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南岛东海岸海草床近10a变化趋势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4~2013年对海南岛东部沿海海草床进行长期定点监测,对近10 a来海南岛东部沿海海草床海草种类、平均盖度、平均密度及平均生物量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海南岛东部沿海海草床常监测到的种类为2科3亚科6属8种海草,分别为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泰莱草(Thalassia hemprichii)、海神草(Cymodocea rotunda)、齿叶海神草(Cymodocea serrulata)、二药藻(Halodule uninervis)、针叶藻(Syringodium isoetifolium)、小喜盐草(Halophila minor)、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海草床整体平均覆盖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由2004年58.60%下降到2013年21.12%;平均密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由2004年1756株/m2下降到2013年223株/m2;平均生物量总体上保持稳定,主要为植株高大,个体平均生物量较高的海菖蒲分布稳定,而植株矮小,对环境要求苛刻的种类随着人类活动、陆源污染、海洋工程以及台风影响分布面积逐渐减少,生境退化。本文希望通过对海南岛东海岸海草床近10 a来海草床变化趋势探讨,掌握海南岛东部沿海海草床基本情况,并提高公众对海草保护意识,为海南岛海草床的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海南新村湾海草床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环境中营养负荷梯度设置3条断面,探讨表层沉积物中影响有机碳(SOC)转化的主要酶活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营养负荷的响应。结果表明:SOC含量随营养盐含量上升而增加,二者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沉积物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蔗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范围分别为0.10~0.24 mg/g/2 h、0.14~0.73 mg/g/2 h、0.24~0.69 mg/g/24 h和0.03~0.36 mg/g/72 h,平均值分别为0.17 mg/g/2 h、0.36 mg/g/2 h、0.43 mg/g/24 h和0.19 mg/g/72 h。在同一断面,泰来藻(Thalassia hemprichii)沉积物酶活性大多高于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与其它类型滨海湿地比较,热带海草床中这4种酶的活性较低。根据与环境中营养盐浓度的相关性分析,这4种酶活性大多呈现随着营养负荷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因此,营养负荷增加可能会提高海草床表层沉积物的酶活性,加快其SOC的转化速率,改变海草床生态系统中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能会弱化海草床沉积物的碳存储,影响其重要的蓝碳功能。  相似文献   

3.
广西合浦海草床面临的威胁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2003年7月对广西合浦海草床进行了现场调查,并对海草床周围利益相关者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对海草所在的海域依赖程度比较高;合浦海草床目前所面临的威胁主要以人为破坏因素为主:挖沙虫、挖螺、耙螺,围网捕渔、电鱼虾,插桩养蚝,底拖网作业等;海草床退化的因果链分析结果表明,为增加经济收入是产生这些人为破坏因素的主要原因.最后综合分析了该区域海草保护与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的海草分布在港湾及潟湖沿岸,有2科8属13~14种,长期监测到2科8属10种,分别为海菖蒲、泰来草、单脉二药草、卵叶喜盐草、圆叶丝粉草、针叶草、齿叶丝粉草、小喜盐草、羽叶二药草及贝克喜盐草。近年来,受陆源污染、海洋工程、非法渔业以及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海南岛周边海草在种类、分布面积、密度及生物量等方面均出现下降,出现海草床由成片分布退化为斑块状分布再退化成零星分布现象。为遏制海草持续退化、维持海草床稳定以及促进海南岛的海草床保护与恢复,本研究提出海南岛的海草床保护与恢复应以保护及自然恢复为主,辅以人工修复,并开展长期跟踪监测及修复效果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5.
2016和2017年对广东流沙湾海草床进行现场调查,获得了海水、海草、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大型底栖海藻的数据资料。结果表明流沙湾卵叶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平均生物量为3.74 g/m2,总面积为26.9 hm2,呈斑块状分布。利用水质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对各主成分得分进行聚类,将调查区域划分为渔排和捕鱼网影响区(Ⅰ区)、贝类养殖区(Ⅱ区)和非养殖区(Ⅲ区)3种生境类型,主成分综合得分表明Ⅰ区污染最严重。比较Ⅰ区和Ⅱ区两种不同养殖方式下的生境类型,Ⅰ区的海草生物量、底栖动物生物量、浮游植物丰度、溶解氧、活性磷酸盐和盐度低于Ⅱ区,大型底栖海藻生物量、氨氮、无机氮、N/P比值和COD高于Ⅱ区。流沙湾海草床的分布面积和生物量较2002年出现了严重退化,网箱渔排和捕鱼网的生产方式、小个体贝类的大量繁殖以及低盐度的近岸河流输入降低了海草生物量。海草生物量与其他指标的关系体现了贝类养殖对海草的生存有积极作用,较强的水体自净能力有利于海草的生长。本文还从提高公共意识、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实施常态监测三个方面提出了流沙湾海草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就20多年来国内外关于Cu污染对海草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包括Cu在海草中的积累特性及其影响因素,Cu对海草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海草耐Cu胁迫机制等,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1)加强在Cu或与其他重金属多重胁迫下,Cu在海草细胞中的亚细胞分布研究,以及Cu在海草亚细胞组分中的化学形态的研究;(2)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探究Cu对海草光合作用的影响机理;(3)对Cu在海草生态系统不同营养级上的传递规律进行研究;(4)加强海草耐Cu机制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叶绿素荧光技术在海草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10 a来国外关于叶绿素荧光技术在海草生态学研究中应用的概况和进展,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论述:(1)叶绿素荧光技术在海草各种环境因子胁迫(如光照、温度、盐度、藻类竞争、除草剂、重金属和毒性有机物等)测试下的应用;(2)海草叶片荧光特性的差异性对叶绿素荧光技术应用的影响以及荧光参数应用层面的拓展.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为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提供相关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铁山港海草生态区2008年1月~2008年11月冬、春、夏、秋4个季节的调查资料,首次探讨了无机态N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海区无机态N具有春夏季明显高于秋冬季的特征,其中春、夏、秋季以陆源输入影响为主,冬季以海区自身N的补充影响为主;DIN的组成变化受水温影响较明显,水温较高的春夏季主要以NO3-N为主,分别占DIN的57.91%和73.00%,秋冬季则以NH4-N为主,分别占DIN的78.23%和50.59%。相关分析显示,无机态N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以夏秋季出现显著性较多,春季次之,冬季最少;形态N之间的相关性,则集中体现在春夏季节NO3-N与NO2-N、NO2-N与NH4-N之间显著以上的正相关影响上,而且三种形态N同时成为DIN含量的控制因子;秋冬季节所有形态N之间均无相关性出现,只有秋季的NH4-N成为DIN含量的主控因子;但所有季节NO3-N与NH4-N之间均无相关性的出现,却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浮游植物优先吸收NH4-N并与之构成直接循环已成为海草生态区无机态N循环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9.
海草床是近岸海域生产力极高的生态系统,是许多海洋水生生物的产卵场和育幼场。本文以山东荣成天鹅湖鳗草海草床及其邻近裸沙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周年调查,监测并分析了两个区域光照、水温、悬浮颗粒物、颗粒有机物和叶绿素a等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发现,海草床对环境水温和光照具有较强的调节作用,其中,春季和秋季时海草床的水温高于裸沙区的天数,约占春、秋季时间周期的58.7%,夏季时海草床的水温低于裸沙区的天数,约占夏季周期的94.2%;春季和夏季时海草床的光照强度显著低于裸沙区,平均是裸沙区的60.3%;海草床对光照与水温的调节作用受植株密度和株高的显著影响,海草床的日温距平值(DTA)和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PFD)与植株密度和株高均呈现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海草床具有明显的遮荫效果和夏季降温、春秋季升温等生态作用,从而为生物资源养护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4~2013年监测结果表明,陵水新村港与黎安港海草特别保护区内共记录到大型底栖动物53科95种,从种类组成来看,软体动物占优势。2009~2013年,保护区海草床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137.53 ind/m2,平均生物量为167.57 g/m2;基于丰度进行的CLUSTER聚类分析和MDS标序图显示,2009~2013年间保护区内大型底栖动物分为2个组,与沉积物有机碳含量显著相关。多样性指数反映各年份生物多样性差异较大。通过BIOENV分析,影响其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中值粒径(Mdф)、四分位差(QDф)以及海草盖度。ABC曲线显示,除2011年的新村港没有受到扰动外,保护区内其他年份的大型底栖动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扰动或者倾向于受到中等程度的扰动。与2002年调查数据比较发现,保护区海草床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均显著下降。由此可知,保护区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海草资源分布现状及存在威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04~2009年对海南岛周遍海域的海草资源进行综合调查,结果表明:海南岛海草资源丰富,共有6属10种,面积约55 km2,优势种为泰莱藻;海南岛海草分布于近岸海域的珊瑚坪内侧或泻湖沿岸,主要位于潮间带低潮区和潮下带上部4m水深范围;海草生物量范围为71.24~727.24 g/m2,平均为410.26 g/m2;海草密度范围为4 131.20~550.40株/m2,平均为1 753.39株/m2。海南岛海草主要受陆源污染、海洋工程、渔业活动、非法渔业等活动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8年1月~11月间对铁山港湾海草生态区进行的4个季节全面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资料,首次探讨了该生态区水体自净能力与水动力特征及生物、化学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海区之所以具有较强的水体自净能力,其一与该海区具有强潮型的往复流水动力特征有关,在水体自净过程中起主导控制作用;其二与海区具有适宜的水温、快速的复氧能力、富足的溶解氧(DO)水平、最适合好氧微生物繁殖生长的环境条件有关,明显偏低的总有机碳(TOC)含量和丰富的总氮(TN)储量是有机物获得快速降解、营养盐获得快速再生、化学净化能力较强的重要体现;其三与生物链作用所体现的生化过程影响有关,DO含量与生物因子多呈显著以上负相关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三种形态N与生物因子在不同季节显示的相关性以事实佐证了这一点;而富足的TN储量、显著偏低的溶解无机氮(DIN)含量与繁盛的浮游动植物生物量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出现的特征,正是研究海区具有较强生物净化能力的综合体现。与化学净化能力相比,生物净化能力显示出更强的优势,具有海草生态区的水体自净特点。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近岸海域水生生态污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海南省近海岸带养殖业的发展,大量养殖废水直接排入海洋,近岸海域中水生生物的种类与数量出现变化,近海岸带出现一定程度的污染.选择海南省3个有代表性的地点,通过海水采样和底泥采样,研究距海岸不同距离的海水和底泥中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以研究海南省近岸海域水生生物受养殖业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近年来海南省近岸海域开展的大规模水产养殖,已对近岸海域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影响,导致近岸海洋生物数量增加,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特别是由于养殖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营养成分(如氮、磷等),导致近海岸藻类大量繁殖,从而极易暴发近岸海水赤潮.   相似文献   

14.
将社会库存、水资源足迹和污染足迹纳入生态足迹需求计算模型,改进和完善了生态足迹需求理论与方法. 依据海南省统计年鉴资料,计算并分析了海南省1952—2004年的生态足迹,揭示了海南省52年来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状况和特征.结果表明:①海南省可再生资源生态足迹占总生态足迹的绝大部分,二者呈同步增长态势,但距离在加大;②海南省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主要集中于海洋、耕地和能源用地,对草地、林地、淡水水域和建设用地的利用强度相对较小,对水资源的利用强度明显减少;③海南省万元GDP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资源利用效益逐步提高. 海南省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的原因包括:①海南省生态足迹的变化是海南省经济生产和消费结构变化的结果,经济和人口增长导致资源的大量消耗,是造成生态足迹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②海南省经济生产的主要方式是农业,农业问题是海南省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③海南省对耕地、林地和水资源的利用逐步下降,近几年对水域特别是海洋动物性食品的需求急剧增加,这是居民收入水平上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我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现状及其对海南省的启示,分析了海南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海南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发展思路,提出以提高监测队伍素质为突破口,建立符合实际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建立环境预警监测网络体系,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环境监测和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等重点方向,并提出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海草生产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草是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海域浅水中的单子叶植物,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在全球的C、N、P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对国内外海草生产力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海草生产力的影响因素.海草地上部分生产力主要采用改进的Zieman标记法(如针孔法),地下部分采用末端标记法.影响海草生产力的因素包括海草种类、光照、无机...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自然生态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然生态承载力是当前国际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提出按照各类土地的实际生产能力和实际生态服务功能计算各类土地的生态承载力,将消纳污染和水资源的供给功能纳入区域自然生态承载力计算模型,并简称该方法为"实际供给法"。依据海南省统计年鉴资料和生态调查资料,应用"实际供给法"计算和分析了海南省1952~2004年自然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特征:①海南省自然生态承载力长期持续增长,由1952年的7.0804hm2/人上升到2004年的8.5984hm2/人,增加了1.5180hm2/人,年均增长0.4%;②可再生资源生态承载力占总生态承载力的绝大部分,1952年和2004年分别占98.6%和92.3%,而不可再生资源生态承载力仅分别占1.4%和7.7%;③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呈跳跃式下降,从1952年的6.8165hm2/人下降到2004年的0.4473hm2/人;耕地、海域和淡水水域的承载力呈上升趋势,分别从1952年的0.1277、0.0057和0.0001hm2/人上升到2004年的2.6066、3.1192和1.1468hm2/人,其它土地类型生态承载力变化不明显;④在生态承载力组成中,水资源比例由大到小变化显著,从96.3%下降到5.2%,耕地、海域的比例由小到大变化显著,分别从1.8%、0.1%上升到30.3%、36.3%,其它土地都由小到大,但所占比例较小;海域、耕地和水资源是海南生态承载力的主要贡献因素,三者之和占到总量的71.8%~98.2%。并分析了海南省自然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小海湾水体有机氯农药的浓度水平和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海南省万宁市小海湾为研究区,按照美国EPA8080A方法,使用仪器GC-ECD对小海湾海水和汇入其中地表水中样品的OCPs含量进行分析,样品中18种有机氯农药均出,以HCHs和DDTs为主,它们的和占到OCPs含量的60%。外海HCH含量0.26ng/L,DDTs含量0.53ng/L,OCPs含量1.34ng/L。海水中HCHs含量范围:2.39~4.59ng/L,平均值是3.31ng/L;DDTs含量范围:0.27~6.34ng/L,平均值是3.42ng/L;OCPs含量范3.63~17.01ng/L,平均值是11.15ng/L。地表水中HCHs含量范围:0.95~3.46ng/L,总含量是9.70ng/L;DDTs含量:0.96~2.86ng/L,总含量是9.70ng/L;OCPs含量范围3.71~17.16ng/L,总含量是59.13ng/L后山村河以及桥头村河的OCPs含量高出其它河流很多,周围是农田、居民点。由数据及小海湾的地理状况,得出海水中OCPs来源于地表径流,小海湾是OCPs巨大的储存库,OCPs主要汇集在沉积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