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陕西省十种主要土壤类型(栗钙土、黑垆土、黄绵土、灰褐土、(土娄)土、棕壤、黄棕壤、水稻土、潮土及褐土)六十个典型剖面的采样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十三种必测元素,及四十八种选测元素。在全省土壤中的含量水平与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壤中元素分布具有以下四个明显特点:(1)与世界土壤和全国土壤相比,陕西土壤中多数元素含量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但有一部分元素(如Se、Mo、I、Br、V、Sn、Zr等)含量远低于世界土壤平均值和全国土壤平均值,其中Se、Mo、I,Br,Sn含量仅为世界及全国土壤平均含量的一半。(2)六十一  相似文献   

2.
按照上属研究背景值,全国为数不多,在上海是首次。按照1m深剖面的自然发生层,提出了黄泥、青黄土、潮沙泥、青黄泥、沟干泥、沟干潮泥、青紫泥、旱作灰潮土、黄夹砂、砂夹黄、盐土和盐化土12个主要土属各层的Cu、Zn、Mn、Co、As的背景值。其Cu、Mn、Co和As的含量,以盐土最高,盐化土其次,砂夹黄最低。经方差分析,各土属间几种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云南土壤锰元素背景值及其特征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省土壤锰元素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背景值低于全国和重庆地区,接近我国南方部分土壤锰元素背景值。比较高的是石灰土、棕壤;比较低的是黄棕壤、砖红壤。云南土壤的水平地带和垂直地带锰元素背景值分布有着明显的变化规律,土壤中锰的总含量受成土母质母岩的影响尤为明显;由于成土母质母岩中含锰量不等,各成土母质母岩发育的土壤锰元素背景值也有较大差异;不同土类的锰元素背景值在同种母质母岩中也不相同;土壤锰元素背景值在滇西和滇西北地区较高,其余地区的土壤锰元素背景值呈无规律性的镶嵌分布。  相似文献   

4.
石灰岩和珊瑚岩的化学组成都是以碳酸钙为主,但成因却有所不同,前者是化学沉积作用而成,后者是珊瑚虫的生物作用所致。由于它们的化学组成相同,所以它们出露地表之后,都是在水、二氧化碳或生物共同作用下,以化学溶解的方式进行风化。由于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有差异,其所引起的风化和成土过程的强度不同,因而影响到土壤中元素含量水平有较大的差异。 我国石灰岩上发育的土壤主要是石灰土,珊瑚岩发育的土壤主要是磷质石灰土,其中的磷主要来源于鸟粪。  相似文献   

5.
土壤元素背景值在农业应用上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Cu和Zn的生理功能对植物的有效性和应用Cu和Zn是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土壤中Cu和Zn对植物的可给强度、活化率大小受PH、质地、有机质、粘土矿物、水、气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缺Cu能抑制蛋白质分解,作物缺Cu叶片容易缺绿,禾谷类不能结实.根据吉林省土壤耕层有效态Cu平均含量为1.36ppm,变化范围为0~37.5ppm大于1.00ppm的土壤占50%,可见吉林省土壤有效Cu是比较丰富的,尤其是中部的草甸土、沼泽土、黑土以及东部白浆土、棕壤和暗棕壤有效Cu的含量都比较丰富.土壤活化率7~8%.只  相似文献   

6.
ESS系列环境土壤标样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土壤标准样品的研制 (一)样品的采集:这次土壤标准样品的制备仅从寒冷潮湿土壤较富有机质的东北辽宁、气候较干燥土壤含钙较高的华北地区和气温较高而潮湿的长江以南铁铝较高的湖南地区分别采集了栗钙土、棕壤、红壤、褐土等四种土类制备了ESS—1、ESS—2、ESS—3、ESS—4四个系列土壤标准样品,以适应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研究的需要。 (二)样品的制备:在采样点采集到的原始样品装入塑料袋中,再用聚乙烯编织袋包装运回室内,在洁净房间内铺放塑料布摊开样品进行自然风干。然后将大块土壤压散,拣出石砾、植物根茎等杂物,再进行反复堆锥均匀。烘干后存于塑料袋中以待研磨。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新疆核试验场周围10个调查地区和5个对照地区采集180个土壤样品进行了~(90)Sr、~(137)Cs放射性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各类土壤中~(90)Sr、~(137)Cs的放射性含量除黄粘土与潮土、盐土及风沙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外(p<0.01),其余各类土壤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90)Sr、~(137)Cs在各类土壤中的垂直分布随深度的增加而含量减少。0~10Cm剖层中的~(137)Cs含量高于~(90)Sr的含量,而在10~20Cm和20~30Cm剖层中则~(90)Sr含量高于~(137)Cs的含量。其迁移速度,潮土、盐土、风沙土之间看不出多大的差别,但黄粘土较慢。~(90)Sr、~(137)Cs在各类土壤中均呈现出~(90)Sr的迁移比~(137)Cs快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辽宁棕壤等10种土壤为样品,探讨了水和pH值=9.00~14.00的氢氧化钠(NaOH)作为提取液对草甘膦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水为提取液,仅石灰性紫色土和灰钙土能获得较高的回收率,其他所测土壤尤其是pH值<8.00的土壤其回收率较低,提取效果受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明显.以pH值=9.00~14.00的NaOH为提取液...  相似文献   

9.
试验材料与方法 广州赤红壤区的土壤和植物样品的采样范围,包括广州所辖的从化、增城、花县和广州北郊区域,大部分采样工作在1988年夏季完成。砖红壤和红壤样品分别采自华南红壤地区的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云南、江西和浙江八省区。 采样工作和样品处理,严格按照有关环境背景值研究要求。样品消解处理后,使用JP—1A型示波极谱仪,在0.2N NH_4I—4N H_2SO_4—Te体系中测-0.6V处砷催化吸附峰,采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分析土壤钛,具体方法均参照有关文献。用“砷连续化学提取法”测定土壤中不同形态砷。  相似文献   

10.
甘家湖湿地边缘带土地荒漠化演变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形理论,研究了甘家湖湿地边缘带不同景观变化类型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的特征。结果表明,(1)从芦苇湿地边缘、胡杨林土、梭梭灌木林土、芦苇湿地、耕地周边、耕地到盐化草甸土的土壤粒径变化可以看出:湿地边缘带土壤荒漠化演变中砂粒含量在逐渐上升,粉粒、粘粒含量逐渐下降。这表明湿地边缘带人为的放牧、开垦、牛羊践踏对土壤产生了...  相似文献   

11.
人们对土壤样品保存虽已做过许多研究,但有机质稳定性研究,目前尚未见报导。我们选择红壤、黄壤、水稻土及沉积物四种土壤样品,采用磨口玻璃瓶、扎口塑料袋、扎口纸袋、室温下保存及磨口玻璃瓶冰箱内保存等四种保存方式。在保存两年期间,土壤中的有机质未见明显的、有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统计2007年和2020年陇川县甘蔗种植区土壤pH值数据,应用全局Moran,s I指数、冷热点分析、半方差函数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对蔗区土壤pH值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7—2020年蔗区土壤总体呈快速酸化趋势,pH值下降了0.38个单位,降幅达7.54%,与非甘蔗种植区相比,显著下降了1.03个单位。研究区中部和西南部土壤pH值下降显著,在土壤类型上红壤、水稻土和赤红壤的pH值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10.94%、9.98%和3.83%。在成土母质上第四纪冲积物土壤pH值降幅最大,达0.52个单位。蔗区土壤pH值时空变异主要受人为因素和自然条件的综合影响,人为因素对土壤pH值的变化具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连云港市3个典型蔬菜基地土壤中汞、铅等金属元素以及六六六、DDT和BaP等20种污染因子进行了调查,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污染指数及综合污染指数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部分点位Pb和DDT等含量超标,蔬菜基地土壤环境质量处于尚清洁或污染状态,已不能满足食用农产品生产的需求。大部分点位重金属含量高于江苏和全国黄棕壤土壤环境自然背景值,其中Cd、Zn比背景值高近一倍,已经达到污染警戒水平,需查明Hg、Cd、Zn、有机氯等污染来源。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低,达到很缺乏级别。  相似文献   

14.
利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粤北上坝村稻田土壤中重金属化学形态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同时调查稻田间隙水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稻田土壤中Cu超标严重,主要以稳定态的形式存在,环境迁移量相对较少;土壤中Zn的生物有效性最低,Cd污染达到中等水平,其生物有效性最高;可交换态Mn,碳酸盐结合态Cd及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的Mn、Pb、Zn的占比较高,对农业生产环境具有一定的潜在威胁。稻田间隙水中Cd含量超标1.8倍。  相似文献   

15.
以焦作市韩王矿沉陷区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沉陷部位和不同深度土壤中8项肥力指标,基于隶属度函数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沉陷区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沉陷区林地土壤硝氮、全氮、速效钾、全钾和有机质含量在不同层位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上层(0 cm~20 cm)硝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下层(20 cm~40 cm);土壤肥力质量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变化特征,坡中处最高,坡底处最低;速效磷是影响沉陷区土壤肥力质量提升的限制性因子。  相似文献   

16.
南昌市周边农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集南昌市周边三个县的18个农田表层土壤样品,采用液固萃取-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了土壤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类物质的含量和组分特征,运用主成分因子荷载方法分析了其污染来源,并初步评价了其风险水平。结果表明,该区域内农田土壤33.3%轻度污染,最高污染样点PAHs含量为422.8ng/g,最低污染样点PAHs含量为75.2ng/g,平均含量为197.9ng/g,且远离城市的农田土壤残留水平明显低于靠近城市的农田土壤;PAHs的组分特征为以毒性水平较低的低环化合物为主;其污染来源主要是煤、天然气和汽油燃烧组成的混合源。  相似文献   

17.
一、样本和试验方法 样本采自湖南、福建、江西和广东等地区。母质有紫色砂页岩、玄武岩、花岗岩、石灰岩和第四纪红色粘土共五种。土壤类型包括紫色土、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和黄壤。为减少有机质的影响,选用剖面深度为20—50厘米的底土。从其分布所在环境判断,可以认为都未受到污染,故其微量元素的全量即为背景值。土样经风干、磨碎过筛后备用。  相似文献   

18.
火炸药厂红水污染土壤中的主要污染物为二硝基甲苯磺酸盐[DNTS,包括2,4-二硝基甲苯-3-磺酸盐(2,4-DNT-3-SO_3~-)和2,4-二硝基甲苯-5-磺酸盐(2,4-DNT-5-SO_3~-)2种异构体]。研究建立了振荡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DNTS的方法。4种土壤(黄土、棕土、红壤和黑土)和5个浓度水平(50、100、250、500、1 000 mg/kg)时,DNTS的回收率为69.4%~111%,变异系数为0.28%~6.62%(n=3)。应用该方法测定甘肃某火炸药厂红水污染土壤样品,2,4-DNT-3-SO_3~-和2,4-DNT-5-SO_3~-浓度实测值(平均值分别为505、25.2 mg/kg)重复性好,变异系数为1.29%和1.53%(n=3)。  相似文献   

19.
一、样品采集 采样点分布于黄土高原北纬34°到38°,东径103°到112°的黄土沉积区(图1)。采样点的选取是在黄土及土壤的分布基础上随机布点。63个土壤剖面的分配为黄绵土22个,黑垆土18个,(土娄)土10个,灰钙土7个,灰褐土7个。所有土壤剖面均按其发生层次采样。三个典型黄土地质剖面分设在不同黄土地带,按其黄土沉积时序及古土壤发生层次取样。其中35个古土壤的下伏黄土作为不同地带的典型黄土,用以和现代土壤的黄土母质比较。  相似文献   

20.
复杂污染源下采煤沉陷区土壤重金属分布及行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理统计学、克里金插值等方法研究安徽淮北采煤沉陷区土壤中Cu、Zn、Cd、Cr、Ni、Pb、As和Hg等元素空间分布及其行为特征.结果表明:土壤中Zn平均值是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1.1倍,其他元素未超过筛选值.Cu富集在工业园区南部,Zn、As富集在两河交汇处、工业园区南部,Cd、Pb和Hg富集在沉陷区西部,Cr、Ni富集在沉陷区东部、西部;土壤剖面上Cu最大值出现在80 cm处,Ni最大值在40 cm处,其他元素最大值均在20 cm处.土壤中元素迁移程度为Cu最高,Zn、Cr、Hg和As最低;土壤中Cd活化率较高,达到27.1%,易被植物吸收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