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从人群的营养水平和主粮、副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出发,分别估算和预测了1993年和2000年江苏省泰兴市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量。结果表明,该市土地资源1993年可供120万人过上宽裕型生活,到2000年可供95万人过上小康型生活,其余三分之一以上人口的粮食需求要依靠市外供给。  相似文献   

2.
温州市粮食生产潜力及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劲松  吴薇 《农村生态环境》1998,14(3):30-34,39
在光能生产潜力计算的基础上,经过温度、降水、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等自然因素的订正,分析了温州市的土地生产潜力、通过对温州市历年来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分析,采用产潜比增速度法预测了2000年和2010年的粮食产量,并据此计算了2000年、2010年和潜在最大的人口承载量、指出温州市建立稳定协调可持续的人地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广东省耕地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分析预测了2010年广东人口的发展趋势和消费水平,广东耕地资源的现实生产力、潜在生产力,以及2010年耕地的发展规模和粮食生产力。分析得出结论:2010年广东人口突破8300万人的可能性较大;届时人均消费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广东粮食自给率为70%时,将会出现耕地承载力严重超载。本文最后提出了提高耕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光能生产潜力计算的基础上,经过温度、降水、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等自然因素的订正,分析了温州市的土地生产潜力、粮食生产潜力。通过对温州市历年来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分析,采用产潜比增长速度法预测了2000年和2010年的粮食产量,并据此计算了2000年、2010年和潜在最大的人口承载量,指出温州市建立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地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刘志佳  ;黄河清 《生态环境》2014,(12):2003-200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珠三角地区。1979─2012年间,珠三角地区的常住人口从1797.42万人增至5681.70万人。大规模的人口增长使得珠三角地区的资源供给压力增大,特别是土地资源。2010年珠三角地区已开发的建设用地面积为8867 km2,其中深圳、东莞等城市的建设用地规模已经接近其土地资源的适宜开发上限,土地资源对人口增长的约束作用也日趋显著。为了评判珠三角地区土地资源压力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利用Malthus模型和Logistic模型分别对该地区9个城市的人口变化进行拟合,结果表明,2组模型对2000年前各城市的人口变化均有较高的拟合精度且拟合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相近,主要是由于该地区早期发展阶段的资源压力对人口增长的约束作用较小。2000年以后不同城市的Logistic模型与Malthus模型对人口变化预测呈现出不同的趋势,主要与各城市的土地资源压力密切相关。根据2组模型模拟结果的差异和土地资源的压力,将9个城市分为3组。其中深圳、东莞为第一组,这2个城市的人口增速最快、土地资源压力最大,相应的Malthus模型的估计值分别在2003年、2005年超过了实际人口,且其后估计值与实际值的差距逐渐增大。依据Malthus模型2020年深圳、东莞的人口预测值分别为6469.58万人、2386.81万人,这大大超过了这2个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极限。这一结果说明在深圳、东莞的人口高速增长已经不可持续,Malthus模型已不能反映其未来人口的变化趋势。第二组包括广州、佛山、珠海和中山4个城市。这组城市的人口增速相对缓慢,Malthus模型的估计值与实际人口较为接近,但2010年以来这4个城市人口的增长呈放缓趋势,Malthus模型估计值逐渐偏大。第三组城市包括人口增速最慢的江门、惠州和肇庆3个城市。这组城市的人口?  相似文献   

6.
对我省的人口发展和粮食生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人口将在2005年底达到8000万人,比过去人口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而粮食生产却不容乐观,到2015年最多只能达到年产2670万t的水平,人均粮食约280 kg,比目前水平略低。从长远来考虑,我省的粮食问题将更显不足,而耕地又逐年减少,故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水平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东部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土地遥感解译图,对广州市东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广州总体发展战略规划,进行了东部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如果2020年广州市东部地区耕地保有面积达到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则城市发展所需的土地资源可以满足规划要求。城市发展建设应先占用那些质量较差的农用地。  相似文献   

8.
根据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般定义,结合柳州市郊区土地利用的现状特点,全面分析了郊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和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出了实现该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以延安、安塞七乡镇为列,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启用ARC/INFO和Arcview对其土地资源数据采集、输入、编辑、存储和综合分析应用的技术系统及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系统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利用相关信息元对土地资源动态变化进行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惠州市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入手,分析其在土地资源利用上存在的耕地面积锐减、土地资源承载力下降、耕地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以及土壤和农作物被污染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现状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大面积土壤调查,揭示了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现状和特征。其主要特征为土壤剖面形态、土壤化学性、土壤物理性和土壤化物性退化。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壤养分贫瘠化和土壤水分状况恶化。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安徽省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结果 ,耕地是安徽省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由于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经济利益的驱动和有限的后备资源 ,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肥力不足、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等因素影响了安徽省耕地资源质量 ;低的生态占用表明该省人口数量已给环境造成巨大的生态压力 ,人地矛盾日趋突出。粮食的安全保障依赖于耕地的高强度利用、化肥的大量施用和有效灌溉面积的扩大。加强土地管理 ,严格执法 ,合理规划用地 ,以科学技术来提高粮食的单产水平和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 ,是耕地可持续利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思坚  何小霞 《生态环境》2004,13(2):293-293,296
粮食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关注粮食安全问题,不能只重视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应更多地重视粮食生产领域,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又与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密切相关。只有稳定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才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大力实施“沃土工程”,培肥地力,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大面积土壤调查研究和多点田间试验,揭示了桉树人工林地力退化的成因,提出了可行的防治措施。其退化成因是桉树人工林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性、水土流失严重、人为因素对生物积累过程的干扰、桉树全树利用方式、耕垦的不适当以及林地养分收支严重失衡。其防治措施是增加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回归林地调落于土壤、应用适当的采伐利用方式和采伐剩余物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参与性农村评估法 ,并结合地方农业统计年鉴 ,从村级水平对西双版纳巴卡小寨和大卡老寨 2个民族村寨土地利用的景观影响作了初步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 ,人多地少的巴卡小寨因无大面积的公益林等自然景观而使其人为干扰强度指数为 3.196 5 ,较大卡老寨强烈 ;受干扰景观中的粮食作物地和经济作物园斑块较多 ,景观破碎度分别为 0 .0 6 92和 0 .0 980hm-2 ,均大于大卡老寨。大卡老寨因为具有公益林、风景林和水体 ,其景观多样性为 1.4 5 95 ,以公益林、经济作物园和粮食作物地为优势景观 ;大卡老寨景观均匀度和优势度分别为 0 .6 6 4 2和 0 .7377,均大于巴卡小寨。 2个村寨的粮食作物地和经济作物园面积较大 ,表明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种植是山区发展的出路所在 ,而水田面积的扩大和稳定有利于提高人口承载力。各景观类型的规模因受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影响而逐年波动 ,但从长时间来看又趋于稳定。民族文化政策和市场对 2个村寨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大丰市滩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遥感技术,通过对TM影像的解译,分析了江苏省大丰市不同历史阶段滩涂开发状况。运用Costanza方法计算了滩涂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在1984年至2002年18a间,由于缺乏科学规划,滩涂开发对大丰市滩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造成损害;与1997年相比,2002年大丰市滩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达88.38万美元,减少33.46%。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现状基础数据,以及城市发展对土地利用的需要,对建三江城区绿地和土地利用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通过对现有林地、水系生态要素的有机组织和改造,确定了建三江城区绿地生态系统用地规划目标和绿地生态系统布局,"一廊、两环、三楔、多点、网络",为北方寒地城市建三江城区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Recognizing the limitations common to both centralized and privatized management regimes, institutionalized resource management is beginning to incorporate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local resource users, coupled with the enabling policies and legislation of state systems, to arrive at cooperative approaches to resource management. These varying and dynamic approaches to resource management have been compelled largely through the recognition of the limited capabilities of existing management systems to adapt effectively to ecosystem change and the evolving needs of resource users. These cooperative approaches to management should not, however, be considered an institutional end-point, but rather a phase in the perpetual transition of a social system; each unique in character and individually variable depending on the resource being managed, the political climate in which management occurs, as well as the differing strategies employed by resource users to enact institutional change. Drawing from the experiences of the Whitefish Lake First Nation of Alberta, Canada, this paper presents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resource management theory, grounded in the real-world formation of the Whitefish Lake First Nation — Province of Alberta Cooperative Management Agre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