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厂里,普普通通的小铁板,比比皆是,几乎无人留意这司空见惯的小东西。然而,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冶炼厂转炉工人熊大陆却盯住一块铁板左思右虑。 4月9日晚上9点多钟,熊大陆在厂房里指挥吊车作业,突然发现地面上有一块长约200毫米、宽约100毫米的小铁板,心里顿生疑团:这块铁板刚才没见到,由哪儿来的?边想边从地上拣了起来。当他看到铁板的一面被磨光发亮,另一面锈迹斑斑,担心是50吨大吊车上掉下来的。他抑制不住心中的疑虑,立刻跑到吊车班询问。 吊车班的同志经过仔细辨认、分析,认定是大包架上掉下来的部件。 为避免有误,熊大陆又和他们一道去…  相似文献   

2.
我厂是 生产轻便雨 鞋厂,炼胶 车间用开放 滚胶机混炼 面底胶。混 炼面底胶需 渗入一定数 量的炭黑原 料。由于炭 黑用量比重 大,当胶料 进行机械加 工时,炭黑 粉尘飞扬, 严重危害工 人健康。 为改善 工人劳动条件,我厂党委组织三结合攻关小组,设计制作一套炭黑除尘装置,经过几年来的使用,效果良好。 设备结构 炭黑除尘设备由铁板罩、风机、除尘器及管道组成,如图所示。当工人在炼胶机上混炼胶料时,飞扬的炭黑沿铁板罩3上升,被风机引力吸入管道4,经风机送入除尘器9(除尘器用铁板制成)。炭黑沿除尘器内曲线隔板运动,受到曲线隔板的阻挡进入除…  相似文献   

3.
针对分离式隧道的先后行洞在不同的步距间隔情况下开挖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研究。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并且选用D-P屈服准则对分离式隧道左右洞开挖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实际工程分析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围岩应力分布、塑性区域和位移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先行洞在开挖步距小的情况下会对后行洞产生较大的竖向应力,开挖前拱顶处产生3.01 MPa,开挖后拱顶处产生1.55 MPa,出现塑性区域范围较大,塑性应变值为0.24 mm,隧道位移变化量同样大于开挖步距大的情况。由研究结果得出,分离式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应避免在先行洞开挖步距小的情况下对后行洞进行开挖,施工现场应根据实际工程围岩情况合理调整两洞之间的开挖步距。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软岩大断面隧道开挖后围岩的变形与支护时机的相关关系,利用监控测量数据反演分析中获得的蠕变参数,校正ABAQUS的D-P蠕变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对具有代表性的围岩进口浅埋段、出口浅埋段和洞身段进行了相关的数值分析,研究软岩大断面隧道岩体的变形规律和支护时机之间的关系;通过埋设现场监控量测点对二衬支护时机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出口和进口浅埋段的V级围岩,开挖后岩体的变形速率大、时间短,选择以最终位移量的80%为最佳支护时机,二衬的最佳支护时机为隧道开挖支护后的15 d左右;洞身段IV级围岩具有变形速率小、时间长,以最终位移量的90%为最佳支护时机,洞身段二衬的最佳支护时机为隧道开挖支护后的30 d左右。现场验证表明,选择的二次衬砌支护的时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近日,在我居住的小区发生了一幕惨剧:为迎接奥运会的召开,北京的一些楼房进行了外墙粉刷。粉刷作业时,油漆工需要靠固定在楼顶的绳索从高处向下面移动。一名油漆工在作业时没有注意到8层楼一家窗外护栏顶部盖有薄铁板。由于铁板边沿反复地与绳索摩擦,当这名工人粉刷到第6层搂时,绳索突然被割断,将他重重地摔倒在水泥地上。这名工人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  相似文献   

6.
案例北京市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本单位院内搭建蒙古包。公司分管基建的负责人通过工程承包人找来木工王某,口头约定由王某自带工具负责做蒙古包工程的木工活,公司每日给付劳动报酬40元,王某干完活领取劳动报酬后与公司无其他关系。2004年8月16日,公司工程负责人指派王某帮忙搬铁板,因下雨,铁板下滑砸到王某双脚上,后经医院诊断为双脚跟腱断裂。公司将王某送往医院治疗,并支付了全部治疗费用。2004年9月,王某以自己是为公司干活受伤,且需要继续治疗为由,起诉至法院,要求公司先行给付医疗费6000元。后经双方当事人和解,由公司给付王某5000…  相似文献   

7.
从一九八一年四月至一九八二年三月,我厂清花AO76成卷机连续发生八起火警。主要原因是减摩齿杆上升拔销电磁铁(采用380伏电源,线圈对地电压220伏)动作频繁,当线圈略有松动时,就与铁芯摩擦,损坏表面绝缘层;当线圈外面某处损坏时,就与铁芯放电,产生火花。如旁边有花衣堆积,就会被引燃,发生火警. 每次事故后,虽然我们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效果都不够理想。后来我们终于想出了 一 个好办法:将电磁铁拔销杆加长,在地上凿一个坑,把电磁铁安放在地平面以下,并在上面用铁板盖住.铁板中心钻一个略大于拔销杆直径的孔,使拔销杆穿过。这样,电磁铁就与地…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采空区遗煤、松散破碎岩块对瓦斯爆炸的影响,建立缝洞型管道模型,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结合方法研究采空区内缝洞型管道内瓦斯爆炸的传播规律及管道长径比对瓦斯爆炸过程中速度与冲击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缝洞型结构内,随着火焰沿管道向前传播,各监测点速度逐渐变大、压力先增加后降低,而压力上升速率则表现出不规则的变化;缝洞结构加剧了火焰燃烧的剧烈程度,提高了管道内各监测点的温度峰值;在缝洞型管道内随长径比r增加,各监测点最大压力峰值以及速度大小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9.
十几个高大的储罐静静地矗立在天地之间,库区内的铁路专用线已经拆除,粗大的输油管道已被拦腰截断。在地面一个巨大的、圆形的水泥平台上,十几名工人正忙碌着。随着工人们手中的切割喷枪喷出的火苗和弧光,偌大的铁板被切割开,随着吊车高高扬起的巨大臂膀,一块块铁板被运到指定地点……这是近日记者在吉林省长春北油库拆除现场看到的场景。那么,偌大的油库为什么要拆除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湘潭纺织印染厂机动分厂热电站,1996年6月中旬的一天,在钢筋混凝土预制的锅炉引风机房的屋顶上,发现了一个直径约半米的大洞。开始,此洞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以为是哪个单位施工特意打的。因为引风机房近8米高,屋顶的预制水泥板有十多厘米厚,板内埋的几根8毫米粗的钢筋几乎都是断的。然而时过几日,洞口处不见有人来作业,经与有关部门联系,答复均未在此作业。奇怪,这么大的一个洞,没有专人作业怎么可能呢2难道是“天外来客”所为?安全人员在现场经过仔细地勘察后发现,在屋内离洞口不远处有一块新近打成两半的桥状型的铸…  相似文献   

11.
正川煤集团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简称绿水洞煤矿)每年都会在12月中下旬开展检修作业工作,全矿所有在作业生产头面停止作业,以"检修彻底,彻底检修"为指导思想集中开展设备检修、隐患排查、风险排查与集中整治工作,为来年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有方案、有预案、有分工、有验收、有督察,准备充分,绿水  相似文献   

12.
小煤窑业主向国有矿井施放毒烟据《湖北日报》报道,去年4月份,包家坡小煤窑采挖猴子洞煤矿煤柱,松宜猴子洞矿两次下文劝其退出,但个人承包业主刘仁良不仅没有停采,反而于7月22日凌晨,趁猴子洞矿遭受洪水袭击,全矿进入紧急防洪抢险之机,以大剂量炸药将猴子洞矿...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电刨的安全使用问题,我们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结合本单位电刨的特点,做了一个安全压杠装置,如图所示。 一、构造 压杠装置的构造是由两根管臂、两根滚轴、一块配重铁板、两根调节栓和两个固定连接螺丝所组成。 管臂:由两根长60厘米、直径2.5厘米的钢管,弯成半圆弧形,两端拍成扁状,一端用螺丝连接于电刨平台上,另一端焊接于滚轴挡板上。 滚轴:由两根长24厘米、直径4.5厘米的轴,分别安装在配重铁板的上面和下面。上滚轴作为木料往回运输之用,下滚轴压滚木料推向刨刀,起到压刨作用。 配重铁板;是一块30厘米长、17厘米宽、0.5厘米厚的钢板…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罗世迪是“铁板”一块,也有人说他是“死脑筋”。究竟他在工作、生活上为人如何呢?  相似文献   

15.
孙明伟  王新  赵亦农 《安全》2002,23(6):15-18
1地下洞储油库火灾特点 利用地下洞库贮油是一种新型的贮油技术,其贮油方法是选择地下水稳定的地方开挖石洞,洞里放置钢制贮罐储油或用水冲洗洞穴后直接在洞内储油.  相似文献   

16.
管铁流 《劳动保护》2022,(11):66-67
基本案情河南省济源市人民法院一审查明:铁山河铁矿在铁山河流域拥有许多矿洞或矿体,其中包括548洞、风井平洞等。铁山河铁矿在经营过程中,将所属的矿洞或矿体分别交由不同的自然人即所谓的“带班长”开采,开采出的矿石由铁山河铁矿以一定价格收购,而这些“带班长”在开采过程中招用了一些劳动者。张愿军在1992年至1998年、2004年期间,先后在548洞、风井平洞等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1999年,川煤集团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简称绿水洞煤矿)克难攻坚,完成了25°到42°煤层的大倾角煤层综采技术难关,顺利克服了煤层倾角过大,综采工作面出现支架无法接顶、运输机无法推进及下滑、遇陷落柱、端头支架遇水无法推进等问题,实现了25°以上倾角的综合机械化采煤,并以此项技术获得了199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之后,绿水洞煤矿秉承这种精神,又连续攻克了煤层倾角45°至50°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正>川煤集团广能公司绿水洞煤矿(简称绿水洞煤矿)是一个具有"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灾害风险俱全的矿井,且随着煤炭开采向下水平延伸,地质结构愈发复杂多变。面对恶劣的开采环境,绿水洞煤矿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追求"零事故"为目标,全面深化安全管理,并实现了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能控,截至2019年2月,已实现累计安全生产(无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双连拱隧道采用无导洞后扩挖法施工时的设计参数取值及其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连拱隧道主洞错距、台阶长度、中隔墙厚度以及二衬施作时机4个参数对隧道受力与变形的影响规律,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主洞错距达到75 m时,既能保证先行洞隧道的变形稳定,又能缩短工期;隧道先行洞台阶长度可以按单洞隧道取值,后行洞台阶长度建议控制在5~10 m为宜;考虑施工扰动的影响,隧道中隔墙厚度在1.4~1.6 m范围内取值较为合理;先行洞二衬在后行洞掌子面前保持35 m以上距离施工有利于隧道稳定性的控制。研究结果可为隧道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风流经过风桥时连续转弯,能造成较大的局部阻力。研究合理的风桥结构型式,降低风桥阻力,对改善通风状况和节约能源很有现实意义。 1981年,东北工学院通风研究室对几种不同结构型式风桥的阻力进行了对比实验。现将初步结果简介如下。实验是在薄铁板制成的正方形模型巷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