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般认为,碱性玄武岩的源区深40—80公里,而金伯利岩的源区为80—250公里。因此,对这两类岩石的研究,可了解地球深达250公里的情况。上地幔中由40公里到250公里这一区段很重要,因它是板块活动和地震形成的关键地区、是大部分岩浆和许多与矿床有关的热液的发源地,同时又是形成地球的水圈和大气圈的气体散发地区。 从金伯利岩在全球的分布看(图1),它主要同前寒武纪稳定地块有关。非洲的金伯利岩(图2)没有例外地都出现在西非地块。刚果地块和卡拉哈里地块上。一些金伯利岩虽产于环绕稳定地块的褶皱带中,  相似文献   

2.
巴基斯坦地质和矿产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东部为印度河流域,西与阿富汗毗邻,西南与伊朗接攘,东北与我国新疆为邻。从地质上看,东部和东南部为印度板块的一部分,北部、西部和西南部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碰撞带,是国际地质学家瞩目的地区,也是巴基斯坦主要矿产分布区。在北部,此带穿过克什米尔向东南与我国西藏地区相连;在西南部,此带向西北穿过伊朗、土耳其,可与巴尔干半岛相连。  相似文献   

3.
<正> 过去人们一般把天山地槽分为三个二级构造带,即南天山冒地槽褶皱带、中天山结晶轴和北天山优地槽褶皱带。南天山冒地槽褶皱带和北天山优地槽褶皱带,在沉积建造、岩浆活动、生物群类型和地质构造特征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何在?过去一直用“中天山结晶轴”长期隆起把这两个地区分隔开来解释。笔者于1977—1978年对该地区进行了两次登山地质考察后认为,南北天山地质构造之所以不同,并不是所谓“中天山结晶轴”长期隆起的结果,而是由于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板块所致。前人所称的“中天山结晶轴”,实际上是地缝合线及其两侧的变质带。其根据  相似文献   

4.
大洋壳的厚度变化范围很大,从3.5公里到30公里,大洋盆地部分厚度减小,而在海底山脉及岛屿区域内厚度则增加。洋壳等厚线的走向多半与巨大的构造带及地貌带(大陆、大洋盆地、板块及大洋中脊)的轮廓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我队在湘黔汞矿带的南端——新晃酒店塘汞矿床的外围,发现了以硒汞矿为主要矿物成分的硒汞矿体,现报道如下,以供参考。上关溪硒汞矿体在酒店塘汞矿床以北约8公里处,位于北西西向水洞横跨褶皱的近轴部地段倾伏部位(图1)。该横跨褶皱由三个次级同向的舒缓波状背斜  相似文献   

6.
地中海位於亚洲、非洲和欧洲三大洲的交会处、是地球上最大的陆间海。它东西长而南北狭,东西长约4,000公里,南北最宽处约1800公里,总面积约2,505,000平方公里。沿岸有18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密度很高。北方有不少工业中心和旅游地,南方的一些国家是主要产油国。地中海西端的直布罗陀海峡是通向大西洋的门户,东南经苏伊士运河出红海可达印度洋。因此,地中海又是沟通  相似文献   

7.
<正> 一、地质概况 东天山在古生代分别属于塔里木板块及其南缘活动带(南天山弧后盆地、中天山岛弧带、阿齐山-雅满苏岛弧带)、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洋壳板块(哈尔里克岛弧带)、西伯利亚板块及其南缘活动带(麦钦乌拉岛弧海沟系)。研究区花岗岩类从北向南分别属于哈尔里克岛  相似文献   

8.
<正> 蛇绿岩是超基性和基性岩及深海沉积物的稳定的组合;它分布在不同时代的褶皱构造内,形成长达数百公里、甚至数千公里的蛇绿岩带。由于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对蛇绿岩地质得出了新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非州的东部有一条宽50——90公里,长6000多公里,南北纵贯非洲大陆的地堑,它就是被形象地称为“地球脸上最大刀疤”的东非大裂谷(Great Rift Vally)。它包括亚丁湾。红海和非洲大陆上一系列由块状断裂所形成的裂谷和湖盆,生成于3000万年前,可以设想,如果这一地质剧变继续下去,非洲也许会一分为二,变为两块大陆,这决非危言耸听,现在属于亚洲大陆的阿拉伯半岛和非洲第一大岛马达加斯加都是被它从非洲大陆上撕下去的。  相似文献   

10.
亚洲东南地区在西伯利亚板块与塔里木—中朝板块之间有天山(北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带;在塔里木-中朝板块与杨子板块之间有秦岭-大别褶皱带(东部);扬子板块与华南板块之间有赣(东北)-浙(西)-皖(南)对冲带。东部沿海地区北北东向滨太平洋板块则横切以上近东西向和北东向诸板块,展现出太平洋西海岸最新板块的格局。各板块对接带上发育开阔和长期发展的火山-侵入岩带。不同类型的火山-侵入岩有不同的矿产:金(铜铅锌)多与中-基性火山-侵入岩有关;铜铅锌、锡(钨);铁多与中-酸性火山-侵入岩有关;铜镍多与基性、超基性侵入岩有关。  相似文献   

11.
“软流圈”     
<正> 软流圈是地球内部的一个区域,其特点是机械强度和抗变形应力的能力都比其上部和下部区域要小。“软流圈”这个词是J.Barrell1914年引进的,用来指地球内部根据强度划分的三个带中的一个带。这三个带是:(1)岩石圈(Lithosphere),由地球外部100公里左右组成,其特点是坚硬,刚性和强度高;(2)软流圈,位于岩石圈之下,较弱,容易变形,发生塑性  相似文献   

12.
<正> 克特里铜矿带位于印度地盾西北部的阿拉瓦利-杰利造山带的西北部,总长约八十公里。矿带内已发现数十个矿点,北部有四个较大型的铜矿床,南部只发现一个黄铁矿-磁黄铁矿矿床。  相似文献   

13.
<正> 为了系统总结有关构造断裂破坏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的资料,全苏国外地质科学研究所编制了面积超过3500万平方公里的非洲和阿拉伯及其临近海域的1:5000000的断裂图。该图包括非洲和阿拉伯全区,土耳其南部和伊朗西部(外扎格罗斯),它反映了红海和地中海水域以及大西洋和印度洋大陆架带范围内的断裂构造。图中的  相似文献   

14.
康西瓦构造带位于新疆西昆仑地区,是青藏高原西北缘一条重要的构造带。新藏公路沿线地质考察发现:构造带由多条长期活动的断裂带构成,沿断裂有糜棱岩带、角砾岩带和片理化带分布,同时发育韧性、脆性变形;构造带两侧的地层时代与沉积建造、变质程度、岩浆活动以及遥感图像和地貌形态都存在明显的差异。糜棱岩定向标本研究表明,构造带中韧性变形具有右行剪切特征;运动矢量及应力场模拟计算证实。构造带中脆性变形的构造运动以水平运动方式为主。综合这些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康西瓦构造带是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在板块边界形成的一条右行走滑构造带。  相似文献   

15.
德兴-黄山断裂带及其邻区的地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兴-黄山断裂带以往都被认为是由伏川蛇绿岩套、赣东北蛇绿岩带组成的中元新古代蛇绿混杂岩带,代表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拼贴的北西界缝合线。近年来的地质调查表明,扬子和华夏两板块拼贴带大致介于宜丰-景德镇断裂、萍乡-广丰-江山断裂带之间,是一个多期碰撞造山带,称江南复合混杂岩带,而德兴-黄山断裂带则不具板块边界性质,仅是该混杂岩带内的一条分隔次级构造单元的边界断裂,总体呈NNE向展布,包括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和一系列NNE向韧性剪切带和脆性断裂。伏川蛇绿岩和赣东北蛇绿岩走向上无法连接,分别代表江南复合混杂岩带内不同拉分小洋盆的沉积-构造混杂产物。本文对断裂带及其邻区前震旦纪地层重新划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库卢—曼迪带的Rb-Sr年龄测定表明,不能把喜马拉雅看作是晚白垩-第三纪一次造山运动的产物。在该带的喜马拉雅下部和中部,都存在有年龄大约为500—600百万年的花岗岩,它们是在阿森持造山旋回中当原始形态的中央结晶轴发育的时候形  相似文献   

17.
红海滩是辽河口重要的旅游资源,由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群落集群生长而成,然近年明显退化。初步调查发现天津厚蟹(Helice tientsinensis)摄食可显著影响翅碱蓬萌发和生长,故探究天津厚蟹的分布特征对阐明红海滩退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陷阱捕获法,对辽河口红海滩的天津厚蟹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厚蟹密度具有差异显著的月动态变化特征,表现为7月> 8月> 6月> 9月> 10月> 5月> 11月;随着从近岸潮沟向入海口靠近,天津厚蟹分布密度具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受食物来源与天敌庇护场所影响,天津厚蟹在不同植被生境中的分布密度为:翅碱蓬-芦苇生态交错区>芦苇群落>翅碱蓬群落>光滩-翅碱蓬生态交错区>光滩。本研究为辽河口红海滩湿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福建沿海中生代变质带,是我国东南部濒西太平洋的欧亚大陆前缘中生代近北东向线性构造变质带的一部分。它从福建沿海一直延伸到广东境内,通称为“长乐—南澳变质带”,长约500公里,宽约30—60公里。该变质带与广泛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中酸性火山岩共生。其成因、形成条件、形成时代和原岩时代及其地质构造环境,早已引起地质界极大的兴趣,同时在这些问题上也产生一些分歧意见。为此,福建省地质局各地质队作了大量工作,特别是福建省区测队和长春地质学院等单位的研究成果,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9.
<正> 贝尼奥夫带是以45°倾角从浅处向地幔延伸深达700公里的特定平面分布的地震震源带。贝尼奥夫带与深海沟、岛弧、年轻山脉和火山有密切的联系。在地理上,贝尼奥夫带在汤加-克马德克,伊豆-小笠  相似文献   

20.
江南复合混杂岩带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江南复合混杂岩带是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长期活动所致,构造极为复杂。江南大地构造重新划分为三个1级构造单元:扬子板块、江南复合混杂岩带及华夏板块。江南复合混杂岩带又可进一步划分II级构造单元5个(宜丰一景德镇一歙县构造混杂岩亚带、万年构造单元、赣东北蛇绿混杂岩亚带、怀玉构造单元及丰城一鹰潭一龙游构造混杂岩亚带);各构造单元之间以构造(蛇绿)混杂岩亚带或韧性剪切带相拼接。沿宜丰一景德镇一歙县发育一条构造花岗岩浆带;而沿赣东北断裂带形成了该区重要的燕山期构造岩浆带及Cu、Au、Ag、Pb、zn及金刚石等成矿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