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积极进展,指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提出必须创新思路应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新挑战,以碳达峰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抓手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以新思路、新办法打好打赢生态环境保护持久战的下一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保护担负着守护和建设"绿水青山"的历史重任。实践表明,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对推动绿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环保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环境保护标准倒逼工业结构升级,总量减排为经济增长腾出环境承载空间,绿色消费拉动经济绿色增长,环保产业为经济绿色增长注入新活力等。当前,受经济结构、能源结构等影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巨大不确定性,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依然较大,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全面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尚需付出艰苦努力。为此,必须加强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持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培育壮大生态环保产业,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以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打造绿色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作出了应对变局、开辟新局的顶层设计,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支撑保障。  相似文献   

4.
优化营商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现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营商环境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生态环境以自然物质及因素为主体,两者具有不同的定义与范畴,但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在优化营商环境框架的前提下,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同市场的关系,将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融入生态环境保护之中,转变管理思路,充分运用市场规则,构建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实现“营商环境”与“生态环境”双赢。  相似文献   

5.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原创性成果和制度性保障。文章阐述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的建设成效以及新发展阶段下面临的挑战,提出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体系、强化督察结果应用、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合力以及加强成效评估等对策建议,以期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深入推进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回顾和总结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实施管理经历的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分析了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实施管理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以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项目实施效果相统一为核心,以提升环境绩效与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实施模式、运行模式、商业模式、治理模式和付费模式上进行优化和创新,并提出环保工程配套财政资金使用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生态保护"又要"经济发展",并努力以"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我国提出并倡导绿色发展的理念。如何理解、推动、落实绿色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的关键。针对这一关键问题,本文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视角,从政策演变与概念关系入手辨析了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与内涵,并系统性地识别了落实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长江经济带为范本,从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制机制建设、产业转型与转移、污染治理三个方面分析了落实、推动绿色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为"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提供先行示范。  相似文献   

8.
沈阳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思路初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环境保护科学》2015,(5):54-59
"十三五"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也将是经济发展、国际形势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新常态的同时,环境保护将面临诸多挑战和重大机遇。文章梳理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并分析了沈阳市的环境保护形势,提出了沈阳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构想。"十三五"期间,沈阳市环境保护应以实现环境质量改善和提供民生环境福祉为核心目标,重点围绕大气、水、生态、环境风险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设计战略任务,并建立夯实法律基础、强化行政管控、突出经济引导相融合的环境管理新模式,切实提高全社会环境意识、寻求共识,开创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正>生态安全是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框架下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当前生态环境形势日趋严峻的状况下,生态安全越来越成为国际关系和国际问题的重要方面。以生态安全为视角,全面审视并梳理我国环境保护对外援助工作,既是对创新我国对外援助工作的重要贡献,也是新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对于推动环保对外援助工作更好地发展,维护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加强相关国家和区域的环境与可持  相似文献   

10.
刘建珍  田伟 《环境保护》2012,(14):66-67
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一直是困扰生态脆弱地区资源利用的难题。近年来,罔顾生态环境的盲目资源开发引发的环境灾难日益凸显,有些地区甚至因环境灾难诱发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带来重大负面影响。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发现新矿物最多的省区,同时,它也是我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一直以来自治区积极探索兼容发展、民生与环境的矿山开发与草原生态保护"长效机  相似文献   

11.
环境统计向各级政府及环境保护部门提供环境污染与防治、生态破坏与环保及环境管理工作的统计资料,要求客观地反映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为环境决策、规划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已有许多国家或地区已经建立起环境统计制度体系,然而,我国的环境统计制度体系尚处于构建阶段,亟需借鉴相关国际经验完善我国环境统计制度框架.本文以欧盟、比利时、法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为例,分析了国际环境统计的发展情况及趋势,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统计制度给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X3亏)40 1423世纪之交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陶思明(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11中国环境管理/本刊杂志社一1993,(6)一4一7环情X一76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方面,作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一、以推行环境管理制度为特色,全面加强农村环境管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大特点是强化环境管理,已形成了配套成龙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基本精神对农村环境管理同样具有实用意义。二、寓农村环境保护于经济活动之中,实现环境与经济的更好结合,以经济发展带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以环境保护促进农村…  相似文献   

13.
成言 《环境》2015,(1):3
<正>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是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各地区各部门须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新常态下推动环保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要紧紧抓住"推动绿色发展"这个立足点。一部环境保护的历史就是一部经济发展的历史,离开发展谈环保,无异于缘木求鱼。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转为中高速,更加注重提质增效。适应新常  相似文献   

14.
罗敏 《环境保护》2021,49(6):8-11
2021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阶段性胜利,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开启年。2021年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总结“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经验,进一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开启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和“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年。为此,《环境保护》杂志专门采访了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2015,43(1)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既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为推进环境法治建设提供了重大历史性机遇。有关党政机构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全面推进新《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的实施,并结合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部署,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立法工作,为尽快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状况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6.
刘婷 《环境》1998,(10):32-33
环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但从总体来看,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逐渐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在一些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的环境管理工作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大成效,有力地推动了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但面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原有的环境管理体制机制也暴露出一些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需要进行改革、转型,从而提高环境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等,以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是陕西省立法形式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是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文对该条例在立法理念、立法模式、环境管理体制及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进行剖析,以期为我国地方环境立法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保护的目的在于环境保护的标准,在环境保护活动与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同时需要逐渐将各种应用技术统一,环境保护标准为环境保护的一切相关总称。其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体系中属于独立、特殊的并且极其重要的规章制度,环境保护标准是进行环境管理和环境立案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因此,本文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环境保护标准的现状、环境保护标准的基础问题、以及根据当代创新思维的影响下,对环境保护标准提出的改革,并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来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构建并完善我国改革环境保护标准体系下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浅谈公路绿化设计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耀军 《陕西环境》2003,10(6):36-37
1概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及景观协调是这一基本国策的主要组成部分。公路环境保护应贯彻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遵守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并结合工程设计开发利用环境,尽可能地改善和提高公路环境质量。公路环境保护是以“公路工程与环境”这对矛盾为对象,以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调节与控制其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的具体行为包括公路建设项目在前期工作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计、施工期的环保设施施工及环保监理和项目建成后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