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铌钽在黑钨矿中赋存形式研究的文章已有不少,但是各个作者的结论往往矛盾。因为某些黑钨矿的精选矿砂已可作为铌钽的很重要来源,所以铌钽赋存形式问题就有明显的意义。 戈尔德施密特认为,在黑钨矿中含有钪的钨酸盐(钽酸盐),它类质同象地替代钨锰矿或钨铁矿分子。但是在黑钨矿中并不存在铌和钪之间的相关关系,另外一些间接资料可作为重新审查这个观点的依据。但是,铌钽类质同象进入黑钨矿晶格的事实已为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界,既可以见到云母和花岗岩中铌、钽含量都高;也可以见到铌、钽只在云母中含量高.而在花岗岩中含量低的现象,其原因,首先是花岗岩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影响到花岗岩和云母中铌、钽的行为、含量及其相关关系;其次是铌、钽的赋存形式在性质上和数量上的不同,使它们之间的关系复杂化了。  相似文献   

3.
本书叙述了关于铌和钽的络合物,关于温度、压力、溶液成分和pH以及其他因素对相成分和溶液中铌和钽的浓度的高温实验资料。作者根据地质-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砚察和实验结果描述了某些在成因上相反的钽铌矿化类型(即碱性层状侵入体、碳酸岩、碱性交代岩、锂云母-微斜长石-钠长石花岗岩和稀有金属伟晶岩等矿床)的模拟实验。最后划分出了影响钽  相似文献   

4.
<正> 由于对科罗拉多州含辉钼矿的第三纪火成岩中原生副成分重矿物的现代矿物学和化学的研究,使我们得以研究前寒武纪的红皮花岗岩。该花岗岩是大约距今10亿年侵入的派克斯山大岩基(图1,2)的一个晚期侵入体。 本文主要的目的旨在确定新鲜无矿化花岗岩中副矿物组合;测定岩石和矿物中锡、铌、钽等元素组成的变化和寻找锡、铌、钽、钍和稀土元素的主要富集  相似文献   

5.
多数锡矿石都含有钽铌矿物,在炼锡过程中所产生的锡渣中常常含有相当数量的钽铌。但由于品位太低,若直接运用常规的冶炼钽铌的方法来处理这类锡渣,是很不经济的。若用稀硫酸处理这类渣,浸出酸溶物,则可以富集其中的钽铌,生产出人造钽铌精矿,然后用湿法冶炼工艺回收其中的钽铌。其工艺过程如下: 1.渣的酸浸处理。将锡渣研磨成一定粒度后,用0.5~1.0%的硫酸,在温度为50℃左右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X750.3200601641人造沸石处理钽铌厂矿石分解工序含氟废水的研究/李水芳…(中南林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业水处理/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2005,25(7).-18~20环图TQ-80X751.03200601642酸矿废水修复选择:综述=Acidminedrainagere mediationoptions:areview[刊,英]/D.BarrieJohnson…∥Sci.TotalEnviron..-2005,338(1/2).-3~14国图酸矿废水(AMD)导致环境污染,影响具有历史的或当前采矿业的很多国家。从源头防止AMD的形成或迁移一般被认为是最佳选择,尽管这在很多地方是不可行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收集,处理和处置矿水。修复AM…  相似文献   

7.
氟化钠是一种无色发亮的晶体,溶于水而呈碱性,难溶于乙醇。氟化钠的用途十分广泛,在林业和医药上可用作防腐剂,酿造业上可用作理想的杀菌剂,农业上作杀虫剂,另外,可用于饮用水的氟化处理等领域。化工上一般采用氟化氢加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加氯化钙工艺制备氯化钠。钽铌冶炼工艺中在反钽(锯)液中和氢氧化钽(锯)调洗工序有大量的含氟废水产生,其中含有F~-等有价离子,很有回收价值。笔者对从钽铌冶炼工艺产生的含氟废水中回收氟化钠的原理、工艺流程及过程作如下简介。  相似文献   

8.
广东始兴良源铌钽铷钨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始兴良源铌钽铷钨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岭东段地区实施钨多金属矿调查评价中找到的具有大型远景的铌钽铷钨多金属矿床。最新成果显示该矿床主要有五种矿化类型:云英岩型铌钽铷钨多金属矿、白云母化钠长石花岗岩型铌钽铷钨多金属矿、石英脉型钨矿、破碎蚀变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和矽卡岩型白钨矿,且以白云母化钠长石花岗岩型铌钽铷钨多金属矿潜力最大。矿区含矿花岗岩具明显分异演化特征,自上向下为:似斑状花岗岩—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中细粒二云母钠长石花岗岩—中细粒白云母化钠长石花岗岩—云英岩的分异演化系列;含矿花岗岩蚀变分带清晰,自上向下为:白云母化、绿泥石化和钾长石化三带,矿体以云英岩、细粒白云母化钠长石花岗岩为主,石英脉次之,矿石矿物主要有黑钨矿、白钨矿、锡石、辉钼矿、钨铅矿、钼铅矿、砷铋矿、辉铋矿、辉锑矿、褐钇铌矿、铌钽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铀钍矿、白云母等;初步研究表明广东始兴良源铌钽铷钨多金属矿体可能为深部含矿岩浆经分异演化形成,矿床具有品位稳定、规模大的特点,成矿元素复杂,主要为Nb-Ta-Rb-W-Mo-Sn-Bi组合,并富含Be、稀土、Ag等。该矿床的发现不仅填补了南岭东段地区找矿新突破,而且对整个南岭乃至华南地区铌钽铷钨多金属矿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铝土矿中富含铌,这是人们早已共知的。但至今尚未见过在铝土矿中有它的独立矿物的报导。作者在广西平果铝土矿的物质成分研究中发现了钽铌铁矿。兹介绍如下。 一、钽铌铁矿酶产出特征 平果铝矿是我国大型铝土矿床。该区分原生矿和堆积矿两类。前者产于上二迭统合山组最底部,下二迭统茅口灰岩侵蚀面上。  相似文献   

10.
在野外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地球化学热力学方法研究了Cu、Ag的迁移形式。研究结果表明,铜在热液中主要以CuCl42-、Cu(H2O)42+、Cu(S2O3)46-、CuS46-、Cu(HS)42-、Cu(SbS3)410-形式迁移;银在热液中主要以AgCl2-、Ag(S2O3)23-、Ag(HS)2-、AgS23-、Ag(SbS3)25-形式迁移。铜银矿床是在含矿热液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铜银化合物发生解析作用而成。  相似文献   

11.
矿床位于华南褶皱系之武夷山褶皱带中的中武夷山隆起区西缘南段,付坊花岗岩体西缘、会同花岗岩体北东缘与震旦纪洪山组片麻岩、片岩接触带伟晶岩密集区.矿化伟晶岩大多受NE、NW、NEE向节理控制.矿区内已发现14个矿体,它们常呈脉状,延伸40~150 m.矿石为花岗伟晶结构,似文象结构和块状、条带状构造.含锂的矿物主要为锂辉石、含铌、钽的矿物主要钽铌铁矿、铌钽铁矿.它们主要分布于分异晚期的块体带中.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研究表明,该矿床为岩浆一交代花岗伟晶岩型矿床,成因上与付坊和会同岩体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工作是锡石在水及电解质水溶液中溶解度研究的继续,目的是在宽的温度间隔内(到300℃)测定水溶液中四价锡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并得到了SnO_2在100、200和300℃水中的溶解度以及在200℃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溶解度的数据。 实验是在1×18H9T的高压釜中进行的。高压釜的填充系数为0.5左右,温度是用铬-铝热电偶测量。 试验采用人工合成的SnO_2粉末(分析纯试剂)。对照原来的SnO_2和实验后的固相的X-射线图谱表明,SnO_2在试验进行中没有变化。NaOH溶液是用2次蒸  相似文献   

13.
X591200701013放射性核素迁移到水果的模拟和实验性研究=Modelling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transfer of radionuclides to fruit[刊,英]/F.Carini…∥J.Environ.Radioactivity.-2005,84(2).-271~284国图作为IAEABIOMASS(BIOsphere模拟和评价)的一部分,1997到2000年的水果工作组计划,旨在改善用于放射性评价的模型的实用性.该工作组完成了许多模拟和实验行动,包括:(1)放射性核素迁移到水果的实验,田间和模拟信息的总体评论;(2)最近完成的或正在进行的实验研究的讨论;(3)有关放射性核素迁移到水果的数据库的开发;(4)有关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金的元素地球化学性质、金在低温热液中的溶解-迁移形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认为金可以AuCl_2、Au(OH)_2~-、Au(HS)_2~-及Au(NH_3)_2~+等多种形式存在。在确定金在成矿流体中究竟以什么形式溶解一迁移时,除了考虑各种配合物的稳定性、溶解度大小外,配位体的浓度及形式也是重要决定因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沸腾和非晶态硫化物表面吸附可能是金矿床形成的主要机理。今后要特别重视硫化物表面吸附成矿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可反复使用的黄金管 为了防止高压釜腐蚀及容器腐蚀而污染实验溶液,人们常使用比高压釜腔体尺寸略小的黄金管(或铂管、银管)作衬套,或将实验样品焊封在小金管中。前者由于容器体积较大需耗费较大量贵金属,同时因高压釜封口处的剪切力使衬套容易损坏,后者,由于弧焊或气焊使金管每次实验后至少要短5—8毫米,因而两、三次后金管就不能持续使用(管太短、内装水溶液而无法焊封)。为了延长金管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华南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与地幔热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南东部沿海地区以广泛发育中生代花岗岩及火山岩为特征。由于华南花岗岩与钨、锡、铍、铌、钽、稀土和铀等矿床密切有关,它们的成因一直成为国内外地质学者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过去三十余年来的工作,已在花岗岩的成因类型、成因系列及成矿作用等方面有较深入地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未曾解决,如1982年在南京召开的国际花岗岩地质和成矿关系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了今后急待解决的课题有:(1)花岗岩地质研  相似文献   

17.
杀扑磷在土壤色谱柱中的迁移及其模型拟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亚奇  蒋新  卞永荣  杨兴伦  王芳 《环境科学》2008,29(9):2599-2605
基于液相色谱原理,建立了土壤色谱系统.在红壤和砂质灰潮土色谱柱中分别对杀扑磷在3种不同模拟土壤溶液(分别为0.01 mol·L-1 CaCl2溶液、0.001 mol·L-1柠檬酸和0.01 tool·L-1CaCl2,的混合溶液、0.001 tool·L-1苹果酸和0.01 mol·L-1CaCl2的混合溶液).2种孔隙水流速度(11.46和22.92 cm·h-1)下的迁移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示踪剂Cl-和杀扑磷的穿透曲线(BTCs).通过CXTFIT2.1软件,用局部平衡(LEA)对流一扩散方程(CDE)和化学非平衡两点模型(TSM)拟合了杀扑磷的BTCs,获得了物理和水动力学参数.研究表明,用TSM对本实验条件下杀扑磷迁移的仿真具有较高的精度,这为预测和控制有机磷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与归宿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纳米塑料(Nanoplastics,NPs)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已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目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使用商业化的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纳米微球作为模型纳米塑料进行探索.不同类型的NPs,特别是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的迁移行为至今尚未被充分研究.因此,本研究选择与环境相关的条件(包括老化、离子强度和离子种类),探究NPs在饱和沙土介质中的迁移和保留.结果发现,在本研究实验条件下,PVC-NPs的迁移能力小于PS-NPs,extended 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XDLVO)的计算结果表明,PVC-NPs与介质颗粒之间的势能能垒要远低于PS-NPs.老化增加了NPs的迁移能力,由紫外或臭氧老化导致的NPs的表面氧化,引入了大量的亲水官能团,从而增加了亲水性和表面电负性.此外,高离子强度下表面电荷负性降低及阻滞系数增加,强烈地抑制了NPs在饱和沙土中的迁移.Ca2+会通过压缩双电层及桥联作用降低NPs的迁移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为揭示不同类型NPs的环境风险和归趋提供科学...  相似文献   

19.
对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罗斯伯里和赫利尔、昆士兰查默斯山和魁北克米伦巴赫)中金分布的研究表明,金有两种组合:(1)在富锌块状硫化物透镜体上部的金-锌-铅-银组合(如罗斯伯里和赫利尔》;(2)在富铜矿床的下部及细脉带中的金-铜组合(如查默斯山和米伦巴赫)。在每个矿床中,金总是以其中一个组合形式出现,而不出现另一个组合形式。 火山成因流体的热力学模式(Large,1977;Eldridge 等,1983;Pisutha-Arnond和Ohmoto,1983)表明:在富锌块状硫化物透镜体上部的金是以Au(HS)_2~-的形式迁移的,而在富铜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底部和细脉中的金则以AuCl_2~-形式迁移。成矿流体的pH值和f_(o_2)直接控制金的沉淀及品位。重晶石-碳酸盐-(长石)脉石矿物组合表明,接近中性并具有氧化性的低温(150—275℃)流体有利于在富锌硫化物中形成高品位的金,而斑铜矿或重晶石或赤铁矿脉石则表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高温(275—350℃)流体有利于在富铜硫化物底部和细脉中形成高品位的金。后一种流体还具有较强的酸性,因为脉石矿物中还有高岭石出现。 根据f_(o_2)-T图,金以Au(HS)_2~-形式的迁移只发生在黄铁矿的稳定区域中,并且温度较低(<300℃)。而以AuCl_2~-形式的迁移则不受铁矿物平衡的限制,但在高温(>300℃)和高氧逸?  相似文献   

20.
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在沈阳郊区农田土壤中的吸附和迁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静态吸附和土柱淋溶实验研究了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在沈阳郊区农田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对Pb和Cd阳离子的吸附大于对Cr(VI)和As(V)阴离子的吸附,对Cr(VI)的吸附大于对有机氯农药六六六(BHC,包括α-BHC、β-BHC、γ-BHC、δ-BHC)和滴滴涕(DDT,包括o,p'-DDT、p,p'-DDT)的吸附能力.土柱淋溶实验结果表明,Cr(VI)和As(V)在耕层土壤中的迁移速度远大于Pb、Cd的迁移速度,α-BHC由于淋溶液初始浓度较低,因而迁移速度较慢.淋溶实验后,具有较高生物可利用性和迁移性的可交换态重金属的相对含量增加了1.2%~5.4%,从而增加了Pb、Cd、Cr和As等重金属对生态系统的威胁.结合吸附和迁移实验结果可知,所研究污染物中,Cr(VI)和As(V)对地下水的威胁较大,Pb和Cd对农业生产的威胁较大,而目前有机氯农药已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土壤中的部分残留有机氯农药由于土壤的吸附作用,使得其对农业生产的威胁逐渐减小,对地下水的威胁性也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