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人均水资源的逐渐减少,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破坏了水生态的平衡,导致水体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本文从水生态修复概念入手,介绍了水生物基础修复技术,然后分析了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要点,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探讨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流域治理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流域水污染的特点,包括普遍性、累积性和治理难度。其次,阐述了水生态修复技术的不同类型,如植物修复、水生生物引入、岸线恢复、人工湿地和微生物修复。针对每种技术,解释了其工作原理和适用范围。最后,提出了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流域治理中的应用要点,包括合理选型植物、保证生物群落多样性以及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的协调发展。通过水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水质、保护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并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围绕新时代河湖水生态工程治理关键技术发展与应用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河湖水生态工程治理的现状。然后,阐述了河湖水生态工程治理的关键技术。最后,探讨了新时代河湖水生态工程治理措施应用,包括河道缓冲带工程技术、生态浮床工程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以及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旨在为河湖水生态工程治理提供重要参考,推动我国水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相似文献   

4.
河道水环境治理工程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其中包含许多应用技术,其基础为多方位生态修复技术。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河道水环境的自净能力,使得河道水环境明显改善。本文对该技术在河道水治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对国内河道治理工程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并且提高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充氧工程作为河道湖泊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的工程措施之一,涉及环境工程与生态学学科的理论知识。本文介绍了关于对河湖充氧的理论依据及其适用性,分析了充氧工程的计算要点,并对河湖充氧工程合理性的确定进行了探讨。文中也提出了对充氧曝气措施实施的具体建议,为河湖水环境的治理与水生态的修复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污水生态治理的原理和应用的必要性,讨论了生态菌剂培养、水生植物培养、水生动物引进、水生态原位修复和水生态调节等污水生态治理方法,认为污水生态治理不仅可以有效去除污染物,还可以降低污水处理的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河道水体生态净化剂及修复技术是目前河道治理中研究和应用的热点。综述了当前国内外污染河道水体生态净化技术特点、应用及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近自然河岸带、生态滤坝、生态浮岛、生物膜净化和水生植物修复等河道原位水体生态净化技术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指出了河道水体生态净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技术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水是关系到民生的重要问题,一旦水资源的污染治理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污染治理问题一直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城乡河道当前的污染及治理现状,阐述了污染河道流域的生态修复现状及其可行性,并且针对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污染河道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的整体策略以及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技术体系,以期能为河道的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水体修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水生植物在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中得到快速发展及广泛的应用。作为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植物能否成功应用,往往是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基于已往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工程实践应用的角度,文章论述了在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中,水生植物的设计、施工和后期维护管理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对于水生植物在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中的应用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船房河的水生植被、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开展了调查,观测到河道中有大型沉水植物7种,浮游植物24种,浮游动物13种。结合水生植物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探讨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河道整治中,通过合理布局,由污水处理厂出水为主要水源的城市河道,也可以建立较为完整的水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蒲河水生态功能三级分区建设目标,对蒲河流域水生态特征和受控因素进行了解析,探讨了具有北方地域特征河流的水生态修复对策和途径,总结了河道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实用技术的研发方向和应用的前景,为突破城市河流水生态修复的瓶颈问题提供了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河道曝气技术在河流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7,自引:0,他引:87  
孙从军  张明旭 《环境保护》2001,(4):12-14,20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国外河道污染治理中的广泛采用的治理技术-河道曝气技术,综合国内外河道曝气的工程实践可以看出,在河流水质变化的不同时期应用河道曝气技术,可以分达到消除黑臭,减少水体污染负荷,促进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等目的,因此,河道曝气作为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污染治理技术,在我国河流(湖泊)污染的综合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闫飞 《环境工程》2020,38(9):59-62,246
以河道富营养化治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引清入河、水下种植沉水植物、混养鲢鳙等水生动物,并应用原位修复装置等形成1个相互配合的综合生态修复系统,对河道富营养化进行治理。于2017年8月-2018年7月,对5个采样点河道水体富营养化指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河道水体中总氮(TN)浓度、总磷(TP)浓度、高锰酸钾盐(CODM n)、氨氮(NH3-N)浓度显著下降,水体透明度明显提升。这说明采用综合生态修复系统治理城市河道治理风险低、治理效果佳,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城市河道整治工程水生态修复角度探究了生态工程在城市整治中的地位,充分表明生态工程在城市整治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以黑臭河道江阴滨江路河的治理为例,介绍了一种黑臭水体原位治理的技术—石墨烯光催技术。根据原位修复原则,经过几个月治理,最终消除黑臭,各项指标好于住建部颁布的黑臭水体判定标准。该技术具有施工方便、无需耗电耗能、无二次污染、绿色环保等优势。该河道的成功治理,为光催化技术在黑臭河道的治理应用提供了工程示范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6.
黑臭河道治理是城市水污染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生态法是当前治理黑臭河道的主要技术,具有可重复、廉价,生态效益好等优势,按照技术种类又可分为植物净化与修复、微生物修复、生物膜法,近年来生态草技术开始成为研究热点,特别是随着材料学技术的进步,许多新的生态草设计得以涌现,并使生态修复技术向定制化、专业化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水生植物在水体污染修复治理中具有成本低、易管理、更环保等特点,从而被广泛应用于河道水体污染修复中,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果。本文简要产生了水生植物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机理,并探讨了具体应用,为实际推广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大量排入周边水体,中国众多河流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本文阐述了黑臭水体治理的重要意义及我国目前河道污染状况,列举了国内外河道治理的成功案例。从政策和修复技术方面给出河道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童套河、西沙河是长江流域有代表性的河网型河道水体,也是扬州市中心城区典型的黑臭水体.分析并阐述了童套河、西沙河主要水环境问题、治理措施、典型治理技术以及治理成效.治理前河道水体存在两岸污水收集能力不足、生活垃圾任意堆放,河道内水体流动性差、底泥淤积严重、水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水质表现为黑臭,扬州市采取了控源截污、内源清...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城市河道是其不可或缺的要素,是城市水系的载体,更是城市生态系统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技术中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类阐述;并展望了未来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