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岷江干流概况 (一)流域概况岷江是位于四川西北长江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干流长750公里,流域面积4.6万平方公里(不含大渡河、青衣江)年平均流量2701米~3/秒,径流量853亿米~3/年。灌县以上为上游,长341公里,灌县至乐山为中游。其中,灌县至彭山为成都平原区,又是都江堰灌区,全长120公里。彭山至乐山段长115公里,岷江的主要支流大渡河在乐山草鞋渡与青衣江汇合后向东,在著名的乐山大佛脚下汇入岷江正流。乐山至宜宾长170公里,马边河在犍为县河口场汇入岷江,在宜宾合江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2~2015年水质逐月监测数据,对紫坪铺水库水质和营养盐状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紫坪铺水库水质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4年紫坪铺水库COD、NH_3-N、TN、pH、BOD_5存在显著的年际变化,COD、NH_3-N、TN处于上升趋势,pH、BOD_5处于下降趋势;水质空间演变趋势分析表明紫坪铺水库空间差异性显著;综合营养盐指数分析表明,紫坪铺水库TLI小于30,属于贫营养。水磨镇和漩口镇对水库营养状况有明显影响,同时分析了映秀和水磨断面上游污染源来源。  相似文献   

3.
一、污染源和废水分类水磨河是乌鲁木齐东北郊发源于泉水的小河。从发源到塔桥湾水库不过30公里,流量1.1米~3/秒,而每天排入的废水就有43,370米~3,占流量的1/3以上。这些废水来源于沿河的27个厂矿企事业单位,根据历年的调查资料按性质分类如下。  相似文献   

4.
紫坪铺水库集农业灌溉、城市生活及工业供水、防洪、发电、漂木、水产、航运、环保、旅游等综合效益于一身,经济指标优越,建设条件较好,无重大技术难题所扰,投资回收年限不足4年,因此,兴利除害,综合利用,费省效宏是紫坪铺水库的自身优势.成都平原灌区及成都市的经济振兴离不开水和电,因此,需要修建紫坪铺水库。紫坪铺水库自身的综合利用优势又因成都平原灌区及成都市的经济振兴而存在,两者结合将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将人类需水量纳入了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而初步探讨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估算了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植被需水量及人类(生活和生产)需水量,得出当地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为34.81×108m3,并提出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应根据现在和将来有效供水量和生态环境年需水量综合考虑,确定适当的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和规模,以维系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江苏沿海拟建平原水库建设后的咸化风险,于2013年4月,在江苏沿海1#、2#、3#、4#拟建水库取0~200cm原装土样,通过对样品氯离子含量和释放速率的测定,建立水质模型,预测不同初始蓄水水质条件下水库咸化风险,模拟结果表明:在模拟运行一年后,1#、2#拟建水库底泥盐分释放量小,来水水质较好,不会发生咸化,可作为生活用水水源地;3#拟建水库底泥盐分释放量较大,一年后各条件下氯离子浓度均高于250mg/L,平均氯离子浓度涨幅为173.20%,咸化风险较高,不适合作为生活用水水源地;4#拟建水库在各条件下氯离子浓度平均上升6.83mg/L,因此当蓄水水源良好时可以作为生活用水水源地。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磷肥工业的不断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愈来愈严格时,“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已成为当前一个迫切的重要课题。全国约有600多家普钙生产企业(不含乡镇企业)普遍存在一个“三废”治理难的问题,生产一吨普钙,一般要产生250—300米~3有毒废气,其含氟浓度常在15—25克/米~3,通常以气态或污水形式排入大气或江河。一座年产20万吨普钙厂,每天产生的废气量为15—18万米~3。如不加回收治理或治理不好,将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刘馨越  赵晨  林希 《四川环境》2012,(Z1):133-137
公共参与日益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水资源,作为生态系统的要素之一,其可持续利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以城市水定价为例,对公共参与影响成都水定价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物价局应与水务企业保持绝对的独立,以保证听证流程的合法性与可信性;(2)生活用水和特殊行业用水水价调整听证会要引入公众监督机制;(3)应设定一定标准以保证代表的代表能力;(4)水价听证会要保证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引水至黄河上游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该工程实施后,对青海省受水区的生态环境将产生良好影响。(1)黄河青海段的水资源可增加43.3%—84.4%;(2)改善水环境,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得到控制;(3)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0.
徐煊 《绿叶》2014,(3):27-32
正岷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危机并不是任何单一因素所造成的。因而,对岷江流域的环境保护也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并行,才可能获得良好的保护效果。岷江是长江水量最大的一级支流。近年来,随着高强度的水电开发、城市扩张等人为活动影响,叠加原本不稳定的地质状况、自然灾害等,岷江流域的生态脆弱性表现日趋明显,周遭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开始受到显著影响。一、人为活动对岷江的影响(一)岷江流域水电过度开发1.岷江上游干流开发情况岷江上游多为峡谷地段,水流湍急,自然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是长江上游水电开发最超前的支流,也是我国水电开发起步最早的流域。据不完全统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成都是我国历史名城之一,有三千多年历史,文物古迹甚多,素称我国西南重镇。现为四川省省会,是四川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按其性质和功能,城市空气清洁度要求应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但目前距此有较大差距,尤其是早晨,旧城区空气质量差,煤烟味甚重。据成都市环境保护监测站1981年监测资料,年日均值二氧化硫为0.11毫克/米~3,几乎为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0.06毫克/米~3)的2倍,已超过三级标准(0.1毫克/米~3),即大气环境质量已趋于污染。总悬浮物为0.42毫克/米~3,  相似文献   

12.
迄今,有关大渡河的饵料生物资源仅有零星记述,尚无系统的报道。近年我们对大渡河中、下游江段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 大渡河流域概况大渡河为岷江最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果洛山南麓,由北向南流经四川省境内,于草鞋渡与青衣江汇合,在乐山城南注入岷江,干流全长1062km,流域面积7.74万km~2,约占岷江流域总面积的59%。石棉以上森林覆盖良好,多年平均流量为1570m~3/s,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PM_(2.5)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四川省是中国PM_(2.5)高浓度的分布地区之一。利用四川省2000~2014年近15年的PM_(2.5)年均浓度反演数据,按照2005年WHO对PM_(2.5)的划分标准,采用10μg/m3、15μg/m3、25μg/m3、35μg/m3四个断点将其分为5类。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四川省PM_(2.5)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东部地区PM_(2.5)浓度明显大于西部,2010~2014年四川省PM_(2.5)年均浓度呈下降趋势;(2)PM_(2.5)类型以污染最严重的第五类为核心呈半环状向西递减,2010~2014年第五类所占比例波动降低;(3)成都市、眉山市等地区PM_(2.5)浓度较高,2014年PM_(2.5)年均浓度降低;(4)自然因子、不透水地表、产业结构变化、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等是影响PM_(2.5)浓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我厂100米~3高炉鼓风机(型号D—300—21 1台,B—300—21 1台,风量18000标米~3/时,风压9000m/mH_2O,功率630Kw,转速8500转/分),自1970年投产以来,操作人员一直处在高强度噪声(A声级在近100dB)中工作,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水环境容量是解决水环境问题的重要支撑,是开展流域综合整治的科学依据。以南充市西充县九龙潭水库为研究对象,运用一维水环境容量模型、湖库均匀混合型模型等方法,研究水库建成前后水文情势变化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并基于水质、污染负荷排放情况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根据水环境容量核算结果分析,研究区河流控制单元地表水环境容量成库后变化差异不大,水库控制单元地表水环境容量增加。(2)研究区在水库建成后污染源较水库建成前污染源减少。(3)研究区上游河流控制单元在成库前后水质状况基本无变化。水库控制单元成库后水质功能区变更,水质较好,基本满足Ⅱ类标准限值要求。总体上区域内地表水环境容量有所增多。  相似文献   

16.
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依据青海省实际,构建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协调发展度模型与R/S分析法,对1995~2012年青海省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与预测。结果表明:(1)1995~2012年青海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度总体呈上升趋势,经历了:严重-中度失调(1995~1999年)→勉强-中度协调(2000~2004年)→中度-良好协调(2005~2012年)三个阶段;(2)1995~2004年青海旅游经济发展滞后于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2005~2012年反之;(3)青海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未来将保持良好的协调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7.
1985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342亿米~3,其中:生活污水为85亿米~3(经二级处理的约2.6亿米~3,占3.1%;经氧化塘处理的约4.3亿米~3,占1.8%占5.1%;仅经一级处理约1.5亿米~3,占1.8%);工业废水为257亿米~3(经过处理的为57亿米~3,占22%;符合排放标准的为99亿米~3,占38%)。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工业污水的排放量还将日益增加,预计到2000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可达832—911亿米~3。  相似文献   

18.
通过2016年12月~2017年5月陕西省10个地级市6项常规大气污染物逐小时监测数据,分析陕西省冬春季大气污染现状和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冬季关中地区空气质量最差,陕南、陕北地区较好,进入春季后,关中地区空气质量有显著提高;(2)冬季延安市SO2浓度异常高于其它城市,各市冬春季大气污染以颗粒物污染为主;(3)关中城市全天颗粒物污染较重,温度变化对O3小时浓度变化影响最显著,各市O3污染高频时段集中在午后。建议关中地区应加强冬季大气颗粒型污染物浓度控制,延安市应加强对SO2污染物排放的监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乌鲁木齐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绩显著,改造治理厂1500台锅炉,完成了近100万平方米的集中供热工程,石油液化气炉灶的供p应已达12万户,城市绿化复盖率已达18%,经过几年来的努力,降尘量已由1981年的76.46%吨/平方公里·月,下降到1987年的18.27吨/平方公里·月,二氧化硫由1981年的0.26毫克/米~3下降到1987年的0.128毫克/米~3。但是,由于冬季寒冷,采暖期长,燃煤量大,同时受地形和气候条件的  相似文献   

20.
运用交易费用法分析试点区宅基地退出的治理结构,揭示不同治理结构下宅基地有偿退出的模式,剖析各种模式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其他地区借鉴。研究表明:(1)金寨县、蓟州区、义乌市分别在层级制、混合制和市场制的治理结构下,形成了"货币+宅基地、货币+购房补贴、资产置换"3种宅基地退出模式;(2)3种退出模式出现了补偿资金不足、复垦利用效率低、权属不完整等问题。因此,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治理结构和退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