壤对节嗜磺隆有很强的吸附性,且随供试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其吸附性明显变化。节嗜磺隆在土壤中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其在土壤中的吸附常数珍与土壤有机质、粘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二0.7393’和0.7751‘中<0·05),与土壤声显著负相关(r二0.7肠8’,P<0.05)。节啥磺隆在土壤上的吸附自由能为11.45一13.38目/mol,表明节嗜磺隆在土壤中的吸附以物理作用为主。图3表3参巧x5922(X) 303291三种丙烯菊醋系列产品的光解和水解稳定性/何华(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  相似文献   

5.
X5912(X犯(X为47台湾桃园县沿Ta一han河谷土壤中的137Cs分布二环s苗butionof’37 cs in 5011 alo嗯Ta一han river valleyi。Tau一Yuanc。朋妙inTai~[刊,英〕/Y.B.Naby-vanets…// J.E~n.几山oactivity一2(X刀,54(3)一391一喇刀国图 环境中的’,Cs污染物被怀疑来自已用完燃料的储油坑,对台湾Ta一han河的一个反应罐地点进行了研究。为更进一步了解污染物特性,在19卯年采集了土壤样品并用丫质子仪进行测定。发现1盯Cs污染物沿反应罐4km均有分布,该地区大部分为稻田和植物覆盖。‘灯Cs浓度在顶层土范围约为1姗致少g一’,而污染区以外土…  相似文献   

6.
涕灭威在土壤中残留与移动行为的动态模拟/朱忠林…(国家环保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污染与防治/本刊编辑部(杭州)一1994,16(6)一l一5环信X一3 详细描述了模拟涕灭威在土壤中残留与移动的计算机模型,并应用试验地区的土壤资料、气象资料、作物耕作资料以及涕灭威农药的理化性质与使用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与试验地区的实测结果相吻合,即在试验区的环境条件下,涕灭威在土层中的最大淋溶深度不超过60cm棉田施用涕灭威不会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因此可以用该模型来模拟涕灭威在其他地区上壤中的行为和对地下水的影响。图3表4参15X5…  相似文献   

7.
X592 X53 20()l0l5l6除草剂苯唾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卢颖…(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000,19(6)一513一517环图X一87 对除草剂苯唾草胺在6种不同土壤中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对苯唾草胺有较强的吸附性。在试验浓度范围内,苯唾草胺的土壤吸附行为可用线性吸附模型表征。土壤有机质是影响苯噬草胺吸附行为的重要因素,其吸附系数有随土壤有机质含量增高而增大的趋势。通过在线性吸附系数(长)和土壤有机质含量(OM%)之间构建的回归方程:凡二2.612 0 OM%+1.0746,可…  相似文献   

8.
X192 9800117地下水与土壤盐演化关系的动态模拟/陈亚新一‘内蒙古农牧学院水利工程系)//水利学报/中国水利学会,一1997,(5)一77~83,35 环信TV一3 在大气一土壤一地下水连续系统(ASGC)中,本文将土壤水一地下水部分用动力学理论和数值模拟技术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地下水与土壤盐演  相似文献   

9.
大型水生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重金属污染水体的修复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以往的物理及化学修复不仅投资巨大而且效果不甚理想,而利用水生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是一种低廉有效的处理方法。文章综述了利用大型水生植物植物修复重金属水体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4种生活型水生植物(挺水、漂浮、浮叶和沉水)对重金属的蓄积效果;并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的影响因素如植物生活型、生物量、株龄以及重金属的类型、初始浓度和水体的理化性质等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植物筛选、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水生植物对重金属具有超蓄积能力、水生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机理机制研究以及应用多种类型植物的组合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展望,并且提出了水生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的实际工程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农药毗虫琳及其代谢产物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刘惠君…(浙江大学环科所)//环境科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加l,22(4)一73一76 环图X一5x592‘双刃以刃258多氯联苯在水稻田中的迁移行为/毕新慧…(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学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2(X)1,21(4)一454一458 环图X一9x5蛇2(X犯(X犯59氟氯菊醋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郭明(塔里木农垦大学基础部)…//农业环境保护/中国农业生态环保协会一2田l,20(3)一155一157 环图X一巧X592 X839 .22(X犯众刀55黄河水体沉积物对敌百虫和甲拌磷的吸附/李桂芝…(烟台大…  相似文献   

11.
X52 9601578模糊综合指数在判断水质变化趋势和水体管理中的应用/翟由涛…(徐州市环保所)//环境工程/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一1995,13(6)一44~50 环信X一26 应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确立水质的模糊综合指数,对徐州市地面水体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发现模糊综合指数对水体的管理具有指导作用。表5X52 9601575底质耗氧行为探讨/庄源益…(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5,14(6)一537~540环信X一87 介绍了底质耗氧速率方程,速率常数k值比较及温度对k值的影响等。对南排污河底质的研究表明,k值大,污染严…  相似文献   

12.
X53 9803247我国南方主要酸沉降区土壤中铝的释放与缓冲作用/仇荣亮…(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系)//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8,17(2)一143一147环信X一87 研究了我国南方酸沉降区主要土壤类型在模拟酸雨影响下淋溶液pH值及Al离子释放特点结果表明,石灰土和滨海盐土的阳离子淋溶量低于阳离子交换量,土壤主要处于阳离子交换缓冲范围和碳酸盐一硅酸盐缓冲范围,Al释放量一般低于。.40mmol·kg一’。铁铝土纲系列土壤在阳离一23一子释放总量超过阳离予交换量后,淋溶液pH值急剧下降,此时Al淋溶量明显增加,质子缓冲转向Al缓冲范围。其释…  相似文献   

13.
基于稳定同位素示踪的流域颗粒有机物质来源辨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控制流域水质污染,保证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安全,通过采集和测定流域内土壤、植物以及河流断面水体悬浮颗粒有机质(POM)在枯水期和丰水期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和C/N比值,对石头口门水库汇水流域水体POM的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体中POM主要来源于土壤有机质,其贡献为69.2%,藻类等大型水生生物和浮游植物的贡献分别为23.1%和7.7%.流域水体中POM的来源存在时空差异.丰水期,浮游植物和藻类等大型水生植物的贡献均为15.4%,而枯水期后者的贡献提高到了30.8%.水体POM主要来源于双阳河和饮马河下游的土壤有机质,说明该区域土壤侵蚀较重,易发生非点源污染;岔路河和饮马河上游支流小黄河,水体POM以浮游植物的贡献占主导,其贡献分别为86.3%和94.8%,这些区域侵蚀较弱,非点源污染发生的风险小;大中型水库区域的POM主要由藻类等大型水生植物贡献,表明悬浮颗粒物在进入水库后可能发生了明显沉积.  相似文献   

14.
淡水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_2、CH_4、N_2O)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研究热点。水生植物作为淡水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水体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影响水体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本研究基于目前水生植物与水体温室气体排放关系的研究,探讨了水生植物对淡水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动力学过程的影响,提出水生植物分布区可能是温室气体排放热点;水生植物种类、生活型的多样性增加了水体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异性和不确定性,对监测和估算方法的准确性产生一定影响;进一步总结了水生植物对淡水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机制:1)机械作用,包括气体传输通道作用和浮叶植物的滞留作用; 2)水生植物光合/呼吸作用参与水体碳循环,同时水生植物凋落物分解为水体代谢提供新鲜碳、氮源,提高温室气体产生速率; 3)改变根际厌氧环境,影响根际CH_4和N_2O产生与排放; 4)水生植物群落改变水体生态因子分配格局,影响水体异养代谢等。基于当前研究现状,本文提出要进一步开展不同尺度或不同生境条件下水生植物种类、生活型和生长代谢等对水体温室气体排放动力学的影响研究,并从水生植物群落尺度构建温室气体排放动力学模型,优化监测方法与估算模型,为推进我国淡水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环境化学     
X13 9701299苯磺酞基环烷烃甲酸酷水解动力学研究/韩朔睽(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卜·//环境科学进展/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6,4(5)一68~73环信X一4 测定了一批苯磺酞基环烷烃甲酸醋化合物的水解动力学数据。建立了一组描述这些化合物水解速率常数与温度关系的回归方程。研究了存在于化合物中的各种化学基团对水解反应的影响。表5二参3重复污染下铬在淤泥中的行为表征/王校常(浙江农业大学核农所卜·//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一1996,15(5)一410~414 环信X一87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铬在重复污染时的吸附解吸特征作了初步研…  相似文献   

16.
环境生物学     
X171 2(X)301915扰动对外源性磷在模拟水生态系统中迁移的影响/史小丽(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一2(X)2,22(6)一537一541 环图X一58 采用同位素示踪法,模拟研究不同扰动强度对外源性磷在水体、铜绿微囊藻和底泥中迁移的影响,水体中外源性磷首先由快速的物理化学分配进人铜绿微囊藻和底泥中,然后其在水体中的迁移主要受铜绿微囊藻生长状况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扰动强度为30r/而n时,铜绿微囊藻生长得最好,单位质量铜绿微囊藻中最大外源性磷含量与扰动强度无关,但扰动能加快铜…  相似文献   

17.
X53通气对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影响/丁克强(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一2(X)l,33(4)一1 85一188环图S一38 为了探讨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就通气对石油污染土壤生物降解的影响,在自制反应器中进行了为期50天的堆腐试验。结果表明,通气可为石油烃污染土壤中的微生物提供充足的电子受体,可保持土壤声稳定,从而促进了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强化了它们对石油污染物的氧化降解作用。通过在反应器中,调控通气量使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率进一步提高,为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奠定了科学基…  相似文献   

18.
其他     
X799 .3032(X) 101149优势复合菌群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净化新技术的研究/李捍东(中国环科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冈环科院一2(X)0,23(5)一14一16环图X一6 利用有效微生物(EM)对广西南宁某污水塘进行了水体净化试验,在考察污染水体pH、水溢等环境因素对EM影响的撰础上,较系统地研究了EM技术对池塘水体各项主要污染指标的去除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污染指标已达到GB12941一91景观娱乐用于C类水质标准。EM技术容易操作,处理费用低廉,是废水稳定塘治理的一种新方法、新技术。图6表1参4X799 .303 200101 147分丑式膜一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  相似文献   

19.
北京清河水体及水生生物体内抗生素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串联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了北京市清河水体和水生生物体内4类抗生素含量水平及污染特征. 结果表明:清河水体中QNs(喹诺酮类)和MCs(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主要污染物质,ρ(∑QNs)和ρ(∑MCs)的平均值分别为2238.9和814.9ng/L;在检测的5种大型水生植物体内,QNs和TCs(四环素类)抗生素是主要污染物质,w(∑QNs)和w(∑TCs)的平均值分别为945.3和389.2μg/kg;在鱼类和软体动物体内,QNs和SAs(磺胺类)抗生素是主要污染物质,w(∑QNs)和w(∑SAs)的平均值分别为3213.9和653.5μg/kg. 抗生素对清河水生态系统的环境风险评价结果表明,OFL(氧氟沙星)、CIP(环丙沙星)和NOR(诺氟沙星)对藻类和水生植物的HQs(危害系数)均大于1,说明在清河水体中这3种抗生素对藻类和水生植物存在环境风险. 研究表明,清河水环境存在一定程度的抗生素污染,其中QNs抗生素的HQs较高,其环境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根际微生物在污染水体植物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水生植物根际微生物在污染水体和湿地修复中的作用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植物修复的机理。指出水生植物对污染环境的修复主要依赖环境、水生植物和微生物以及三者之间的联合作用,植物和微生物的耦合作用是水生植物应用于水体修复的重要机制。人工湿地对氮的去除主要通过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途径;根际微生物和植物的联合作用可以改变磷的存在形态,从而加速磷的去除;在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环境中,根际微生物通过增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促进污染物的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