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安徽是农业大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每年秸秆可收集利用量达4800万吨。为破解秸秆综合利用难题,日前,该省出台《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以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现代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秸秆还田利用、收储运销、产业增值、政策扶持四大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张国庆说:"海安每年产生秸秆约60万吨,除机械还田外,还剩余约30万吨,如果能把这部分秸秆有效利用,可以取得很大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秋收开镰收割,江苏省南通绿源公司董事长张国庆特别忙碌,在开发区征地20亩,新扩建8000平方米秸秆贮藏厂房;建好大公北凌50吨秸秆蒸气供应站;还要筹集600万元现金上门收购农民的稻草。2002年,张国庆承包了几家公司的锅炉,从事秸秆能源化利用。煤炭涨价供不应求,而农村中,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挣钱,农忙季节许多在家务农人将本可以作为燃料的农作物废弃秸秆焚烧,  相似文献   

3.
日前,农业部组织完成了首次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专项调查,并发布《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调查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69%。其中,作为饲料利用2.11亿t,占30.69%;作为燃料利用(含秸秆新型能源化利用)1.29亿t,占18.72%;作为肥料利用1.02亿t,占可收集资源量的14.78%;作为食用菌基料1 500万t,占2.14%;作为造纸等工业原料1 600万t,占2.37%。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达6.2亿吨之多,其中玉米秸秆数量占60%~70%,如此之多的作物秸秆,只有30%左右被利用。秸秆焚烧不但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而且还污染环境。全国统计,每年烧掉的秸秆损失相当于6000万吨腐殖质,和全国60%的氮、磷、钾化肥产量。由于玉米收获季节集中,面  相似文献   

5.
研究主要采用产排污系数法,分析了2012年四川省农业投入品使用量及残留量,以及主要农业残留物产量,以咨环境管理参考。结果发现,四川全省化肥施用强度、农药使用强度和农用塑料薄膜残留量较大,化肥施用强度超标;年末作物秸秆产量3504.2万吨,焚烧(焚烧比20%)排放的细颗粒物质和总悬浮颗粒物超过4.0万吨;主要粪便污染物是COD与总氮,粪肥年施氮量及总磷均超过还田限值。农业稳定增产条件下,农业环境压力将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秸秆发电是规模化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的一种方式。近年来秸秆发电项目建设快速增加,在能源产出结构中占有一定份额。吉林省是粮食大省,随着近年来粮食生产种植面积增加,秸秆产出量随之增加。自2006年起,吉林省陆续立项建设以秸秆为原料的生物质发电项目,现装机容量约为201MW,年消耗秸秆约137万t,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对秸秆发电经济效益如何这个话题一直争论不断。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中列示的方法测算了农作物秸秆剩余量,并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对秸秆发电项目运行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吉林省每年秸秆产出超过4300万t,其中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秆剩余量达到870多万t时,秸秆发电企业可实现自身盈利,并带来较可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对山东省滨州市目前较普遍采用的秸秆过腹还田、秸秆还田、秸秆气化、塑料大棚能源生态循环系统和食用菌生产等综合利用方式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进行了调研、分析,并结合山东省滨州市实际,提出了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结合汉中市气候特点、农作物生产状况,在具有典型的县区选择典型村进行随机入户调查。通过对汉中市2009—2011年主要农作物秸秆深入系统的调查与评价,得出汉中农作物年平均播种面积42.26万hm2,年平均总产量312.71万t,年平均可利用秸秆资源量为199.59万t,预测在未来5~15年,每年平均有210万t秸秆资源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物质资源包括农作物秸秆和农业加工剩余物、薪材及林业加工剩余物等,具有可再生性、低污染性、广泛分布性等特点。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的废弃物——秸秆资源极其丰富,对我国开发利用秸秆资源进行发电、制沼气、还田、制饲料以及秸秆的其它用途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基于江苏省南京、扬州、连云港3市462份农户的调查样本,使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获取农户秸秆还田的受偿意愿(WTA),利用非参数估计法推断农户秸秆还田的WTA范围,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WTA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农户秸秆还田的WTA范围为55. 86—60. 15元/hm2,总体补偿金额占2016年江苏省农业总产值的2. 68%—2. 49%。②相对于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效应和外部环境因素,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和对秸秆还田心理认知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政府应通过制度激励、外部激励和自我激励3项激励机制来提升农户参与秸秆还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年产量达6亿t。传统上,秸秆被作为农户生产燃料或用于牲畜的粗饲料,少量用于造纸。近年来,由于农户生活用燃料锐减,腐熟还田量少,而田间直接焚烧量大,导致大气严重污染。作者在分析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前景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先进的就地还田和快速腐熟技术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结合独山县农业耕作习惯、气候特点、农作物生产状况,在具有典型的乡镇选择典型村进行随机入户调查。通过对该县2006—2008年主要农作物秸秆(水稻、玉米、油菜)进行深入系统地调查与评价,获得该县农作物秸秆平均年理论资源量为13.82万t,平均年可收集资源量为11.47万t,平均年可利用资源量为2.47万t。  相似文献   

13.
南充市主要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大气污染物产生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焚烧产生的污染物是大气污染物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掌握了秸秆焚烧产生的污染物量才能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利用相关数据计算,分析,得到了南充市2015年秸秆焚烧产生的重要污染物的量,南充市农作物秸秆焚烧产生的CO量最大,其次是VOCs,PM_(10),PM_(2.5),NOx,SO_2,NH_3,分别为27 944.5吨,5 466.6吨,4 921.5吨,4 824.6吨,1 743.4吨,358.9吨,334.7吨。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由于长期不合理耕作及有机物料利用率低而导致土壤养分贫瘠和土壤物理性状恶化情况,本试验针对黑土宜板结和肥力保持等问题设置了不同技术措施,研究在玉米生育时期不同有机物料还田模式对土壤结构特性及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后浅翻深松+秸秆还田和有机肥处理较常规处理,土壤容重下降了0.13 g&#183;cm-3和0.09 g&#183;cm-3,浅翻深松+秸秆还田、有机肥、翻压绿肥和生物肥均能降低土壤紧实度,改善土壤三相比,增加土壤通气透水性,使得土壤物理结构得到改善。有机肥、秸秆还田和生物肥处理提高玉米喇叭口期光合速率,较常规处理提高2.1~7.6μmol&#183;m-2&#183;s-1;秸秆还田和生物肥较常规施肥处理,蒸腾速率下降57%和56%;在玉米喇叭口期各处理气孔导度均小于对照,灌浆期秸秆还田处理较常规处理气孔导度增加,导致叶片胞间CO2浓度下降,说明气孔阻力的降低导致叶片胞间CO2浓度降低。有机物料还田后可以降低土壤容重、紧实度,土壤三项比达到合理范围,并且可以提高作物的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尤其是秸秆还田和有机肥处理好于其他处理。保护性耕作和有机物料还田对于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特性,提高作物光合速率,增加作物产量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产业需求,政策引领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大,据统计,我国固体废物年产生量近120亿吨,其中畜禽养殖废弃物近40亿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约33亿吨、建筑垃圾约24亿吨、主要农作物秸秆约10亿吨、生活垃圾约4亿吨、再生资源约3亿吨、其他6亿吨,年均增长5%~7%,累积堆存约800  相似文献   

16.
正滁州市是安徽省农业大市,农业耕地面积1060万亩,农业人口370万,人口密度相对集中,人均耕地(农民)2.8亩,年生产粮食79亿斤。2017年以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以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现代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秸秆资源"五化"利用,制定并出台了《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全年秸秆综合利用率85%的目标任务,全力推动秸秆综  相似文献   

17.
近10年来,我国纸和纸板消费量年平均增长率达10%,2007年全国纸及纸板消费量达到7000万吨,到2010年将达到9000万吨,因此,规模型造纸产业前途光明。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环保产业》2003,(8):45-45
由吉林省白城市鹤城沼气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吉林省环保局推荐的利用秸秆生产煤气及腐殖酸复混肥技术适用于小城镇居民用气及采暖。主要技术内容利用农作物秸秆干馏制取煤气及副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干馏釜已获中国专利,专利号GL99—239621。典型规模:年处理秸秆4000t,年产煤气120万m3,可供3000户居民使用。主要技术指标年处理秸秆4000t,年产煤气120万m3,年产复混肥15000t,年产干馏炭1200t,年产木醋液400t,年产煤焦油400t,木醋液深加工提取5种酚,年产120吨,焦油深加工提取轻柴油200t。主要设备:干馏釜、冷却器、碱洗塔、过滤器、贮气柜。…  相似文献   

19.
秸秆属于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我国对秸秆的主要利用途径是还田。秸秆还田领域内的专利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秸秆还田技术的科技创新力与发展现状。针对近年来该领域的专利分布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已有专利视角特征、秸秆利用研究潜力与前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并提出了技术研究和专利形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我国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专利视角分析的我国秸秆还田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秸秆属于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我国对秸秆的主要利用途径是还田。秸秆还田领域内的专利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秸秆还田技术的科技创新力与发展现状。针对近年来该领域的专利分布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已有专利视角特征、秸秆利用研究潜力与前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并提出了技术研究和专利形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我国秸秆还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