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卢守文 《环境》2003,(3):25
快乐缘何非要寻求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做支撑?快乐是一种感觉,一种悟性,更是一种心态。心中时常留住快乐的泉,快乐的根,快乐的魂,拥有快乐还需要什么翔实的理由吗?无须理由的快乐,才是一种健康的心态。  相似文献   

2.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经济时代,一个加速变革的时代,不断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创新的关键取决于创新人才。谁拥有了创新人才,谁就能在这个激烈竞争的时代处于优势地位。任何个人要想成为时代的主角,创新素养是不可缺少的品质之一。所谓创新素质,在人的基本素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能够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去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高级的、复杂的、综合的素质。它是一个相关心理要素的有机结合体,也是全面素质的核心。因此,创新素质首先是一种个人的主观能力的外在体现,  相似文献   

3.
你是否已经厌倦了广州街头拥堵的汽车长龙?你是否为每天呼入汽车尾气而惴惴不安?你是否为时常听到轰轰的汽车噪音而烦躁?每想至此,你是否很向往曾经的一种比较畅顺、无废气、噪音小的公共交通工具--人力车呢?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人力车可谓曾风靡一时! 它源于日本,又称"东洋车" 人力车也称黄包车,是一种由弹性车轮、钢片弹簧悬挂装置、木制车厢组成的、以人力推行的载客车.它源自于日本,中国的人力车是从日本传入,故又称"东洋车".那么人力车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  相似文献   

4.
马少华 《沿海环境》2001,(10):23-23
东北一所高校的学生最近准备南下,组织“百所高校千里行,万人签名爱环境”活动,向全社会发出“爱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的家”的紧急呼吁,并要求得到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 在媒体工作,时常听到这样的活动和这样的请求,有的风风火火,有的再无声息。说实话,我不知道这都有什么实际的用处。而目也担心,太多的签名立誓,太多的“紧急呼吁”,反而给人们造成感性麻木。倒不如各在各家,能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得了。 环保的问题,知易行难。千里行、万里行或“呼吁”等活动,无非为“知”──让更多的人知道环境危机和环保道理,这样的活…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有人问我,音乐教师要告诉学生什么?我想第一句话就是"为人生而音乐"。每一个人生都是一本书,一本唱不完、歌不尽的书。如果我们热爱人生,那么我们可以而且应该用音乐来打扮它、装饰它、开发它、提升它,让它绚丽多彩放射光芒。如果我们的教育从这里人手,或许一些已经麻木的心灵,将得到音乐的滋润;一些已经暗淡的  相似文献   

6.
科技兴粮,会因什么而架空?是什么造成了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缺失?全球粮食危机面前,我们靠什么才能保证13亿人口的吃饭、生存问题?高产量当然是种出来的,可是需要谁来种?怎么种?这些种的条件如何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7.
江镕 《环境》2010,(10):1-1
曾几何时,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名言"人,诗意地栖居"成为了一句十分热门的流行话语,它时常被用来形容人们寻求心灵轻盈、静谧,乃至回归明净无瑕精神家园的期冀。而事实上呢,当理想照进现实,我们悲哀看到的却是与人们的情感诉求截然对立的行为方式、生活状态的非诗意、反诗意。  相似文献   

8.
酸性降水在西欧、北美一带,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特征。由于它引起水体和土壤酸化,危害人体健康和生物的生存,腐蚀城市建筑物,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已受到世界各国人民和科学家的关注。目前,我国正在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工业将迅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酸雨的形成,它有什么危害?对北京地区是否有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注意和探讨的问题。一、什么是酸雨,它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在超市闲逛,忽然眼球被一小罐红豆吸引。红豆是红的,倒没有什么特别,特别是它的品牌和一段文字。它叫“慢点”,往下写道:“让我们慢下来,等等灵魂。慢点,慢点,让我们试着过一种慢生活,让心灵丰盈,让性灵自在而圆融。”恰巧,写这段话的是一位知名作家,我的朋友——这是他家乡的红豆。  相似文献   

10.
江镕 《环境》2012,(5):1-1
在现代社会里,有时候我们会记得无关紧要的冗余琐屑,我们会在意纷繁芜杂里的细枝末节,但是却时常又忘记我们该寻找什么,该去向何方,甚至忘记我们自己究竟是谁.于是扪心自问、鞠躬自省,我们是仍然沉溺于物化的形式,执迷不悔?还是开始寄予心灵的解脱,远离喧嚣?我们是继续陷落在麻木混沌,百无聊赖?还是转而寻求灵魂的依托,有所期冀?事实上,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种勇气和力量,需要的只是一些途径和出口,找回内心的激情,重返生命的灵性.  相似文献   

11.
若有人问我:未来,什么会最引人注目,最令人关心,我会毫不犹豫地说:“环保”。若有人再问我:你将来会把什么职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我也会毫不犹豫地说:“环保”。因为环保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未来需要它,我们的未来离不开它。我要做一名“环保”传播的使  相似文献   

12.
<正>只要留心观察,每一天都有新发现!欢迎"创粉"积极参与投稿,将你们有趣的新发现、个性的新素材、专属的新感受同全国的小朋友分享!下一期"今天写什么"由你说了算!在我们学习写作文的过程中,每年都有那么几个固定的命题与我们"不见不散",这个时段,它当然就是——"新年"啦!本期"今天写什么"特邀郁菲菲和张芹两位小嘉宾,和大家一起迎新年。  相似文献   

13.
一位名叫丹尼尔的小孩,时常坐在种满爬山虎的院子里,出神地看着海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幻想着自己也能拥有一艘大船,但他家实在太穷了,根本不可能满足他的愿望。  相似文献   

14.
央视《新闻联播》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国家政治权威与秩序的象征,主持人语言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在《新闻联播》中的作用是什么,主持人语言的仪式化带给我们的思考是什么,本文从国家形象、语言形象以及语言文化形象的传播与维护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持续几天的雾霾终于散去,我们迎来了久违的蓝天和阳光。虽是严冬,但午后的阳光洒在身上,就像是妈妈的手在轻轻地抚摸我们,多么温暖、舒服啊!《阳光》这篇课文中写道:"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阳光像金子,阳光还像什么?它还会洒到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吧!  相似文献   

16.
昆虫情亦深     
蔡光 《环境》2002,(3):34
母爱是天性,人类有母爱,昆虫也有母爱;人类有亲情与父爱,在一些昆虫中同样存在。负子蝽:模范丈夫你看图上的这只蝽象,在它宽阔的背部负载着那么多一个个像小馒头似的球体,且很有规律地紧密排列着。你一定想知道这是些什么呢?而看似“龟驮碑”的这只“龟虫”又叫什么?它其实就是在蝽象家族中,最让你过目不忘的负子蝽了,而它背负的“小馒头”正是它  相似文献   

17.
《世界环境》2013,(6):12-12
世界处处不同,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也总有不如意,旱地缺水,高地缺氧,还有的地方成天见不到太阳。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拥有许多愿望,还会把它唱到歌里去。比如我小时候就特别爱唱《种太阳》,搬个小凳坐在老式收音机前,昂着头跟歌里的小姑娘一起大声唱,“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以后能播种太阳,一个送给南极,一个送给北冰洋”。  相似文献   

18.
建立协调有序的信息交流和采用新技术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一种最重要的手段。技术现代化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而且也取决于环境效益,尽管它与经济生产率有不同的特点。技术的改进使我们通过一些供选择的方法作出明智的选择,从而为减轻环境的负担提供了机会。这种负担是集中的生产活动造成的。这种经济和环境的两重判断标准是以任一选择为基础的。在国际上,欧洲经济委员会(ECE)管理机构已经表示,希望共同努力促进能源和资源的更有效利用,从而降低释放到环境中的废物,因为二者是相关的。即从较少的资源输入,生产等价产品的一种工艺,它产生的废物量较少,因此环境负担是小的。最终目的是减少生产产品的总费用而又可明显地改善环境质  相似文献   

19.
石油,工业社会的“血液”,是整个工业社会的生命支撑点。没有石油,我们身边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石油是一种有限的能源,不能永远大量开采它,终有一天油井会干枯,我们所熟知的汽车用油、航空燃料及加热用油将无处可寻,就更不用说其它成千上万的石油制的副产品了(而这些几乎包括我们周围所有的生活用品)。人们不禁  相似文献   

20.
有时我们看到一些海湾、湖泊、坑塘以及河流等水体水草丛生,并时常有水藻团团浮泛水面,致使水色斑杂,形成所谓“藻华”,但与水生植物繁茂的景象恰恰相反,水生动物却异常稀少,并时常发生死鱼漂浮的现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是由于营养物质,特别是磷和氮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水体,而又无相应的适当措施,从而引起水体生态系统一系列的变化,最终导致水质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一系列不良后果造成的,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水体“富营养化”或“过营养化”。这一事实本身正好说明了:事物总是一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