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时政     
<正>2016年我国工业节能减排发展形势展望今年,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继续放缓,工业能源消费增速回落,完成年度和"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几无悬念。展望2016年,工业经济发展缓中趋稳,节能减排压力有所缓解,"十三五"节能减排有望获得良好开局。进入2016年,工业经济增长将呈现新常态特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将进一步深化,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将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有望继续保持下降态势。首先,2016年是"十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中国能源研究会发布《中国能源展望2030》报告。报告认为,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及能源利用效率水平提高三种力量的综合影响决定了中国能源需求增速将加速放缓,进入低速增长的"新常态"。报告称,在较大的资源环境约束和碳减排压力下,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煤炭消费比重降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十三五"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也进入新阶段,为准确制定济南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文章对济南市经济总体发展情况,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情况,以及能源消费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和预测,对"十三五"期间济南市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识别,以期对济南市"十三五"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形式做出全面准确的研判。  相似文献   

4.
<正> 据有关部门预测,本世纪末可能达到一次能源总量约为12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12亿吨,将比1980年增加一倍。我国能源消费主要依靠煤炭,因此探讨一下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是非常必要的。一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所占比重很大,建国初期,达到90%以上;六十年代由于石油的开发和利用,煤炭的消费比重逐渐下降,到1970年降低为81%;1979年降至71.3%;进入八十年代,煤炭消费又略有增加,近年我国能源消费的结构中,煤炭仍占71—74%。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自底向上的能源需求预测模型体系,对新常态下的中国中长期能源需求总量及结构开展情景分析。结果显示:"十三五"及2021~2030年期间,我国经济增速总体呈"倾角向下"的L型特征;能源需求增速逐步放缓,预计2020年和2030年需求总量分别为48.5~49.6亿、54.3~58.2亿吨标煤;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和居民部门成为拉动能源增长的主要动力;在转型情景下,通过消费侧推进节能优先战略,供给侧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能够顺利实现"十三五"及中长期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和碳强度下降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表示,在新的能源供需形势下,我国能源战略必须强化生态环境约束。自2010年起我国成为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能源消费由2001年的15亿吨标准煤增加到2013年的37.6亿吨标准煤,年均增加1.9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速高达8%。我国占全球能源消费的比重从本世纪初不足11%增加到22%。2002年至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量占世界总增量的58%。  相似文献   

7.
2050年中国能源消费的情景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全球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能源消费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特别是中国能源消费规模、能源消费峰值和消费结构等更是关注的重点.论文在简要评述中国能源消费峰值、能源消费预测方法和模型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对中国能源消费预测研究成果,侧重于人口和经济等驱动中国能源消费的两大主要因素,参考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均能源消耗及人均累计能耗变化规律,对中国未来能源消费趋势进行了定量预测分析.结果表明:① 中国人均能耗、总量和人均累计消费量均有较大的发展潜力.2050年中国人均能耗大致在4.75~9.31 tce,上限也只相当于美国人均能耗峰值的76%;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还将持续增长,2050 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在61.91×108~121.33×108tce;1870-2050 年,中国人均累计能耗最佳分布区间为207~294 tce,只相当于1870-2012 年美国人均累计能耗的46%、德国的56%、英国的57%.② 文献梳理表明,当前预测中国能源消费峰值的各种研究成果大多认为在62×108~79×108tce,而峰值年份则出现在2035-2045 年,论文认为除美国、英国和德国情景将有峰值出现外,其他情景尚不可能出现峰值;③ 法国情景下中国能源消费“零”增长将于2040 年左右出现;日本、韩国以及基准情景预测显示,2035 年以后中国能源消费将进入到2%左右的低速增长期.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未来能源消费预测采用法国、日本、韩国情景较为合理,2035 年以后,中国能源消费将进入低速增长期.当前,中国人均收入不高,人均能耗尤其人均累计能耗处于较低水平,过早乐观承诺能源消费峰值,易使气候变化谈判陷入被动;从中国国情出发,需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留有能源消耗空间;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集约使用,积极倡导节能型生产生活方式,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8.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要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魏羽秀 《环境保护》2022,(13):68-71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加,能耗趋势和节能对策受到普遍关注。本文分析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座一线城市的能源消费总量、结构和强度情况。结果表明,各市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整体下降,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的能源消费量占比上升。2006—2019年,各市每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为3%—7%。整体来看,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下降趋势放缓。针对现存的问题,本文提出抓好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的制定执行、培育绿色节能市场、推动节能技术应用和推广、加大第三产业和生活消费方面的节能力度、全链条减少能源损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未来十年,中国将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工业化将进入后期阶段,城镇化率也将达到60%,能源资源约束的强化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总体而言,未来十年全球能源资源需求增长的趋势性放缓、新供给的结构性变化,以及消费增长重心的转移将给中国能源资源的获取带来新的机遇,但中国也不可忽视全球能源资源的潜在竞争性风险。在全球资源供给偏紧和环境约束强化的背景下,制定中国能源资源全球化战略,不仅是中国利用全球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及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省级能源统计和温室气体核算规则,计算分析了2005~2012年广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变化,并应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对计算期的碳排放强度变化进行因素分解,定量分析了各产业(部门)能耗强度、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碳排放系数对广东省碳排放强度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2012年,广东省能源消费CO2排放年均增长6.28%,单位GDP碳排放累计下降27%,各产业(部门)能耗强度下降是推动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净外购电力的碳排放系数下降及用作原材料石油消费比重上升也有利于单位GDP碳排放下降;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总体上朝着不利于碳排放强度下降的趋势发展;生活能源消费年均增速低于GDP年均增速,有利于地区碳排放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2.
我国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现状 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以世界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其总体经济实力已经进入世界六强之列,但是我国由于经济基础低、人口多,贫困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量已高达16.78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2.1%,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China's Energy Review,2004)。相关统计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连发《关于严格治理违法违规建设煤矿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关于从严控制新建煤矿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从严控制新建煤矿项目,严格治理违法违规建设煤矿,旨在严控煤炭产能,引导煤炭供需逐步恢复平衡,在帮助煤炭行业脱困的同时,促进煤炭工业有序健康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煤炭需求增速大幅降低,煤炭供大于求矛盾日益突出.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能源消费强度持续下降,新能源加速发展,煤炭需求增长空间有限.与此同时,此前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14.
<正>从天津市经信委获悉,2013年,天津以7.49%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12.5%的GDP增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一五"时期的0.67下降到0.599,基本实现了"经济增长所需能源一半靠节约"。全市16个区县中,10个区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均低于全市平均水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给我国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及新常态下我国能源供需形势的重大变化;同时,分析了近年来我国节能形势的发展,并从宏观角度为新形势下我国节能发展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天津:居民用上外输LNG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国民环保意识的加强,关乎国计民生的各领域对LNG等清洁能源的需求逐步加大。近日,在"海巡0201"轮的引导和护航下,满载14.54万立方米LNG的"塞拉莱"轮安全靠泊南疆南LNG码头。此次供暖期以来,担负天津地区居民用气及京津冀地区工业用气运输任务的LNG船舶进出天  相似文献   

17.
新闻时政     
<正>能源风向标多元互补推动传统能源转型(一)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但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形势。在经济增速换挡、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新常态下,推动能源革命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发展分布式能源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分布式能源作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一种重要方式,国家对此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分布式能源发展政策。在此,不妨展看一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分布式能源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8.
成言 《环境》2015,(1):3
<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是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各地区各部门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新常态下推动环保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要紧紧抓住"推动绿色发展"这个立足点。一部环境保护的历史就是一部经济发展的历史,离开发展谈环保,无异于缘木求鱼。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转为中高速,更加注重提质增效。适应新常  相似文献   

19.
<正>发展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是清洁低碳能源的发展方向。我国明确,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5%左右,到2030年达到20%左右。截至2015年,这一比重仅为12%。为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经济新常态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文章结合对新常态下新要求的分析,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新常态在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给环保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指出要通过环保部门履职尽责进一步加大推动环保产业新发展的力度,环保企业应创新驱动,提升环保产业新发展综合能力,推进新常态下的环保产业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