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华南板块北缘(江西萍乡段)伸展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南板块北缘江西萍乡武功山地区发育的穹窿状变形变质体属岩浆核杂岩,其结构特征和成因机制。与经典的变质核杂岩有相似之处。但其核部是花岗岩,它主要是花岗岩浆强力底辟侵位引起地壳局部隆升和伸展滑覆,在这些伸展滑覆体系之下。掩盖了大片的含煤岩系地层,因此,该区是寻找隐伏煤田的理想靶区。  相似文献   

2.
闽东南长乐—南澳构造带沿线出露大面积白垩纪花岗岩岩基,普遍存在岩浆混合现象,肖厝侵入岩是其中的代表性岩体。野外观察和化学分析表明,肖厝侵入岩由二长花岗岩和辉长闪长岩、以及该两种混合端员岩浆混合形成的闪长质-花岗闪长质-花岗质过渡岩类组成;岩石总体富碱、富LREE和LILE、贫HFSE;A/CNK=0.82~1.05,属准铝质-微过铝质钙碱性系列,部分受流体交代的岩石A/CNK值可升高至1.69;岩浆混合过程中发生了元素的选择性富集/亏损和同位素组成的均一化,(87 Sr/86 Sr)i为0.7055~0.7061,εNd(t)为-1.9~-3.0。锆石年代学研究表明,肖厝侵入岩的岩浆混合开始于约136Ma,于121Ma时初始侵位于下地壳。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分析了肖厝侵入岩的成岩机制,提出岩体侵位早于长乐—南澳构造带的变质变形作用,两者不存在成因上的联系;118~100Ma时该构造带曾发生过深层次地壳逆冲推覆,使形成于中—下地壳的韧性剪切带和肖厝侵入岩共同快速上升至地表。  相似文献   

3.
黄梅乱泥滩花岗岩侵入年龄为124.1Ma,完全冷却暴露地表年龄为80Ma,据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87)Sr/~(86)Sr初始比值、∈Nd值、δ~(18)0值等综合分析,均显示该岩体具有“S”型花岗岩类的特征,其原始物质来自地壳。岩浆侵位深度为4.8km,结晶温度为798℃,氧逸度fO_2=1×10~(-11)a,压力P=6.57×10~8Pa岩体侵位时处于张性构造环境的陆内碰撞带。  相似文献   

4.
东南大陆的地质构造模型,具有欧亚大陆边缘向洋增生的独特形式。除外来地体之外,或以扩张、地幔上涌,洋壳向大陆地壳转化,并不断向洋增生;或是大陆分裂,地幔柱——热点物质不断注入变薄和破裂了的地壳,形成区域性新的生长构造层,构造岩浆地质体表现为有独特属性的“A型”花岗岩和流纹岩链。这些高DI值的富硅富碱富钠质岩石,出现在欧亚大陆边缘的重力梯度带上。裂解带的地壳结构模式是上地壳存在着重力不稳定的硅铝低速带;中地壳有洋——陆过渡型地壳的“类裂谷型”结构,P波速度为6.3~6.4km/s的中间壳层;在下地壳下部有速度为7.0~7.4km/s的壳——幔混合型高速层;随着“异常”的上地幔的形成,有大范围的热活动和壳——幔边界穹窿,穹窿的地盖比正常区为为薄。由于化学库和化学边界层的横向不连续,可划分出古老基底和后期地质发展史完全迥异的两个亚板块;和以壳层(或幔层)断裂为边界特点的八个地体;一个以分裂为主,并具热点径迹的最新生长构造层的扩张——裂解构造岩浆地体。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可以有三种不同的途径形成花岗岩。大部分花岗岩类,特别是显晶花岗岩,显然是由于大陆地壳物质的重熔而形成。主要在活动带发育的小部分花岗岩类,是由地球上地幔物质经选择熔融而产生的基性或中性岩浆  相似文献   

6.
<正> 引言瑞典的前寒武系为研究1.9—1.6Ga 期间的地壳演化过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这部分元古界包括斯维科卡雷尔带(1.9—1.7Ga)和随后的后斯维科卡雷尔带(1.75—1.65Ga)。Wilson(1982)根据已发表的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数据提出,岩浆的产生可能与板块构造运动有关,先是约1.9Ga 出现的与俯冲有关的岩浆作用早期相,接着是约1.75Ga 产生了主要为地壳源的岩浆。沿新的斯维科卡雷尔变质带的边缘出现的俯冲作用的另一个阶段,可能  相似文献   

7.
石英-碳酸盐矿脉是世界黄金生产的主要来源。沿上地壳中剪切带侵位的这种矿脉的来源迄今还是个谜。挪威南部班布勒(Bamble)带贫金,与地壳丰度相比要低一个数量级以上;金矿床中的其他元素也已丢失。在高级变质作用期间,金溶解,并在通过广阔的韧性剪切带上升的氧化、富硫流体中迁移。与变质作用同时发生的变形作用使岩石增加了利于溶液渗透流动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对矿床学上传统的假说——即许多成矿元素来自岩浆,它们在热液中迁移,在地壳较浅的部位沉淀——重新进行讨论。这些假说的根据为下列三种观点: (1) 岩浆含有相当量的水,其中大部份在岩浆结晶作用过程中呈热液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中国东南沿海和西南日本两条白垩纪-古近纪火山-侵入岩带的地球动力学特征。两条火山-侵入岩带的下火山岩系岩石经受了左旋走滑的韧性剪切变形而形成片理或片麻理构造。中国东南沿海火山-侵入活动的起始时间、动力变形和结束时间都早于日本约30Ma。西南日本高镁安山岩和埃达克岩(120~105Ma)是在大面积白垩纪岩浆作用的起始阶段由大洋俯冲板片在高温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的。火山-侵入活动的结束标志中国东南沿海岩浆岩带是板内环境的晶洞A型花岗岩和以流纹岩为主的双峰式火山岩;在西南日本岩浆岩带是年轻地壳挤压重熔的S型过铝质石榴石/白云母细粒花岗岩和流纹岩,不存在类似华南的壳源S型花岗岩,中国东南沿海没有代表洋壳俯冲的弧岩浆岩。两条火山-侵入岩带的源区都以幔源为主并有前寒武纪再旋回地壳物质加入,它们的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随时间推移,中国东南沿海火山-侵入岩中幔源组分增加,而西南日本则相反。华南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活动的开始(170±5Ma)是在古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背景下,大陆岩石圈减薄,陆内深断裂再活化的结果。东亚大陆边缘在晚中生代(120Ma)进入古太平洋板块正向俯冲构造体系,但不同地段的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10.
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锡矿床、斑岩钼矿床和钨矿床,都显示出与长英质岩浆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并且主要由来源于岩浆的流体形成。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成矿体系都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金属组分均集中于高度分离的花岗岩岩钟的顶部。这种富集作用似乎是由一种垂向液体分离作用造成的。尽管对这种富集机制尚未弄清楚,但自下而上始终由粗粒经血状到细粒花岗岩这种结构上的转变有助于说明分离对流作用。对于锡矿和钨矿来说。这种作用进行得最好的是在具有清楚的地球化学专属性的花岗岩套的晚期相端员中。这种花岗岩套还显示出类似的从粗粒向较细粒端员的前进演化,这些岩套是经过逐渐分离而变成小体积的晚期相的。由于伟晶岩和斑岩钼矿体系的资料不够,关于伴生的花岗岩套的情况还不太情楚。钨矿床中比较少出现的充分演化的顶部体系,可能与熔体和成矿流体中氯的影响比氟和硼大有关。 流体从这些体系中释放出来,可能是通过不同组合的下延裂隙来抽取岩浆库中的孔隙流体来实现的,又借助由局部和区域应力场造成晚期阶段裂隙的发育,因而在网状微裂隙发育的情况下,也可通过二次沸腾来释放流体。 容矿花岗岩类的侵位深度和特定的围岩环境,可能对浓缩的岩浆相中发生的分离作用的效果有很大影响,而且还同样是控制流体释?  相似文献   

11.
岩石学中迄今除了花岗岩类的岩浆成因概念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假说。后者认为变质作用和交代作用过程是花岗岩类生成的决定因素。但是,“花岗岩化”假说的框子却容纳不下地球化学分析材料、实验材料,也解释不了地壳发育的一般问题。国内文献,大约20年前在Н.Г.苏多维科夫(1950)  相似文献   

12.
碰撞造山作用过程中陆壳岩石馆融形成花岗岩浆主要出现在加热期和伸展抬升期,是碰任后岩石田热状态调整引起陆壳物质化学分界的结果。陆壳碰撞前的构造历史、大陆岩石国的热参数和地幔过程、造山带的几何学特征和运动学性质等制约了造山带花岗岩类的发育,尤其是与各种造成地慢高热流叠加于下部地壳的岩石圈调整过程关系密切。大别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的形成可能就是华北、扬子陆块碰撞后,底侵和垂向分离过程作用于造山带伸展抬升期,引起下部地壳岩石相继发生两次馆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塔斯比克都尔根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学、岩石化学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塔斯比克都尔根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 ,岩浆起源深度为诺尔特地区中地壳位置 ,成岩物质来源于地壳 ,为加里东晚期挤压构造背景下的产物。成岩机制的研究表明 ,塔斯比克都尔根岩体为地壳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在对大背坞地区双桥山群变质岩中“斑点构造”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同生碎屑-一种发育于沉积岩中反映动荡沉积环境的典型沉积构造,为进一步证实双桥山群属于半深海-深海的浊流相沉积环境特点提供重要依据,通过详细的构造变形分析,确认双桥山群主要经历了区域紧闭褶皱和韧性剪切两期构造变形,运用平衡剖面方法和应变测量估算双桥山群褶皱变形的地壳缩短量为71.6%,双桥山群地层层内压扁变形压缩率为23.1%~45.3%,在对大背钨韧性剪切带进行系统研究后,建立了一套浅变质碎屑中进变质韧性剪切带的识别标志,进而对该区韧性剪切带进行 划分和厘定,同时依据韧性剪切带中同生碎屑和同构造变斑晶的应变测量结果(Kxz值),估算出大背坞韧性剪切带剪应变(γ)为1.01~2.13、最大剪位移量为0.6~0.8km。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认为双桥山群褶皱变形形成于晋宁期,韧性剪切变形发生于燕山期,前者是扬子地块基底岩系形成时期,后者是鹅湖花岗岩侵位和隆升过程中引发的花岗岩外围地区变质岩的以垂向剪切运动为特征的韧性剪切变形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整个世界太古宇和元古宇地区的地震波速模型,发现太古宇地区地壳的厚度为35km左右(碰撞带边缘除外),而元古宇地壳的厚度则显然要大得多,大致为45km,并且在其基底有一较厚的高速层(>7km/s)。我们认为有两种模式可以解释这些差异。第一种模式把这种差异归因于上地幔成分的改变。太古宇地幔中的温度较高,因而导致了科马提熔岩的喷发,结果使得岩石圈过分贫化而不能产生大量的玄武质熔体。元古宇地壳是在富地幔之上发育而成,经后的部分熔融作用造成质武玄岩浆的底侵和地壳膨胀。第二种模式认为,在太古宇高温地幔中的对流作用由于过分的紊乱而不能支撑稳定的长寿命俯冲带。到了元古宙时期,由于地幔已足够冷却,因而形成了大量的岛弧和陆弧,同时由于玄武岩浆的底侵作用而形成了上述的高速玄武岩基底层。  相似文献   

16.
<正> 造山运动过程,包括褶皱、变质和花岗岩化等多个阶段,它的主要化学结果是某块大陆壳的形成。由于花岗岩类是大陆壳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花岗岩类的成因问题就和大陆的起源与演化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已提出两种极端的理论: (1)大陆壳是在整个地质时期里通过连续的分异作用由地幔形成的。 (2)大陆壳是在地球历史的早期由地幔一次分异形成的,以后这种物质便不断再循环到新的地壳中去。  相似文献   

17.
<正> 前言 同大洋玄武岩相比,大陆拉斑玄武岩(CT)的特点是某些不相容元素的含量高,变化大,同位素比值的变化也大。大陆和大洋玄武岩的这种地球化学差异已讨论过多年,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假说,以解释大陆拉斑玄武岩的这种地球化学特点。这些假说包括:由“地幔羽”产生母岩浆;由不均匀富集的上地幔产生母岩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部构造演化,自1200Ma以来曾发生过两次碰撞、三次裂解。并有向东增生的构造岩浆地体。资料表明:①从中国大陆向东至日本、台湾均为人陆型地壳;②中国东部及西太平洋大陆板块的各微板块之间地壳结构不同;③裂解带的形成是由于热点和地幔对流导致大陆解体;④裂解带均显示出高重力正异常,上地幔顶部波速低、具低速层、高热流区的“裂谷垫”性质;⑤增生的构造岩浆地体同位素组成、微量元素与洋中脊玄武岩的性质有较大差异,裂解带的岩浆为大陆地幔的特征;⑥上地幔特征及岩浆分融、分异均显示出横向不连续。也显示山化学边界层和热边界层的不连续。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下面四种环境中岩浆混染作用的实验研究:(1)俯冲板块之上;(2)地幔-陆壳边界之下和(3)地幔-陆壳边界之上;(4)浅部地壳内。用含H_2O硅质熔体与橄榄岩或角闪岩之间反应的一系列清楚的边界确定了:(1)混染熔体内的扩散断面和(2)二种物质之间的结晶反应带。由含H_2O的橄榄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混合物实验确定了一些相界,这些相界能区分从俯冲板块中产生的并经过地幔上升的熔体的混染程度和与橄榄岩(如堆积岩)接触的地壳熔体的混染程度。花岗质熔体在1.5kbar~1)、810℃条件下的化学扩散速度较慢;在10kbar条件下,热的含H_2O的玄武质与流纹质熔体之间的扩散速度比较快。在10~15kbar、920~1050℃条件下,不饱和H_2O的花岗质熔体的熔融前峰通过与作为水源的蛇纹石化橄榄岩相邻的结晶花岗岩时,会发生对流作用。对流运动使混染熔体运移离开扩散带,从而留下一个狭窄的扩散带。壳-幔边界附近岩浆的混染和混合作用速度看来比浅部地壳侵入体中要快得多。产生于板块的熔体的Ca/Mg比值较钙碱性岩石高;而在深部与上覆地幔的混染作用使其Mg/Ca比值比钙碱性岩石高。在壳-幔边界附近,混染熔体的Ca/Mg比值与钙碱性岩石相当。  相似文献   

20.
小墨山岩体侵位于中元古代冷家溪群中,由两期侵入体组成,早期为粗中粒—中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末期为细粒黑(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通过锆石SHRIMP U-Pb法测得岩体侵位年龄为122.5±2.1 Ma(2σ),MSWD=1.9,成岩时代为早白垩世。主元素中,SiO2变化于67.20%~75.16%,K2O含量高,且K2O>Na2O,K2O/Na2O为1.16~1.72;ASI值变化于0.96~1.10之间,平均1.02,属准铝质-微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Rb/Sr=0.27~15.13;Nb/Ta=15.9~17.1,为锶和铌亏损型。ΣREE总体较高,重稀土含量相对较高,轻重稀土分馏稍弱,ΣCe/ΣY为0.49~6.18,(La/Yb)N为0.66~15.54。有较高的εNd(t),为-6.8~-8.7;T2DM相对较小(1.47~1.62 Ga)。综合研究表明,小墨山花岗岩石为壳源型富黑云母过铝花岗岩类(CPG),其成因应为下地壳物质和上地壳物质混合而成,与花岗岩底侵作用或注入地壳中的幔源岩浆有关,形成的构造背景为陆内挤压造山向非造山转换的后造山拉张环境,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