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性矸对硫、氟、铬阴离子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活性矸-硫、活性矸-氟、活性矸-铬(Ⅵ)三种吸附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矸静态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静态吸附动力学可用Bangharm吸附速率方程描述;利用Body公式可确定活性析矸-氟吸附系统的液相有效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2.
稀土铈基无机吸附剂对氟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焦中志  张昱  杨敏  黄霞  马可民 《环境化学》2002,21(4):365-370
利用稀土铈基无机吸附剂(CFA)对水溶液中的氟进行了静态吸附试验和脱附再生试验,并对其部分物理化学特性表征和除氟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FA吸附剂对氟的吸附具有较高的动力学特性和罗高的吸附量,较低的pH值有利于对氟的吸附,在平衡pH3-6的范围内对氟的吸附量较高;可以用Freundlich方程表示该静态吸附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后的吸附剂可以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再生,脱附率达到100%,再生后的活性比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3.
用等温平衡吸附法研究了柠檬酸、草酸对砂姜黑土和潮土氟吸附的影响 ,提出了有机酸影响氟吸附的可能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有机酸对土壤氟吸附有较大的影响 :(1)当有机酸处于低浓度时 ,土壤氟吸附量随浓度升高而增加 ;高浓度时 ,土壤氟吸附量随有机酸浓度升高而降低 ;(2 )在有机酸存在条件下 ,土壤氟的吸附量与平衡氟浓度间呈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或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有机酸对土壤氟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等温平衡吸附法研究了柠檬酸,草酸对砂姜黑土和潮土氟吸附的影响,提出了有机酸影响氟吸附的可能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酸对土壤氟吸附有较大的影响:(1)当有机酸处理低浓度时,土壤氟吸附量随浓度升高而增加;高浓度时,土壤氟吸附量随有机酸浓度升高而降低;(2)在有机酸存在条件下,土壤氟的吸附量与平衡氟浓度间呈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或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NKY功能化树脂静态吸附混合染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颖  张永刚  庄源益 《环境化学》2003,22(4):353-358
探讨了NKY功能化树脂对混合染料(活性艳蓝:KN-R和活性艳橙K-GN)的静态吸附行为.结果表明:NKY树脂吸附单组分染料的能力大于其对混合染料的吸附,而且对混合体系中的染料有一定的选择性,吸附KN-R的速率较大.从动力学研究来看,NKY对混合染料的吸附速率其决定步骤是液膜扩散.等温曲线的结果显示,NKY对混合染料中每种组分的吸附行为同吸附单组分体系的类似,同时,随温度的升高,吸附速率常数增大,标准自由能变的绝对值增大。  相似文献   

6.
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对菲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用长碳链季铵盐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与短碳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TMAB)按不同配比改性膨润土。制得一系列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研究了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吸附水中菲的适宜条件、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的层间距、有机碳含晡对菲的吸附性能与改性时表面活性剂的加入量成正相关;菲等温吸附曲线呈线性,是菲在水-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之间分配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改性泥炭对水溶液中铬的去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克服泥炭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原泥炭进行了改性处理,并将改性后的泥炭与树脂结合以增强改性泥炭的机械强度。通过静态试验方法研究了改性泥炭对来自水溶液中的铬离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改性泥炭对水溶液中的铬的吸附等温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其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溶液的pH值对铬的去除产生显著的影响,在pH在1.5-3.0时,改性泥炭对6价铬的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利用稀土基无机合成材料去除饮用水中砷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张昱  杨敏  王桂燕  黄霞 《环境化学》2001,20(1):70-75
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除砷吸附剂,即基于稀土金属铈的无机铈铁吸附剂,并对该吸附剂的除砷效果进行了评价.活性氧化铝和新型研制的铈铁吸附剂对As(Ⅴ)吸附平衡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活性氧化铝除砷的最佳 pH为 3.5-5.5,最大吸附量为86mg As(Ⅴ)·g-1;而铈铁吸附剂的pH适用范围广,在pH3-7的范围内具有较高的除砷性能,最大吸附量可达16.0mgAs(Ⅴ)·g-1,该吸附材料对As(Ⅴ)的吸附基本符合Freundlich型等温方程式,硬度、盐度和氟离子不干扰吸附过程,但磷酸根离子干扰材料对As(Ⅴ)的吸附、铈铁无机吸附材料在饮水除砷中具有比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曹罡  莫汉宏等 《环境化学》2001,20(4):362-366
介绍除草剂2,4-D在4种不同有机碳含量,不同pH值的土壤中吸附数的测定,结果表明,4种土壤对2,4-D原吸附等温线均符合非线形的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其有机碳吸附常数的平均值为239.6,2,4-D的吸附常数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土壤的pH值对2,4-D原吸附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硝化褐煤对铬离子溶液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硝酸与龙口褐煤反应制得硝化褐煤,使其有效吸附质腐植酸含量提高。用该湖化褐煤对铬离子进行吸附试验,研究吸附剂的吸附量、吸附动力学、吸附模型和溶液的pH值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硝化褐煤对铬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其静态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议程。  相似文献   

11.
土氟静态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4种土对氟的静态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四种土的吸附性能与氟质量浓度的关系用回归方程拟合达极显著的直线正相关水平,土吸附系数差异,表现为中沙<粉土<粉质粘土<粘土.此外,土吸附氟后的平衡溶液pH值随氟加入质量浓度增大而上升,主要是氟与OH-发生交换吸附作用;干扰因素试验中,HCO3对氟吸附有重要影响,随其质量浓度增加而减少,CR、S042-表现不明显;pH值因素试验中,氟的吸附性能随pH值先增加后下降,原因是酸碱条件影响了氟的存在形态,导致土氟吸附性能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除草剂2,4-D在土壤中吸附常数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罡  莫汉宏  安凤春 《环境化学》2001,20(4):362-366
介绍除草剂2,4-D在4种不同有机碳含量、不同pH值的土壤中吸附常数的测定.结果表明,4种土壤对2,4-D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非线形的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其有机碳吸附常数的平均值为239.6.2,4-D的吸附常数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土壤的pH值对2,4-D的吸附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CTMAB—膨润土吸附水中有机物的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朱利中  刘文涵 《环境化学》1997,16(3):233-237
本文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改性膨润土,研究了CTMAB-膨润土吸附水中α-萘胺、β-萘胺、α-萘酚、硝基苯和苯胺和性能和适宜条件。结果表明,CTMAB-膨润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能力与CTMAB在膨润土上的实际交换量有关,也与作用方式和有机物辛醇-不分配系数有关,CTMAB-膨润土对五种有机物的去除率顺序为:α-萘胺、β-萘胺、α-萘酚>硝基苯>苯胺。  相似文献   

14.
黄昕  赵一先 《环境化学》1994,13(4):307-311
本文高浓度氟硼废水在常压加热下的铁盐法处理工艺,加添加铁盐的作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认为Fe(Ⅲ)投加催化了BF4^-的酸性水解,并与F形成了稳定的氟-铁络合物,从而有效地促进了BF4^-的水解。  相似文献   

15.
氢氧化铝废渣处理含氟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一定条件下氢氧化铝废渣活化处理,用于处理50mg/L的含氟废水,投加量为2‰,pH值为6 ̄11,去氟率达96%。吸附平衡浓度与吸附量关系符合Langmuir等温式,求出20.0℃、25.0℃、30.0℃时的饱和吸附量和吸附系数。其吸附速度符合鲛岛吸附动力学方程式。  相似文献   

16.
用于降氟的亚粘土改性方法与吸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改性方法和改性条件对用于降氟的亚粘土除氟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每 种改性方法的最佳改性条件,探讨了改性亚粘土的吸附机理,研究表明,改性亚粘土除氟率高、工业产换容量大,除氟率最高达100%,最大工作交换容量达243.30mg.kg^-1,改性亚粘土降氟功能归因子于所含针铁矿和伊利石对于F^-的专性吸附。  相似文献   

17.
NKA—Ⅱ大孔吸附树脂吸附高浓度苯胺溶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占新民  王建龙 《环境化学》1999,18(4):359-365
本文利用NKA-Ⅱ大孔吸附树脂对高浓度苯胺溶液进行了静态吸附试验,希望利用大孔吸附树脂从化工废水中回收苯胺。  相似文献   

18.
竹炭对2,4—二氯苯酚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研究了水溶液中竹炭对2,4-二氟苯酚的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竹炭对2,4-二氯苯酚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吸附效果与竹炭粒径、用量、污染物浓度以及吸附平衡时间和平衡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物吸附法,研究了经过预处理的无花果曲霉对Cu^2 吸附行为与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具体包括菌丝球与Cu^2 接触反应时间、Cu^2 浓度、原初pH值3个方面。结果表明:该菌丝球在吸附进行5min时,吸附量已达量2.855mg/g,在吸附进行4h以后趋于平衡。最佳pH范围为4.0-5.0,Cu62 浓度在20-100mg/L范围内吸附量为2.763-4.713mg/g,而吸附率却为32.31%-9.54%。其吸附行为在一定的温度和一定浓度范围内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  相似文献   

20.
批量平衡法研究芳香族酮类化合物在东北黑土中的吸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系列芳香族酮类化合物在东北黑土中的吸附,采用Fre-n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求得土壤吸附常数(kf),研究表明:12种芳香族酮类化合物的吸附等温线有线性和非线性两种形式,对化合物的土壤有机碳吸附常数(lgKoc)进行定量结构-性质(QSPR)分析,发现芳香族酮类化合物的土壤有机碳吸附常数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相关不显著,土壤有机碳吸附常数与分子极化率(a)有较好的相关性,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